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筛选讲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筛选讲含解析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筛选 讲目标 1.了解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概念、筛选信息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概念、筛选信息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高考典例】 1、【2017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 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 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 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 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 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 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 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 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 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 分钟”“35 分零 5 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 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 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 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 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 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 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 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 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 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 分) 【答案】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出该词语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理解 文中“谱”的含义,“谱”的含义在文中可以直接进行筛选,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 3 段,找到位置所在 就可以直接概括了。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 分) 【答案】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 候在于把“谱”用活。 【解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必须把 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 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 4 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 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 分) 【答案】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 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 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 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一题其实是考查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的解读, 要分别解读“有规律”与“自由”的含义,再联系全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2、【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6~8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 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 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 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 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 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 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 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 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 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 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 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 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 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 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 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 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 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 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 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 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 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 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 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 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 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 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 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依据题干确定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移情”二字,然后明确要求“不正 确”,然后到文章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较。A 项源自文章第一段,B 项源自文章第二段, D 项源自第四段。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 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 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 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 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概括。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 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 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的观点不可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于文意概括题,考生应明确题干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先分析 选项,凡说法过于绝对,有因果关系的选项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些选项易犯绝对化、以偏概全、强加 因果等毛病。比如本题中“这种观点不可信”就过于绝对化,与文意不符,因为文中只是说另一种观 点更可信而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 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 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 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 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答案】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较之上面难度加大,文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 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讲述“移情”这一内容,考生可以依据文本把握 移情的特征,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与文中观点一致,显而易见,“只属于青山”这一说法与移情 “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 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 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 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不一致。 【考点精解】 “重要概念”主要指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概 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时,要有客观的意识,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 指的是对论述对象或论述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指根据具体语境把握 这些概念的意义。 【命题规律】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是高考论述文高频考点,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有单独 命题,也有与筛选概括结合的综合命题情况。总体来看,理解概念题的主要陷阱是范围扩缩、扭曲文意、 混淆时空、胡乱组合、偷换概念等。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点拨】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 了解高考理解概念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锻炼思维能力。 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多读论 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方法: (1)方法一:“投石探波”定区间 找准信息区。可能是上文、下文、上下文,可能是一句、一层、一段,也可能是若干段甚至全文。要 看题干和选项的内容而定。 (2)方法二:识破干扰保准确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干扰你、迷惑你,做题者要明察秋毫,善于识破。这些 常见的陷阱有: ①背离原文,歪曲观点。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 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②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 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③过于武断,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 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 力。如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词;或对可能 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或用部分代整体,以偏赅全。 ④节外生枝,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即原文中 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 到根据。 (3)方法三:文题比对细排除 通过对比会发现,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 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4)方法四:标志词语助判断 ① 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 子、层次、段落等内容来概括,且题干、选项也会有所体现。 ②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 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因此、总之、 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 ③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 【跟踪训练】 1、【18 届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 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 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 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 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 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 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 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 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 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 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 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 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 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 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 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 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 代替。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称谓也可能与唐 代有关。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吏 部的考选中失利。 【答案】B 【解析】B 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的“前进士”。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 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偷换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 科考试的补充。