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七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七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2.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Qc与K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例如:‎ ‎3.注意事项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常数无影响。‎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高;K值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低。‎ K ‎<10-5‎ ‎10-5~105‎ ‎>105‎ 反应程度 很难进行 反应可逆 反应可接近完全 ‎(2)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Q=,称为浓度商。‎ Qv逆 Q=K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 Q>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T2‎ C.K1、K2的关系:K2‎>K1‎ 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SO2)=0.2 mol·L-1·min-1‎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列“三段式”:‎ ‎      2SO2(g)+O2(g)2SO3(g)‎ n(起始)/mol  4  2‎ n(转化)/mol  4-x  2-0.8‎ n(平衡)/mol  x   0.8‎ ‎(4-x)∶(2-0.8)=2∶1‎ 解得:x=1.6‎ 同理,解得y=0.2,‎ 由于2SO2(g)+O2(g)2SO3(g)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小,根据x,y可以判断出T1>T2,K1”或“<”)0。‎ ‎(3)‎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填“>”“=”或“<”)v逆。‎ 解析:(1)K1=,‎ K2=,‎ K3=,‎ K3=K1·K2。‎ ‎(2)根据K3=K1·K2, ‎500 ℃‎、‎800 ℃‎时,反应③的平衡常数分别为2.5,0.375;升温,K减小,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 ‎(3)‎500 ℃‎时,K3=2.5‎ Q==≈0.88v逆。‎ 素养 三段式平衡的计算 ‎1.三段式计算 ‎“三段式法”是有效解答化学平衡计算题的“万能钥匙”。解题时,要注意准确地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按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模式:‎ 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以下反应:mA(g)+nB(g)pC(g)+qD(g),设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容器容积为V L。‎ ‎     mA(g)+nB(g)pC(g)+q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mx b-nx  px   qx 则有:①K=。‎ ‎②c平(A)= mol·L-1。‎ ‎③α(A)平=×100%,α(A)∶α(B)=∶=。‎ ‎④φ(A)=×100%。‎ ‎⑤=。‎ ‎⑥(混)= g·L-1。‎ ‎⑦= g·mol-1。‎ ‎2.Kp计算 Kp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计算技巧:第一步,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第二步,计算各气体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第三步,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第四步,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例如:N2(g)+3H2(g)2NH3(g),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p=。‎ ‎3.转化率的变化 判断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时,不要把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提高等同起来,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 反应类型 条件的改变 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 有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应物A的用量 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 同等倍数地增大反应物A、B的量 恒温恒压条件下 反应物转化率不变 m+n>p 恒温恒容条件下 ‎+q 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 m+nn+p 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 m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 ℃‎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 000‎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由图像中的虚线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N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A错误;X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该条件下平衡时NO的转化率大于X点对应的转化率,所以延长时间可提高NO的转化率,B正确;增大O2的浓度可增大NO的平衡转化率,C错误;由于NO的平衡转化率为50%,所以达到平衡时c(NO)=c(NO2)、c(O2)<5.0×10-4 mol·L-1,平衡常数K=>2 000,D正确。‎ ‎2.(2020·上海八校联考)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成乙烯的速率:v(M)一定小于v(N)‎ B.化学平衡常数:KN>KM C.当温度高于‎250 ℃‎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解析:由题中图像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O2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点催化剂催化效率高、N点温度高,所以无法确定M、N两点的反应速率,A项错误;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B项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平衡移动,催化剂催化效率与平衡移动无关,催化效率降低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C项错误;若开始投入6x mol H2、2x mol CO2,则达平衡时n(H2)=3x mol、n(CO2)=x mol、n(CH2===CH2)=0.5x mol、n(H2O)=2x mol,所以平衡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00%=7.7%,D项正确。‎ ‎3.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解析:‎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由于保持了压强不变,相当于扩大了体积,平衡正向移动,A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在‎650 ℃‎时,CO的体积分数为40.0%,根据反应方程式:C(s)+CO2(g)2CO(g),设开始加入1 mol CO2,反应掉了x mol CO2,则有 ‎    C(s)+CO2(g)2CO(g)‎ 始态/mol 1 0‎ 变化/mol x 2x 平衡/mol 1-x 2x 因此有×100%=40.0%,解得x=0.25,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5.0%,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T ℃时,CO与CO2的体积分数相等,在等压下充入等体积的CO和CO2,对原平衡无影响,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925 ℃‎时,CO的体积分数为96.0%,故Kp===23.04p总,D项错误。