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第 1页 共 48页 ◎ 第 2页 共 48页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 ) A.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 B.厌氧型、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 C.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 D.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 2. 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 CO2 3.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 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 酵时排出二氧化碳 C.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 8 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 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 菌繁殖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②亚硝酸盐的含量可用纸层析法进行测定 ③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加入了红色食用色素 ④检验醋酸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 pH 试纸鉴定 ⑤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培养液 pH 都会下降 ⑥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⑦泡菜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⑧酒精发酵过程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5. 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直接统计待测菌液中的活菌数目 B.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C.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最好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 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6.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只需在每次划线操作之前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即可 B.溶化牛肉膏时,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D.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拿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7.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8.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 分 牛 肉 膏 葡 萄 糖 K2HPO4伊 红 美 蓝 青 霉 素 琼 脂 蒸 馏 水 含 量 1 0 g 1 0 g 2 g 0 . 4 g 0 . 0 6 5 g 1 万 单 位 适 量 1 0 0 0 m L 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 B.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 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9. 科研人员以抗四环素基因为标记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大肠杆菌生产鼠的β﹣珠蛋白,治疗鼠的镰 刀型细胞贫血症。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用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表达载体 B.利用小鼠 DNA 分子通过 PCR 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 第 3页 共 48页 ◎ 第 4页 共 48页 C.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入β﹣珠蛋白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 D.用 Ca 2+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 10.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 过程中一般用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 B.A→B 过程利用了 DNA 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C.B→C 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D.B→D 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11. 下图表示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 DNA 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目的基因在抗虫棉中的遗传要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图中Ⅰ常直接从大肠杆菌中获取 D.剔除培育成功的抗虫棉体内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会影响抗虫基因的表达 12. 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 C(图 1),拟将其与质粒(图 2)重组, 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 C 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 C 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C 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13. 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 植 物 细 胞 工 程 动 物 细 胞 工 程 技 术 手 段 植 物 细 胞 培 养 、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动 物 细 胞 培 养 和 融 合 、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制 备 特 殊 处 理 机 械 法 去 除 细 胞 壁 胰 蛋 白 酶 处 理 、 制 细 胞 悬 浮 液 融 合 物 理 物 理 第 5页 共 48页 ◎ 第 6页 共 48页 方 法 方 法 、 化 学 方 法 方 法 、 化 学 方 法 、 生 物 方 法 典 型 应 用 人 工 种 子 、 杂 种 植 物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制 备 培 养 液 区 别 蔗 糖 是 离 体 组 织 赖 以 生 长 的 成 分 动 物 血 清 不 可 缺 少 A.0 B.1 C.2 D.3 14.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细胞分裂 15.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人工种子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则没 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基本相同,都能 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脱分化,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 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试管婴儿实质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能使不产生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16.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切取一定大小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等 D.细胞培养应在含 5%CO 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 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 17. 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受精; ④胚胎的早期培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18.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时卵母细胞需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C.胚胎分割可选择囊胚,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最后一道程序,移植的胚胎必须选择在原肠胚之前 19. 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 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 期是原肠胚期 第 7页 共 48页 ◎ 第 8页 共 48页 C.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 20. 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 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21.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少,产能更多 22.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ATP,RNA、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中均含有核糖 B.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C.所有糖和脂质都只含有 C、H、O,且在生物体中可以相互转化 D.糖原、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23.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啡肽含有 4 个肽键,是一种五肽化合物 B.脑啡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 5 种不同的氨基酸 C.氨基酸形成 1 分子脑啡肽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72 D.脑啡肽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4.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在无机自然界找不到的特有元素 B.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是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C.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的功能不同是因二者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结构变得松散、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5. 