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 在发生演变。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 区别。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 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答案】C 2、【18 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 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 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 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 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美 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 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 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 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 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 ——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 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 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 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 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 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试 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 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 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 2014 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 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 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 “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 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B. 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 C. 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D. 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 B. 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 C. 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有效果。 D. 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答案】D 【解析】文章没有论述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而是指出戏曲进校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 B. 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 C. 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D. 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能急。 【答案】D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戏曲进校园不能急于求成,而不是说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 3、【18 届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学术界对《庄子·天下篇》的作者和成文年代有所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作于战国中期。 陆德明《经典释文》、胡文英《庄子独见》、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等持庄子自著说,即在战国中期。 二是作于战国晚期: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是战国末年所作。张涅在“《庄子·天下》学术史意义札 记”[1]一文中说:《天下》篇的著作年代宜定于公元前 300 年——前 233 年之间;同时他认为《天下》篇著 作时代的上限还可能提前些,理由是最后关于惠施、公孙龙的一段结构、文风与上文不统一,可以怀疑为 后学缀入。三是作于秦汉之际。张恒寿等持此观点。四是作于西汉初期。谭戒甫于五十年代曾撰《现存(庄 子·天下篇)的研究》一文,首倡此说。李叔华在 “《庄子·天下篇》的主旨和成文年代新探”[2]一文中 指出《天下篇》作于西汉初期;提出《庄子·天下》篇的具体写作时代在西汉文、景之际。五是作于魏晋。 孙道升认为《天下》篇的作者,是作《庄子注》的郭象,《天下篇》乃是郭象为他自己删定的《庄子》所作 的后叙。此外,有的学者还把《天下》篇最后批评惠施等名家的一段作为另外的一篇。如马叙伦、谭戒甫 等认为惠施一段应该命名《惠施》篇。 笔者认为,简单地根据文风而怀疑关于惠施、公孙龙的一段是后学缀入是武断的。批评惠施名家的一 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惠施,批评桓团和公孙龙只是中间夹杂的一句,要是后学加入也可能只是中间这一句。 从这段文本的文风、批评方法和思想主旨来看,与《天下》篇总论中“内圣外王”的主旨思想还是一致的。 另外,有人根据公孙龙晚于庄子而来否定这一整段也是不严谨的。根据马叙伦《庄子年表》考证庄子生卒 年为公元前 369 年——前 286 年。《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客游于平原君赵胜之家。而赵胜为平原君是 公元前 298 年。此年庄子 71 岁,公孙龙此时已经名噪于世。可见,庄子晚年是可能知道公孙龙思想的。 而根据《天下》篇中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明明说的是战国时代百家纷争的将来时态的事情,所以 时间也不至于太晚。萧汉明教授在“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3]一文中从庄子本人思想的动态发展中来考 察认定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是其晚年结合儒家等的成熟思想;认为《天下》篇是庄子本人所作。而《天下》 篇的主旨正是“内圣外王”思想。这似乎也为我们透露了《天下》篇的作者应该是庄子。但是,我们考察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的思想发现,他们也有“内圣外王”的思想,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来。不过,我 们还是可以根据《天下》篇批评诸家的言论看出它与孔、孟等儒家的“内圣外王”是有所区别的。这一点 稍后会论述。结合整篇思想,可以认为《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有两种可能:一是战国中期的庄子晚年所 作,二是成文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后学之手,不可能成文于秦汉以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天下篇》成文年代,学界主要有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汉之际、西汉初期、魏晋五种观点。 B. 关于《天下篇》作者,学术界有庄子、战国中晚期庄子后学和作《庄子注》的郭象这三种看法。 C. 作者认为惠施、公孙龙一段的文风、批评方法和思想主旨与《天下篇》的主旨思想相一致。 D. 孔子、孟子、庄子都有“内圣外王”思想,但只有庄子在《天下篇》中将这一思想确提出来。 【答案】B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学术界对《天下篇》的作者及成文年代的讨论,主要采取对《天下篇》的解读和文献参政等方法。 B. 按作者所论,其实作者并不反对根据文风而怀疑《天下篇》惠施、公孙龙一段是后学缀入的说法。 C. 作者和陆德明、吴文英、梁启超认为《天下篇》为战国中期庄子所作,其根据是《天下篇》整篇思 想。 D. 作者认同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借鉴了儒家思想,但也认为他和儒家是有区别的。 【答案】C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 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 项,无中生有, 文中并未提及陆德明、胡文英、梁启超三人观点的依据。第一段只是提到“陆德明《经典释文》、胡文 英《庄子独见》、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等持庄子自著说,即在战国中期”,并没有提到三人观点 的依据;最后提到“结合整篇思想,可以认为《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有两种可能:一是战国中期的 庄子晚年所作,二是成文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后学之手,不可能成文于秦汉以后”,这是作者观点的依 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龙客游于平原君赵胜之家时,就名噪一时,可见公孙龙生活时代早于庄子。 B. 根据《天下篇》中“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句话,可推断其成文不可能在秦汉以后。 C. 《天下篇》“内圣外王”说符合庄子晚年思想,因此《天下篇》作者有可能是庄子。 D. 根据作者对《天下篇》成文年代的考证,,可以推出其作者有可能是庄子的后学。 【答案】A 4、【18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 “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 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 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 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 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 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 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 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 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 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 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 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 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 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 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照袋”,也称“招文袋”, 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 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 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 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 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 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B.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 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C. 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 “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 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 得非常重要。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 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 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D 混淆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 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 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C.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 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D.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 其实在汉代就有,宋到明清也在使用。 【答案】C 【解析】强加因果。佩囊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实用方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 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 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 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 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 “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 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考点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高考典例】 1、【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 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 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 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 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 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 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 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 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 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 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 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 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 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答案】C 【解析】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 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 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 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 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 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 