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五 古代文化常识 (对应学生用书第86页) 新考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将文化常识的考查列为独立考点,足以体现教育部命题中心对传承古代文化、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视。综观近三年的考情可以发现,主要考查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含义比较固定的、与理解文意有密切关系的、且出自文本的一类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内容及识记方法 (一)高考命题热点 常考内容 高考印证 称谓姓名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以字行”,全国卷Ⅱ考查“车驾”;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全国卷Ⅱ考查“中宫”“陛下”,全国卷Ⅲ考查“致仕”;2015年全国卷Ⅰ考查“庙号”“太子”,全国卷Ⅱ考查“字”“谥号”。 官职科举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私禄”,全国卷Ⅱ考查“下车”,全国卷Ⅲ考查“状元”“告老”;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有司”,全国卷Ⅱ考查“吏部”,全国卷Ⅲ考查“礼部”“教坊司”;2015年全国卷Ⅰ考查“兵部”“登进士第”。 历史常识 2017年全国卷Ⅱ考查“京师”;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契丹”,全国卷Ⅲ考查“两京”。 礼制常识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姻亲”“母忧”;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建储”,全国卷Ⅱ考查“移疾”;2015年全国卷Ⅱ考查“嗣位”。 (二)识记方法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类: 1.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1)“科举”记忆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①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国相)在他们各自管辖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中央政府。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一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②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和德才来评定。 ③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鼎的三只足,所以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时辰”记忆法 古人根据一天的天色变化,把24小时按2小时为一个时辰,分为12个时间段,分别是: 干支纪时 别称 时段 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23时至01时 丑时 鸡鸣,又名荒鸡 01时至03时 寅时 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 03时至05时 卯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 05时至07时 辰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 07时至09时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 09时至11时 午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11时至13时 未时 日静,又名日跌、日央等 13时至15时 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15时至17时 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17时至19时 戌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19时至21时 亥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 21时至23时 (3)“称谓”记忆法 实际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具体如下: 称呼 举 例 尊称 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 谦称 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 ,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等。 雅称 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婉称 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夫死未嫁之女称“遗孀、孀居”,妻死未娶称“鳏夫、鳏居”。 2.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 →→→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Ⅱ 解答古代文化常识题“3步骤” 课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题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命题人一般是从选文中摘取四个古代文化常识名词,分别进行陈述。命题人就其一个设置错误选项。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步骤: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导学号:35900045】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待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C [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所给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科举、节令、官职等文化常识,根据已学过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可以确认B项对“上元”的解释是正确的。第二步:联想推断排疑解难。从原文中“在大名六年,数告老”来看,“告老”应该是许将因年老欲辞去职务。由此可知,D项应该也是正确的。而C项,“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说法不准确,皇帝近侍的职位一般都不高,很多都是宦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很大。这样看来,该项应是错误的。第三步:依据要求确定答案。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答案。]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宋神宗召许将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其次是考核政绩。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撤销南曹,开放官舍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挠刁难的。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索求代州的土地,每年派遣出使的使者不敢前往,就任命许将前往应对。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之职,朝廷的重要决定不容许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用来反驳他们的话,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要到贵国去划分边界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报告,神宗认为他做得很好。第二年,许将任秦州知州,又改为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进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把他们全部释放遣散,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讲堂中议论国家的政事,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习俗自然而然地止息了。朝廷下诏任命许将为兵部侍郎。他上疏说:“治理军队有制度,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 要让万众像一人。”等到对西方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皇帝询问宰辅重臣,他们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许将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有崇高品德的人所做的事。”出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在大名六年,他多次请求辞去职务,被任命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