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6 页 ◎ 第 2 页 共 16 页 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 ⋅ (sài) 酒肆 ⋅ (sì) 黝 ⋅ 黑(yǒu) 锐不可当 ⋅ (dǎnɡ) B.匿 ⋅ 名(nì) 禁锢 ⋅ (kù) 畸 ⋅ 形(qī ) 杳 ⋅ 无消息(yǎo) C.吹嘘 ⋅ (xū) 佃 ⋅ 农(diàn) 不逊 ⋅ (xùn) 深恶 ⋅ 痛疾(è) D.诘 ⋅ 责(jié) 滞 ⋅ 留(zhì) 咆 ⋅ 哮(páo) 一丝不苟 ⋅ (ɡǒu)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载 躁热 筋疲力尽 眼花缭乱 B.镌刻 操纵 油光可见 暗然失色 C.浩瀚 不逊 粗制滥造 白手起家 D.馈退 窒息 为富不仁 掸精竭虑 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 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 B.《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称“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二、句子默写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某班开展以“保护环境,告别雾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小洁同学本次活动后的收获,其中有几处错误,请根据提示修改。 加快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立,要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 中加强保护。①保护好环境能促进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 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③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之路。 ①处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②处存在标点错误,修改意见: 。 ③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2)你的同桌小乔说:“‘保护环境,告别雾霾’是环保局的事,我们没有必要参与,而且我们作为学生,也 帮不上什么忙。”你听后会怎么对小乔说?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第 3 页 共 16 页 ◎ 第 4 页 共 16 页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 ②飞漱其间( ) ③晴初霜旦( ) ④急湍甚箭(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阅读【甲】文,作者笔下三峡夏天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4)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乙】文则通过猿鸣表 现了环境的__________。 (5)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文,完成各题。 父母的养老 郑宪 ①那天,母亲说:“我们去养老医院。” ②有没有听错?94 岁的母亲,为自己,为 92 岁的父亲,也为忙碌辛苦的我们,提出此愿望。因帕金森 病导致行走艰困,生物钟日夜颠倒的父亲初听去养老医院,有点被惊到,心惴惴,但之后对母亲说:“你去, 我去”。 ③终是去了。入门不适的是父亲,知识分子的他觉着突然失去了“自由”。因怕摔倒,护理阿姨会阻止他 随意走动;床边有高高的护栏,他视如手铐脚镣,忍不住对其踢打……此时,我们四个子女是伤感的,自責 的:将父母送来此地,错了?母亲说:“没错的。决定到这里的,是我们自己。适应需要时间。”她只是要我 们子女有空就常来看一下父亲。 ④我们常去探望。那天,我带父亲到他们隔壁房间,见到一位背很佝偻的 84 岁老太。一问,她乃是病 人家属。每天家里、医院来回,风雨无阻,服侍精神失常病痛住院的 88 岁丈夫。之后,父亲抱怨减少了。 再一日,我给他们吃在家里煮好带去的鱼香肉丝面。父亲说好吃,母亲也说好吃。他们吃我煮的面,我吃他 们在养老医院食堂烧的赤豆粥,炖蛋,冬瓜。吃完,父亲竟来了精神,甩开我搀扶的手,自己走了几步。母 亲说你一个人不能,摔了不好。父亲说:“我看见你倒着走路了,这年龄,不能的。”那天他们俩说了许久的 话。 ⑤其实入院前,给父母检查,母亲可以不住院。母亲说:“他脾气大,胆小。我不在他身边,不可能。” 一次,父亲又闹情绪,吵回家,母亲平静地轻拍父亲脸上几根银白的拉碴胡子:“你回家,我就一个人住这 里。这是我现在和以后的家。”父亲木然,低头,无语。 ⑥一日,护理阿姨不在,我给父亲擦洗,发现在稀落的毛发下,他后颈上有一大块暗红色的胎记,父亲 92 岁,我才第一次看到这个隐藏的胎记。父亲说:“儿子,你是第一次帮我擦洗。”我内心猛一惊。 ⑦意外和不幸,有时就在一切看似睛朗的日子里突降倾盆暴雨。 ⑧几个月的精心护理,父亲在养老医院一次没跌倒,生物钟的日夜颠倒也大为改观。“一片大好形势”下, 那天清晨却传来了消息: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骨折了。家人一起急速赶往医院。见到痛苦又好像做 了错事一脸歉疚的母亲,她只说大意了,两只手握着东西,没支撑,转身一滑,倒地了。和护理阿姨无关, 更和护士医生无关,就是她一个人的错。护理阿姨和护士医生在一边都红了眼眶。 ⑨母亲骨折后的两天,要去专业医院动大手术,换一个髖关节,还要全身麻醉。所有人都极度担心,但 94 岁的母亲坚决地要换回一个健康的自己。医生最初觉得保守治疗好,母亲闻之轻轻点头。后来又推翻:唯 有手术,才有康复可能。母亲闻之再次轻轻点头,但要求我们对父亲“封锁消息”。医生术前说了句:“这老太 太即便 100 岁,我也敢为她主刀。” ⑩过了五天,母亲就急着回养老医院的家。开刀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忘记了独自一人在养老医院的父亲, 而护理人员说,父亲那几天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不来气,安静,饮食佳,配合度高。 ⑪父亲和母亲“劫后团聚”,父亲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平时他的手因病会不停抖动,但那天不抖,整个一 只左手,稳稳地握住母亲的左手无名指。这时,母亲从被子里伸出右手, 很自然地罩握着 父亲的左手。 ⑫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推着轮椅,和父亲来到养老医院的花园。父亲说:“阳光好,桂花香。”又说,他 其实早就清楚母亲动了大手术…… ⑬哦,这桂花的醇香! (选自 2018 年 11 月 13 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父亲对母亲说的“你去,我去”的意思是“如果你去,我就去”。 B.第⑧段的画线句从正面表现了母亲镇定坚强、自担风险责任的可敬品格,令人感动。 