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 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 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 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 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 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 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 “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 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 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 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 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 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 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 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 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 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 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 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 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 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 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 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 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 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 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 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 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 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 为古史材料看待。 【答案】C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地扩大”推断。B 项根据原文第一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 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推断。D 项根据第一段“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 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就是《山海经》”和第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推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 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C 就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将文中“惜于古史 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理解为不“疑古”的充分条件了,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条件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 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 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 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 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 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 概括的时候将文中的“也能”概括成“不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 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 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 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 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 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 的差别。选项 B 时间范围错误。 【考点精解】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现文章主旨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筛选并整合 信息的前提是善于区分和辨析信息。能够通过比较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明示信 息,哪些是隐含信息;能够辨析内容的性质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哪些是 原因,哪些是结果,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等。在语言形式上,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指示语、概括语、 主旨句、过渡句和标题用语等。 “整合”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 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做“明示信息”;有些信息则藏在不引人注意 的地方,如副标题、注释、文中的括号内的内容等,叫做“隐含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阅读论述类文章应 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 【命题规律】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考点,有单独设题,也有与分析结构思路、概括主旨 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重点结合起来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 题出现。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点拨】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 了解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论述文的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 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信息的筛选并整合能力。 3.掌握筛选信息类题目选项设置的特点: ⑴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重 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⑵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 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空间错位,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 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⑶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 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⑷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⑸因果混乱。(强加关系)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 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此外还有递进、条件等逻辑关系的 强加。 ⑹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 物加以肯定。 ⑺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⑻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分条件:只要……就 ⑼混淆程度深浅。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⑽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 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此 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 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⑾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 ⑿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 ⒀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 ⒁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不明 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4.几个“记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⑴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⑵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⑶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⑷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跟踪训练】 1、【18 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 12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 GDP 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 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 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 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 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 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 “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 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 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 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 “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 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 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 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 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 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 化问题。 ④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 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 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 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 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 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 问题,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 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 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 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 (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 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⑤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我们 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 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 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 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 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 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 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 ⑥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在我们讲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是一切”、GDP 挂帅的发展模式 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 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政府强调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好”指的是不仅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而且要环保、 低耗、节能等,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 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只注重经济的持续增长, 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指标。 C. 一段时间以来,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说“口头禅”,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 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 经济理性,只能判断经济效益,而不能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概括不全。“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不 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C 项, 评述不当。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理解,而不是消 极心态。D 项,判断绝对。