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活于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则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他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大厮杀。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不似孟子凡事紧张,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 B. 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 孔子比孟子有耐性,所以他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 D. 孔孟思想的不同,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整体逻辑上是逐层推进的。 B. 文章从孔孟对“性”和“礼”的不同态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形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 C. 文章引用齐宣王和梁惠王问政于孟子的例子,有力说明了孟子思想具有“革命性”。 D. 文章认为孔孟思想如影相随,但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保持一种悠闲的态度;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孔子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内在自我产生的,人人都能做圣贤。 C. 孔子非常尊重“礼”,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 D. 春秋时周朝的封建制度没有完全败坏,战事也未波及全民;战国时的动乱则是剧烈的,诸侯国之间准备长期大厮杀。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A项,“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这个地方,强加了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孔子“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 不是他“比孟子有耐性”,而是出于对“礼”的尊重。D项,错在“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这个地方。选项犯了“或然”与“必然”混淆的错误,原文是“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D项,错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这个地方。其实,孔孟思想没有本质区别,孟子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C项,错在“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这个地方,“全凭己意”表述太绝对。从“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等语句看出,是国君先假装有病,他才“称病”。也就是国君首先不像国君应有的法度、礼仪,他才如此,也就是符合“先礼后兵”的处世原则的。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 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 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 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D.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答案】4. A 5. C 6. 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A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故选A。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C项,“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通读材料,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抓准问题的本质进行筛选。本题要寻找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的依据,其实就是在寻找单车猎人和志愿者之间的契合点,这又要从“打猎”行为的意义上去寻找。通过前两则材料可筛选志愿服务的实质和意义,通过材料三可以寻找单车猎人的行为和意义。最后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新型”,主要体现在单车猎人是促进时代发展的新力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 文段中“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人?“大量的木材”“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 8. 作者对“徒手请愿”赞同吗?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9. 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何用意? 【答案】7.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大量的木材”比喻大量能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流血斗争。“一小块”是比喻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一小步(或人类社会经过流血斗争取得的一点小进步和发展)。 8. 作者对“徒手请愿”是不赞同的。他认为:①从现实状况来看,徒手请愿致爱国青年死伤,结果不过作“饭后的谈资”或“‘流言’的种子”,并没有唤醒民众,推翻反动政府,改变黑暗现实。②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徒手请愿”不是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有效斗争方式。 9. 作者引用陶潜诗句,①意在说明爱国青年的殉难得到了亲族、师友等的悲悼,他们的牺牲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有价值的。②还含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烈士精神长存的深挚感情。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做这种题,重在细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归纳出文中的主题思想来。在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关语句品味词语的内蕴,从字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等去思考。最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进行归纳。结合文本相关语段可知:“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只是茶余饭后闲聊唠嗑;“有恶意的闲人”指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而“大量的木材”比喻大量能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流血斗争,就是大批量的流血牺牲。“一小块”,本指相对于“木材”的一小块“煤炭”,是比喻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一小步”。大量的木材和一小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是缓慢的,充溢着太多的血与泪。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作者对文中某个问题(观点)的态度的能力。要判断作者对某个观点的情感态度,需要回归文本,细读相关语段,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条分缕析的作答。从“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等看出,作者是不赞成“徒手请愿”的。从现实的意义来看,徒手请愿,只是致爱国青年死伤,结果不过作“饭后的谈资”或“‘流言’的种子”,并没有唤醒民众,推翻反动政府,改变黑暗现实。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徒手请愿”不是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有效斗争方式。真正的革命是“枪杆子了出政权”,是 “以暴制暴”。非暴力的请愿,尤其是“徒手请愿”只是无畏的牺牲。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所引用的语句的作用分析和归纳能力。