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音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歌教学设计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 ,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 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 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 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 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 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 (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