C.第⑨段中母亲那两次“轻轻点头”,都是想“坚决地要换回一个健康的自己”。 D.第⑪段的“很自然地罩握着”表明一直以来都是母亲惦记、照看、主动爱护着父亲。 (2)说说朗读第⑤段画线句子时应采用怎样的语气,并简述理由。 (3)第⑥段中“我内心猛一惊”包含了“我”哪些心理活动?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末句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 第 5 页 共 16 页 ◎ 第 6 页 共 16 页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 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 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 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 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 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 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 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 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 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 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 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 到父亲的眼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 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 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像烧火棍一样,没有 一点光泽;皲裂的像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 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文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4)作者在第五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 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七、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作者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 。 (2)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 的主要地点应是( )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3)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八、作文 作文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 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 《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 名、校名。 第 7 页 共 16 页 ◎ 第 8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山东临沂经济开发区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dǎng——dāng; B.kù——gù,qī——jī; C . e——wù。 故选 D. 2. 【答案】 C 【考点】 字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仲裁,燥热; B.油光可鉴,黯然失色。 D.溃退,殚精竭虑。 故选 C. 3. 【答案】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 项,藏污纳垢:指某人藏不干净的人或物,比喻隐藏或包庇坏人坏事,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根据语境, 使用正确。 B 项,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根据语境,使用正确。 C 项,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根据语境,使用错误。 D 项,鹤立鸡群: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根据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 C。 4.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散文诗集; B.王维有“诗佛”之称; C.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故选 D. 二、句子默写 【答案】 (1)绿叶发华滋 (2)江入大荒流 (3)日暮乡关何处是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滋”、“乡”、“罹”的书写。理解型默写 (2)抓关键词“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 三、综合性学习 【答案】 (1)①“促进”改为“增强”。②“人口”后的逗号改为顿号。③“生活富裕”与“生产发展”调换位置。 (2)示例:“小乔,你的看法是不对的。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虽然我们 是学生,但也能为保 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例如:不乱扔垃圾,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选择低碳出行等。” 【考点】 语言得体 情景说话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此题考查的是基础运用。①句中“促进”和“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搭配不当,所以将“促进”改为“增 强”。②句中“人口 ”、“资源”、“环境”属于并列的词语,所以“人口”后应该用顿号。③句中“生活富裕、生产发展”语序不当,应 该先是“生产发展”,才 是“生活富裕”。 (2)此题考查的是劝说词。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和小乔的错误观点”“保护环境,告别雾霾”是环保局的事,我 第 9 页 共 16 页 ◎ 第 10 页 共 16 页 们没有必要参与,而 且我们作为学生,也帮不上什么忙”,进行劝说。