作者在文中引用的语句要么支撑自己的行文观点,要么通过引用的诗句寄托或表达作者的情感。所以分析文本中引用的语句的作用,应该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入手。结合相关语段的上下文具体分析即可。从文中“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等语句看出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其意在说明爱国青年的殉难得到了亲族、师友等的悲悼,他们的牺牲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有价值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希望死者与青山同在,他们为和平正义而死的牺牲精神能够万古流芳的真挚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鸟的翅膀 C.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D. 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11.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能屈能伸,能言善辩,以一番卑词麻痹项羽,满足项羽的自大心理,所说的“河”是指黄河,“关”指函谷关。 B. 鸿门宴中刘邦“北向坐”,是最上位,而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则“南向坐”,座位安排体现项羽对刘邦以礼相待。 C. 樊哙持剑拥盾闯帐,怒视项羽,项王则握剑跪直身子,摆出警备的姿势,动作、外貌描写传神,顿感气氛之紧张。 D. 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樊哙虽为参乘,但从他斥责项羽之语亦可看出他的智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所佩戴的玉珏来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 (2)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背叛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B项,错在把“翼”,理解为“鸟的翅膀”。正确的解答是:“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本题要求选择对“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首先看第一组的两个“而”字。“项王按剑而跽曰”中的“而”,表修饰;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中的“而”,表转折;故①与②两句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从而排除AB。再看,第二组两个“且”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中的“且”,副词,译为“尚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且”,副词,译为“将要”。所以③与④也不同。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文段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对文中的“座次”的解读有误,而且“座位安排体现项羽对刘邦以礼相待”这种解读也是主观臆断,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先看座次,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沛公“北向坐”,显然这是臣子的待遇,不是“上位”而是“下位、低位”。另外,《鸿门宴》是项羽方,精心准备的一次兴师问罪、暗藏杀机的宴会。从前文:“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等语句看出,他不可能对刘邦“以礼相待”的。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数”,副词,“屡次”;“目”,名作动,译为“递眼色”;“举”,举起、拿起;“示”,示意;“三”,表示“多”。 第(2)句采分点:“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举”,副词,“尽、完”,与后面的“胜”同义。“刑”,名作动,译为“处罚”;“皆”,副词,“都”;“叛”,背叛。 点睛】《鸿门宴》节选译文: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 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对此没做相应的反应,只是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重阳①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①写作此词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14.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句,通过对比泛论人生天道,富有哲理,由此引出重阳入题。 B.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调动视觉与嗅觉描写菊花,作者在菊花中蕴含的情感心志与陶渊明相同。 C. “一年一度秋风劲”一句中“劲”字极具表现力,写出了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 D. “胜似春光”,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怀;“寥廓江天万里霜”,以景作结,写出天阔水长的寒秋景象。 15. 试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 【答案】14. B 15. 该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中选取芬芳的黄花、强劲的秋风、寥廓江天、万里秋霜,写出了秋天的色彩艳丽,生机勃勃,境界开阔,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对革命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一种乐观、豪迈的情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作者在菊花中蕴含的情感心志与陶渊明相同”这个地方。毛泽东同志对艰苦的革命斗志充满着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怀,显然不同于陶渊明的“隐居世外”,消极遁世的思想。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品鉴语言艺术魅力的能力。做这种题必须先把试卷上的诗词读懂,具体而言就是读懂作者的情感、读懂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接下来,从鉴赏的层面把握其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同时,要比较的对象是教材中的诗词,这说明平时一定要注重课堂的学习。课内学得扎实,课外的迁移能力才强。本题要求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首先要找出写景的句子,然后看这些景致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重点是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角度去谈情和景的关系。细读诗歌不难发现,芬芳的黄花、强劲的秋风、寥廓江天、万里秋霜正是秋天特有的景致,这些意象共同描绘了秋天雄浑壮阔的画面。表达的是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对革命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一种乐观、豪迈的情怀。 【点睛】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情景”的关系,一定要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情感的思维流程去组织答案,平时要记一下“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术语。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易水环境写出了荆轲慷慨赴命、义无反顾的决心。 (2)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真的猛士”的特点。 (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革命青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的画面。 【答案】 (1). (1)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 (3)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第一句的关键是:《荆轲刺秦王》、“荆轲慷慨赴命、义无反顾”等字眼,所以很容易填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注意“萧”是草字头,表述“萧索、萧条”,不要写成竹字头的“箫”。