某 50 肽中有 2 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 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 4 个 B.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 2 个 26. 有一条多肽链由 12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OwNz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 物中有 5 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 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个 B.(z+12)/2 个 C.(w-13)个 D.(w-13)/2 个 27. 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甲中的 m 是 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 m 是 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 a 是脱氧核糖,则甲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 a 是核糖,则甲物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8. 如图表示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 的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第 9页 共 48页 ◎ 第 10页 共 48页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M2的耗氧量多 B.m3的种类约有 20 种,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C.m4的种类有 8 种,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提取 HIV 体内的M4并彻底水解,将得到 2 种五碳糖和 5 种碱基 29. 如图①~③表示某细胞中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B.生命活动活动所需能量都是由结构①提供的 C.结构②与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有关 D.动物细胞中结构③与蛋白质加工和转运有关 30. 如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据图回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h 为叶绿体,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图中 c 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 C.图中 d 为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的边界 D.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 g 和 h 31.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 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32.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 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 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33. 如图 1 表示 pH 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2 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pH 为 b 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 生的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将 pH 调整为 a,则 d 点左移,e 点下移 B.若将 pH 先调整为 c,再调整回 b,则 d、e 点不移动 C.若将温度升高 5℃,则 d 点右移、e 点不移动 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 d 点不移动,e 点上移 34.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 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 D.滤纸条上的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35. 以测定的 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 第 11页 共 48页 ◎ 第 12页 共 48页 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 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 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 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36. 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的 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 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条件下,种子呼吸的产物可能是 CO2和酒精 B.b 条件下,种子无氧呼吸的强度最弱 C.c 条件下,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少于无氧呼吸消耗的 D.d 条件下,种子呼吸产生的 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37.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 制了以下四幅图.其中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 A. B. C. D. 38.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 度 ( ℃ ) 5 1 0 1 5 2 0 2 5 3 0 3 5 光 照 下 吸 收 CO2(mg/ h) 1 . 0 0 1 . 7 5 2 . 5 0 3 . 2 5 3 . 7 5 3 . 5 0 3 . 0 0 黑 暗 中 释 放 CO2(mg/ h) 0 . 5 0 . 7 5 1 . 0 0 1 . 5 0 2 . 2 5 3 . 0 0 3 . 5 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 12 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 12 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 10℃时的 2 倍 39.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 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强度不为 0 B.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第 13页 共 48页 ◎ 第 14页 共 48页 C.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是细胞呼吸强度的两倍 D.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 2 单位 CO2 40. 如图表示 20℃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 a、S b、S 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 b+S c表示真光合作用的量 B.S c﹣S a表示净光合的量 C.光照强度从 B 点到 D 点变化过程中,短时间 C 5含量增加 D.若镁供应不足,则 B 点左移 二、多选题 如图 1、图 2 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空缺部分为醋酸发酵,所需微生物为醋酸菌 B.图 2 装置中的充气口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打开 C.图 2 装置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 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重铬酸钾溶液与发酵液反应来检测有无果酒产生 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被硝化细菌吸收利用。在“养殖池底泥中硝化 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配制添加一定浓度氨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筛选硝化细菌 B.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还需与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 D.应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原因是硝化细菌为自养微生物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某药物蛋白的部分过程,其中 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 种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 EcoRⅠ、PstⅠ两种限制酶 B.若用图中四种限制酶同时切割质粒,可以产生四个 DNA 片段 C.表达载体中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调控因子 D.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时应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桑椹胚或囊胚进行分割处理,可培育基因型相同的两个新个体 B.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看做动物的无性繁殖 C.胚胎移植时,供体和受体母畜都必须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 D.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 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 第 15页 共 48页 ◎ 第 16页 共 48页 D.①②过程不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真核细胞的核孔数目一般较多 B.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C.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核糖体、高尔基体中都能发生生成水的反应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转运原理类似 Ca 2+载体)把细胞内的 H +泵出,导致细胞外 H +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 H +浓度差。“H +一蔗糖载体”能够依靠 H +浓度差把 H +和蔗糖分 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质璧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可看作一种能催化 ATP 水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D.