劝说时首先要有称呼,然后先指出对方的观点时错误的, 接着告诉对方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注意语气要委婉。 四、诗歌鉴赏 【答案】 (1)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上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 衔泥筑巢。 (2)通 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的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考点】 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白诗句的含义,然后在适当运用一些形容词 对景象加以生动描绘 即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意思是“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 新巢衔来春泥”。据 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白居易的这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 的描绘,抒发了作者 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 描绘了西湖春行所 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 然,对仗精工,语 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五、对比阅读 【答案】 (1)①顺流而下,②冲荡,③早晨,④超过 (2)①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儿空缺的地方) ②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水势浩大,湍急凶险。 (4)凄凉,生机勃勃 (5)《三峡》描写三峡美丽的景色,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与朱元思书》中反映出作者热 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含有避世归隐的想法。 【考点】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三峡(郦道元)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为: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 ②句意为:(山峰间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漱:冲荡。 ③句意为:(每到)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旦:早晨。 ④句意为:急流的水比箭还快。甚:超过。 (2)①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②经纶:筹划、治理。反:同“返”,返回。 (3)【甲】文第二段描写了三峡夏天的景物,主要写夏天的水,先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正面表 现夏天水的盛大,水势险恶;接着写“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从侧面表现了夏天水流的湍急。 (4)【甲】文中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体现出猿鸣的“凄异”,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乙】文中作者描绘了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泉水激石,泠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描绘了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 谐动听,山蝉高唱、山猿长啼的景象,这些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写出了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 体现出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5)解答此题要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 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三峡》全篇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三峡景色的赞美与热爱;《与朱元 思书》中前面写山水,后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据此分 析概括作答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B 朗读第⑤段画线句子时应采用平静、坚定的语气。因为面对这父亲闹情绪,吵回家,母亲的举动是平静地轻 拍父亲脸上几根银白的拉碴胡子,父亲由此低头、无语,所以母亲此时应是用一种平静而又坚定的语气来说 的。 “我”此时为自己居然是第一次帮父亲擦洗身子而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内疚。 第⑦段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骨折的内容。 最后一句体现了父母之间的相濡以沫的美好的感情,表达了“我”对父母之间的感情的赞美。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本文主要叙述了父母主动去养老院以及父母在养老院的生活情景,体现父母之间相互照顾、相互依赖的美好 的感情。 第 11 页 共 16 页 ◎ 第 12 页 共 16 页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写护理阿姨和护士医生的表现应为侧面烘托。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朗读语气的揣摩。结合上文“母亲平静地轻拍父亲脸上几根银白的拉碴胡子”,可以揣摩出应采 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并结合下文”父亲木然,低头,无语“,父亲听到母亲说的这句话,就不再闹了,由此可 以揣摩出母亲说这句话说得很坚定。综合起来看,可以得知朗读这句话时应采用一种平静坚定的语气。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结合上文父亲说的这句话:“儿子,你是第一次帮我擦洗”,父亲已经 92 岁了,而且患了帕金森病,“我”是第一次帮父亲擦洗,作为一个儿子,这时应该是内疚的;同时,由“一 惊”一词,也可以看出“我”此时内心的震惊,震惊自己居然从来没有帮父亲擦洗过。