第二句的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的特点,很容易想到,两个“敢于”: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第三句关键词:《沁园春·长沙》、“青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所填句子中“指点江山”,正是评论国家大事;而“激扬文字”就呼应了题干“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 【点睛】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双翼并展的光辉杰作。围棋之道包容百家,它在纹枰纵横的黑白世界里,________了中国智慧的基因,复制着中国文化的密码。时至今日,围棋以其内在的动人魅力呈现出________的勃勃生机。围棋的内在意蕴和浓厚的文化精神,已愈来愈为不同肤色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正加速向世界各地传播。日本棋界认为,围棋的故乡固然在中国,日本的围棋固然是从中国传来的,但真正的围棋是在日本形成的,是以日本的精神________了这项竞技项目。不可否认,围棋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的原因,的确与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分不开,但是我们不必因此而妄自菲薄。当我们走进历史的纵深之处,就会发现中国弈坛上盛开着群花簇卉,中国无愧于“棋国”的称号,中国的智慧完全能与日本的精神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培育 经久不衰 开拓 并驾齐驱 B. 培育 经久不息 发掘 一决雌雄 C. 包孕 经久不衰 开拓 并驾齐驱 D. 包孕 经久不息 发掘 一决雌雄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围棋实现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的确与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分不开。 B. 围棋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的确与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分不开。 C. 由于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使得围棋实现了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 D. 围棋出现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的确靠的是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取得的。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词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词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 )看对象,近义成语(词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词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词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适宜采用排除法。“培育”的义项有:①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②指使某种情感得到发展;③培养教育。“包孕”指包含;孕育。结合语境“纹枰纵横”的黑白世界显然是包含、孕育中“智慧的基因”,而且这个“包孕”呼应前面的“包容百家”故排除AB两项。 “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减弱,偏重持久的意思。结合语境讲的是围棋充满勃勃生机,显然这是“经久不衰”,从而排除D。 再看:“开拓”,侧重于将原有事物发展出新的局面或空间。“发掘”,侧重于挖掘出原有事物,不侧重“新”。从原文来看,日本对围棋的贡献是“开拓”性的,有新发展。故选“开拓”。 “一决雌雄”:决一胜负,比个高下。“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原文说的是“中国的智慧完全能与日本的精神”两者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所以选“并驾齐驱”。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宜采用排除法。A项,“实现……的局面”动宾不搭配,应排除。 C项,“由于日本棋士的创造性贡献,使得……”,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且“实现……的局面”搭配不当,故排除。 D项,“靠的是……取得的”属于句式杂糅。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19.下列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沁园春”“破阵子”,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同时点明了词的实际内容。 B. 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一种新诗体,《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都是新诗佳作。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文中的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通过音乐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项,对词牌名的作用解读有误,错在“点明了词的实际内容”这个地方。实际上,点明了词的实际内容的是词牌名后的“题目”。 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①__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_____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_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答案】 (1). 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 (2). 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 (3). 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阅读: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连贯、贴切、严密。本题①处根据前文的“有两种……一种叫乙醇脱氧酶……”以及后文的“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和“决定人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氧酶”,可知①处应该填写: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处,根据语境,需要概括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根据后文“酒量大的人……能迅速将乙醛代谢”可知此处可填写: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处前面“而那些酒量大的人”表示转折,说明相反的情况,对应上文“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可填写: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21.“作秀”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在这次元旦晚会上,国内很多影视明星依次上台作秀,台下观众反应十分热烈。 (2)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为了提高其知名度,想方设法在全国各地作秀促销。 (3)某地一些官员参加植树活动时,戴着手套,穿着鞋套,被网友质疑为作秀。 【答案】(1)演出(表演) (2)宣传(展览) (3)做样子(装模作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场合以及不同的对象(身份、地位、学历)面前,表意都是各不相同,这表现出了我们汉语言文化的生动形象的魅力。而要准确、得体的表达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学习、多交流,善于观察和积累。本题要求将“作秀”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具体意思“置换”出来。