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课短文三篇课时作业2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1课短文三篇课时作业2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第10课 短文三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蒙田的《热爱生命》一文,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语言,读后却能使人如坐春风,从而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真可谓难得的空谷足音,它不仅生动地说明了人的脆弱性,还揭示了人不同于苇草的最重要的本质区别——“能思想”。‎ ‎③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年的冬天并不寒冷,整天风和日丽,让人欣赏不到漫天飞雪、冰凌垂挂的冬日美景。‎ ‎④如今,台湾老人大都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对自己的家乡、亲人尤为想念,特别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回大陆转转。‎ ‎⑤大部分“中产阶级”已经患上生存焦虑症,买房的机会稍纵即逝,还没等他们筹齐买房资金,住房限购令又击破了他们的梦想。‎ ‎⑥国庆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款式新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①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使用正确。②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与句中的“难得的”重复。③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不合语境。④垂暮之年:指老年。使用正确。⑤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使用正确。⑥慷慨解囊:不吝啬地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或捐赠公益事业。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我们要有勇气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B.与自然界某些事物相比,人的确很脆弱,如一根苇草,随时有折断的可能。‎ C.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仅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幼儿园里就学过。‎ 答案 B 解析 A项“解决……困境”不搭配,可改为“摆脱……困境”。C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 6‎ 把“不仅是”改为“不是”。D项“幼儿园里就学过”表意不明,是学过“规则”,还是学过“需要遵守规则”,可在“幼儿园”前加“而这些规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思想录》一书集中地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也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 ‎①他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 ‎②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想潮流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 ‎③帕斯卡尔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思想家,尤其深受冉森派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答案 C 解析 第③句紧接上文的“神学”,第①句是对第③句的解说,第②句紧接下文的“理性主义”。‎ ‎4.富尔格姆在《信条》一文中说:“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用一个排比句,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①理解准确;②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相遇时,让我们相互温暖;离开时,让我们相互祝福;风雨来袭时,让我们相互遮挡;黑暗降临时,让我们相互照亮。不要在孤独的时候才想起朋友,不要在无助的时候才想起他人。纵在天涯,手莫松开。‎ 解析 要正确解答此题,必须首先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意。从其中关键词句“手拉手,紧挨一起”形象化的描写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团结信任,互帮互助”,所以应该围绕这个意思来组织答案。‎ ‎5.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将柯灵的话重新表述出来。(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解析 本题要求将比喻句转换成平实朴素的语句表述出来,弄清“关节处”是指“关键的地方”,“结穴处”是指“结尾点题处”即可。‎ ‎6.读完《短文三篇》后,你对人生也应该有了新的思索。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与下文构成一组排比句,表达你对人生的感悟。‎ 6‎ 未品尝过酸涩的人,无法真正体会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艰苦创新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发明的快乐。总之,拒绝酸涩的人,永远体味不到甜美的甘醇。‎ 答案 (示例)拒绝艰难攀登的人 永远不能欣赏顶峰的壮美景色 拒绝辛勤劳动的人 永远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 ‎7.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画面内容,并给漫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1)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辆轿车,在喝了酒的驾驶员的操纵下,正张开吃人的大嘴巴,欲吃掉人行道上浑身颤抖的行人。‎ ‎(2)(示例)酒驾猛于虎/酒后驾驶就是杀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二、课内阅读强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 6‎ 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9.作者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的是突出“思想”的重要。没有思想,人是“脆弱”的苇草;有了思想,人就成了高贵的、有尊严的人。‎ ‎10.为什么说“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人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11.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必须提高自己。‎ 三、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论天性 ‎[英]培根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甚至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很难完全加以约束,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时致力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目标太大会由于受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泄气。在努力中不妨做些能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漂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就要从严从难克制自己,这一步好比练功的人缚着重物走路一样。其实苦练比实用还难,但其效果因而更好。如果某种天性太顽强,太难克服,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一、要长时间地严格约束自己。比如有人每当生气时,就在心中暗诵26个字母以制怒。‎ 二、一点一滴地逐渐做起。比如有人在戒酒时,就采用每天比前一天少喝一点的办法,最后戒绝。‎ 当然,如果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性,那是最令人钦佩的——“灵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种一举挣断锁链的人”。‎ 6‎ 此外古人还认为,矫枉不妨过正,用相反的习惯来改造天性,这也是不错的。只是要注意,那另一极端不要是又一种不良习惯才好。‎ 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过于紧张,以便有机会时时回顾一下努力中的成绩和失误。人不能太相信一种天性的克服。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当你放松时又溜回来。就像《伊索寓言》中那只猫一样,虽然变成一个女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餐桌前,但当一只老鼠出现的时候,她就情不自禁地扑上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者应该有自知之明地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 人要慎独。在只面对自我的时候,人的真性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那时人最不必掩饰。在激动的情况下,也易于显露天性,因为激动使人忘记了自制。另外在脱离了所习惯的环境,而处于一种不适应的新境遇中时,人的真性也可能显露。‎ 有的人天性与他的职业要求相适合,这当然是很幸福的事。但是,那些能强使自己做与其天性不相合的事业的人,则更需要毅力。因为在这时,“我的灵魂与我的存在相分离”。因此如在治学方面,对于最难的书,可以定一个时间表,以强制自己按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去读。当然,对于所爱好的学科,就不必如此,因为思想会自然带着你向前跑去的。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1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根认为,人的天性虽然很少能完全根绝,但也可以改变,那就是靠长期养成的习惯来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B.在改变自己天性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目标,这样在努力改变天性的过程中能鼓励自己,并在改变天性取得成效后,能从严从难要求自己。‎ C.人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多寻找考验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高度警惕,不至于又暴露了自己的坏习惯。‎ D.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以生活化的具体事例为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进而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答案 C 解析 “应该多寻找考验自己的机会”错,原文是说,要么避免这种机会,要么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此处断章取义。‎ ‎13.文章开头说人的天性是“隐而不露的”,倒数第二段又说人的真性是“最容易显露的”。作者前后的看法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作者的这两种看法是在不同前提下的结论。前者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人的天性隐而不露;后者是说在人只面对自我时,人的天性最容易显露。一般情况下隐而不露,在只面对自我时最容易显露,这些正是人的天性“狡猾”的体现。‎ ‎14.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西塞罗观点的 6‎ 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西塞罗的这句话肯定了习惯对改变天性的作用。人的天性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②天性是“狡猾”的,它会在人警惕时潜伏,在人放松时又出现。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过于紧张,时常回顾努力中的成绩和失误,以避免天性现原形,促成新的“天性”的形成。‎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