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调研语文试题
www.ks5u.com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2019.11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如是说。 的确,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人类如果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知识,经验,都必须转化为思想。即如培根,他的代表性著作《新工具论》所给予我们的,就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新方法,新工具;我们凭借这工具,可以更便捷地打开思想之门。其实,方法论本身又何尝不是思想!思想产生于知识是一个事实,可是,知识是决不可能囊括思想和代替思想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申论学者的无知。用赫尔岑的说法,那些不带思想的学者,其实处于反刍动物的第二胃的地位,他们咀嚼着被反复咀嚼过的食物,惟是爱好咀嚼而已。 思想何为?思想是以人类的生命热情,生活体验所消融了的知识。它是被激活了的,炽烈的,深邃的,流动的,也许博大,也许精微,却都同样含有毁灭性物质;但是,它在走向生成,因而不致僵化,凝固和死寂。没有已故的思想。已故的思想只是知识。真正的思想,活在知识与自我的关系之中,是彼此的互动与重塑。对于自我而言,思想是吸纳的,又是敞开的,无论面对社会权力还是知识权力,则都是独立的。可以肯定,思想与标本之类无缘,是对范式的超越。它处在现实的维度上,即使用古远的材料构成,仍然显示着当下的指向。但是,它又不为现实所羁,它将焚毁既定的因而是“合理”的桎梏;在它的光焰中,有着未来世界的生动影像。洞穴里的哲学家常常瞥见这种影像。在古希腊,哲学家被称作“爱智者”,其实,智慧仍然是不能混同于思想的。智慧是磷火,不是石火和薪火,无须摩擦,撞击,自然也无须点燃。形而上学家的智慧,大抵用于建造空中楼阁,而思想是大地的。 任何时代都需要思想,生气勃勃的思想,何况是方死方生的大时代! 当我们把一些富于思想或同思想有关的文字,从报刊和书籍中采集起来,编成眼下这样一种名为《读书之旅》的东西,本意就不是为了知识的重现,炫耀珍奇,培养趣味,而是专一期待着读者,从阅读——一种热烈的接触——中间,让思想得以持续地燃烧! 卡代尔神父在讲说颜色的光学时说:“绘画中的黑色往往是火所致,火总是在接受它强烈印象的物体中留下某种腐蚀性和发烫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一些人老是在灰烬和烟雾中辨认火,把这些看作是火的本质部分。他们念念不忘火的毁灭性倾向,惟独忽略生机。有谁会从绿色想到火的呢?有谁会从健康的肌体想到火的呢?虽然关于刀耕火种的传说,以及以火治疗的故事尚未失传,但也算不得真确的知识;在乡居的日子里,我却是无数次亲见了烧荒的大火的。那是何等气派的火焰,美丽的火焰呵!由是我被告知,火是与小百姓的生存有关的,放火当然也就不是秦始皇、希特勒一类名人的专利——把火把举起来! (选自林贤治《旷代的忧伤》)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培根的代表作《新工具论》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打开思想之门的工具。 B. 赫尔岑认为,不带思想的学者,只是咀嚼着被反复咀嚼过的知识,因而是无知的。 C. 思想产生于知识,是以人类的生命热情,生活体验所消融了的知识。 D. 真正的思想处在现实的维度上,但又不为现实所羁,有着过往世界的生动影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培根有关“知识”的名言开篇,接着引出论点“人必须有思想”。 B. 文章具体阐释了“思想”的内涵,并强调任何时代都需要“思想”。 C. 文章指出获得思想的途径是阅读和写作,并号召人们让思想持续燃烧。 D. 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思想能够焚毁既定的现实桎梏,但并非所有的思想都具有毁灭性。 B. 智慧不能混同于思想,思想是扎根大地的,而智慧只能用于建造空中楼阁。 C. 作者引用卡代尔神父的话,指出人们常常忘却火的毁灭性倾向,并且忽略生机。 D. 作者用以“火”喻“思想”,说明“思想”从生活中来,并且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权利。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D项“真正的思想处在现实的维度上,但又不为现实所羁,有着过往世界的生动影像”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真正的思想处在现实的维度上,但又不为现实所羁,有着未来世界的生动影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文章指出获得思想的途径是阅读和写作”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文章并没有说写作是获得思想的途径,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A项“但并非所有的思想都具有毁灭性”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它是被激活了的,……却都同样含有毁灭性物质”; B项,过于绝对,原文为“形而上学家的智慧,大抵用于建造空中楼阁,而思想是大地的”; C项,“作者引用卡代尔神父的话,指出人们常常忘却火的毁灭性倾向,并且忽略生机”表述错误。原文正确的表述为“他们念念不忘火的毁灭性倾向,惟独忽略生机”。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摘编自《锂离子电池作用机理的探讨分析》) 材料二: 2010-2020年中国及全球锂电产值 (摘编自《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材料三: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的二次清洁且可再生能源,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在电动工具、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趋势。由于其具有安全的独特优势,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电池成为主流。 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能给电动汽车提供较大的动力,而且无污染,使用成本低,很多新能源汽车中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了较好的应用,而且我国相应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让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不断扩大,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带来了较大便利。 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应用进了航天领域中,我国许多卫星中都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应用,为卫星的正常运作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在实际情况中,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一般较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所以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研究,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运作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更好发展。 (摘编自《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材料四: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主体,市场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今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的日子有点艰难。《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能及时发放、锂离子电池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资本市场融资收紧等因素,我国锂离子电池业的多家企业出现现金流紧缺、业绩对赌失败、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倒闭的现象,行业洗牌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暂停、退出、倒闭等不良经营企业超过60家。来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各家企业面临着补贴大幅度下滑、能量密度及续航门槛下限提高、企业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压力,市场进入快速洗牌阶段,多家企业已放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业务,转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小动力市场。未来3—4年将是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最为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降低成本方面,上下游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足够的资金支撑、强大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厂商才可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摘编自《面临多重发展压力 锂离子电池行业加速洗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 B. 材料二显示,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的所占份额整体呈现上升的态势。 C.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强大,并具有安全的独特优势,它已逐步取代传统电池成为主流。 D.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这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而负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 B. 因为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所以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一般较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 C.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在电动工具、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 只要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足够的资金支撑、强大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以及对市场的快速 反应能力,厂商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6.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4. C 5. C 6. ①技术层面:技术人员加强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拓展应用领域;②企业层面:增强企业在技术、资金、产品性价比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③国家层面:提供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帮助其走出艰难时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C项“它已逐步取代传统电池成为主流”表述错误。文本正确的表述是“由于其具有安全的独特优势,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电池成为主流”。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 A项,“习惯上正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而负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表述错误。原文正确的表述是“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 B项,因果倒置。原文正确的表述是“但是由于在实际情况中,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一般较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所以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研究,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运作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更好发展”。 D项,表述过于绝对,正确的表述是“只有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足够的资金支撑、强大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厂商才可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根据文本“但是由于在实际情况中,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一般较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所以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研究,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运作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促进锂离子电池的更好发展”可以概括出①技术层面:技术人员加强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拓展应用领域;根据文本“只有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足够的资金支撑、强大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厂商才可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可以概括出②企业层面:增强企业在技术、资金、产品性价比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根据文本“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主体,市场需求自然‘水涨船高’”,可以概括为③国家层面:提供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帮助其走出艰难时期。