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4校联考)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4校联考)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 (4 校联考) 2021 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如图甲所示,一根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直导线在导线框上方,甲图中箭 头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直导线中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则在 0- 1t 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 ) A.始终沿顺时针 B.始终沿逆时针 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答案】 A 【解析】 【详解】 电流先沿正方向减小,产生的磁场将减小,此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穿过线框的磁场垂直于线框向里且 减小,故电流顺时针,当电流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大时,此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穿过线框的磁场垂直于 线框向外且增大,故电流顺时针,则在 0- 1t 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为顺时针,故 A 正确。 故选 A。 2.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对交变电流进行整流将交变电流变为直流,一种简单的整流电 路如图甲所示, ab 为交变电流信号输入端, D 为半导体二极管, R 为定值电阻。信号输入后,电阻 R 两 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如图乙所示,则关于该输出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为 100Hz. B.电压有效值为 50V C.一个标有 “ 90V,30μ F”的电容器并联在电阻 R 两端,可以正常工作 D.若电阻 R=100Ω,则 1min 内 R 产生的热量为 2.5 ×104J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该电压的周期 T=0.02s ,故频率为 1f T 50Hz 故 A 错误; B.由电流的热效应知,一个周期内电阻产生的热量 22 0.01 0.02 UU R R 有 其中的 100 50 2V 2 U 故电压有效值为 U 有=50V ,故 B 正确; C.电容器两端的瞬时电压不应超过标称电压 90V,而 R 两端电压的瞬时值最大为 100V ,故电容不能正 常工作,故 C 错误; D.电阻 R 产生的热量应使用电压的有效值进行计算,故 1min 内产生的热量为 2 41.5 10 J U Q t R 有 故 D 错误。 故选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合外力等于零 B.有些昆虫薄而透明的翅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薄膜干涉现象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回复力等于零,而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故 A 错误; B.薄而透明的羽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由于羽翼前后表面反射,进行相互叠加,是薄膜干涉现象,故 B 正确;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故 C 错误; D.根据相对论,则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短,故 D 错误。 故选: B。 4.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二极管一起接在 220 2 sin100u 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 R=55Ω 的电阻,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 1.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电流表 为理想电表。则( ) A.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 110W B.原线圈的输人功率为 110 2 W C.电流表的读数为 1A D.副线圈输出的电流方向不变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因为原线圈上接有理想二极管,原线圈只有半个周期有电流,副线圈也只有半个周期有电流, 1m 2m 1 2: :U U n n ,所以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 2m 110 2VU ,设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 2U ,则有 2 2m 2 2 20 2 U U TT R R 解得 2 55 2VU ,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 2 2 2 110WUP R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1 2 110WP P , A 正确, B 错误; C.电流表读数为 2 2 2AUI R C 错误; D.因为原线圈上接有理想二极管,原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原线圈中电流增大和减小时在副线圈中产生 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副线圈输出的电流方向改变, D 错误。 故选 A。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氢原子从 n=6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则氢原子从 n=6 能级 向 n=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卢瑟福通过 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原子核发生一次 β衰变,该原子核外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 D.质子、中子、 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 m、m 2、 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 2 1 2 32 2m m m c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 6n 能级向 1n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 6n 能 级向 2n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结合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氢原子从 6n 能级向 1n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 6n 能级向 2n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A 正确; B.卢瑟福通过对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理论,故 B 正确; C.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电子释放出来, 不是来自核外电子, 故 C 错误; D.