‎ ‎4.(2019·全国卷Ⅱ)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 ①‎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 ②‎ 对于反应:(g)+I2(g)===(g)+2HI(g) ③ ΔH3=89.3 kJ·mol-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 Pa,平衡时总压强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4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3.56×104 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BD(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环戊烯浓度 D.增加碘浓度 ‎(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标号)。‎ A.T1>T2‎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1‎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转化率和平衡分压的计算、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题目综合性较强。‎ ‎(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反应③,ΔH3=ΔH1+ΔH2=100.3 kJ·mol-1+(-11.0 kJ·mol-1)=89.3 kJ·mol-1。‎ ‎(2)设碘和环戊烯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 mol,转化的碘的物质的量为a mol,根据三段式作如下计算:‎ ‎     (g)+I2(g)―→(g)+2HI(g)‎ 起始量mol  1 1 0 0‎ 转化量/mol  a a a ‎‎2a 平衡量/mol 1-a 1-a a ‎‎2a 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a-2) mol=a mol,根据题目信息,“刚性容器”即为恒容容器,在恒温、恒容状态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可列式=20%,解得a=0.4。将a=0.4代入,可得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g)为0.6 mol,物质的量分数为;I2(g)为0.6 mol,物质的量分数为;(g)为0.4 mol,物质的量分数为;HI(g)为0.8 mol,物质的量分数为。环戊烯的转化率为×100%=4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p′总 ‎×=p总×120%×=105 Pa×120%×≈3.56×104 Pa。A项,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对转化率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B项,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符合题意;C项,对于有两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增加环戊烯浓度,其自身的转化率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由C项分析可知,增加碘浓度,环戊烯的转化率增大,符合题意。‎ ‎(3)根据图像信息,在T2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环戊二烯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即反应速率更快,故T1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解析:反应的ΔH<0、ΔS>0,则始终存在ΔH-TΔS<0,在任何温度下该反应都能自发进行,A正确。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的ΔH>0、ΔS>0,则高温下存在ΔH-TΔS ‎<0,若该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B正确。ΔH、ΔS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但要根据ΔH-TΔS判断反应的自发性,不能将ΔH或ΔS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C错误。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之一,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B.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是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 解析:根据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是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之一,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不一定能自发,A、D正确;根据熵增原理,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B正确;自发反应是指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强,C错误。‎ ‎3.(2020·陕西咸阳模拟)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解析: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值不同,熵值:气体>液体>固体,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0,ΔS>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C项正确;该反应的ΔS>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ΔH-TΔS>0,则ΔH>0,D项正确。‎ ‎4.(2020·宁夏银川一中考试)已知298 K下反应2Al2O3(s)+‎3C(s)===4Al(s)+3CO2(g) ΔH=+2 171.0 kJ·mol-1,ΔS=+635.5 J·(mol·K)-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题给ΔH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ΔS>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少的反应 C.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D.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3 416.2 K 解析:该反应的ΔH>0,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ΔS>0,表明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B项错误;由常温下,该反应的ΔH-TΔS>0可知,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C项错误;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T== K=3 416.2 K,D项正确。‎ ‎5.(2020·湖南双峰一中考试)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 B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 B W(s)+xG(g)===2Q(g)‎ ΔH<0,能自发进行 x可能等于1、2或3‎ C ‎4X(g)+5Y(g)===4W(g)+‎6G(g)‎ 能自发进行 ΔH一定小于0‎ 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0‎ 解析:ΔH>0,ΔS>0,高温条件下ΔG=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W(s)+xG(g)===2Q(g)的ΔH<0,能自发进行,若熵增,则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若熵减,则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所以G的化学计量数不确定,x可能为1、2或3,B项正确;该反应的ΔS>0,当ΔH ‎>0时,该反应在高温下也能自发进行,C项错误;该反应的ΔS<0,如果ΔH>0,则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