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 叶 张炜 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是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那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 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刻没了。 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刻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 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状不同的烟刀。身侧还放了一个录音机、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就像没有看见有人在旁边蹲下来一样。 年喜在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 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状也有所不同。 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熟练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 “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 跛子老四当啷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 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砸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 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开始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失望地摇摇头说: “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 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 “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又喝了一口酒,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 年喜连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 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你完了。” “我怎么就完了?” “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 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的……” 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么?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 “味儿能差多少!” “什么?!”跛子老四气愤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 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 年喜惊讶地看着他。 “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地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他这回眯着眼睛,再三品尝,最后说: “这份烟味儿厚,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 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 跛子老四摇着头:“到底是个‘学生’,……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 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 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惬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 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常常听到的歌,但年喜记不起这叫什么歌了……他请跛子老四重新按一次。 …… 烟叶丰收了, 多么叫人喜欢。 我们拣烟叶, 不怕劳累加油干, 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 …… “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 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么?”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办法……” “录音机也是好东西。” “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做,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一种秋夜凄清冷寂的氛围,也自然引出下文对割烟人的描写。 B. 跛子老四生活得很惬意,晚上割烟时,酒肉齐全,并带着收音机,体现了他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性格特点。 C. 跛子老四不仅能准确地区分顶、中、底烟叶的味道,还能分辨出烟叶施用了什么样的肥料,显示出他是个技艺娴熟的好务烟把式。 D. 跛子老四两次对年喜说“你能跟他们学吗”,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是不合格的种烟人,他希望年喜能做个好烟农。 8. 小说结尾说“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请简要分析年喜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9. 小说以“烟叶”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7. A 8. ①四叔对种烟的态度让他敬重,劳动本身的神圣让他肃穆。②一辈子都将是漫长无边的种烟日子,让年喜感到沉重,恐慌,内心冷峻。 9. ①情节:“烟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中割烟叶、谈烟叶、唱烟叶等情节都是围绕“烟叶”展开,使得情节紧凑、集中;②人物:主人公跛子老四用心地种烟叶,把种烟叶当成一辈子的事情,刻画了他朴实敦厚、认真负责,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③主旨:通过描绘农人晚上收割烟叶的怡然自得的诗意生活,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存状态。展现了乡土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于乡土生活的热爱。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项“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一种秋夜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了一种充满生机活力、怡然自得的氛围。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问题锁定答题区间,联系上下文来确定答案。