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解析版)
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6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走了的木匠:“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说:“这人,怪啊。”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我问他:“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摘编自《百花园》,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6分) 6.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①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②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注:①治具:法令;②兀兀:劳苦;③冗:闲散;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占有(而出名)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抛弃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B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C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D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9.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因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登进士第,屡遭贬谪。 B.唐代“古文运动”是我国一次文体改革运动,到了宋代继续提倡这种改革,出现了被世人称颂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作品著有《韩昌黎集》。 D.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永,“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此诗是杜甫(712年~770年)于770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之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寒食节那天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他强打精神饮酒,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 B.远眺舱外江水浩浩荡荡,岸边百花盛开,诗人因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 C.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 12.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13.诗人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每空1分,共10分)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通过写景侧面烘托琵琶声音乐效果的一句是“ , ”。 15.《蜀道难》中用行人穿越星辰,抚着胸膛的情状来渲染蜀道的高和险的诗句是“ , ”。 16.《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是“ , ”。 17.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表达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涵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 , ”。 18.《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第II卷 表达题(共81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题,21分) 19.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襄阳地方特色小吃金刚酥享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这使得金刚酥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刘恒义组织发起“善行使者·圆梦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善行使者”不顾山高水长,一路穿越河北、西藏等7 省区,一路播撒爱心的种子 C.3月22日晚,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男足在第93分钟利用门前混战实现了绝杀,以1:0击败了伊拉克队,拿到了三分。队员们弹冠相庆,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 C. 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由于有消息称朱一龙将进入芒果台参加真人秀节目,使广大粉丝表现出极大地热情,他们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C.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D.联合国安理会认为,一段时间以来,非洲和西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干旱、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遭遇严重饥荒,国际社会应继续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就自身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而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B.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C.学生发给老师的新年祝语: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2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建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23.下面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请写出除文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标语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20世纪70年代:学习雷锋好榜样 20世纪80年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文明守纪开拓创新 21世纪以来: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上述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答案】A【解析】A选项为原文第一自然段“在大数据时代…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的转述一致。B项,将第一段中的“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与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字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文本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D项,曲解文意。文本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2【答案】D【解析】D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本分析的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3【答案】B【解析】B选项“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错,它扩大了范围,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4.答案.BC(解析: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C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守。) 5.①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②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每点2分) 6..①“活着的手艺”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还会永远地“活着”。 (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7C 8A 9D 10(1)略;(2)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令都得以实施。拔除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采分点:圣贤,圣君贤臣;毕张,都施行(实施);凶邪,凶恶奸邪的人;登崇,提拔) 11.D(错在“境界小巧别致”,全诗写景所展示的境界阔大。) 12.1.由近及远写景,蝴蝶翩跹,穿空而过,是近景;片片轻鸥,逐流飞翔,是远景。层次分明;2.运用叠词,有韵律美;3.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 (答全3点给6分,少一点扣2分) 13.①异乡漂泊之愁;②年老体衰、穷困潦倒之愁;③时局动荡、前途不明之愁;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6分,每点2分,分析紧扣要点,意思对即可。) 14.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15.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6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 19.D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洛阳纸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B山高水长,比喻人品德高尚,声誉流传久远,也比喻恩德、情谊深厚。使用不当。C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含贬义。 20.C A、 “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D表意不明,“非洲和西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有歧义。 21D A “忝列”改为“名列”(“忝列”是一个谦词,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与语境不合);B“承让”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词,意思是自己胜得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C“垂念”长辈和上级对自己,承蒙垂念,不胜感奋 22 【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用的能力。但具体题型又是仿用的变形:重组式仿用。仿写时,关键是关注例句的后一句“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精神”,再围绕“奋斗”、“团结”、“梦想”进行组合,看似简单,将所给的短语进行分组和组合,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可以确定要表达的精神内容,将相关的内容和精神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23. 构成元素: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1. 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2. 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24材料分析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穷二白,困难重重,雷锋精神的提出极为 应时。以平凡事而闻名的雷锋迅速被社会效仿,互帮互助蔚然成风。雷锋精神堪称崇尚美 德的划时代标志。标语的提出对于夯实学生思想之基,培养时代接班人作用重大,在当时 的中国,对培养人们团结奋斗、无难不克的昂扬精神也意义非凡。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开始蓬勃发展,体育、艺术、技工等多领域的齐头并进,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这样的口号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学校中。 “文明守纪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一些不好的东西进入中国,社会上沉渣泛起,多青少年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于是“文明守纪”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中西方的差距,让我们有了必须“开拓创新”的认识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近些年来,社会竞争的加剧,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与城市的竞争,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竞争,不同省份的竞争,不同行业的竞争,不同行业的竞争……上个好大学改变命运成了许多人的不二之径。但分数至上的追求,让社会上也多了许多的无奈和失败,高分低能大学不乐意,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大人不开心……这样的标语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每一条标语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 这实际上讲出了每条标语自己的时代特色,换句话说,标语是时代的缩影,有自己的时代意义和目标追求。如果将几条放在一块来思考,标语要顺应时代需要的意图就呈现出来了。但标语有时代特色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正确,这就又促使我们对标语背后的理念进行辩证的思考,我们应该提倡什么不应该提倡什么。依次立意即可。 (立意提示) ①应时代变化,展育人理念;②顺势而为,依时而进;③教育切勿迷失了方向;④扬人格之旗,树知识之帜;⑤“健全”的教育不唯分;⑥勿让分数遮望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