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质检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质检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4月线上质检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材料图示呈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分封制,故选A;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且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图示无关,排除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并非周代制度,排除C;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并非周代制度,排除D。‎ ‎2.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说明春秋时期 A. 各诸侯国臣服于夏的统治 B. 各民族都推崇华夏文明 C. 该时期少数民族势力增强 D. 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可知,春秋时期形成华夏认同观念,故D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各民族”,排除B。‎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维护皇帝专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 D. 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封建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世袭继承制,属于贵族政治;郡县政治实行中央任命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符合题意;皇帝制始于秦朝,故秦朝之前不存在皇权,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按地域划分,故C不符合题意;先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不符合题意。‎ ‎4.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5.2018年2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下列展品中,能够说明元朝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辖,故选B;A项属于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排除;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是在清朝时期出现的,排除CD;‎ ‎6.1839年12月,林则徐写了一封信让人转交给英国女王。信中写到“贵国王历次进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该信 A. 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B. 反映鸦片战争前的传统观念 C. 体现了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D. 说明当时英国女王掌握实权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等人仍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触动了英国的利益;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林则徐的“天朝上国”思想,不是“睁眼看世界”;D选项错误,此时期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无实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与这场战争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它发端于广东一隅,持续四年之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帝国上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可以知道,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英国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奕䜣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故答案选B。《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ACD。‎ ‎8.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结束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 B. 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 C. 帮助朝鲜实现真正的独立 D. 清除清政府在朝鲜的影响力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嗣后全行废绝”可知,日本意图清除清朝在朝鲜的影响,结束双方的朝贡关系,故D项正确。条约只是结束了清朝与朝鲜间的朝贡关系,而不是外交关系,故A项错误;清朝与朝鲜间并无不平等条约,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控制,故C项错误。‎ ‎9.面对列强提出的和议大纲,清政府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厚颜无耻地说:“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随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未涉及割让土地,以政治控制为主,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A选项排除;《马关条约》割让是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C选项排除;《二十一条》是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私密卖国条款,D选项排除。‎ ‎10.《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辛亥武昌首义 D. 八一南昌起义 ‎【答案】C ‎【解析】由材料“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幻想列强能对湖北革命活动能严守中立,故选C;太平天国运动兵抵湖北时,并没有引起帝国主义的武装干预,排除A;国民革命运动将矛头指向吴佩孚等军阀,实现国家统一,排除C; 八一南昌起义是发1927年的南昌,地点不符,排除D。‎ ‎11.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B. 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 C. 激发了人民的广泛觉悟 D.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学生们”“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学生游行过程中,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还有巡警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说明了它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答案为C;“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不能表示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A 错误;BD不符合材料主题思想,排除。‎ ‎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 暂时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B. 进一步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C. 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D. 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中共“二大”规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这是根据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作出的,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答案为B项;中共“二大”规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放弃这一目标,排除A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直接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中共一大已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D项。‎ ‎13.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阶层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 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 ‎40%‎ ‎23%‎ ‎25%‎ ‎10%‎ 极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C ‎【解析】从农民、工人和学生在国民党党员中所占比例较大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国民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是各革命阶级的联盟,故答案为C项;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还没有改组为国民党,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的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排除B项;土地改革时期的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排除D项。‎ ‎14.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国民党则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提出“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担负”。可见国共两党 A. 都强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B. 都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 C. 都注意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D. 都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共产党强调民族战争必须依靠人民,国民党也指出,建国和抗战“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负担”,可知国共两党都强调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国共两党强调民众和民众抗战的重要性,不能说明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B选项错误;认识到民众对抗战重要性的,不能说明两党都注意到了战争“持久”性,C选项错误;认识民众重要性与“武装民众”争取抗战胜利的含义不同,D选项错误。‎ ‎15.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举办宪法草案讲座,各出版机关一共出版了1184万册宪法草案单行本和大量有关宪法知识的书籍。民族出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蒙、藏等民族文字。这些做法 A. 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 C. 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宣传宪法草案知识,为群众了解和遵守宪法奠定基础,故该做法有利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故选D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与材料中宣传普及宪法草案知识不符,排除A项;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是指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即新中国的成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制度,与材料中广泛宣传宪法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6.1952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南汉宸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指出,“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南汉宸指示中国代表团,在对外贸易上不能向苏一边倒。