若降低外界溶液 pH,则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叶肉细胞内 C 3、C 5、ATP 短期内含量应分别是:( ) A.C 3含量升高 B.C 3含量降低 C.C 5含量升高 D.ATP 含量升高 下图表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与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B.参与过程②③⑤的酶种类相同 C.过程②③④⑤都有 ATP 产生 D.过程③产生的[H]不全都来自于丙酮酸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 ,如图为该植物处于 30℃环境中随光照强度 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 点时植物的 CO2产生量为N1 + N2 B.b 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降低到 25℃,a、d 点均下移 D.a 点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只受温度的影响 三、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用如图所示方法分离纯化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图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制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时,调 pH 应在 灭菌之________(填“前”或“后”)。 (2)②中接种工具的冷却需在酒精灯火焰旁的原因是________。 第 17页 共 48页 ◎ 第 18页 共 48页 (3)纯化培养时,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是尿素,此外还应加入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在该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__指示剂,可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4)该实验还可以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再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统计时,培养 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________个活菌。 四、实验题 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________,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 (3)③过程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9页 共 48页 ◎ 第 20页 共 4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答案】 A 【考点】 制作泡菜 制作腐乳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 18~25℃ 、前期需氧,后期不 需氧。 果醋的制作原理:起作用的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 30℃~35℃。 泡菜的制作原理:起作用的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适宜温度为 30℃~35℃。 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 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 15℃~18℃ ;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 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果酒制作利用的酵母菌,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泡菜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乳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 腐乳制作主要利用的是毛霉,毛霉的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故选:A。 2. 【答案】 B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毛霉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果醋制作的 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糖或者酒精转化成醋酸;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解答】 解:A.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数量 增加,进入衰退期,A 错误; B.生产果醋时,酵母菌使糖转变成酒精,然后醋酸菌使酒精转变为醋酸,二者起协同作用,B 正确; C.毛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 错误; D.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 CO2,D 错误。 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制作泡菜 制作腐乳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 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 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 30℃∼35℃。 3.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 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 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解答】 解:A.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 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以洗去灰尘为目的,不能多次反复冲洗,以防洗去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 菌,A 错误。 B.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 酵时排出二氧化碳,B 错误。 C.豆腐上长了毛霉后,需加盐腌制 8 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析出豆腐中 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C 正确。 D.制作泡菜时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 错误。 故选:C。 4. 【答案】 D 【考点】 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制作腐乳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酒精遇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果醋的生产会使溶液呈现酸味或 pH 下降;盐酸酸化的条 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因此可 以用重铬酸钾、品尝或 pH 试纸、氨基苯磺酸和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酒精、醋酸和亚硝酸盐。 【解答】 解:①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看是否生成灰绿色,①正确; ②亚硝酸盐的含量可用比色法测定,②错误; ③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是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而使葡萄酒呈红色,③错误; ④醋酸没有毒,且酸性不强,可以品尝,因此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用 pH 试纸鉴定,④ 正确; ⑤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果醋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因此培养液 pH 都会下降,⑤正确; ⑥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毛霉产生,是匍匐菌丝,⑥错误; ⑦随发酵时间延长,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⑦错误; 第 21页 共 48页 ◎ 第 22页 共 48页 ⑧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⑧错误。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解析】 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 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 pH 调至酸性,培养 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条件。 【解答】 A、利用该血细胞计数板,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A 错误; B、不同的微生物培养需要的 pH 是不同的,如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 错误; C、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因此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要将土壤稀释液接种 到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C 正确; D、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调 pH、灭菌、倒平板,D 错误。 6. 【答案】 B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时,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A 错误;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加入少量的水,加热,B 正确; C.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不需要在摇床上培养,C 错误; D.为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培养物,观察菌落时,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盖子,D 错误。 故选:B。 7. 【答案】 A 【考点】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培养基的种类及作用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解答】 解:A.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但是有无荚膜通过肉眼无法观察,A 错误; B.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B 正确; C.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 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 正确;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D 正确。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培养基的种类及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培养基的种类及作用。 