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散文训练(全国)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散文训练(全国)11

‎2019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训练(全国)‎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4分,)‎ 米 的 恩 典 甘典江 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救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 D.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 ‎[解析]“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还有“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了”错,人们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 ‎14.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5分)‎ 答:示例:“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丰富了中华文化。②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作者运用“恩典”一词,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 ‎[解析]“恩典”内涵丰富,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4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 ‎15.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文本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示例:①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角度来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6分,概括文章主旨3分,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 天 湖 海 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沉,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解析]A天湖的特异主要不是她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山和水,而是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这些才给作者以深深的生命感悟。B运用比喻手法。D“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说法欠妥,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有人喜欢长江黄河,这是为了说天湖具有另一种独特的美。‎ ‎17.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示例:①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本题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答出两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8.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示例:①直接描写,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②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静默的仙女”“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天湖纯朴、柔静之美。③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天湖的开阔、明净、静谧、安详与都市的拥挤、污染、烦杂、喧嚣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天湖迷人的优美景色。‎ ‎[解析]本题表现天湖美的手法很多,只要答出两种并加以分析即可,每种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4分)‎ 柴 门 小 院 王本道 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话?‎ 在中国,由于“门第”观念,“门”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首先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近3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寻。‎ 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修缮一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 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辽南山区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辛但也不乏乐趣,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 C.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重视,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等熟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 D.“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表面上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 ‎[解析]“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因果失当。‎ ‎20.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5分)‎ 答:示例:(1)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淳厚。(2)作用:①表达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的怀念、留恋。②与下文柴门小院近年的逐渐消失形成对比,引起人们思索,有提示主旨的作用。③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柴门小院的温馨,既开篇点题,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有两个回答要点,一是小院的特点,二是这样描写的作用。5分,前者2分,后者3分。‎ ‎21.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哪些内涵。(6分)‎ 答:示例:①千百年来,柴门小院遍布于古老的中华大地,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饱含着浓浓的乡愁。②柴门小院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演绎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给后代,已成为文化、精神的符号。③柴门小院代表着宁静质朴、温馨安闲的生活;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柴门小院,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延续的象征。‎ ‎[解析]本题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14分)‎ 鼻子底下就是路 张晓风 走下地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我站住,盘算一番,要去找个人来问话。虽然满车站都是人,但我问路自有精挑细选的原则:‎ 第一、此人必须慈眉善目,犯不上问路问上凶煞恶神。‎ 第二、此人走路速度必须不徐不急,走得太快的人你一句话没说完,他已窜到十公尺外去了,问了等于白问。‎ 第三、如果能碰到一对夫妇或情侣最好,一方面“一箭双雕”,两个人里面至少总有一个会知道你要问的路,另方面大城市里的孤身女子甚至孤身男子都相当自危,陌生人上来搭话,难免让人害怕,一对人就自然而然地胆子大多了。‎ 第四、偶然能向慧黠自信的女孩问上话也不错,她们偶或一时兴起,也会陪我走上一段路的。‎ 第五、站在路边作等人状的年轻人千万别去问,他们的一颗心早因为对方的迟到急得沸腾起来,哪里有情绪理你,他和你说话之际,一分神说不定就和对方错过了,那怎么可以!‎ 今天运气不错,那两个边说边笑的、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就很理想,我于是赶上前去,问:‎ ‎“母该垒,(不该你,即对不起之意)‘德铺道中’顶航(顶是“怎”的意思,航是“行走”的意思)?”我用的是新学的广东话。‎ ‎“啊,果边航(这边行)就得了(就可以了)!”‎ 两人还把我送到正确的出口处,指了方向,甚至还问我是不是台湾来的,才道了再见。‎ 其实,我皮包里是有一份地图的,但我喜欢问路,地图太现代感了我不习惯,我仍然喜欢旧小说里的行路人,跨马走到三岔路口,跳下马唱声喏,对路边下棋的老者问道:‎ ‎“老伯,此去柳家庄悦来客栈打哪里走?约莫还有多远脚程?”‎ 老者抬头,骑者一脸英气逼人,老者为他指了路,无限可能的情节在读者面前展开……我爱的是这种问路,问路几乎是我的碰到机会就要发作的怪癖,原因很简单,我喜欢问路。‎ 至于我为什么喜欢问路,则和外婆有很大的关系。外婆不识字,且又早逝,我对她的记忆多半是片段的,例如她喜欢自己捻棉成线,工具是一只筷子和一枚制钱,但她令我最心折的一点却是从母亲听来的:‎ ‎“‎ 小时候,你外婆常支使我们去跑腿,叫我们到××路去办事,我从小胆小,就说:‘妈妈,那条路在哪里?我不会走啊!’你外婆脾气坏,立刻骂起来,‘不认路,不认路,你真没用,路——鼻子底下就是路。’我听不懂,说:‘妈妈,鼻子底下哪有路呀?’后来才明白,原来你外婆是说鼻子底下就是嘴,有嘴就能问路!”‎ 我从那一刹立刻迷上我的外婆,包括她的漂亮,她的不识字的智慧,她把长工短工田产地产管得井井有条的精力以及她蛮横的坏脾气。‎ 由于外婆的一句话,我总是告诉自己,何必去走冤枉路呢?宁可一路走一路问,宁可在别人的恩惠和善意中立身,宁可像赖皮的小幺儿去仰仗哥哥姐姐的威风。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种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每次,我所问到的,岂只是一条路的方向,难道不也是冷漠的都市人的一颗犹温的心吗?而另一方面,我不自量力,叩前贤以求大音,所要问的,不也是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吗?‎ 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谁也不是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天涯的道路也无非边走边问,一路问出来的啊!‎ ‎2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在作者的叙述中,她是向两个边说边笑、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子问路的,她们不仅告诉了作者该怎么走,还将作者送到了正确的出口,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B.第(14)段“怪癖”一词,本来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文中作者借用这个词,突出了她对“问路”这种做法与众不同的态度和极度的喜欢。‎ C.“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因为问路是直接从外婆那学来的。‎ D.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指的是无所不知的人。‎ ‎[解析]问路是妈妈从外婆那学来,再告诉我的。‎ ‎23.作者为什么喜欢问路?文中交代了三条理由,请逐条概述。(5分)‎ 答:示例:①我不喜欢地图的“现代感”而喜欢古老的问询方式。②所问对象和他的回答具有一定的未知性,给人以好奇和遐想。③我对外婆的崇敬和她对我的教诲。‎ ‎[解析]‎ ‎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4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4.“问路”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体触碰陌生人心灵的过程,作者对这一点有哪些体会和思考呢?(6分)‎ 答:示例:①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都是可能问询的对象,但要问得真切,必当有所选择;②每一次问询都意味着与一颗心灵接近,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常常感动我们的内心;(或:在问路的过程中,感受那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善良和温情。)③幼时外婆的教诲,其实是让我学会与他人沟通,获取别人的帮助。④在漫长人生中的每一次跨越和发现,都需要以谦卑的姿态获取。⑤“问路”的过程也是检验自我和体察他人的过程,“问”本身也是真诚的试金石。⑥当我们在繁华世界,为光影迷惑而感到精神孤立与无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对津口的问询与寻找。⑦人如果具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十分珍贵的,人不是一出生就是万能的,干任何事无非是有“问”才干成功的。‎ ‎[解析]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