【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3单元第5讲 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3单元第5讲 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学案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      ‎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思想文化上,儒学新发展,文化高度繁荣,四大发明外传。‎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1)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1)隋唐时期,随着新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手工业方面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2)宋代是商业大发展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时期,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1)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2)宋元时期,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 ‎、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第5讲 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 ‎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1.内容 ‎(1)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3.局限 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教材拓展]__唐朝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 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 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 ‎1.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教材拓展]__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辖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党项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三、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1.形成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1)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 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科举制虽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但由于当时门阀世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时空定位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探究1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史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史料,概括汉朝、 魏晋南北朝、唐朝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1)史料中三个限制:“中枢机构的演变”,三个限定时期,即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时期。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侍从设立内朝,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2)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汉武帝重用内朝尚书”反映出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南北朝官制变动反映这一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相权分割,加强了皇权。‎  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时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 唐代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 ‎(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皇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皇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皇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4)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 ‎►探究2 由血缘门第到考试选拔——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史料一 曹丕即位后,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为此后南北各朝所沿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选出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下,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豪门贵族担任中正官,评定人物、选官用人只重门第,不重人才……到了晋朝,终于形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最终成为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史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根据史料一,归纳九品中正制存在的弊端。‎ ‎(2)根据史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  (1)史料一中两个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反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第二、三个层次分别指出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选官权等方面存在弊端,隐性信息是九品中正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史料二反映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并日趋完善,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史料二从选举官员公开考试、择优取士、“平民政治”、促进社会的良性流动等方面体现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1)弊端:依据门第高低选官,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成为士族垄断政治的工具。‎ ‎(2)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参政。‎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以唯物史观看待“体制内的民主”——隋唐 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 材料 “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 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 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隋唐三省六部制观点的新颖之处。‎ ‎【提示】 史学主流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集中的产物,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而材料中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体制内的民主”。‎ ‎ 三省六部制与“体制内的民主”‎ 实现权 力有效 监督 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实现权 力分配 均衡 三省六部制强调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决策与 行政 分离 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部门协 同机制 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际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平衡 皇权 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皇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他们忠实履行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 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史实记载的客观性 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A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可知,隋代的史官对于约束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结合材料可知,隋代史官“忠实履行职权”,没有因侍皇帝而影响史实记载的客观性,B项错误,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隋代史官对皇权的制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隋代史官只是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而不参与朝政,D项错误,故排除。]‎ ‎2.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D [由中央及地方在“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可知,此时的尚书省已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D项正确;尚书省仅仅是三省之一,并未剥夺其他两个机构的权力,故A项错误;起草诏令属于中书省的职能,故B项错误;唐朝依然是皇权至上,尚书省不可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 ‎3.唐代常以低品级官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也都是宰相之职。唐代这种制度设计(  )‎ A.起因是相权在唐代有了进一步扩张 B.其目的是制约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 C.表明三省六部制已经逐步遭到破坏 D.导致中枢机构分权趋势进一步扩大 B [题干核心信息是“唐代常以低品级官员居宰相职”,因为当时宰相地位尊崇,皇帝不愿轻易授人而虚其位,让低品级官员任相职,这样更利于制约相权而保证皇权独尊,故B项符合题意;唐代较秦汉,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故A项错误;唐代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三省六部制,只是局部调整,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4.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变革,下表反映的是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的情况,表中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朝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沿革多变无规律可循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秦朝到唐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B [结合题中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区划在两级制和三级制之间不断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统一而对地方行政建制进行调整,反映了中央集权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故B项正确;从秦朝至唐朝地方行政建制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并非无规律可循,故A项错误,排除;古代中国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君主专制强化的手段主要是分割或者削弱相权而不是改变地方行政区划,故D项错误,排除。]‎ ‎ 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 ‎(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 ‎(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教材拓展]__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代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 ‎(1)目的:为了对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2)内容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重大民政事务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须呈报枢密院。‎ ‎(3)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唐代中书省、宋代中书省、元代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唐代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宋代的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具有参与决策和执行的职责;元代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而元代的行中书省则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北宋官制示意图 ‎2.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变与不变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或州—县 说明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探究1 宋元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史料一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 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宋史》‎ 史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 ‎——[明]宋濂《元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这句话的正确性。‎ ‎(2)根据上述史料,说明宋元时期君主削弱相权的方式。‎  (1)史料一反映宋代通过设置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的方式,削弱了相权。