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砀山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 A. 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 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C. 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宗法分封体制。从材料信息看,先是太叔带叛乱,再是晋文公约会诸侯平定叛乱,恢复了周王的地位,说明当时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动摇,故选A项。分封制虽“受冲击”,但宗法制仍存在,故C项错误。春秋第一霸主是齐桓公,排除B项;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诸侯,但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D项。‎ ‎2.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A. 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 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 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 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强调了社会个体应该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促进自身道德的觉悟和完善,这样才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故A 项正确。材料强调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而不是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排除B。C项中“只有”的说法过于绝对,道德自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之一,排除。材料并非只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而是针对社会各成员提出的要求,排除D。‎ ‎3.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是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D项正确;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以及养士之风极为盛行都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AB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本题材料主旨信息是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被各国君主“兼而礼之”,由此判定答案。‎ ‎4.《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癝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 A. 救饥是仁的具体化 B.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C. 应该遵循等级秩序 D. 治国要以德政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不赞成臣子私自救济百姓,认为这样会显现臣子的美德,彰显君主的“无惠”,可见其认为应当遵循等级秩序,选项C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旨是臣子应当遵循等级秩序,而非强调君臣关系,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5.在春秋经传中,秦国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这种现象 A. 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B. 制造了诸侯之间的对立 C. 便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 D. 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国在世袭贵族方面较之前有很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秦国在政治上世袭世家逐渐减少,所以是在政治上进行了转型,故C正确;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变法,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商鞅变法,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强调秦国诸侯之间的关系,只强调了世袭世家越来越少,故B排除;材料只强调世袭世家减少,西周后期诸侯争霸,加速了西周分封制的瓦解,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6.宋朝政府往往采取政策控制市面上纸币的流通量,即宋人杨冠卿所称“贱则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贱;贵则官散之”的称提之术。该措施意在 A. 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B. 规避战时金融风险 C. 保障纸币正常流通 D. 增强社会重商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政府采取提之术等政策控制市面上纸币的流通量,保障纸币的流通,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保障纸币的流通功能,没有体现出解决政府财政危机和规避金融风险,故A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重商意识,故D项排除。‎ ‎7.图1和图2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据此可知儒家文化 A.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 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 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观察两幅图片可知,孔庙数量较多的地方,如山东的西北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数量较少,孔庙较少的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次数较多,因此我们可知儒家文化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材料核心在于体现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而非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故A项错误,D项正确。 从图片中只能得出对山东的影响,没有反映出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1644-1911年间总体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并不能单独得出清代的民间社会影响力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 ‎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 A. 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 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 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 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答案】B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三人的共同目标都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故B正确;A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说“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国人的民族救亡意识,故D项正确;国际社会中 “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的意思,故B项错误;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10.据统计,1872~1913年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上述现象研究的视角是 A. 偏重用政治因素解释经济现象 B. 用过头的方法描写历史的真实 C. 社会阶层的划分决定经济发展 D. 研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标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可知,题干认为近代民族企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较大,说明其研究侧重从政治角度解释经济现象,选项A正确;材料描述现象符合近代民族企业特征,选项B排除;材料研究并为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选项C排除;选项D答非所问,排除。‎ ‎11.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 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 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 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禁止外国优质纺织商品在本国销售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说明英国政府还是允许外国普通商品流入,不符合“闭关锁国”的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33年飞梭的发明,所以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12.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A. 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 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 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 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反映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的信息,排除A;由材料“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可见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选B;材料只涉及选拔太学生,没有涉及太学生的教育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生的特权问题,排除D。‎ ‎13.董仲舒放弃了先秦儒家的那种罕言天道、重人事而轻自然的思维方式,开始像道家、阴阳家那样大讲天道,并由天道来推演与论证其形而下的人道。董仲舒此举意在 A. 弥补先秦儒学存在的不足 B. 神化君权以提升儒学地位 C. 糅合道家、阴阳家的理论 D. 