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文科综合试题卷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在联合发布的文件中指出,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上述措施意在 ‎①放开汽车限购,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的消费 ‎②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使汽车消费结构升级 ‎③促进汽车消费,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稳定汽车市场,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并不会放开汽车限购,①排除。 ‎ ‎②:材料未涉及小排量汽车消费及其他车型,不能体现使汽车消费结构升级,②排除 ‎③④:“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的目的是促进汽车消费,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稳定汽车市场,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 17 -‎ ‎2.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大多数餐企员工处于待岗状态,而零售商线上订单暴增,出现人手短缺现象。某零售商和餐企合作,让餐企待岗员工经过培训后再“就业”,期间由该零售商支付劳务报酬。待岗员工再“就业”的现象表明 ‎①企业的强强联合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 ‎②通过合理调动人力资源实现合作企业的共赢 ‎③提供更多的岗位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④发掘劳动力价值能实现合作企业利润最大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阐释的并不是企业的强强联合,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零售商和餐企合作,让餐企待岗员工经过培训后再“就业”,期间由该零售商支付劳务报酬,这有利于通过合理调动人力资源实现合作企业的共赢,也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岗位,反映了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零售商与餐企合作的目的并不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3.第三次分配就像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我国的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并首次明确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有助于 ‎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③发展慈善社会事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 ‎④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再分配做出有益补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7 -‎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在“平均分配”,①排除。‎ ‎②④: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也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再分配做出有益补充,②④正确。‎ ‎③:第三次分配并不是发展慈善社会事业,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2020年的前两个月,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5941.1亿元,同比增长2%,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中国外贸增速11.4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首次超过30%。这说明我国 ‎①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②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③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④不断拓展对外贸易,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5941.1亿元,同比增长2%,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中国外贸增速11.4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首次超过30%。”这体现了我国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健康发展,不断拓展对外贸易,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阐释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情况,并不是阐释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②不符合题意。‎ ‎③:错在“主导世界经济发展”,③排除。‎ 故本题选B。‎ - 17 -‎ ‎5.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基层治理理念的创新。所谓“网格化”,就是将管理辖区划分为单位网格,以社区(村)两委成员、居民组长、党员、辖区民警等为工作主体,充分整合网格内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居民诉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从而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可见,网格化管理( )‎ ‎①创新了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 ‎②提升了基层自治主体的地位 ‎③丰富了基层自治的实践形式 ‎④发挥了多主体参与治理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基层治理理念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并未创新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仍然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①错误。‎ ‎③④:将管理辖区划分为单位网格,以社区(村)两委成员、居民组长、党员、辖区民警等为工作主体,充分整合信息和服务资源,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居民诉求,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从而增强基层治理能力,这丰富了基层自治的实践形式,也发挥了多主体参与治理的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②:网格化管理并没有提升基层自治主体的地位,故②不选。‎ 故本题选D。‎ ‎6.2020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实施。依据规定,今后网络信息内容的使用者、制造者及内容服务平台均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否则将依法承担责任,遭受处罚。这一规定的实施 ‎①有助于提高我们国家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②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④旨在维护良好网络生态,树立法律权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 17 -‎ ‎【详解】①③:“网络信息内容的使用者、制造者及内容服务平台均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否则将依法承担责任,遭受处罚。”说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正式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国家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①③符合题意。‎ ‎②:“根本上”夸大了题中“规定”的作用,②排除。‎ ‎④:《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不是法律,题中“规定”也就不能树立法律权威,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这体现了 ‎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已经形成 ‎②全面从严治党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④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内监督促进自我完善 A. ①⑦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应该是正在形成,而不是“已经形成”,①错误。‎ ‎②:试题限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监督,不涉及人民群众的监督,②排除。‎ ‎③④: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因为权力是把双刃剑,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同时也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内监督促进自我完善,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利用国际传播平台,通过短视频生动直观展现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的场面,以及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美食、器物的过程。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许多外国人看了李子柒的视频心生向往、发出赞叹。李子柒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用心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③以文化继承为根本途径,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认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 17 -‎ ‎【解析】‎ ‎【详解】①②: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许多外国人看了李子柒的视频心生向往、发出赞叹。这启示我们要用心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以文化继承为根本途径”说法错误,③错误。‎ ‎④: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相互认同”,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③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基本途径之二)D正确处理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的态度)‎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我们始终立于时代前列,立于思想和精神的制高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 ‎①发挥精神导引功能,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17 -‎ ‎②揭示时代发展状况,精准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科学解答时代课题,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我们始终立于时代前列,立于思想和精神的制高点。”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精神导引功能,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①④符合题意。‎ ‎②:马克思主义不能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②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一般规律,而不是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直接理论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二)基本特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三个基本特征都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 17 -‎ ‎10.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榫卯的精巧结构印证了 ‎①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事物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变化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③有序的部分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④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叉相互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着整体的功能,而不是决定,①错误。‎ ‎②:材料不是阐释整体对部分的制约,未体现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变化是否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②排除。