‎ ‎(2)史料二说明在元代的中央官制中,中书省总揽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与官吏的升降,此外还有寺、监、卫、府等中央机构,反映了元代也采取限制相权的举措。‎  (1)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方式:①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②加强监督。设置御史台等机构,加强对宰相等官吏的监督与约束。‎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和评价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因为文人不懂军事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中央高度集权。对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导致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探究2 宋元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 史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 史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百官志》‎  (1)根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宋、元在管理地方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方面的特点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史料,指出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1)史料一说明宋代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二者相互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知州与通判联署才有效。‎ ‎(2)史料二说明元朝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负责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宋代采用分化事权、相互监督的方式,加强监察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元代创新地方行政制度,适当划分行政区域,设置行中书省,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2)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认识: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极易导致效率降低局面的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以家国情怀感悟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值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 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美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思考: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举考试,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 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 家统一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发展 这一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 A.加强谏官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 D.有效地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B [A项表述与题目中“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御史对百官纠弹”和“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得出监察主要针对百官,而且不断扩大到宰相,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中“清除”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 ‎2.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反映出北宋(  )‎ ‎ 时间 宋太 宋太 宋真 宋仁 宋英 宋神 宋哲 宋徽 宋钦 出身 ‎ 祖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武职出 身正职 ‎(人)‎ ‎3‎ ‎6‎ ‎6‎ ‎7‎ ‎0‎ ‎0‎ ‎0‎ ‎0‎ ‎0 ‎ 文职出 身正职 ‎(人)‎ ‎2‎ ‎1‎ ‎6‎ ‎22‎ ‎5‎ ‎7‎ ‎5‎ ‎10‎ ‎5 ‎ 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C.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B [北宋时期边境战乱并未出现减少的趋势,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宋英宗开始,枢密院长官都是文职出身,体现了北宋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策略,故B项正确;表格中文武职人数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科举取士日渐盛行,故C项错误;文职增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理学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 ‎3.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A [据“中书、枢密院……二府制度”“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相权与皇权的问题,未涉及中央集权削弱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能提升,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4.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B [材料中讲到了元代以前常采取的是“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的按照山川地理环境划分行政区域的办法,而元代采取的是“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壮大,防止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隋唐宋 元政治 制度的 演变 全国卷Ⅰ ‎2018·唐朝藩镇割据的基本情况反映的社会现象;2017·唐朝统一战争的历史叙述;2016·宋代重史传统,修史对政治的影响 全国卷Ⅱ ‎2018·武则天变革三省六部制的目的;2016·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科举制的影响 全国卷Ⅲ ‎2019·北宋的募兵制带来的影响;2018·宋代官僚体制的变化体现的社会阶层的流动现状 ‎1.从考查内容看:魏晋至宋元政治制度的演进是高考重点,命题既可直接考查主干知识,又可暗合主流价值观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地方行政变迁;宋代君主重史实际上就是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的例证。‎ ‎2.从考查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考查,且非选择题多是政治经济综合或思想综合考查为主。‎ ‎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及思想文化现象的特点、影响及出现的原因等。‎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北宋募兵制的影响 ‎ (2019·全国卷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A [北宋实行募兵制,待遇优厚而且人数众多,这会耗费国家大量财力,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 练点2: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 (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故C项正确。]‎ 练点3:宋代官僚体制的变化 ‎ (2018·全国卷Ⅲ)‎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知识延伸 以北宋募兵制,兵员人数多,兵员待遇较为优厚为切入点,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练点2‎ 转换思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练点3‎ 强化比较 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 呼应热点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4:“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的基本情况 ‎ (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的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 练点5: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 (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练点6:唐朝历史事件的历史叙述 ‎ (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C [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旧唐书》提及 ‎“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史书中对李世民有两种不同称呼,即“秦王”“太宗”,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故A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因此不能认定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故B项错误;四处文献记载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李世民患病,因此不能认定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故D项错误。]‎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4‎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对维系唐朝统治的客观作用 练点5‎ 宏观架构 横跨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大历史时期,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体现知识的横向整合 微观设疑 试题落脚在科举制相对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社会功用上 练点6‎ 学术研究 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 角度创新 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 C.收精兵、削实权 D.废丞相、设内阁 C [由材料中宋太祖与赵普的问话可知,宋太祖想要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朝代更替频繁的局面,即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精兵收归中央、削弱地方官员的实权,故选C项。]‎ ‎2.(2019·永州一模)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 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D [根据材料“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可知,针对地方监察官员懒政的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故D项正确。]‎ ‎3.(2019·广元一模)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A [根据材料“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可知,作者认为元朝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也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选A项。]‎ ‎4.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率 C.加剧了冗官现象 D.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B [南宋时期宰相和参知政事分别兼任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即兼有军事权,这一做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门间的制约,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宰辅互兼体制并未削弱中央集权,‎ 故A项错误;宰辅互兼体制并未增加官员的数量,故C项错误;宰辅互兼体制与崇文的治国理念无关,故D项错误。]‎ ‎5.(2019·武汉调研)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见下表: ‎ 时间 州试录取率 ‎ ‎1106年 ‎3% ‎ ‎1190年 ‎1.3% ‎ ‎13世纪 ‎1% ‎ 这一现象说明(  )‎ A.考试内容限于程朱理学 B.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C.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D.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 [宋朝科举制度走向完善,录取率降低说明进行精英人才选拔,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考试内容,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录取率逐年下降不等同于考试人数下降,故排除B项;宋朝科举制度走向完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故排除C项。]‎ ‎6.(2019·“皖南八校”联考)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  )‎ A.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 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 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 D [题干没有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阶段,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在宋代,地方上为了表扬学业有成就的士人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并不能导致地方上获得部分选官的权力,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轻武”,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在宋代,地方政府为了表彰学业有成就的士人,采取了许多措施,如“竖立‘科甲功名’牌坊”、以士人的名字命名建筑物的名称,这样会促使更多的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在客观上会扩大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力,故D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