【解答】 解: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 错误; B.依用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 错误; C.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 错误; D.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D 正确。 故选:D。 9. 【答案】 D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 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 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 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 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A、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等,因此用编码序列加启动子、抗四环 素基因等元件来构建表达载体,A 正确; B、利用小鼠 DNA 分子通过 PCR 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B 正确; C、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因此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已经导入β﹣珠蛋白 编码序列的大肠杆菌,C 正确; D、目的基因是四环素抗性基因,受体细胞不能含有抗性基因,因此用 Ca 2+处理大肠杆菌后,将表达载体 导入不具有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D 错误。 10. 【答案】 C 第 23页 共 48页 ◎ 第 24页 共 48页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其中 A→B 表示采用 PCR 技术体外扩增 DNA 分子, B→C 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B→D 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 【解答】 A、A→B 表示采用 PCR 技术体外扩增 DNA 分子,该过程中一般用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 A 正确; B、A→B 表示采用 PCR 技术体外扩增 DNA 分子,该过程利用了 DNA 复制原理,由于 PCR 技术是在较高的温 度中进行的,因此需要使用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B 正确; C、培养转基因动物时,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高,能发育为完整的动物个体,C 错 误; D、B→D 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该过程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 正 确。 11. 【答案】 A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 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 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解答】 解:A.基因工程中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抗虫基因和运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 正确; B.目的基因在抗虫棉中与棉花的核 DNA 分子结合起来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 错误; C.图中Ⅰ为质粒,从大肠杆菌中获取后需要经过加工才能作为运载体使用,C 错误; D.剔除培育成功的抗虫棉体内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不会影响抗虫基因的表达,但会影响目的基因的检测,D 错 误。 故选:A。 12. 【答案】 C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 “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 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 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 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 杂交。 (3)最后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质,用相应的 抗体进行抗原 ﹣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 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解答】 A、据图分析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 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之后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A 正确; B、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目的基因 C 导入到农杆菌的 Ti 质粒的 T﹣DNA 段,之后再用含 C 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 C 基因导入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DNA 上,B 正确; C、图 2 中显示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 错误; D、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D 正确。 13. 【答案】 C 【考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 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 营养物质(葡萄 糖)、动物血清等 培养结果 植物体 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 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 获得细胞或细胞产 物 分散处理 无 有 脱分化 有 无 2、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 目 细 胞 融 合 原 理 细 胞 融 合 方 法 诱 导 手 段 用 途 植 物 体 细 胞 细 胞 膜 的 流 去 除 细 胞 壁 离 心 、 电 刺 克 服 远 缘 杂 第 25页 共 48页 ◎ 第 26页 共 48页 杂 交 动 性 , ( 细 胞 的 全 能 性 ) 后 诱 导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激 、 聚 乙 二 醇 等 试 剂 诱 导 交 不 亲 和 , 获 得 杂 交 植 株 动 物 细 胞 融 合 细 胞 膜 的 流 动 性 使 细 胞 分 散 后 , 诱 导 细 胞 融 合 离 心 、 电 刺 激 、 聚 乙 二 醇 、 灭 活 病 毒 等 试 剂 诱 导 制 备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技 术 之 一 【解答】 解:(1)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2)去除植物细胞壁常用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因此表中有 2 处错误.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细胞工程中,利用酶的专一性原理,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胰蛋白酶处理 动物组织得到单个细胞,A 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B 错误; C.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原理,采用诱导技术可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C 正确;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增殖,即细胞分裂,D 正确。 故选:B。 15. 【答案】 A 【考点】 胚胎移植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解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 目 细 胞 融 合 原 理 细 胞 融 合 方 法 诱 导 手 段 用 途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细 胞 膜 的 流 动 性 , ( 细 胞 的 全 能 性 ) 去 除 细 胞 壁 后 诱 导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离 心 、 电 刺 激 、 聚 乙 二 醇 等 试 剂 诱 导 克 服 远 缘 杂 交 不 亲 和 , 获 得 杂 交 植 株 动 物 细 细 胞 膜 使 细 胞 离 心 、 制 备 单 第 27页 共 48页 ◎ 第 28页 共 48页 胞 融 合 的 流 动 性 分 散 后 , 诱 导 细 胞 融 合 电 刺 激 、 聚 乙 二 醇 、 灭 活 病 毒 等 试 剂 诱 导 克 隆 抗 体 的 技 术 之 一 2、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中,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答】 A、制备人工种子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则 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 正确; B、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不完全相同, 动物细胞融合不能形成杂种个体,而植物细胞融合能形成杂种个体,但两者都能形成杂种细胞,B 错误;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脱分化,由于脱分化过程进行的 是有丝分裂,因此过程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的产物,无法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 能得到自己的孩子,D 错误。 16. 【答案】 C 【考点】 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 细 细 诱 用 目 胞 融 合 原 理 胞 融 合 方 法 导 手 段 途 植 物 体 细 胞 杂 交 细 胞 膜 的 流 动 性 , ( 细 胞 的 全 能 性 ) 去 除 细 胞 壁 后 诱 导 原 生 质 体 融 合 离 心 、 电 刺 激 、 聚 乙 二 醇 等 试 剂 诱 导 克 服 远 缘 杂 交 不 亲 和 , 获 得 杂 交 植 株 动 物 细 胞 融 合 细 胞 膜 的 流 动 性 使 细 胞 分 散 后 , 诱 导 细 胞 融 合 离 心 、 电 刺 激 、 聚 乙 二 醇 、 灭 活 病 毒 等 试 剂 诱 导 制 备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技 术 之 一 4、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第 29页 共 48页 ◎ 第 30页 共 48页 (3)温度和 PH:36.5℃±0.5℃;适宜的 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 5%的 CO 2(维持培养液的 PH)。 