中国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反映出 A.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外贸发展 C. 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 D. 中国经贸政策突破意识形态因素 ‎【答案】D ‎【解析】根据“1952年”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中国同英法等国签署贸易协定的做法,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经贸政策和行动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 ‎ 中国和西方国家签署贸易协定,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A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方提出的,B选项错误;中国和英法签署贸易协定的活动,不能体现出美国在西方影响力下降,C选项错误 ‎17.1950,1953,1958版中国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5版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两个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修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到2005年我国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有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中法英文对照的出现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结果 B. 修改的内容是为了方便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C. 护照演变反映了我国外交事业随国内外形势而调整 D. 因私护照的增多推动我国外交向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0 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得出当时中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而“1971版、1975 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源自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故C正确;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说法不准确,故A不正确;据材料“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可知,并非专指发展中国家,故B不正确;“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新时期,与题意时间不合,故D不正确。‎ ‎18.雅典城邦规定五百人会议代表任期为一年,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任代表不能超过二年。据学者估计当时雅典城邦公民约3到4万人。这说明,古雅典 A. 民主制不符合城邦实际 B. 公民广泛参与城邦管理 C. 人人都能直接管理城邦 D. 政治权力仍被贵族把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任期为一年,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任代表不能超过二年”“雅典城邦公民约3到4万人”可知,在雅典公民人数并不多的情況下实行任期制,可以确保更多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故B选项正确;雅典民主制符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实际,故A项错误,排除;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范围之外,其不是人人都能直接管理城邦,排除C;任期制的广泛实行说明政治权力已不在贵族的把控之内,排除D。‎ ‎19.2017年6月,保守党人特雷莎梅(TheresaMay)成为英国首相,并对内阁进行改组。特蕾莎梅作为英国首相 A. 任职与国王毫无瓜葛 B. 由议会上院议长兼任 C. 尊崇议会下院选举结果 D. 由两院联合选举产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内阁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其有权对内阁进行改组,故选C;首相要由国王任命,并非毫无瓜葛,排除A;首相由下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排除B;首相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其不是两院联合选举的结果,排除D。‎ ‎20.虽然1871年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事实上巴伐利亚等国的君主在对外关系上仍然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这表明当时德国 A. 厉行专制主义 B. 奉行联邦体制 C. 确立君主立宪制 D. 处于分裂状态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德意志皇帝与一些邦国的国王事实上都有外交权,这体现了联邦体制下中央有权,地方也保留部分权力的特点,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德意志皇帝以强硬的手段强行推行专制主义,因为巴伐利亚等国的君主还掌握有部分外交权;C选项错误,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政体,但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之前,德意志帝国已经完成统一。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非选择题 ‎21.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关于“火烧赵家楼”的材料:‎ 材料一 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 ‎——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注: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材料二 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材料三 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 ‎——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 材料四 ‎ ‎ 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那确实被大家证明在内开会未曾逃出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 ‎(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第二要当庭特赦。请分析此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不是。巴金不是五四运动亲历者,提供的材料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中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材料四中匡互生自己未提及此事。‎ 是。材料二、三的作者作为亲历者可信度比较大;材料一、二、三相互印证。材料四中匡的回忆不足以证明。‎ ‎(2)同意。理由:学生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不同意。理由: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学生的行为是爱国的,不应被起诉。‎ ‎【解析】(1)由材料“巴金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可知,材料一的可信度较低;材料二、三均是回忆录,因为时间间隔较长,亲历者的回忆可能有误,可信度也存疑;由材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可知,材料四中匡互生强调的是他人进入放火烧毁曹宅;综上,可以认定放火的不是匡互生。‎ ‎(2)同意,理由可结合所学从法治和爱国两方面展开。从法制角度看,爱国情感必须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如此则应被提起公诉;从爱国角度看,当时北洋政府反动卖国,由此学生才会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鉴于主观目的良好,学生应在被提起诉讼后,当庭特赦。‎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 会议 时间 地点 介绍 一大 ‎1921年 上海 嘉兴 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重中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年 武汉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八七会议 ‎1927年 汉口 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纠正错误军事路线,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西柏坡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提出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用三个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日益走向成熟。‎ 论述: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中共二大结合中国实际修改了奋斗目标,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根据形势发展,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表明对中国革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通过八七会议和六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动武装起义并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好党内矛盾和分歧;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并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结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和策略,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示例二 论题:中共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民主革命历程的曲折。‎ 论述: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前两次大会都在此举行,确定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三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确立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对以后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后,延安成为革命新局面的中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党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都与时局相关,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 示例三:‎ 论题: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 论述:中共一大决定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但由于力量悬殊,工人运动以失败告终,使中共在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从而找到了一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说明中共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中共逐渐走向成熟,也可以看出革命的曲折历程,当然还可以看出,中共在领导革命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会议,产生重大影响,具体的事实和论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