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中考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一轮复习题
第 20 讲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及静止的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 计时间和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和长度。 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能粗略估测时间、 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 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算。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物体运动情况的 判断及参照物的判定、速度的相关计算、正 确使用刻度尺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考点 1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考点 2 运动的快慢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v= s t ,公式中的 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 m/s=3.6 km/h。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 关。 (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它的大小等 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 v = s t ,式中 s 表示总路程,t 表 示总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 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 考点 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km=10 3 m 1 dm=10 -1 m 1 cm=10 -2 m 1 mm=10 -3 m 1 μm=10 -6 m 1 nm=10 -9 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平行,不能歪斜; 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的产生:误差的产生与测量方法、测量的工具、测量的人有关。 减小误差的方法: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只能减小,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也应该避免。 (4)时间的测量 ①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其他单位有小时(h)、 分(min)、毫秒(ms)、微秒(μs),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 h=60 min;1 min=60 s;1 s =10 3 ms;1 ms=10 3 μs。 ②测量时间所用的工具:钟表、停表等。 1.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上,空姐热情地为旅客服务。为了便于描述空姐的运动情况,应 选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飞机场 B.沿航线的山川和树木 C.飞机 D.空中的云彩 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 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 50 m 一定用了 6.25 s B.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 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8 km/h 3.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 s内匀速提升了15 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m/s,合____km/h。 4.下面哪个过程经历的时间差不多是 1 s( )。 A.眼睛眨一下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C.人呼吸一次 D.人将地上的重物抓起并举过头顶 5.某同学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助他从下面提供的刻度尺中选出合适的测量 工具( )。 A.长为 30 cm,分度值为 1 mm 的钢尺 B.长为 1 m,分度值为 0.5 cm 的刻度尺 C.长为 3 m,分度值为 1 cm 的刻度尺 D.长为 50 m,分度值为 1 dm 的皮卷尺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图象类速度信息题解法探究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解决有关速度问题,是本单元中经常见到的一 种题型,我们通过例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例 1】 在某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交警部门有时会安装监视器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 若一辆车长 8 m 的汽车因闯红灯被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连续拍照两次,照片如图所示。若拍 摄时间间隔为 1 s,则闯红灯时,该车的速度大约为______m/s。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拍摄间隔的 1 s 内,汽车由指示灯杆的右端运动到了杆的左端。 我们以车头为参考点,则汽车在这 1 s 内通过的路程恰好约为一个车身长,即 8 m。所以根 据 v= s t 就可以估算出闯红灯时汽车速度约为 8 m/s。 答案:8 【例 2】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 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的。 解析:从路程与时间图象可以看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骑自行车与跑步的人均是匀速 直线运动,跑步者的速度v 跑= s t1 = 200 m 50 s =4 m/s;骑自行车的速度:v 骑= s t2 = 200 m 30 s =6.7 m/s, 由于速度不同,两人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运动的。 答案:4 运动 1.(2012·安徽中考)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 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 M点运动到 N点:第一 次先从 M 到 P,再从 P 到 N;第二次直接从 M 到 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2.(2011·广东广州中考)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 )。 A.1 mm 2 B.1 cm 2 C.1 dm 2 D.1 m 2 3.(2011·湖北武汉中考)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 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 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 1 mm 的刻度尺 4.(2011·山东济宁中考)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5.(2012·山东烟台中考)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 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 了________为参照物。 1.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 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舟”飞船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 4 mm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g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 37 ℃ D.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约为 100 km/h 3.正在建设中的沪昆高速铁路过境娄底,铁路线全长 350 km,全线预计 2015 年 3 月 建成而通车,建成后,从上海坐火车前往昆明只要 10 h,比现有的沪昆铁路节省将近 27 h, 娄底至上海高速铁路线全长约为 1 200 km,按平均速度 300 km/h 计算,列车从娄底到上海 的时间为( )。 A.4 h B.7 h C.10 h D.27 h 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甲 乙 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 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6.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 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 7.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 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填“是”或“否”)。 (2)跑步者前进 200 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 8.如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 读数为________s。 9.暑假,小明准备去上海参观世博会,顺便去南京看外婆,他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至 上海的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和谐号动车组 D231 次列车,该车的部分经停车站的信息 如下表所示。则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______km,动车组从北京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km/h(保留整数)。 站名 到达时刻 发车时刻 停留 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北京南 09:45 0 兖州 14:06 14:07 1 分 4 小时 21 分 642 千米 南京 18:00 18:02 2 分 8 小时 15 分 1 153 千米 苏州 19:07 19:39 2 分 9 小时 52 分 1 370 千米 上海 20:21 10 小时 36 分 1 454 千米 10.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 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 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 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 v/(km·h -1 ) 反应距离 s1/m 制动距离 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 vt 图象。(不需准确描点) 参考答案 基础自主导学 自主测试 1.C 2.C 3.答案:3 10.8 4.B 5.D 6.A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D 2.B 3.D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 1 cm 的 刻度尺即可。 4.答案:1.84 解析:读数时,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应从其他刻度量起。由题图可知,从 2 cm 开始测 量,因此其示数为 1.84 cm,而不是 3.84 cm。 5.答案:汽车 地面 模拟预测 1.D 翟志刚相对于飞船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相对静止,而相对于地球、太阳、月亮的 位置均不停地改变,故选 D。 2.D 4 mm=0.4 cm,一张试卷的厚度显然不可能是 0.4 cm,A 错;一位中学生的质量 为 50 g,B 错;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一般是室温 25 ℃左右,C 错;只有 D 正确。 3.A 列车从娄底到上海的时间 t= s v = 1 200 km 300 km/h =4 h。 4.D 这是一道有关图形的,由图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乙跑的路程多。由于甲、乙做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随着时间的增长,甲、乙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增大,A、B 反映的随着时 间的增加,路程不变,所以错误。C、D 图中,可以从横坐标选择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 交图线于 a、b 两点,然后比较 a、b 两点的纵坐标,得到结论。 5.B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都相等。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只有 B 选项每两点之间(即每 0.1 s 的时间内) 的距离 相等。 6.答案:列车 运动 解析:由于列车向前运动,窗外的人群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是向后运动的,所以以列车为 参照物,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由于小明在向前运动的列车上,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是变化的, 所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 7.答案:(1)是 (2)25 (3)13.3 8 解析:图象反映的是路程—时间的关系,因此从图象上可以直接看出骑车者和跑步者是 同时出发的。骑车者前进 200 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t1=15 秒,跑步者前进 200 米路程所用 的时间为 t2=25 秒,根据公式 v= s t 可以计算出,骑车者的速度为 v1= 200 米 15 秒 =13.3 米/秒; 跑步者的速度为 v2= 200 米 25 秒 =8 米/秒。 8.答案:1 mm 2.80 75.2 解析:刻度尺起始刻线不是“0”刻线,分度值是 1 mm,读数时估读到 0.1 mm;秒表分 度值为 0.1 s,长针绕行两周是 1 min,短针是分针。 9.答案:1 454 140 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知,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 1 454 km;北京南站发车时刻为 09:45, 到达南京的时刻为 18:00,所用时间为 8.25 h,而北京到南京的路程为 1 153 km,根据平 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v= s t = 1 153 km 8.25 h =140 km/h。 10.答案:(1)0.18~0.19 (2)车速 (3)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由表中数据可知,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0.18~0.19 s;由这个测试可见,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图象见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