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开始像道家,阴国家那样大讲天道,并由天道来推演与论证其形而下的人道”体现出董仲舒倡导新儒学思想,该思想主要是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D正确;A中弥补错误;C中提高儒学不是主要目的;C中属于现象,不是目的。‎ 点睛: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14.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B.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C.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中“仆”、“部曲”、“庄客”等信息可知,农民逐渐由没有人身自由到可以自由选择地主,这反映了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故B项正确;夏商西周时期还没有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地主,变化的是土地经营权,故C 项错误;“仆”、“部曲”、“庄客”等都不是自耕农,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有效材料信息是秦汉到宋元,这一阶段农民的称谓反映出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反映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1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商人,秉承这样一个传统,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去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而是千方百计想从官方获取捕鼠的特权。在这些商人看来,如果没有获取捕鼠的特权,再高效的捕鼠器,都无法工作。材料说明了 A. 古代商人有独立的经商意识 B.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工商食官”‎ C. 古代商人深受特权社会剥削 D. 古代商业对官府的依赖性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A项不符合“而是千方百计想从官方获取捕鼠的特权”,排除;题中“中国古代商人”指的是民营商人,B中“工商食官”的说法错误;题中未提及官府对商人的剥削,排除C;由材料信息“中国古代商人……千方百计想从官方获取捕鼠的特权”可知,古代商人对官府的依赖,表明古代商业对官府的依赖性较强,D符合题意。故选D。‎ ‎16.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A. 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B. 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 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 D. 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项。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 ‎17.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 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 B. 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C.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D. 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材料中所述“社会主义”“苏俄”“以俄为师”“时髦名词”“共同选择”等信息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迅速传播,故C项正确;北洋军阀时期虽一度思想控制松弛,但与材料宣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旨不相符合,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救国方式有多种,并未达成共识,排除B项;社会主义此时也未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排除D项。‎ ‎18.如表为《申报》中“民族”和“中华民族”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表,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 ‎“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 ‎“中华民族”可检索出的条目(条)‎ ‎1911‎ ‎243‎ ‎1925‎ ‎502‎ ‎81‎ ‎1928‎ ‎1119‎ ‎183‎ ‎1939‎ ‎2369‎ ‎372‎ A. 民族主义生成依赖于大众传媒 B. 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意识提高 D. 民族危机提高了国人民族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民族”、“中华民族”等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历次的列强入侵推动了国人民族意识的提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大众传媒不是民族主义生成的主要途径,这种现象主要与当时社会局势有关;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1911-1939年期间“民族”、“中华民族”等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这是此时期列强入侵的结果,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9. 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 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 B. 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 C. 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 D. 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 ‎【答案】A ‎【解析】‎ 从对归国留学生进行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知识的考试,并以此作为获得功名的依据,表明晚清选官已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的变迁,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反映的考查内容的变化来看,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留学生的态度,排除C项;1905年科举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 ‎20.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1.1860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表明 A. 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B. 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 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 D. 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天津条约》保障天主教可在全国各地自由传教,由于最惠国条款,新教传教士也从条约中得到利益,故C项正确,A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教信仰自由,故D项排除。‎ ‎22.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根据“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结合所学,甲午战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说明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世纪末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错误;排除B;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联系所学知识,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1899年重新出现北洋水师,说明中国近代化进程没有中断。‎ ‎23.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1936年 北平4,上海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1所 ‎1938年 云南4,四川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1所 ‎1944年 四川6,云南3,陕西3,贵州2,上海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1所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答案】A ‎【解析】‎ 民国前期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导致了国立大学分布的严重失衡,国立大学偏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抗战的全面爆发给华北、华东地区的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故A正确;在成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抗战爆发,而不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排除B;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4.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就有仅英国领事处理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英国人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B.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C.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 D. 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人审理,故导致英国人在中国无所顾忌,大量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在中国的犯罪情况,不能体现出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在上海的涉案情况,没有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在上海犯罪数量多,不能体现出上海的社会治安状况混乱,排除D。‎ ‎25.《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A.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B. 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 C. 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 D.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答案】B ‎【解析】‎ 材料强调《临时约法》具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主要是因为民主政治受到了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故B项正确。