据此进行整合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应从结构和内容两部分进行分析。第⑦段在中间,是一个过渡 段,过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内容上引出下文的内容,下文写的是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 骨折。据此进行整理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探究。桂花的醇香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主要 写了母亲与父亲之间相互照顾、相互依赖的相濡以沫的感情,父母之间的感情如桂香花一般让人有一种心旷 神怡的感觉,让人感觉十分美好,体现了父母之间的感情很美好。 答案:(1)B。(2)朗读第⑤段画线句子时应采用平静、坚定的语气。因为面对这父亲闹情绪,吵回家, 母亲的举动是平静地轻拍父亲脸上几根银白的拉碴胡子,父亲由此低头、无语,所以母亲此时应是用一种平 静而又坚定的语气来说的。(3)“我”此时为自己居然是第一次帮父亲擦洗身子而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深深 的内疚。(4)第⑦段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母亲在病房内意外摔倒,股骨骨折的内容。(5) 最后一句体现了父母之间的相濡以沫的美好的感情,表达了“我”对父母之间的感情的赞美。 【答案】 (1)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脊背比作“门”,两腿比作“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 强壮的形象,与现在的枯瘦作对比,表现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3)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4)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 前见到的父亲的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考点】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梳理故事情节 记叙文中情节的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表现手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文章围绕父亲的背影来写,与父亲有关的事情主要有四件,第二段记叙了父亲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 第三段记叙了父亲年轻时帮人炸石头;第六段记叙了父亲挑粪浇地;第七段记叙了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2)作答时,需先明确句子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父亲的 脊背比作门,把父亲的两条腿比作柱,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印象中的父亲与现实中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表现了父亲的辛苦与衰老,也表现了“我”内心的哀痛。 (3)根据第四段中的“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 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可知父亲当时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的强大,而是非常辛劳的,正是因 为年轻时过于辛苦,才导致现在父亲苍老的如此迅速。 (4)细读文本,联系全文的主旨可知,作者之所以喜欢父亲砸石头的背影,是因为那时的父亲是年轻的、 强壮的,这个背影让“我”依赖和崇拜,“我”希望父亲永远是这个样子。而“我”梦到一年前父亲的背影,此时 父亲已经老了,再也不见当初的强壮,他需要儿女们的陪伴。所以“我”才会常常梦到他。说的是两种不同的 情绪,所以并不矛盾。 七、名著阅读 【答案】 (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D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忠诚爱国。 【考点】 《海底两万里》 《朝花夕拾》 《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 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题目中 “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A.西安属于国民党统治区,也非统治中心; B.“吴起镇”这是红军长征途经的地区; C.“瑞金”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而且在江西,不符合“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的说法。 D.长征后中共中央迁至延安。1936 年 6 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 的西方记者。符合题意。 故选 D。 (3)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通过阅读名著,结合中国的斗争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长征精神的主要内 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 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 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据此理解作答。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八、作文 【答案】 范文: 我渴望理解 鱼儿渴望大海的怀抱;鸟儿渴望蓝天的温暖;马儿渴望大草原的呼唤……而我,我渴望得到理解。 第 13 页 共 16 页 ◎ 第 14 页 共 16 页 我的个性很古怪,表面很开朗、活泼、好动,可内心却很安静。我是个慢热型的女孩,对于我不认识或不熟 悉的人,我不 会主动和他们交谈,除非迫不得已,我才会和他们有交流;我不是嫉恶如仇的人,可是,对于那些曾经伤害 过我的人,我一向 是抱着“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对待,我不擅长劝人和诉苦水,当身边的人难过时,我说不出任何一句安慰的 话,只能杵在一边 ,默默地站着;当我受了委屈时,我会一个人憋着,默默地找些事情做,以掩盖我的悲伤。我的这些古怪、 难以理解的做法 ,往往得不到他人的理解。 