质子、中子、 α子的质量分别是 1m 、 2m 、 3m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α粒子的过程中亏损的质量为 1 2 32 2m mm m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是 1 2 2 3(2 2 )m cm m ,故 D 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C。 6.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 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呈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个小 球 B,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楔形物体 A 释放前,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力平衡;楔形物体 A 释放后,由于楔形物体 A 是光滑的, 则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在水平方向的状态不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而竖 直方向:楔形物体 A 对 B 的支持力将小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做加速运动,所以小球在碰到 斜面前的运动是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故 B 正确。 故选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B 分别固定在一长为 L 的轻杆的中点和一端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另一端点 O 在光滑水平面上做角速度为 ω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则( ) A.处于中点的小球 A 的线速度为 L B.处于中点的小球 A 的加速度为 2L C.处于端点的小球 B 所受的合外力为 2m L D.轻杆 OA段中的拉力与 AB 段中的拉力之比为 3:2 【答案】 CD 【解析】 【详解】 A.处于中点的小球 A 的运动半径为 2 L ,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线速度 1 2 v L A 错误; B.处于中点的小球 A 的加速度为 2 A 1 2 a L B 错误; C.处于端点的小球 B 的向心加速度 2a L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a 可知小球 B 所受的合外力为 2F m L C 正确; D.设轻杆 OA段中的拉力为 1F ,轻杆 AB 段中的拉力为 2F ,对小球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1 2 1 2 F F m L 对小球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2F m L 联立解得 1 2 3 2 F F D 正确。 故选 CD 。 8.如图甲所示,倾角 θ =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自然伸长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 板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一定距离的位置静止释放,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小球运 动的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 OA 段为直线段, AB 段是与 OA 相切于 A 点的平滑曲线, BC 是平滑 曲线,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 Bt 时刻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 mg B.小球在 Ct 时刻的加速度大于 1 2 g C.小球从 Ct 时刻所在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后,能回到出发点 D.小球从 At 时刻到 Ct 时刻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答案】 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在 Bt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有 F 弹 1sin 30 2 mg mg 故 A 错误; B.在乙图中,关于 A点对称的点可知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0.5mg ,由对称性得由对称轴到对称点的弹簧的 弹力再变化 0.5mg ,故到达 C 点时弹簧的弹力大于 2 0.5mg mg ,所以弹力大于 mg ,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可知 F 弹 sinθmg ma 解得 1 2 a g 故 B 正确; C.整个过程中,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从 C 点释放,小球能到达原来的释放点,故 C 正确; D.小球从 At 时刻到 Ct 时刻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等于弹簧 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 D 错误。 故选 BC 。 9.用一束波长为 λ的绿光照射某极限波长为 λo的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逸出功为 W=hλ o B.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流强度减小 C.若改用一束红光照射,则不可能产生光电效应 D.要使光电流为 0,光电管两级至少需要加大小为 1 1( )hc e o 的电压 【答案】 BD 【解析】 该金属逸出功为: 0 0 0 cW hv h ,故 A 错误;光的强度增大,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 遮住一半,光电子数减小,逸出的光电流强度减小,但仍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不变,故 C 错误, B 正确;光电效应方程为: 0 Khv W E ,光速为: c v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光电流为零时有: C KeU E ,联立解得: 0 1 1 C hcU e ,故 D 正确.所以 BD 正确, AC 错误. 10.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在竖直向上拉力 F 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 如图甲。 在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 其机械能 E 与位移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已知曲线上 A 点的切线斜率最大,不计空气阻力,则 A.在 x1 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 B.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在 0~x2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答案】 AB 【解析】 【详解】 A. E-x 图像的斜率代表竖直向上拉力 F,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拉力 F 作用下开始向上, 说明在 x=0 处,拉力 F 大于重力,在 0-x1 过程中,图像斜率逐渐增大,则拉力 F 在增大, x1 处物体图象 的斜率最大,所受的拉力最大,故 A 正确; BC.