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并不是因人立法的主要原因,排除A。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并不是因人立法的主要原因,排除C。当时的确存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但这不是宪法出现因人立法的原因,排除D。‎ 二、主观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季道光十五年,英国轮船“查甸号”航抵我国,此为轮船出现于我国海面之始。外轮侵入,旧有帆船,相形见绌,运费不及其廉,航行不及其速,我国航运,已难竞存。复因鸦片战败,缔结《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航行无阻;继以《天津条约》《烟台条约》,增加口岸,嗣后玫《长江通商章程》;未几,再行追加条款,更制定《内河行轮章程》。外轮遂在我国内河,畅行无阻。各国视为利薮,竞辟航路,设立轮船公司。‎ ‎——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1937年)‎ 材料二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意识到领水主权丧失所带来的危害,要求列强放弃在华领水特权已经成为民国政府废约运动的重要内容。随着废约运动的开展,收回领水主权的努力逐渐得到回报,当时一系列新条约的签订事实上就意味着中国领水主权逐渐得以恢复。新约的签订使中国领水主权无疑得到了尊重,尽管这还只是条约文本意义上的尊重,但毕竟从法律上解除了中国领水主权所受到的约束。对于这种法律程序上的主权恢复活动。还是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是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领水主权回归正常状态的重要步骤。当然,新约的签订并不意味着中国领水主权的立即恢复。由于列强不愿意真正放弃原有特权,加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卖国,中国领水主权并没有得以完全恢复。新条约签订后,中国领水主权依然不是完整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国民党政权垮台。‎ ‎——刘利民《民国时期中外新条约的签订与领水主权的部分恢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领水主权丧失的原因及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为恢复内河航运权做了哪些努力。‎ ‎【答案】(1)原因:明清“海禁”政策的制约,帆船航运竞争力弱;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沿海及内河通商口岸;中国整体实力落后。‎ 危害: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领水航运权,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对中国的政治、国防等造成了极大危害。‎ ‎(2)努力:洋务运动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型企业,1872年设立了轮船招商局,与列强 轮船公司竞争内河航运权;民国时期开展废约运动,中国领水主权部分恢复;新中国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完全恢复了国家主权。‎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外轮侵入,旧有帆船,相形见绌,运费不及其廉,航行不及其速,我国航运,已难竞存”可知原因是明清“海禁”政策的制约,帆船航运竞争力弱;根据材料一“复因鸦片战败,缔结《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航行无阻;继以《天津条约》《烟台条约》,增加口岸,嗣后玫《长江通商章程》;未几,再行追加条款,更制定《内河行轮章程》。外轮遂在我国内河,畅行无阻”可知原因是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沿海及内河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中国整体实力落后方面回答原因。第二小问危害,结合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可知中国领水主权丧失的危害是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领水航运权,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对中国的政治、国防等造成了极大危害等方面思考作答。‎ ‎(2)结合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可从洋务运动建立近代工业抵制外来侵略、民国政府废约运动部分收回领水主权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完全恢复内河航运权等方面总结中国人所做的努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朱熹进一步阐释“君为臣纲”就是臣下对君主尽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关键;“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对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对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夫为妻纲”的关键是“节”,它用于规范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极力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 ‎——据徐广东《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等整编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自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三纲之说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不彻底除“三纲”之说,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摘编自陈独秀《青年杂志》‎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三纲”之说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你对“三纲”之说的认识。‎ ‎【答案】(1)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的主张奠定了“三纲”之说的基础;汉代,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之说,确立了君臣、父子、夫妇的主从关系;宋代,朱熹将“三纲”进一步阐释为“忠、孝悌、节”,并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2)看法:“三纲”之说不利于独立自主人格的形成(或“三纲”之说铸就奴隶道德);不利于实现民主共和,应该彻底废除。‎ 影响: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或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或有利于解放民众思想);对“三纲”的彻底批判,易导致片面看待传统文化。‎ ‎(3)认识:“三纲”之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社会,可将“三纲”阐发为领导、父亲、丈夫分别是职员、子女、妻子的典范。‎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等信息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等三个阶段说明中国古代“三纲”的发展历程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看法,根据材料二“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三纲之说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不彻底除‘三纲’之说,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可知是“三纲”之说不利于独立自主人格的形成(或“三纲”之说铸就奴隶道德);不利于实现民主共和,应该彻底废除。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对“三纲”之说的认识,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一方面肯定其精华内容,另一方否定其糟粕部分;还可以从现代社会关系的角度考虑,如可将“三纲”阐发为领导、父亲、丈夫分别是职员、子女、妻子的典范。‎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整体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的思想,考查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陈独秀对“三纲”之说的看法及其影响;以及对“三纲”之说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曾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器 ‎1873年 ‎2.6‎ 一 ‎※‎ ‎37.4‎ 一 ‎58.3‎ ‎1.7‎ ‎1893年 ‎15.6‎ ‎—‎ ‎—‎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年 ‎39. 1‎ ‎0.2‎ ‎0.5‎ ‎13. 1‎ ‎11.9‎ ‎28.3‎ ‎6.8‎ ‎1920年 ‎36.4‎ ‎0. 9‎ ‎2.8‎ ‎8.2‎ ‎12.3‎ ‎31.2‎ ‎8.3‎ ‎1930年 ‎45. 1‎ ‎0.1‎ ‎3.4‎ ‎3.5‎ ‎12.2‎ ‎27. 1‎ ‎7.4‎ 一一节选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从1873~1930 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阐述:1873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1873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191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示例二 论题: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阐述:1873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主要明确提供材料的内涵,本题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围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可以得出“从1873~1930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依据所学从1873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1873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191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开放试题答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1. 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 ‎2. 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 ‎3. 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