本题中要求对结尾“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请简要分析年喜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找到结尾段落,然后根据文本“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 可以确定原因是:一辈子都将是漫长无边的种烟日子,让年喜感到沉重,恐慌,内心冷峻;然后再联系全文,根据文本“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可知,把种烟叶当成一辈子的事情,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让他敬重,劳动本身的神圣让他肃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标题的作用,可以从对情节、对人物、对主旨的三方面来考虑。 本题中,全篇围绕“烟叶”展开,根据文本“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那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么?”可见小说中开头割烟叶、中间和四叔谈烟叶、最后四叔每天都放歌,唱烟叶等情节都是围绕“烟叶”展开,使得情节紧凑、集中,所以“烟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人物的角度分析:主人公跛子老四用心地种烟叶,例如“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可见他把种烟叶当成一辈子的事情,刻画了他朴实敦厚、认真负责,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从主旨的角度分析:通过描绘农人晚上收割烟叶的怡然自得的诗意生活,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存状态。展现了乡土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于乡土生活的热爱。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姓张氏,讳方平,字安道。其先宋人也,后徙扬州。考尧卿,生而端默寡言,有出世间意。公年十三,入应天府学。颖悟绝人。家贫无书,尝就人借三史,旬日辄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终身不再读。属文未尝起草。宋绶、蔡齐见之曰:“天下奇材也。” 景祐元年中选,授校书郎,知昆山县。蒋堂为苏州,得公所著《刍荛论》五十篇,上之。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公献《平戎十策》,大略以边城千里,我分而贼专,虽屯兵数十万,然贼至常以一击十,必败之道也。既败而图之,则老师费财,不可为已。宜及民力之完,屯重兵河东,示以形势。贼入寇,必自延、渭而兴州,巢穴之守必虚,我师自麟、府渡河,不十日可至。此所谓攻其所必救,形格势禁之道也。宰相吕夷简见之,谓宋绶曰:“君能为国得人矣。”然不果用其策。 公刚简自信,不恤毁誉,故小人思有以中之。自杭丁太夫人忧,服除,以旧职还朝。后官参知政事,历三朝,以太子太保致仕。其年十二月二日薨,享年八十五,有司议谥曰文定。 轼尝论次其文曰:“常恨孔北海、诸葛孔明二人之文,不见其全,公其庶几乎?公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选自《苏轼文集·张文定公墓志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B. 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C. 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首 D. 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父亲,多指已经去世的父亲。与此相对,“妣”多指去世的母亲。 B.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加上《左传》,称为“前四史”。 C. 丁忧:遭逢丧事。多指朝廷官员在父母去世时,辞官归乡为父母守制。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指退休。 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方平的祖先是宋人,后来迁徙到扬州。张方平十三岁时,进入应天府学习,聪颖过人。 B. 张方平写出了《平戎十策》,书中认为我军分兵而守,敌军集中兵力,所以我军常常以寡击众,最终大败。 C. 张方平在杭州遭遇母亲的丧事,服丧期满,以原来的官职返回朝廷。后以太子太保的身份 退休,死后谥号为文定。 D. 苏轼认为,张方平的文章与孔融、诸葛亮两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为张方平感到遗憾。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刚简自信,不恤毁誉,故小人思有以中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张文定刚强率性相信自己,不顾惜毁损与赞誉,所以小人想办法中伤他。 (2)不知道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 (3)现在君实(您)用来教诲我的方法,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员的职权,制造事端,聚敛钱财,拒绝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指责。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题中,根据语义:不求于人的上主,应该放在一起,不断开,排除AD两项;“则”句首连词,从其前面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中B项“三史”加上《左传》,称为“前四史”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本题中D项“并为张方平感到遗憾”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常恨孔北海、诸葛孔明二人之文”,应该是为孔融和诸葛亮二人遗憾。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1)自信,相信自己;恤,顾惜;故,所以;中,中伤;(2)所以,用来;见,我;以为,认为;致,招致;怨谤,怨恨、指责。 【点睛】参考译文: 公姓张,名方平,字安道。他先宋国的,后来调任扬州。考察尧卿,生而端沉默寡言,有出世间意。你十三岁,进入应天府学。聪颖过人。家贫无书,他曾经向别人借三史,十天就回来的,说:“我已经获得了详细的。”所有书都检查一次,终身不读两遍。写文章没有起草。宋缓、蔡齐被他说:“天下奇才啊。” 与范暗示都用茂材异等推荐的。以景枯元年中选,任校书郎,知道昆山县。蒋堂担任苏州,有了你所著的《平民论》五十篇,上的。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推荐您,考试优等,为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公献上《平戎十策》,大致以边城千里,我分而贼人专,虽然屯兵几十万,然而贼到常以一击十,一定要失败的原因。既然失败而考虑的,那么老师浪费钱财,不可为自己。应该到人民力量的完美,驻扎重兵河东,把形势。贼寇进犯,必须从延、渭水而兴州,巢穴的防守一定空虚,我的老师从麟州、府渡过黄河,不出十天可以到达。这就是攻打敌人必然要救援,形格势控制的方法。宰相吕夷简见到他,对宋缓说:“你不能为国家得人了。”但是不真的用他的策略。 他刚强率性相信自己,不顾惜毁损赞誉,所以,小人想办法中伤他。从杭州丁太夫人忧愁,服丧期满,以原来的官职返回朝廷。后来又为官参政,历时三朝。凭借着太子太保的身份退休,十二月二日死了,享年八十五岁,有司议起名谥号为文定。 苏轼曾经论述文章说:“常常遗憾孔北海和诸葛亮的文章,志大而讨论高,功业不出现于世,但英伟豪杰之气,为自己一时的宗。他的评论盛孝章,郗鸿豫书,感慨有烈丈夫的风。诸葛孔明不自以为文章名称,而开物成一定的姿态,总练名实之意,看到自己在说话,至于《出师表》简而全,直来直去却不放肆,好大的话吗!与《伊训》、《说命》相呼应,不是秦、汉以来以事君为论者所能到的。常恨二人的文章,不见他的安全,他差不多?乌吗,人不以天下的重任从责任很久了!语言不是不好啊,政事文学不是不聪明且广泛的,但在临大事,很少有人不忘他的故、失其守者,他和小的。你是平民,就顾然已经有三公的名望。从少出仕,到老而归,从来没有用语言追求物,用颜色给人,虽然对人主,一定要相同,后说,毁誉不动,如果一个得失,真是孔子所说的‘大臣以道事君’的人。