‎ ‎③④: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这说明有序的部分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也说明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1)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2)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说明 ‎①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依靠自主创新把握发展主动权 - 17 -‎ ‎②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突破一切成规陈说 ‎③既要靠自主奋斗,叉要在引进科学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 ‎④我们要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我国攘心技术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说明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依靠自主创新把握发展主动权,要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我国核心技术的发展,①④正确。‎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并不是突破一切成规陈说,②错误。‎ ‎③:既要靠自主奋斗,又要引进科学技术,但自主创新是基础,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1)密切关注变化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2)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12.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表示,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用行动诠释了( )‎ ‎①发扬拼搏精神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③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 17 -‎ ‎【详解】③④: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这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说明他们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未涉及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②排除。‎ 故本题选D。‎ 第II卷 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2020年3月.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17 -‎ 运用经济知识并结合表格中全国各地脱贫攻坚的实例,说明各地是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 ‎【答案】①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开展产业扶贫,优化产品品质;②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兴旺。③运用财政资金,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壮大集体经济;④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生活富裕。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⑥为乡风文明打下坚实基础。⑦走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⑧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宜居。‎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精准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知识并结合表格中全国各地脱贫攻坚的实例,说明各地是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要认真研读表格中实例联想相关的知识要点,对问题分析作答:实例(1)强调了党支部的作用,概括脱贫攻坚的举措: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开展产业扶贫,优化产品品质。分析乡村振兴的作用:“学习种植经验,改良花椒品种”等,说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兴旺。实例(2)强调了赵庄村的产业发展状况,概括脱贫攻坚的举措:运用财政资金,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分析乡村振兴的作用:“门票收入”、“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等,说明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生活富裕。实例(3)强调了教育扶贫,概括脱贫攻坚的举措: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分析乡村振兴的作用:“退休教师志愿者”、“培训教师”等,说明提为乡风文明打下坚实基础。实例(4)强调了生态建设,概括脱贫攻坚的举措:“生态立县”、“植树造林”等,说明走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分析乡村振兴的作用:汝阳县下石庙村的变化等,说明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宜居。‎ ‎【点睛】材料分析题,可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7 -‎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自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防疫,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各地区迅速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全力阻止疫情蔓延。但也出现了故意隐瞒接触史甚至已经是隔离者还到公共场合,有借口罩等防护用品紧张之际坐地起价、制假售假的,有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造谣传谣的,有领导干部失职渎职、部署不力的……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防疫大局。‎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020年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工作。‎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推动依法治国的积极作用。‎ ‎【答案】坚持依法防控疫情,就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根本保证;做好司法解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加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做到全民守法,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依法治国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对依法防控疫情的要求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推动依法治国的积极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环节,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依法执政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依法防控疫情,就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根本保证。‎ - 17 -‎ ‎②依法治国的环节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做好司法解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 ‎③依法治国的环节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加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做到全民守法,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形式呈现。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莫高窟是敦煌最富盛名的文化名片。70年来,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的莫高精神,传承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讲好敦煌故事,使千年古老遗产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 敦煌气候干燥,渺无人烟,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与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成为保护莫高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让这些存留千年的脆弱艺术瑰宝“活”将更久,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默默无闻扎根莫高窟,始终把莫高窟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推动甘肃省批准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同时开展崖体加固、风沙治理等基础性工程。为了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先后完成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深化与腾讯等在AR/VR,智慧旅游等模块的合作.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敦煌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敦煌研究院还多次举办敦煌学国际研讨会,并与美国盖蒂研究所等海外文物保护单位共同对莫高窟开展保护合作,实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莫高窟的科学保护与数字化探索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国际上解决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一个典范”。‎ 如今“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为敦煌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敦煌文化也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着文化涵养。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敦煌也被赋予“一带一路”合作中“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 - 17 -‎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莫高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敦煌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尊重和利用遗产保护规律的成功典范。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3)结合材料,就如何推动敦煌文化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莫高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继承和弘扬莫高精神,能够推动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把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利用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交流与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建立敦煌文化研究中心,培养“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举办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明对话;充分展现敦煌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枢纽中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敦煌文化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莫高精神的形成及作用、敦煌文化的保护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7 -‎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莫高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莫高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继承和弘扬莫高精神,能够推动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论知识对“敦煌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尊重和利用遗产保护规律的成功典范。”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把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利用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如何推动敦煌文化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保护、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等,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积极影响”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第(2)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 17 -‎ 第(3)问,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技巧:①审题:围绕中心词展开,思维要发散,角度多样,避免重复。②注重层次性;③体现价值导向性,答案要点要体现社会正能量方面,具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及人类共同的人文情怀;④语言简洁、建议措施要具体可行。‎ - 17 -‎ ‎ ‎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