【解答】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 正确; B、茎尖等分生组织几乎不含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B 正确;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紫外线照射不能诱导动物细胞融 合,C 错误; D、细胞培养应在含 5%CO 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 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D 正确。 17. 【答案】 A 【考点】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 体外受精与早期胚胎的培养 【解析】 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其中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 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据此答题. 【解答】 “试管牛”培育的一般流程是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胚胎的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 18. 【答案】 B 【考点】 胚胎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对象 胚胎移植 【解析】 本题考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的具体过程;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 识记胚胎分割的对象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解: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才有受精能力,A 正确; B.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B 错误; C.胚胎分割可选择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进行分割时,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 恢复和进一步发育,C 正确; D.胚胎移植选择在原肠胚之前,因为原肠胚之前的胚胎更容易着床和成活,D 正确。 故选:B。 19. 【答案】 D 【考点】 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 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的发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如图是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 正确; B、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2 细胞→4 细胞→8 细胞→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细胞开始分 化的时期是:囊胚期(其中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全能性,为胚胎干细胞),B 正确; 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 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C 正确;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所以进行胚胎分割时,选择原肠胚期的 胚胎进行是不正确的,D 错误. 所以答案是:D. 20. 【答案】 D 【考点】 胚胎分割 胚胎移植 【解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胚胎工程。 【解答】 解:A.超数排卵用促性腺激素而不是雌激素,A 错误。 B.根据采集部位而定,如果是从输卵管采集的卵细胞,已发育成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如果 是从卵巢采集的卵细胞,未发育成熟,要经过体外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 错误。 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C 错误。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D 正确。 故选:D。 21. 【答案】 C,D 【考点】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解: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A 正确;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B 正确; C.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两者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错误; D.与糖类相比,质量相同的脂肪中 C、H 的比例高,因此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的耗氧量更 多,产能更多,D 错误。 故选:CD。 22. 第 31页 共 48页 ◎ 第 32页 共 48页 【答案】 A 【考点】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 5H 10 O 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 成核酸的重 要物质脱氧核糖 C 5H 10 O 4 六碳糖 葡萄糖 C 6H 12 O 6 葡萄糖是细 胞的主要能 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 12H 22 O 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 都有葡萄糖麦芽糖 乳糖 C 12H 22 O 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 6H 10O 5) 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 细胞中储存 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 胞壁的组成 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 细胞中储存 能量的物质 【解答】 A、核糖是组成 RNA 的重要成分,在 ATP、RNA、线粒体(含有少量的 RNA)、叶绿体(含有少量的 RNA)、 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和细胞核(含有 RNA)中均含有核糖,A 正确; B、糖类中的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属于结构物质,不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B 错误; C、脂质中脂肪只含有 C、H、O,磷脂含有 C、H、O、N、P,C 错误; D、纤维素、淀粉和糖原属于生物大分子,蔗糖属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D 错误。 23. 【答案】 B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4. 【答案】 D 【考点】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氨基酸的种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 错误; B.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是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B 错误; C.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连接都是通过肽键,功能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不同,C 错误; 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结构变得松散,利于消化酶结合,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D 正确。 故选:D。 25. 【答案】 D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0 肽是由 50 个氨基酸形成的,至少有 1 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共 49 个肽键,将 2 个丙氨酸去掉后,形成两条肽链和 3 个氨基酸,肽键数目减少 4 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该过程中肽 键数目减少 4 个,需要消耗 4 分子水,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氧原子数目增加 4 个。 【解答】 解:A.根据图示,50 肽是一条多肽链,含有 50−1=49 个肽键,如果将其中的 2 个丙氨酸去掉后,就形成两条 多肽链和 3 个氨基酸,则肽键数=(50−3)−2=45,因此肽键数减少了 4 个,A 正确; B.由于减少了 4 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 4 个水分子,因此氢原子数目增加了 8 个,B 正确; C.一条肽链变成二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各增加 1 个,而两个丙氨酸也含有 2 个氨基和羧基,加上第 50 位的氨 基酸,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C 正确; D.由于减少了 4 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 4 个水分子,因此氧原子数目增加了 4 个,D 错误。 故选:D。 26. 【答案】 D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第 33页 共 48页 ◎ 第 34页 共 48页 2.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是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产生 1 分子水的过程,m 个氨基酸形成一 条肽链,肽链中 O 原子数目是所有氨基酸中氧原子数目之和减去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数。 【解答】 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是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产生 1 分子水的过程,12 个氨基酸形成 一条肽链,肽链中氧原子数目是所有氨基酸中氧原子数目之和减去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数。由题意知, 天冬氨酸(C4H7O4N)中含有 4 个氧原子,设该化合物中天冬氨酸(C4H7O4N)的个数是 X 个,则有关系式: 2(12-X)+4X-11=w,解得:X=(w-13)/2。 故选:D。 27. 【答案】 B 【考点】 DNA 与 RNA 的异同 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核酸的组成元素及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 分析甲图:甲为核苷酸,其中 a 为五碳糖,b 为核苷酸,m 为含氮碱基。 分析乙图:乙为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分析丙图:丙为 tRNA 的结构模式图。 【解答】 解:A.如果甲中的 m 是 U,则甲为核糖核苷酸,是丙 tRNA 的基本单位,A 正确; B.如果甲中的 m 是 G,则甲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因此不一定是乙 DNA 的基本单位,B 错误; C.如果甲中的 a 是脱氧核糖,则甲为脱氧核苷酸,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 DNA,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C 正确; D.如果甲中的 a 是核糖,则甲为核糖核苷酸,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 RNA,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D 正确。 