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新版

深圳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 试题卷 高 二 政治(凌云 壮志 辉煌班)‎ 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 )‎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打造“中国品牌”,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因为 (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国家创造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工匠精神是解决我国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2017年4月7日,以尊重母语、学习语文、独立思考、培养韧性为活动宗旨的2017年第九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启动仪式在上海鲁迅初级中学举行。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用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赞他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这说明 (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4. ‎ - 8 -‎ ‎2017年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 )‎ ‎①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2017年4月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 )‎ A.文化决定经济效益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文化影响经济活动 D.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6. 2017年7月14日,曹文轩儿童文学奖暨曹文轩产品运营计划发布会在第七届江苏书展举行。曹文轩的作品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感染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很高的文学品位,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健康成长 ‎7. 2017年7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肯定了中国在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她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支持者。文化遗产 (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 2017年5月25日,“山水·心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艺术演展”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集中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吸收他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③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④引领主导世界文化潮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 8 -‎ ‎ “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因此岁末大小理发店都爆满。古时候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民间一直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即“剃龙头”。“剃头过年”和“剃龙头”都是对 ( )‎ A.传统理论的继承 B.传统习俗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10. 2017年6月21日,广西“狗肉节”开幕。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 ( )‎ ‎①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不能取消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 ‎③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 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14. 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 - 8 -‎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15.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 )‎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16.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 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 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9.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20.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8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 ‎21. 爱国主义贯穿了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新时期爱国主义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为主题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只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C.爱国主义只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才表现出来 D.爱国主义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2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 ‎①剔除外来文化中的糟粕 ‎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③中外文化的同质化 ‎ ‎④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3. 有人称七夕节为“中国爱情节”,并呼吁抵御西方情人节的“入侵”。对此,民俗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不应“水火不容”,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角度,民俗专家的观点启示我们必须 (   )‎ A.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 B.警惕西 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图谋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D.借鉴世界各国文化成果 ‎24.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 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8 -‎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26. “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极盛会,于2016年10月下旬举行,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等重要奖项。该活动的举办(  )‎ ‎①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 ‎②将会决定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③将激励我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与软实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 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28. 漫画《留学归国》反映了无数海外学子学成归国,报效国家。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 C.爱国主义 D.勤劳勇敢 留学归国 ‎ ‎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这表明 (   )‎ ‎①中国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于继承,关键在于创新 ‎ ‎③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 ‎④中华民族精神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0. 201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 (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 B.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 C.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D.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保留 二、主观题 - 8 -‎ ‎31.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从倡议到建设、从构想到落地,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 “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展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沟通,让不同文明相向而行,如何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种到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我们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1) “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6分)‎ ‎(2) 简述“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不同文化交流的意义。(9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3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8 -‎ 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都会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看到“嫦娥”二号飞向太空、“神十”飞天、“天宫二号”升空,就像看到我们申奥成功,看到奥运健儿披金挂银。‎ ‎(1)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6分)‎ ‎(2)运用民族精神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9分)‎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