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甘南州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拧干衣服 B. 写粉笔字 C. 木材燃烧 D. 粉碎废纸 2.下列性质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 B. 氧化性 C. 无味 D. 常温常压是气体 3.下列关于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B.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 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 D.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 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黄金 B. 二氧化碳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8.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价”的是( ) A. NaCl B. HClO C. Cl2 D. KClO3 9.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0.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蔗糖水属于溶液 C.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D. 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 12.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 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3.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g的A与11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 5g B. 16g C. 9g D. 23g 14.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15.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O2 B. CO C. CO2 D. H2 1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 硝酸银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氯化铜溶液 D. 无色酚酞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 17.(17分)(2015•甘南州)请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氧原子 4个水分子 5个亚铁离子 6个铵根离子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请用甲烷、氯化钠、熟石灰、小苏打、硫酸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用途 用于除去铁锈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作为调味品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化学式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气体引起的 B.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配制时能用铁制容器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D.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氮肥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打开盛装白醋的瓶盖,较远处也能闻到酸味,这是由于白醋分子具有 的性质.向白醋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②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③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④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牛奶可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是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18.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 (混合物/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 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 ,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 、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字母)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有未溶解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一种方法) (3)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 (填“不变”、“增多”或“减少”),A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变小”). 20.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乙是 (填化学式). (2)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丙,则甲和乙的组成元素 (填“相同”或“不同”).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1.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计算: (1)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气,可用氢化钙(CaH2)固体和水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若制得20g H2,则需要多少克氢化钙?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 23.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发生装置选择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 .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 24.(14分)(2015•甘南州)某兴趣小组利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进行实验时,发现该试剂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该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推断】 (1)甲同学进行了①、②实验,请完善该实验的现象,结论及解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②另取样品滴加稀盐酸 有 产生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②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 (3)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 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时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有 ;该试剂瓶标签上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015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拧干衣服 B. 写粉笔字 C. 木材燃烧 D. 粉碎废纸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拧干衣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写粉笔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粉碎废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性质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 B. 氧化性 C. 无味 D. 常温常压是气体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和本质区别进行分析判断,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解答: 解:A、无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无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常温常压是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正确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B.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 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 D.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 B、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述分析. C、根据蔗糖有甜味进行分析. D、根据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蔗糖具有甜味,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故选项正确; D、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指数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解答: 解:A、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C、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D、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回答该问题.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解答: 解: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催化剂定义的理解,较容易. 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黄金 B. 二氧化碳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价”的是( ) A. NaCl B. HClO C. Cl2 D. KClO3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x=0,则x=﹣1.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x+(﹣2)=0,则x=+1.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知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0. 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x+(﹣2)×3=0,则x=+5.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9.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利用以上知识解决即可. 解答: 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错. 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 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要对概念理解透彻就能轻松解题. 10.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 解答: 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增大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燃烧更充分,更旺.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蔗糖水属于溶液 C.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D. 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比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B、蔗糖水属于溶液,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正确; 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 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考点: 电解水实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 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解答: 解:A、试管甲中的气体体积大属于氢气,故此选项错误; B、试管乙中的气体体积小属于氧气,故此选项错误; C、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两种气体组成,故此选项正确.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要熟悉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内涵. 13.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g的A与11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 5g B. 16g C. 9g D. 23g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求出生成D的质量. 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5gA和11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5g+11g﹣7g=9g; 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认真分析,找出质量关系,就可以求解. 14.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化石燃料的污染性考虑; B、根据绿化工程的作用分析判断; C、根据焚烧落叶会污染空气考虑; D、根据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意义判断. 解答: 解: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就减少了空气污染,故A正确; 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故B正确;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少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了解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实施绿化工程,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含义. 15.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O2 B. CO C. CO2 D. H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据此可知, 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钠原子4个; 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钠原子4个;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X中含有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O2.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处理问题;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 16.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 硝酸银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氯化铜溶液 D. 无色酚酞溶液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A、根据盐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盐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氢氧化钠是石蕊变蓝色,氯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铁不会与稀盐酸、氯化钠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稀盐酸、氯化钠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盐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故A错误; B、盐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氢氧化钠是石蕊变蓝色,氯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B正确; C、氯化铜不会与稀盐酸、氯化钠反应,故C错误; D、稀盐酸、氯化钠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很多新知识,验证一些现象与结论.因此,学习化学时,不要错过每一个实验,更不要轻易放过实验中的每一个现象. 二、填空与简答题 17.(17分)(2015•甘南州)请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氧原子 4个水分子 5个亚铁离子 6个铵根离子 2H 4H2O 5Fe2+ 6N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请用甲烷、氯化钠、熟石灰、小苏打、硫酸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用途 用于除去铁锈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作为调味品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化学式 H2SO4 CH4 NaCl Ca(OH)2 NaHCO3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A.