“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 很难 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可见,经济理性可以判断国民生活质量,只是很难科学全面地判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设问反问,不断抛出问题,推进文章,引发人们对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理念的思考。 B. 文章层层深入,由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切入,引出对“好”的内涵的探讨,再到“好生活”的内 涵与标准的思考。 C. 文章在论证中,阐述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目的、路径、价值观等方面纠正了人们不 正确的认识,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D. 文中引用杨朱的观点,说明在某些享乐主义者眼中,好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此时此 刻的享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错在“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文章结尾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忽视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 好生活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文化问题。 C. 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D. 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无法独立完成。 【答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 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18 届四川省德阳市三校高三联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 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 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 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 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 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 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 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 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 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 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 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 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 200 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 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 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 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 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 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义。 D.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都要较前代有增长,才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答案】A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 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A“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新”的历史源流, 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 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 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答案】A 3、【18 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前 800 年左右,止于公元 200 年左右,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10C^-20C。这种气候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 找到佐证。 从植物分布变迁方面看,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气温上升,南方亚热带与暖温带植物纷纷北上。以竹 为例,目前大面积的竹林基本上不超出长江流域,而在当时,黄河流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面积竹丛。比 如,春秋时的淇水一带,竹木巨大成萌,连延不绝。《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西汉元封二年,黄河决口,式帝发卒数万人塞抓子(古地名)决河,即 以“下淇园之竹为健”(《河渠书》)。西北地区也是广有竹林,《山海经·西次二经》即记六盘山一带:“其 木多棕,其草多竹,涤水出焉.”当时的关中地区,同样是竹林众多,在《诗经·小稚·斯千》中就曾言: “如竹芭类,如松茂矣。”司马迁所言“渭川千亩竹”(《货殖列传》)、班固所言“有郭杜竹林,南山植拓, 号称陆海”(《地理志》),更是脍炙人口。 除了竹林之外,其他一些暖温带、亚热带植物的北移也十分引人注目。如《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 关于“梅”的诗篇。《召南》之“镖有梅”,地域当在当时的雍梁之地;《秦风》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其地域应在秦岭山脉。另外,《陈风))有“墓门有梅,有鸽萃止”,《曹风》有“鸡鸡在桑,其子在梅”,两 国地域均在充、豫之地,即今河南山东一带.而梅树的下限温度为-14°C ,因此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温度 比现在要高。 从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看,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南线出现北移现象.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今河流冬季稳 定封冻的南界大体上东起连云港附近,经商丘北跨黄河,沿黄河湘侧高地西伸,这条线以北的河流每年都 有稳定的封冻现象。但在春秋两汉时期,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北移大棍至今山东曲率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据《左传》《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记载,在关中地区及曲享、洛阳地区,于舍桓公十四年(前 698)、 成公元年(前 590)、襄公二十八年(前 545)、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07)、昭帝始元二年(前,25)都有“无冰” 记载,而河流封冻要比河边出现冰情所要求的冬季温度还要低。 另外,这一时期,渤海湾地区还出现大范围的海侵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与当时气候之温暖不无 关系。《汉书·沟泣志》记载:“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大司空株王横言: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 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谭其壤等专家认为,王横所言,乃是发生在西汉 中期的一次大海侵。其“九河之地”相当于今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宁河、宝低、武清、静海、黄烨六县市 各一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即这次海侵的范围大体在海河平原上海拔四米的等高线附近,方圆数百里。直到 东汉中叶以后,海侵地区的海水才渐渐后退;东汉末年,海陆形势基本恢复到海侵以前的局面。但至魏晋南 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然人烟稀少。因而这一地区出现了西汉中叶以来至魏晋南业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 代上的中断现象;而且在这一区城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其组合可能 代表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境。这些都表明,温暖、多雨是当时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王横所言“天尝连雨, 东北风”,当不是孤立现象。 (摘编自马新《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流冬季稳定封冻线出现的北移现象,也是第三个温暖期气候变暖的佐证。 B. 大范围的海侵现象的出现,是渤海湾地区西汉中期气候的一个重要特色。 C. 竹丛大面积分布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也广有竹林,原因在于第三个温暖期气温上升。 D. 根据历史气候学的研究,两汉时代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的年平均气温。 【答案】B (2)下列不能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是 A. 大海北村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孔虫壳体。 B. 在春秋两汉时期,封冻线北移大概至今山东曲阜一带甚至再向北一些。 C. 《诗经·卫风·淇奥》咏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到汉代时期,这一带仍然竹木繁茂。 D. 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瓢子决河。 【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佐证“两汉时代正处于大理冰期结束以后的第三个温暖期”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 选项只是陈述了汉武帝发卒阻塞瓤子口的历史,这一 史实并不能佐证题干的观点。根据原文,黄河决口,武帝发卒整治,以淇园之竹为键,可证明这一地 区竹子众多,进而证明此地气候温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的中断现象充分证明了渤海湾地区人烟稀少。 B. 渤海湾地区的七里海北岸大海北村在西汉中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出现过一个稳定的沼泽湖环 境。 C. 《诗经》中屡屡在北方出现关于“梅”的诗篇,进一步佐证了当时平原中部冬季最低气温比现在高。 D. 西汉中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海侵现象和孔虫壳体的发现,渤海湾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温暖多雨 的特征。 【答案】A 4、【18 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 1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 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 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 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 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 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 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 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 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 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 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 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 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 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 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 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 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 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 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 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 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 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 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激情和欲望,后 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B. 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健康与不 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C. 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 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D. 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只要做到了这 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那就 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 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 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应是“齐物 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 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 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 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张人性一 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他们关 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 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实质,因为后天 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C. 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可能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人性的和谐、正 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D. 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指明 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 无中生有,本文虽有零星涉及,但并未“指明”“具体可行的方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