在 x1~x2 过程中,图象的斜率逐渐变小,说明拉力越来越小;在 x2 处物体的机械能达到最大,图象 的斜率为零,说明此时拉力为零。根据合外力 -F F mg合 可知,在 x1~x 2 过程中,拉力 F 逐渐减小到 mg 的过程中,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加速度在减小,动能在增大,拉力 F=mg 到减小 到 0 的过程中, 物体的加速度反向增大, 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物体的动能在减小; 在 x1~x2 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 B 正确, C 错误;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到 x2 处以后机械能保持不变,在 x2 处时,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故在 0~x2 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之和,故 D 错误。 1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理想电流表 A 、理想电压表 V,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 一个灯泡 L,一个电吹风 M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 R,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调节滑片 P 改变。 S 断开时, 灯泡 L 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 P 位置不动,当 S 闭合时,电压表读数增大 B.滑片 P 位置不动,当 S 闭合时,电流表读数增大 C.当 S 闭合时,为使灯泡 L 正常发光,滑片 P 应向上滑动 D.当 S 闭合时,为使灯泡 L 正常发光,滑片 P 应向下滑动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滑片 P 位置不动,当 S 闭合时,电阻变小,原线圈电压及匝数比不变,副线圈电压不变,电压表读数 不变,故 A 错误; B.滑片 P 位置不动, 当 S 闭合时, 副线圈电压不变, 电阻变小, 输出功率变大, 输入功率变大, 根据 P1=U 1I 1, 知电流表读数变大,故 B 正确; CD .因为副线圈电压不变,电阻变小,则副线圈电流变大,所以等效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增大,并联部分 的电压减小,为了使灯泡 L 正常发光,必须增大电压,滑片 P 应向上滑动,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BC 。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某物质的密度为 ρ,其分子的体积为 0V ,分子的质量为 m,则 0 m V B.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C.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大头针填充 了水分子间的空隙 D.内能不同的物体,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E.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锐处就变圆滑,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积要收 缩到最小的缘故 【答案】 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密度是宏观的物理量,分子的质量与体积是微观的物理量,则 0 m V ,故 A 错误; B.根据相对湿度的定义式可知,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越大,空气的相对 湿度越大,故 B 正确; C.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的原因是液体的表面张 力作用,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要比内部稀疏些,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弱了,其中斥力减弱更 多,所以表面层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力,这种力叫表面张力,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面形成一层弹性 薄膜,所以水不会流出,故 C 错误; D.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决定,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 标志,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 D 正确; E.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 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到最小, 从而变得圆滑, 故 E 正确。 故选 BDE 。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3.某小组要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量程为 0~ 0.6A 电阻不计的电流表一只; 阻值均为 6 的定值电阻三只;开关 S 及导线若干。根据实验器材,同学们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其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三个 6 的电阻通过串、并联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得到七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R,表中已列出 R 的不 同阻值。 (2)把不同组合方式得到的电阻 R 分别接入图甲所示电路的 MN 之间,可测得七组电阻 R 对应电流 I 的数 据如下表。 (3)以 1 I 纵坐标、 R 为横坐标,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坐标纸上作出 1 R I 图像 ______。 (4)根据图像求出电源的电动势 E=_______V ;内阻 r=_______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该小组利用此电路测量一未知电阻 xR 的阻值。把未知电阻 xR 接入电路 MN 间,电流表的读数为 0.25A , 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 2.9(2.7~ 3.1) 2.9(2.7~ 3.1) 8.8 ( 8.4~9.2) 【解析】 【分析】 【详解】 (3)[1] 通过描点作图作出 1 R I 图像 (4)[2][3]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E I R r ,得: 1 R r I E E 结合图像可知 1 7.1 1 18 k E ; 1r E 解得: 2.95VE , 2.95r (5)[4] 根据分析可知 8.85x ER r I 14.图甲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图。 (1)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__。 (2)已知毫安表满偏电流为 1mA ,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为 120Ω,R 1和 R 2为定值电阻。若将开关 S2 扳到 a 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4mA; 若将开关 S2 扳到 b 接线拄,电表量程为 16mA 则根据题给条件,定值电阻的阻 值应选 R1=_____ Ω,R 2=____ Ω。 (3)现用一量程为 16mA ,内阻为 20Ω的标准电流表 A 对改装电表的 16mA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 刻度范围为 1mA ~16mA 。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内阻忽略不计 ;滑动变阻器 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 别为 800Ω 和 1600Ω,则 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____Ω 的滑动变阻器。 (4)若由于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不准, 造成改装后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偏大, 则表头内阻的真 实值 ________(填“大于 ”"或 “小于 ”)120Ω。 【答案】 10 30 1600 小于 【解析】 【详解】 (1)[1] 注意单刀双掷开关的连线,如图: (2)[2][3] 由欧姆定律知,开关 S2 扳到 a 接线柱时有: 1 21=I R I I R R表 表满 满 开关 S2 扳到 b 接线柱时有: 2 12+I R R I I R表 表满 满 1I表 和 2I 表 为改装电表的量程,解以上各式得: 1 10R , 2 30R (3)[4] 根据 EI R ,电流表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最小为 1mA ,可知电路中总电阻最大为 1500 Ω,由于最大 电阻要达到 1500Ω,所以变阻器要选择 1600Ω。 (4)[5] 改装后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偏大,说明流过表头的电流偏大,则实际电阻偏小,故小 于 120Ω。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5.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 L 1=66cm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 L 2=6.6cm 的 空气柱,上部有长 L 3=44cm 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 P0=76cmHg .如果 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 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封 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 【答案】在开口向下管中空气柱的长度为 12cm,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是 9.2cm.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压强为 1 0 3P P gl ① (式中 ρ和 g 分别表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 玻璃管开口向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设此时开口端剩下的水银柱 长度为 x,则 2 1 2 0P gl P gx P, ② (P2 管内空气柱的压强. )由玻意耳定律得 1 2 2P sl P sh( ) ( ) ③ (式中, h 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 S 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 )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 h=12cm ④ 从开始转动一周后,设空气柱的压强为 P3,则 3 0P P gx ⑤ 由玻意耳定律得 1 2 3P sl P sh( ) ( ) ⑥ (式中, 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由①②③⑤⑥解得: h′≈ 9.2cm 16.如图所示, 光滑的水平台高 4mh ,在水平台上放置 A、B 两物体, 质量分别为 1 21.5kg, 2kgm m , 一半径 2mR 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竖直放置, 与水平地面相切于 C 点, 半径 OD 与竖直方向 OC 的夹角 53 ,现使物体 A 以 0 12m/sv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并与物体 B 发生正碰,物体 B 离开平台后 恰能沿 D 点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 g 取 210m/s ,sin 53 0.8,cos53 0.6 ,求: (1)碰撞后物体 A 的速度; (2)物体 B 经过圆弧轨道的 C 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 【答案】 (1) 1 4m/sv (2) 136N 【解析】 【详解】 ( 1)物体 B 离开平台下落到 D 点的高度为 ' 1 cos53 3.2mh h R 由 2 2 'yv gh ,解得 8m/syv 在 D 点由速度矢量三角形可得 6m/s tan53 y x v v 即碰撞后 B 的速度为 6m/s A、 B 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得 1 0 1 1 2 xm v m v m v 联立解得 1 4m/sv ( 2) B 从平台落到圆弧轨道 C 点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2 2 2 2 1 1 2 2 xm gh m v m v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2 2N m vF m g R 联立解得 136NN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轨道受到的压力为 136N 17.一容积为 V 0 的容器通过细管与一个装有水银的粗细均匀的 U 形管相连( 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 远小于容器的容积 V 0),U 形管的右管与大气相通,大气压为 750mmHg 。关闭阀门, U 形管的左、右管 中水银面高度相同,此时气体温度为 300K 。现仅对容器内气体进行加热。 ①如图所示, 当 U 形管右侧管中的水银面比左侧管中的水银面高 H=50mm 时, 求封闭容器内气体的温度; ②保持①问中的温度不变,打开阀门 K 缓慢抽出部分气体,当 U 形管左侧管中的水银面比右侧管中的水 银面高 50mm 时(水银始终在 U 形管内) ,求封闭容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③判断在抽气的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阐述原因。 【答案】① 320K ;② 7 8 ;③吸热,原因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由题意可知 0 0 1750mmHg 300K 800mmHgp T p, , 设升温后气体的压强为 p0,由查理定律得 0 1 0 1 p p T T 解得 T=320K ②当 U 形管左侧管中的水银面比右侧管中的水银面高 50mm 时,压强 p=700mmHg 。 抽气过程可等效为等温膨胀过程,设膨胀后气体的总体积为 V,由玻意耳定律得 1 0p V pV 设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为 k,由题意得 0 7 8 Vk V ③吸热。因为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而剩余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所以根据热力学第 一定律可知剩余气体要吸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