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气体引起的 B.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配制时能用铁制容器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D.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氮肥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打开盛装白醋的瓶盖,较远处也能闻到酸味,这是由于白醋分子具有 不断运动 的性质.向白醋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红 色. ②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③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④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牛奶可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是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一氧化碳的毒性;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2)①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并能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硫酸能和铁锈反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氯化钠有咸味,可做调味品,改良酸性土壤用碱性物质,熟石灰呈碱性,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②根据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携氧能力下降,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会与油污反应生成小颗粒的物质,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钾肥进行分析; (3)①根据分子的性质,酸能使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②根据洗洁精能乳化油污进行分析; ③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④根据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可知 2个氧原子 4个水分子 5个亚铁离子 6个铵根离子 2H 4H2O 5Fe2+ 6N (2)①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并能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硫酸能和铁锈反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氯化钠有咸味,可做调味品,改良酸性土壤用碱性物质,熟石灰呈碱性,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 用途 用于除去铁锈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作为调味品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化学式 H2SO4 CH4 NaCl Ca(OH)2 NaHCO3 ②A、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携氧能力下降,能使人中毒,故A正确; B、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故B错误; C、氢氧化钠会与油污反应生成小颗粒的物质,故C正确; D、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钾肥,故D错误; 故选:AC; (3)①打开盛装白醋的瓶盖,较远处也能闻到酸味,这是由于白醋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向白醋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③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④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答案为:(1) 2个氧原子 4个水分子 5个亚铁离子 6个铵根离子 2H 4H2O 5Fe2+ 6N (2) 用途 用于除去铁锈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作为调味品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化学式 H2SO4 CH4 NaCl Ca(OH)2 NaHCO3 ②AC; (3)①不断运动,红; ②乳化; ③隔绝氧气; ④蛋白质,合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8.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 混合物 (混合物/纯净物). (2)有时我们在野外可以看见清澈的山泉水,泉水虽清澈,它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有可能是硬水,我们可用 肥皂水 进行鉴别,在生活中,可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 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 过滤 ,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 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并使杂质沉降 . 在步骤③中,会用到的仪器有 铁架台 、烧杯、 漏斗 、玻璃棒,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c ;(填写字母) a.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考点: 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 (2)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根据净化水的正确方法分析;明矾与水反应会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作为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杂质;根据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分析. (4)过滤的原理是根据固体不能通过滤纸上的小孔,而液体可以通过滤纸上的小孔;凡是不能经过滤器过滤就进入滤液的失误,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解答: 解:(1)自然界中的水大多含有多种物质,都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2)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所以能够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3)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过滤,④吸附,⑤蒸馏;明矾与水反应会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作为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杂质. 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滤纸破损,则混合物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态混合物也会从过滤器外侧流下,导致滤液浑浊;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 故答案为:过滤;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并使杂质沉降;铁架台;漏斗;引流;c. 点评: 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注意事项,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才能正确解答.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有未溶解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在4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填一种方法) (3)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 (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 增多 (填“不变”、“增多”或“减少”),A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 变大 (填“不变”、“变大”、“变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M点的含义是:在4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减少溶质;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多,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 解答: 解:(1)M点的含义是:在4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在4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合理即可) (3)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50%; (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多,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故答案为:增多;变大;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乙是 CO (填化学式). (2)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丙,则甲和乙的组成元素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甲会转化成乙,乙和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镁点燃生成氧化镁和碳;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氧气,所以乙是水,甲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且甲和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甲会转化成乙,乙和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甲是碳,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镁点燃生成氧化镁和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是CO; (2)若甲是液体化合物,丙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在通电的条件可生成氧气,所以乙是水,甲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所以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生成丙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1)CO; (2)相同,2H2O2H2↑+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1.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计算: (1)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2 . (2)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8%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3)=7:12. (2)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 故答案为:(1)7:12;(2)36.8%.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气,可用氢化钙(CaH2)固体和水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若制得20g H2,则需要多少克氢化钙?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氢气与氢化钙的质量比,利用此质量比,由氢气质量计算氢化钙质量. 解答: 解:设需要氢化钙的质量为x CaH2+2H2O═Ca(OH)2+2H2↑ 42 4 x 20g = x=210g 答:需要氢化钙的质量为210g. 点评: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计算的基础题型,符合要求的书写格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是影响本题的因素.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 23.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 试管 (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催化剂 .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发生装置选择 B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E (填装置序号).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A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试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进行分析; (2)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3)根据硫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被水吸收分析. 解答: 解:(1)A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试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其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在加试剂之前一定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3)硫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被水吸收,所以在集气瓶底部要有少量水,用E排水法收集最合适. 故答案为:(1)试管,2KClO32KCl+3O2↑,催化剂; (2)2H2O22H2O+O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4.(14分)(2015•甘南州)某兴趣小组利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进行实验时,发现该试剂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该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推断】 (1)甲同学进行了①、②实验,请完善该实验的现象,结论及解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该溶液不可能是 NaCl溶液呈中性 溶液,理由是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②另取样品滴加稀盐酸 有 气体 产生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②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NaOH溶液变质后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体 . (3)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 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时有 白色沉淀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除去Na2CO3防止干扰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有 NaOH和Na2CO3 ;该试剂瓶标签上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NaOH . 考点: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实验推断】(1)根据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 【继续探究】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结合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 解:【实验推断】 (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故填: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若有碳酸钠存在,滴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所以,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故填: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 (2)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所以,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故填:NaOH溶液变质后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体; (3)【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故填:白色沉淀;除去Na2CO3防止干扰; 【实验结论】因为滴加氯化钙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滴加酚酞变红色,说明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该试剂是由NaOH溶液变质得到,试剂瓶标签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和Na2CO3;NaOH. 点评: 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