句(1)的对象是“国内很多影视明星”,所以他们的“作秀”,其实就是:演出(表演) ;句(2)讲的是某公司的产品在各地促销时的“作秀”,也就是进行:宣传(展览) (3)是网友质疑某地一些官员参加植树活动时,戴着手套,穿着鞋套等形式主义作风,所以这里的“作秀”,可理解为:做样子(装模作样)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唤醒自己,成就“大我” 哲学家萨拉斯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而我国的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老先生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告诉我们要时刻唤醒自己,我还活着,还有灵魂,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向目标努力奋斗,不要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浪费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唤醒自己,不要埋怨世道的不公,也不要怨恨生活太苦。心若向阳,无畏忧伤。我们唤醒自己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奇丑无比,然而他却不与克洛德为非作歹。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唤醒自己内心最纯真的性德,他帮助艾丝美拉达,他不允许自己与社会上卑劣的人同流合污。他丑陋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是他唤醒自己,体现自己的美德。 唤醒自己,不要沉醉和迷恋过去的辉煌。世界游泳名将“菲鱼”菲尔普斯七块金牌得主同样被成绩束缚,沉浸在梦幻中。菲尔普斯在伦敦奥运会上大展拳脚勇夺七块金牌回国后不久,便传出他醉于夜店、毒品不能自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共愤和惋惜。事后,菲尔普斯认清了自己,并在全国人民面前诚挚地道歉,道歉内容之诚恳而深刻,赢得了全美人民的原谅。及时将自己“唤醒”,从迷幻的霓虹中摆脱,菲尔普斯突破了自我,光彩绽放。 唤醒自己,就是用有限的时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史铁生在最意气风发的年龄里被上帝夺去了双腿,并与轮椅终身为伴时,他曾一度荒废自己,整日与地坛下的枯枝落叶为伴,不言不语,看着太阳生起又落下,灵魂与之渐渐脱离。最终,他不愿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虚度,他不断的唤醒自己,虽处在“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艰苦条件下,还是振作起来,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辉煌的道路,用心灵谱写了最为健全、最富韵味的文章。是他唤醒自己,最终走向成功的殿堂。 唤醒自己,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自己的建筑师和规划者,将来的一切就取决于现在的学习态度。今天的奋斗将会为明天的美好前途打好基础。年轻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唤醒自己的责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使命。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梦的路上,奋勇向前。 唤醒自己,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的建筑师;唤醒自己,才能攀上生命的高峰;唤醒自己,才能成就“大我”人生,才能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本题要求就某位哲学家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这句话由三个小分句构成。我们首先要一一地解读分句的意思。“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是告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尤其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需要自己去“建筑”、去打造。第二句“不断唤醒自己”是说明,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思想和视野都是比较狭窄的,即所谓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者。我们要唤醒沉睡的自己,需要用梦想的种子来催发、来激发。第三句话“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攀上高峰是我们的追求,是我们不断地自我完善的最终、最佳状态,即我们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三句话,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人,首先要有自己命运自己做主的观念,才能有更大的梦想和追求,才能唤醒、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通过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攀上人生的巅峰。 立意角度: 1.从“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的角度。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更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要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动精神。 2.从“不断唤醒自己”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唤醒自己?怎样唤醒自己?为什么要“不断地”唤醒,这有何意义? 3.从“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的角度。人生就是一场奔跑,就是攀登的过程。我们要有梦想,要有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实现“大我”的飞跃。 素材积累: 1.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没走一段路都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身躯,他们得换回自己。 2. 世界游泳名将“菲鱼”菲尔普斯七块金牌得主同样被成绩束缚,沉浸在梦幻中。菲尔普斯在伦敦奥运会上大展拳脚勇夺七块金牌回国后不久,便传出他醉于夜店、毒品不能自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共愤和惋惜。事后,菲尔普斯认清了自己,并在全国人民面前诚挚地道歉,道歉内容之诚恳而深刻,赢得了全美人民的原谅。及时将自己“唤醒”,从迷幻的霓虹中摆脱,菲尔普斯突破了自我,光彩绽放。 3. 史铁生在最意气风发的年龄里被上帝夺去了双腿,并与轮椅终身为伴时,他曾一度荒废自己,整日与地坛下的枯枝落叶为伴,不言不语,看着太阳生起又落下,灵魂与之渐渐脱离。最终,他不愿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虚度,他不断的唤醒自己,虽处在“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艰苦条件下,还是振作起来,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辉煌的道路,用心灵谱写了最为健全、最富韵味的文章。是他唤醒自己,最终走向成功的殿堂。 4. 卡西莫多奇丑无比,然而他却不与克洛德为非作歹。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唤醒自己内心最纯真的性德,他帮助艾丝美拉达,他不允许自己与社会上卑劣的人同流合污。他丑陋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是他唤醒自己,体现自己的美德。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哲学家的话非常富有哲理,细读之,也非常耐人寻味。所以可就自己对哲学家的这句话,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因此本文宜采用议论文的表达方式。而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以哲学家的话作为开篇,引出孔老先生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从而提炼出文章的议论中心句:唤醒自己,成就“大我”。接下来,用四个小分论点,结构全篇,分别是:1.唤醒自己,不要埋怨世道的不公,也不要怨恨生活太苦。心若向阳,无畏忧伤。我们唤醒自己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2. 唤醒自己,不要沉醉和迷恋过去的辉煌。3. 唤醒自己,就是用有限的时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4. 唤醒自己,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到这个地方为止,就应该联系实际号召广大青年,不断地唤醒自己、激励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最终攀上人生的高峰,并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