故选:B。 28. 【答案】 D 【考点】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核酸的组成元素及基本组成单位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氨基酸的种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体中的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图解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对识记知识的 判断能力。 【解答】 解:A.M1、M2分别是多糖和脂肪,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糖类含有较多的氧,而脂肪含有较多的碳和 氢,所以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比糖类耗氧多,且产能多,A 正确; B.由题图知,m3是氨基酸,种类约有 20 种,M3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B 正确; C.m4是核苷酸,种类有 8 种,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C 正确; D.在 HIV 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 4 种碱基,1 种五碳糖,D 错误。 故选:D。 29. 【答案】 D 【考点】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分析题图:①是线粒体,②是中心体,③是高尔基体,首先判断图中个结构的名称,然后根据选项具体作 答。 【解答】 A、图示只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核低等植物细胞,A 错误; B、生命活动活动所需直接能量是 ATP,结构①是线粒体,能合成 ATP,除线粒体外,细胞中叶绿体和细胞 质基质也能合成 ATP,B 错误; C、②是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C 错误; D、③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结构③与蛋白质加工和转运有关,D 正确。 30. 【答案】 B 【考点】 细胞膜的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为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e)(呈胶质状态)和细胞器(f);b 为细胞核,是 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 为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 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g 是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 ATP;h 是线粒体,进行有氧 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 A、图中 g 为叶绿体,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h 为线粒体,为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 错误; B、图中 c 是细胞膜,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参与,如高 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物质交换,B 正确; C、图中 d 为细胞壁,其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没有生物活性,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C 错误; D、g 是叶绿体,并不是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 g,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D 错误。 31.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据图甲分析,Na+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K+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胰岛素存在于细胞外,CO2细胞 第 35页 共 48页 ◎ 第 36页 共 48页 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是从 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且耗 ATP,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 解:A.图甲中 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A 错误; B.CO2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 错误; 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 错误; D.K+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D 正确。 故选:D。 32. 【答案】 D 【考点】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 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甲 溶液吸水,即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丙溶液失水,则 丙浓度<细胞液浓度,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反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两者浓度相等时,吸水量与失水量相等,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分析实验结 果可知,实验过程中,甲吸水、乙水分进出平衡、丙失水,所以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 错 误;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外蔗糖浓度与乙的细胞液浓度相等,水分进出平衡,B 错误;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 错误;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 正确。 故选:D。 33. 【答案】 C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酶和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明确改变温度和 pH 并不影响产物的生成量,难度适中。 【解答】 解:A.图 2 曲线是在最适 pH 条件制得,因此若将 pH 调整为 a,酶活性下降,则 d 点右移,e 点不变,A 错 误; B.若将 pH 先调整为 c,则酶活性丧失,因此再调整回 b,酶没有催化作用,不会有麦芽糖的生成,B 错误; C.图 2 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当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不变,所以 e 点不变,d 点右移,C 正确; 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则 d 点左移,e 点不动,D 错误。 故选:C。 34. 【答案】 C 【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解析】 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的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 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 绿素 b(黄绿色)。 【解答】 解: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A 错误。 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无水乙醇、丙酮等,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用层析液进行分离,B 错误。 C.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 慢,C 正确。 D.滤纸条上最上面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D 错误。 故选:C。 35. 【答案】 D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 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 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答】 解: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相等,但是 35℃时呼吸消耗的多,所以积 累量少,A 错误; B.光照相同时间,25℃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 错误; C.25℃、30℃、35℃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为 6、6.5、6.5,C 错误; D.两曲线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相等,D 正确。 故选:D。 36. 【答案】 B 【考点】 无(厌)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有(需)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第 37页 共 48页 ◎ 第 38页 共 48页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 条件下只释放 CO2,不吸收O2,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b、c 条件下细胞释放 的 CO2多于吸收的O2,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 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与吸收的O2相等,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 + 6O2 + 6H2→ 酶 6CO2 + 12H2O +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 酶 2CO2 + 2C2H5OH +能量; C6H12O→ 酶 2C3H6O3 +能量 【解答】 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a 条件下只释放 CO2,不吸收O2,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细胞无氧呼吸产生 CO2和 酒精,A 正确; B.d 条件下,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强度为 0,B 错误; C.c 条件下,有氧呼吸吸收的O2的相对值是 4,释放的 CO2也是 4,消耗的葡萄糖是 2/3,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是 6-4=2,消耗的葡萄糖是 1,因此该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于无氧呼吸,C 正确; D.d 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故其产生的 CO2一定来自线粒体,D 正确。 故选:B。 37. 【答案】 A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 率等于呼吸速率.甲图中,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该值表示的净光合作 用量. 