我父母都是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我有一个姐姐,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现在,全家都把希望 寄托在我身上 ,我感到压力很大。在小学,因为人少,竞争不大,我的学习成绩也好,可到了初中,人数变成了小学的许 多倍,课程也增了 许多,竞争也很大。刚开我还是挺努力的,可到了期末成绩出来时,我的父母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的年级 排名在第三十九名 ,所以,他们认为我进初中后不努力,只知道玩,成绩才下涓这么多,和小学相比差多了。可无论我怎么解 释,他们都认为我 在初中无心学习,整天就只想着玩,所以导致成绩下降。面对他们的不理解和重重压力,我倒下了,我真的 变成了每天只想着 玩,无心学习的人了。后来导致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到最后,连老师都快对我失去信心了。 八年级的时候,换了班主任,是他又给了我希望,他鼓励我,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效果还不错。 其实,我的父母是从来不管我的月考成绩的,有时开家长会,他们也不来,他们关心的只有我的期末成绩。 八年级上学期 ,经过我的努力,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到了期末成绩下来时,我不在家,没看到通知单,是我爸打电话来 告诉我的,比起七 年级,这次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可当我听到他们埋怨的话语时我就知道,他们还是没有人认同我的成绩。我 们现在的副科只要 及格了就是十分,这点我和他们说过很多次,可这次他们还是骂了我,我又不得不又向他们说了一次。我不 知道我在他们的心 中是不是个努力的孩子,在他们因为我没有达到他们的目标而职责我的时候,我渴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让我们的心灵来次近距离的接触,我渴望得到理解,仅此而已。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篇作文是半命题作文。 首先要在横线上补充“我”最渴望的东西,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写作时主要通过叙述具体的事情来表明“我” 渴望得到这些东 西的原因。题目要求从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写自己渴望的一种东西。可以是好朋友,可以是关爱或理解等 等。所以从选材上 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范围非常广泛,让同学们有话可说。因为初中的学习 开始变得紧张,而 且有很多无法排遣的苦恼,这个题目也让同学们能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渴望”是抒发内心感受,所以选材要有典型性,避免出现内容的空洞。我们要写出为什么渴望,因为“渴望” 是一种比较强烈 的情感诉求。例如“渴望宁静”是因为生活中失去了宁静;“渴望理解”是因为经常得不到他人的理解;“渴望改 变”是因为现实中的 状态令自己无法忍受等等。总之要写出“渴望”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 范文: 我爱春季 一年有四季,桃红柳绿的春,骄阳似火的夏,天高气爽的秋和寒风凛冽的冬。而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 新的,花枝招 展的,充满活力的。它代表着春天,也代表着新的开始。 我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早晨,空气很清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窗外,碧绿的柳树在向 你摇头,碧绿的 小草在向你招手。碧绿的湖水平静地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这,简直就是个碧绿的世界!让我 不禁想起了王安石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江南岸”。这个绿,这个充满活力的绿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无限生机。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像一把钥匙,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春风把沉睡了一冬的树木又披上了绿色的新衣, 枝头上又抽出 了嫩绿的幼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在春风中轻轻的抖动。春风没有秋风那么凉爽,没有夏风那么闷热,没 有冬风那么寒冷 ,春风是轻爽的,令人感到温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喜欢那连绵不绝的春雨。雨是大自然神奇 的杰作,雨是滋润 万物的精灵。春雨不像夏雨那么热烈粗犷,不像冬雨那么自然而平静。春雨是那种温柔而娇媚的。春雨她滋 润了小草,浇绿了 杨柳……经过春雨的洗礼,小草挺直了腰,花儿绽开了笑脸,树木长高了。 每到春天,红的像火的桃花,粉的像霞的杏花和白的像雪的梨花竟相开放。沁人心脾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 的小蜜蜂们 ,在花下嗡嗡地闹着。 我还喜欢春天的傍晚。傍晚的时候,吃完了饭,出去走一走,时不进地会有风从你的耳边吹过,微风还把湖 面荡起一层层 的涟漪,可调皮了。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天多美啊!呼吸着春的气息,感受着万事万物的 勃勃生机,这是 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 这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充满活力的春天,又有谁不喜欢呢?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题目“我爱——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其实就是要求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的中心是四季 中某一季节。首 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季节,将题目补充完整。这里的答案无非就是春、夏、秋、冬了,从四季中选择自己印象 感受最深的,这样 才能使自己有话可说,有景可写。 确定题目之后,从自己的素材库中选择与中心有关的材料,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要写出该季节与其他季节 的与众不同之 第 15 页 共 16 页 ◎ 第 16 页 共 16 页 处。文章重点应是写景,然后从景物中触发感情,从而表现“爱”的情感。所以作文要有感染力,力求让读者 也因为你的“爱”而变 得对该季节产生爱意,这才是成功之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