世远道散,虽然志士仁人或少贬来使用,你只以超越过去的气,行正大的话,说:‘用的就行,舍之则隐藏。不求与人’上主,所以,虽然贵,但不使用,使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所以喜欢你的少,不喜欢你的人。然而说中国伟人,那一定让你成为第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此诗作于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而“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B. 颔联二句: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 C. 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 D. 尾联之妙,在于以问句作结。这里以“向谁言”问之,“别离心绪”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15. 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B 15. ①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②被贬的苦闷;③对家乡的思念;④对友人的怀念。(或与友人离别的愁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题中B项“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表述错误,应该通过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透露的是作者的别离愁绪。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本题中,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的景物,表达是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颈联通过描写因为被贬,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 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抒发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尾联通过描写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抓情感的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的“多事”“尽情”“喜 ”“ 惊”,可以体会作者的心境。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题中“岛烟湖雾”。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见贤思齐焉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7). 开荒南野际 (8). 守拙归园田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焉”,“省”,“蜉蝣”,“沧海”,“拙”。 三、名著阅读(8分) 17.请写出《呐喊》中下列人物所对应的篇目。 ①赵七爷;②驼背五少爷;③蓝皮阿五;④方玄绰。 【答案】①风波;②药;③明天;④端午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来判断得出答案。根据《呐喊》中的情节,赵七爷对应这风波;驼背五少爷对应这药;蓝皮阿五对应这明天;方玄绰对应着端午节。 18.《边城》中描写了湘西山城许多特有的风俗,请写出小说中端午节的两个风俗。 【答案】龙舟竞赛、在河中捉鸭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来判断得出答案。《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几个端午节中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而在端午节中描写了两个风俗,龙舟竞赛、在河中捉鸭子。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学上对小的重视,_______了人们注重平和、悠远、淡雅的心理_______。中国艺术中唐以后以小为美,尤其是到了被后人称为中国艺术黄金时期的“宋元时期”,此倾向则更加明显。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道禅哲学的影响最为根本。重视当下直接的体验,推崇简约纯净的美感、淡逸幽微的______等等,是刺激这一审美转换的重要动力。不必山川广远,在一勺池水中能驰骋广袤;不必流连巨丽的风光,在一片树叶中就包含着世界的秘密;不必去追求官能的享受,那些都是_________,而心灵深层的直接体验才是真实。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反映 诉求 气度 子虚乌有 B. 反应 需求 气象 子虚乌有 C. 反应 诉求 气度 过眼烟云 D. 反映 需求 气象 过眼烟云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产生原因的探讨,是因为道禅哲学的影响最为根本。 B. 探讨其产生的原因,道禅哲学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C. 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是道禅哲学的影响最为根本的。 D. 其产生原因的探讨,是道禅哲学的影响最为根本。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第一空:“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第一空指的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该用“反映”。 第二空:“诉求”含有主动要求的意思。“需求”指的是客观需要。第二空指心理的客观需要,故选“需求”。 第三空:“气度”是指一个人的气魄风度。气度也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它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提高一个人的气度,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第三空指的是淡逸幽微的现象。应该选“气象”。 第四空:“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过眼烟云” 指后多用以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第四空指的是容易消逝的,故选过眼云烟。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中“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是因为”是句式杂糅,应该去掉“是因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1.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箕踞而遨 A. 天下云集响应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望西山,始指异之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本题中例句“箕”是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A项,“云”,译文“像云彩一样”,名词作状语; B项,“水”译为“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C项,“异”译为“认为……奇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项,“白”译为“变白”,名词作动词。 故选A。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虽一毫而莫取(虽:虽然) B. 