【解答】 A、1 图中 A 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 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 错误; B、2 图中 A 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 A 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 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 正确; C、3 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 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 正确; D、4 图中,A 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 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 正确。 38.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解析】 了解一个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知道:光照下 CO2的吸收量实际上是光合作用的净 产量,也就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 CO2的释放只是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通过计算就能知道一昼夜有机 物是否积累,题目是以 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来表达有机物的积累和分解。 【解答】 解:A.昼夜不停的光照,35°C 时该植物每小时有机物积累 3mg,一昼夜积累 3×24=72mg,植物在生长,A 错 误; B.表中可以看出昼夜不停的光照,每小时 CO2的净吸收量 25°C 时最多是 3.75,所以这组生长最快,而不是 20°C 的这组,B 错误; C.如果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这种条件下计算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我们可以采用光照下和黑暗下每个 小时净吸收量的剩余值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可以看出每小时差值分别是:5°C=0.5、10°C=1.0、15°C=1.5、 20°C=1.75、25°C=1.5、30°C=0.5、35°C=−0.5,可看出第四组即 20°C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C 正确; D.每天光照 12 小时,10°C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 30°C 时的(1.0×12)/(0.5×12)=2 倍,题干叙述正相反,D 错误。 故选:C。 39. 【答案】 D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可通过氧气 的产生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图中氧气的产生总量可表示实际光合速率, a 点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 【解答】 解:A.光照强度为 a 时,只有 CO2的释放,并且O2的产生总量为 0,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 作用,A 错误; B.光照强度为 b 时,有 CO2的释放,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 错误; C.光照强度为 c 时,O2的产生总量等于 a 时的 CO2的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 错 误; D.光照强度为 d 时,实际光合速率就是图中的O2的产生总量 8,即光合作用 CO2吸收总量为 8,而呼吸作用产 生 6 个单位的 CO2,因此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 2 单位 CO2,D 正确。 故选:D。 40. 【答案】 D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玉米在整个过程中都进行呼吸作用,并且由于温度不变,呼吸作用强度保持不变,因此可用 S A+S 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 而由 A 点开始,光合作用出现,并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断增多;在 B 点时,光 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刚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图中的 S A可表示 B 点之前的光合作用量,也可 表示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合成量;但是超过 B 点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 S C就可以表示 B 点 之后的有机物积累量。 【解答】 A、S a+S 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消耗的总量,S b+S 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A 错误; B、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S b+S c﹣(S a+S b)=S c﹣S a, B 正确; 第 39页 共 48页 ◎ 第 40页 共 48页 C、光照强度从 B 点到 D 点变化过程中,光反应逐渐增强,产生的[H]和 ATP 增多,导致 C 3逐渐减少,C 5 含量增加,C 正确; D、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若镁供应不足,叶绿素减少,光反应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光补偿点 增大,则 B 点右移,D 错误。 二、多选题 【答案】 B,C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分析图 1:图 1 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酒精发酵后还可以进行果醋发酵。 分析图 2:图 2 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排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 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孔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解答】 A、图 1 空缺部分为醋酸发酵,所需微生物为醋酸菌,A 正确; B、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图 2 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果酒 发酵时关闭,在果醋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泵入空气,B 错误; C、图 2 装置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 18~25℃,制作果醋时温度应控制在 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应适 当升温,C 错误; D、酒精和酸性的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因此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重铬酸钾溶液与发酵液反应来检测有 无果酒产生,D 正确。 【答案】 A,C,D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该方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2.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 类 制 备 方 法 特 征 用 途 选 择 培 养 基 培 养 基 中 加 入 某 种 化 根 据 某 种 微 生 物 的 特 加 入 青 霉 素 分 离 得 到 学 成 分 殊 营 养 要 求 或 其 对 某 化 学 、 物 理 因 素 的 抗 性 而 设 计 的 培 养 基 使 混 合 菌 样 中 的 劣 势 菌 变 成 优 势 菌 , 从 而 提 高 酵 母 菌 和 霉 菌 第 41页 共 48页 ◎ 第 42页 共 48页 该 菌 的 筛 选 率 鉴 别 培 养 基 加 入 某 种 试 剂 或 化 学 药 品 依 据 微 生 物 产 生 的 某 种 代 谢 产 物 与 培 养 基 中 特 定 试 剂 或 化 学 药 品 反 应 , 产 生 明 显 的 特 征 变 化 鉴 别 和 区 分 菌 落 相 似 的 微 生 物 伊 红 和 美 蓝 培 养 基 可 以 鉴 别 大 肠 杆 菌 而 设 计 【解答】 解:A.要分离硝化细菌,应该用以铵盐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牛肉膏蛋白胨,A 错误; B.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污染,因此,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 需在火焰旁进行,B 正确; C.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应该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 错误; D.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无法利用光能,故不用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 错误。 故选:ACD。 【答案】 A,B,C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 题图是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 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五部分结构。 【解答】 A、根据图示,获得该目的基因需要 EcoRⅠ、PstⅠ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也需要与之对应的限制酶切割,A 正确; B、图中质粒上有四种限制酶切点,若用图中四种限制酶同时切割质粒,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产生四个 DNA 片段,B 正确; C、图示的基因表达载体标注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除此外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调控因子,C 正确; D、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时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与标记基因对应的抗生素,即卡那霉素,而不是加入标 记基因,D 错误。 【答案】 A,B,D 【考点】 胚胎移植 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的发育 胚胎分割 【解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 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 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胚胎分割的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 方法之一. 【解答】 解:A、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对桑椹胚或囊胚进行分割处理,可培育基因型相 同的两个新个体,A 正确; B、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看做动物的无性繁殖,B 正确; C、胚胎移植时,供体母畜必须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而受体不需要具有优秀的遗传性能,C 错误; D、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D 正确. 