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黔南州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有人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 A.仁政学说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性善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6.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7.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在开始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始舞蹈、戏剧、影视等教学模块。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徽汉合流”融合其他剧种形成 ‎ ‎②体现了古代戏曲的魅力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④正式形成于十九世纪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 A.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B.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C.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D.形成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9.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11.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12.“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长期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的上述决定,当出自(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3.英国《卫报》一专栏作家曾断言,中国的“21世纪始于1978年”,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一年,我国所做出的尝试不包括( )‎ A.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 B.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决定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15.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16.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17.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8.‎ 普罗塔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19.但丁在《神曲》中批判道:“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这里的“你”是指(  )‎ A.专制君主          B.封建教会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0. 下列人物提倡分权说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21.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这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下列关于达尔文《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神创论 ‎ B.为启蒙思想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C.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D.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23.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电力革命的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24.“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25.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 ‎ ‎ 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 D.《格尔尼卡》‎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12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8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2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僭越礼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位思想家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派。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B项主要是强调严刑峻法,C项主要是无为而治,D项主要是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排除不选。‎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主要是针对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所以答案选B。‎ ‎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选择A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董仲舒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题干中的“明道也”、“救世也”体现了君子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故选D。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 【答案】A ‎6. 【答案】D ‎【解析】材料“宋代”“平民兴起的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词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描绘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故①②④正确;京剧是清代出现,昆曲是明代出现,故③错误;所以答案选D。‎ 点睛:材料“宋代”“平民兴起的社会”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 ‎7.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徽汉合流”融合其他剧种形成,它体现了古代戏曲的魅力,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故①②③正确;京剧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A。‎ ‎8.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关键信息是“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再联系已学知识即可.‎ 解答:根据关键信息是“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这符合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场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中国同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之间,是落后的中世纪农耕文明同近代化工业文明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使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半封建国家.‎ 故选C ‎9.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办法时期创建的近代新式学堂,教学内容包含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但学生成员中却有大量科举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教育的产生中任然保留了大量传统教育因素,这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在制度转型中的突出特征,故答案选C,A B D三项合义,材料无法直接表现。‎ ‎10.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可以看出论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概否定,对西方文化一概肯定,说明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BD项。‎ 点睛: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即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 ‎1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从材料可知,孙中山批判的是“对君主一人的愚忠”,而大力宣扬 “为四万万人效忠”,即为国家民族效忠。所以C项表述符合题意,A、B两项是孙中山批判的对象, D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所以应选C。‎ ‎12. C ‎13. D ‎14. 【答案】D ‎【解析】高考制度的恢复,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答案为D项。党的工作重心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考制度的恢复与其关系不大,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夸大了这一制度的作用,排除B项;解决知识青年待业问题应当通过就业安置,与高考制度恢复无关,排除C项。‎ ‎15. 答案 C 解析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 ‎16.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出于战备考虑”可知,建国初期我国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与军事相关的技术,提高我国的国防力量,故答案为A项 ‎。当时我国“科研战略”的目的在于军事方面,国际地位、科研体系、服务生产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CD项。‎ ‎17. 【答案】A ‎18.【答案】B ‎1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但丁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他在《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表达了憎恶。‎ ‎20. A ‎21. B ‎22. B ‎23. C ‎24. A ‎25. D ‎26. (28分)(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4分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2分 ‎(3)特点:为现代化而启蒙。4分 ‎(4)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现代化进程。8分 ‎27. (22分)(1)相同之处: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知识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6分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个性解放。6分 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6分 ‎(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