萦青缭白(白:白色) 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C. 迩之事父(迩:近)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D. 赢粮而景从(赢:充满) 胥怨者民也(胥:相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A项,“虽一毫而莫取”中,“虽”应该解释为“即使”; B项,“萦青缭白”中,“白”应该解释为“山顶所见潇、湘二水”; D项,“赢粮而景从”中,“赢”应该解释为“背负”。 故选C。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最近,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答案】【例文】 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 最近,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的确,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的阴沟,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而尘封在自己记忆深处的那段经历,又浮现在眼前…… 2015,梦的开始 2015年,我们一个个怀着懵懂好奇的心踏进了二中的大门,一切对于我们都很新鲜。在上高中前就已经给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告诉自己你只要在中游就好,本以为在这么多人的学校我的优势早已不在。然而在分班考试完分班后,我在那张分班表的第一位上看见了我的名字,我不由得怀疑我真的是第一吗?我不得不说这个分班表给我了无穷的动力。如果说高一年级有两件事拯救了我的高中三年,那成绩单就只能算是第一个。而另一个就是因为我第一篇作文写得好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我遇到了为我语文奠下基础的语文老师,遇到了高中中三年一起鼓励奋斗的几个好朋友。高中三年高一年级几乎就是我成绩的最高点,也是我大学梦的开始。 2016,遇到的第一个挫折 一直沉浸在高一年级成绩的我,太过骄傲自负。高二年级就恍若我的噩梦一般,回忆不起什么好的事情,就只剩那些让我难忘的一次比一次低的成绩,甚至考到了我从来没想过的100名。高二年级我开始我晚自习和周末上辅导班的生活,一直自由习惯了的我好像越来越没了动力,那个大学梦也渐渐变得模糊。当时记得有个女孩一直把我当成对手,她课下几乎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一直刷题,可貌似这是我最讨厌的方式也是最看不起的方式。可不得不承认也许我是害怕,我害怕我这样努力了也没有进步,我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有去努力过。我的成绩变为了起落落落落……我生活在了阴沟里,我仰望星空的梦也变得渺茫。 2017,梦渐渐落下帷幕 静夜。独坐。笔尖摩挲着纸张。灯火阑珊 一个人独自夜战,听着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声,不免陷入沉思。高中三年,到了最关键的一年。班主任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的阴沟,但是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于是我开始重整旗鼓,重拾梦想,走出阴沟,因为我始终相信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成绩又恢复了巅峰,并最后顺利的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的大学梦也终于落下帷幕。 每当夕阳逝去最后一丝余晖,星空悄然出现时,总会习惯性的停下奔波的脚步,仰望星空。 因为我始终相信生活中可能会有阴沟,但我们却总在仰望星空,都在小小的绝望里大大的努力着,而这种不想放弃,让我们成为无边黑暗里最璀璨的繁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材料,采用抓关键词、关键句、把握材料的最佳立意。本题中关键词是“阴沟”和“仰望星空”。“阴沟”比喻的是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困难、挫折等,“仰望星空”应该比喻的是生活中的各种美好,而关键句是“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深层含义应该是说虽然大家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生活在阴沟里),很多人其实已经认命了,但是还有人在努力拼搏着(仍有人仰望星空)应该是一种启示,让我们对生活的美好不要放弃。而在写作中我们还应明确写作要求,就是写一篇记叙文。 最佳立意: (1)仰望星空; (2)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 (3)仰望行空者,大智慧也; (4)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要仰望星空。 写作素材: 1 、多少往事,压于心底。多少牵挂,萦绕心头。再美丽的时光,再瑰丽的流年,都抵不住现实滚滚轧过的车轮,在夜幕时空里黯然散成一粒粒宇宙尘埃。生活中可能会有阴沟,但我们却总在仰望星空,都在小小的绝望里大大的努力着,而这种不想放弃,让我们成为无边黑暗里最璀璨的繁星。 2、每当夕阳逝去最后一丝余晖,星空悄然出现时,总会习惯性的停下奔波的脚步,仰望星空。波光粼粼的银河上,星辰若隐若现。而我,总是一动不动的站着,任凭洒下的熠熠星光净化着心灵,把一切的烦心事都驱逐到悠悠的星河之中,让浮躁的心在宁静的夜空变得快乐简单。 3、仰望星空,修心养性,早已成为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门学科。不论多少的困难与白眼,在这片宁静的星空里,我总能找到心灵的归属。人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时,每度过一秒钟都感觉是一种折磨;短时,不经意一个念头,却发现青春年华早已彳亍于街道那头。所以,有的人开始只争朝夕,但也有人在争字里迷失了尽头;有的人选择无欲无求,但也有人碌碌无为丧失美妙人生,懒惰成性忘却人生真谛。但更多的时候,曾经的执着指引我们更加执着,曾经的梦想牵引我们走着心中的方向,用尽一生的步履,去追寻梦的方向。 4、仰望星空,群星灿烂。不染纤尘的星光里,驻存着多少人的希望。无论在这条路上经历了什么,都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你踏出脚步,走下去,人生会变得更好。不要抱怨,不要流泪,不要让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清澈的晶眸。星空赠与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错过了流星,就不要再许愿,因为还有一大片星辰等着你。错过了机遇,就不要再等待,因为最美的年华不会辜负最真的心。做最好的自己,接受命运给我们的安排那是最好的安排。 5、梦和梦想,多少个世纪以来,都在藕断丝连的牵扯里纠缠不清。仰望星空,梦想总会浮上心头。经常听到有些所谓阅历丰富的人说,醒醒吧,别做梦了,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每当我一次又一次的仰望这片星空时,我知道,梦,才是最真的现实。不忘初心,星光的轨道里,我们总能够遇到和我们一样拼命奔跑的人。 6、我们都坚信着,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我们,不是一个人在仰望。身后走过的地方,在星空的照耀下,早已汇聚成了一条宽敞的大道。 写作结构: 记叙文大致有两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第一种叫“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第二种是“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是学生在特定场合——高考考场——易于把握的作文形式,也是易于被阅卷老师在极短的阅卷时间里理解并产生好感的记叙文作文形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