故选:C. 第 43页 共 48页 ◎ 第 44页 共 48页 【答案】 C 【考点】 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 项,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A 错误; B 项,该过程最终没有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故没有实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 错误; C 项,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维持只分裂不分化的状态,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被定向诱导分化产生各种组织细 胞,C 正确; D 项,由胚胎干细胞经①②过程形成脏器组织细胞、神经细胞等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会涉及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 错误。 故选 C。 【答案】 A,D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识记细胞 中不同细胞器的功能,能够利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分析各项。 【解答】 解:A.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即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代 谢越旺盛,A 正确; B.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 D.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能产生水,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葡萄糖在聚合形成纤维素的过 程中能产生水,D 正确。 故选:AD。 【答案】 C D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分析题图,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且消耗了 ATP,为主的运输,其中质子泵为载体; n+- 蔗糖载体”能够依靠 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可见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以吸收外界溶液的蔗糖,方式为主动 运输,导致细胞质 的浓度升高,吸收水分,进而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解答】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A 正确; B、质子泵是运输H+的载体,也可以催化 ATP 的水解,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 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依赖于细胞内外H+浓度差,而H+浓度差的维持需要消耗能 量,故该植物细胞 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C 错误; D、若降低外界溶液 pH,细胞外液的H+会增加,则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应该增加,D 错误。 故选 CD. 【答案】 B C D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 ATP 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 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 的变化,进而影响 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的含量变化。 【解答】 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首先光反应过程中的[H]、ATP 增加,进而促进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因此 导致C3减少,而由 于[H]、ATP 增加,所以S5的固定量基本不变,但C3生成C5的速率加快,所以S5增加,A 错误, BCD 正确。 故选 BCD. 【答案】 B 【考点】 有(需)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解析】 分析题图:①过程是C3的还原,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②过程中C6H12O6酵解 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过程中丙酮酸和 H2O 反应产生 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④过程中[H] 和氧气生成H2O,并释放大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⑤过程为H2O 的光解, 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⑥过程为 CO2的固定,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解答】 解:分析题图:①过程是C3的还原,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②过程中C6H12O6 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过程中丙酮 酸和H2O 反应产生 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④过程中 [H]和氧气生成H2O,并释放大量能量,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⑤过程为H2O 的光解, 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⑥过程为 CO2的固定,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只有⑤水的光解和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 正确; B.过程②、③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过程⑤属于光合作用过程,二者生理过程不同,所需酶的种类不同,B 错误; C.过程②③④⑤都有 ATP 产生,C 正确; D.过程③产生的[H]不全都来自于丙酮酸,还来自水,D 正确。 故选:B。 第 45页 共 48页 ◎ 第 46页 共 48页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解答】 解:A.c 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并且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为N1 , 因此呼吸作用过程中 CO2产生量为N1 , A 错误; B.有光照即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在 b 点时已经达到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 错误; C.图中曲线的温度为 30℃,若将温度降低到 25℃时,呼吸作用减弱,而光合作用增强,因此 a、d 点均下移, C 正确; D.a 点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D 错误。 故选:C。 三、综合题 【答案】 平板划线法,接种环,前 酒精灯火焰附近是无菌环境 碳源、水、无机盐,酚红 梯度稀释,一个或多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2、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 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3、无菌技术 (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具体操作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 (3)消毒和灭菌 消 毒 灭 菌 概 使 使 念 用 较 为 温 和 的 物 理 或 化 学 方 法 杀 死 物 体 表 面 或 内 部 的 部 分 微 生 物 ( 不 包 芽 孢 和 孢 子 ) 用 强 烈 的 理 化 因 素 杀 死 物 体 内 外 所 用 的 微 生 物 ( 包 括 芽 孢 和 孢 子 ) 常 用 方 法 煮 沸 消 毒 法 、 巴 氏 消 灼 烧 灭 菌 、 干 热 灭 菌 第 47页 共 48页 ◎ 第 48页 共 48页 毒 法 、 化 学 药 剂 消 毒 法 、 紫 外 线 消 毒 法 、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适 用 对 象 操 作 空 间 、 某 些 液 体 、 双 手 等 接 种 环 、 接 种 针 、 玻 璃 器 皿 、 培 养 基 等 【解答】 根据③中接种后的结果可知,图示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制备培养微生 物的培养基时,应该先调 pH 后灭菌。 ②中接种工具的冷却需在酒精灯火焰旁的原因是酒精灯火焰附近是无菌环境。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因此纯化培养时,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是尿素,此外还应 加入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水、无机盐;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 碱性增强,PH 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 pH 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 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 升高,指示剂变红。 该实验还可以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统计时,培养基表面 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一个或多个活菌。 四、实验题 【答案】 (1)骨髓瘤细胞,抗原刺激过的(效应)B 细胞,杂交瘤细胞 (2)脱分化,高,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灭活的病毒 (4)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考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 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 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解:(1)图中的 X 细胞表示骨髓瘤细胞,在体外能无限增殖;Y 细胞表示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效应)B 细胞即浆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Z 细胞表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 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 (2)①过程将已经分化的细胞培养成分化程度低的细胞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脱分化,与纤维 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全能性较高,②是再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③过程表示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4)④处需要进行筛选,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