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2017-0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2017-03)

‎2016学年度下学期3月段考高二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 ‎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在塞外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独处异乡的诗人怎会不向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江南?怎会不思念远方的亲人?‎ ‎②一些不纯洁的想法,将事物的本质层层遮蔽,使人误以为云遮雾罩方可包罗万象,人为地把一切都弄得很复杂。‎ ‎③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以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④新时期以来,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是明显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好作品、精品力作是微不足道的,是少得可怜的。‎ ‎⑤如果明知道这里隐患重重,却还是被“各种原因”束缚了手脚,首鼠两端,一旦更多、更大的事故发生,恐怕要落个补救无门,追悔莫及的结局。‎ ‎⑥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尽火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络谣言一度愈演愈烈,要根治这一现象,既有赖于政府出台制度来规范络行为,也有赖于广大民对谣言的自觉抵制。‎ B.当然,从坏处准备不是一味地谨小慎微,更不是说不要前进,而是说要提高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在稳固的基础上更好地前进。‎ C.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D.由于“双十一”期间下单的包裹往往需要1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全部派送到位,引发了消费者“快递变慢递”的怨言。‎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 ‎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⑥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① D.④②①⑥③⑤‎ 二、古诗文阅读(共44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悟已往之不谏 谏:进谏 B.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遄:迅速 D.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D.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6.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今乃得玩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B.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台隍枕夷夏之交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3分) ( )‎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B.策扶老以流憩 C.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8.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彼且奚适也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剑,一人敌,不足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藩,字叔翰,其先赵州人。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藩晏如也。‎ 徐州张建封辟节度府。建封卒,濠州刺史杜兼疾驱至,阴有觊望①,藩泣谓曰:“公今丧,君宜谨守土,何弃而来?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兼恨之,因诬奏“建封死,藩撼其军,有非望”。德宗怒,密诏徐泗节度使杜佑杀之。佑雅器藩,得诏,十日不发,召见藩曰:“世谓生死报应,验乎?”藩曰:“殆然。”曰:“审若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藩,藩色不变,曰:“信乎,杜兼之报也!”佑曰:“慎毋畏,吾以阖门保君矣。”帝未之信,亟追藩。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释之,拜秘书郎。‎ 王仲舒与同舍郎韦成季、吕洞日置酒邀宾客相乐,慕藩名,强致之。仲舒等为俳说度语相狎昵,藩一见,谢不往,曰:“吾与终日,不晓所语何哉!”后仲舒等果坐斥废。累擢吏部郎中。裴垍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絪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藩忠谨,好丑必言,帝以为无隐。尝问祈禳②之数,藩言:“孔子病,止子路之祷。汉文帝每祭,敕有司敬而不祈。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且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帝悦曰:“当与公等上下相勖,以保此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藩遽取笔灭“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宰相权德舆失色曰:“有不可,应别为奏,可以笔涂诏邪?”藩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既而事得寝。明年,为华州刺史。未行,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谥曰贞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有删改)‎ ‎【注】①觊望:静候接任的企图。②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B.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C.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D.藩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辟节度府,指被节度使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 B.弹劾制度是唐代监察理念的直接体现,由吏部专司弹劾之职。凡文武百官,内外臣僚,甚至包括皇亲贵胄与宦官在内,不论官阶高低,都可以弹劾。‎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于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D.赠户部尚书,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在功臣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藩入仕以后,刚直不阿。节度使张建封死时,刺史杜兼觊望节度使位置而前来奔丧,李藩义正词严地指责他擅离职守,并声言若不速回濠州职任上将依法弹劾他。‎ B.李藩在朝为官,交往谨慎。在朝担任秘书郎时,同僚王仲舒等因仰慕他的名节而强行邀请他赴宴,宴会上王仲舒等说玩笑话和隐语,此后李藩就不再和他们往来了。‎ C.李藩忠于皇上,敢于进谏。唐宪宗向他询问祈禳之数时,李藩援引孔子生病却不让子路祈祷、汉文帝每逢祭祀就祈祷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直言劝诫,指出让百姓安宁就能福至。‎ D.李藩坚持原则,不畏强权。节度使王锷贿赂皇帝身边人寻求兼任宰相,宪宗皇帝下密诏同意兼任,李藩看到密诏时立即笔涂诏书驳回,其做法让同僚权德舆大惊失色。‎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帝未之信,亟追藩。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3分)‎ ‎ (2)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3.《唐诗归》中钟云评价说:“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请你说说“迟”妙在何处。(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4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4.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诗中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9分)‎ 三、默写(共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观猎》中与打猎时的紧张、激烈、迅疾形成鲜明反差的两句诗是 , 。‎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一句是 。‎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一句“ ”来写始皇日渐失去人心而极端专横孤立。‎ ‎(6)《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四、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6-18题。(共15分)‎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17.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8.“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四、语言运用题(共12分)‎ ‎19.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调查数据,拟写两条建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每一条在20字内。(6分)‎ 近年来,“幸福”成为大众舆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目前发布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结果显示,全国有44.6%的人感觉“幸福”,42.85%的人感觉“一般”,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原因主要有财富(55.53%)、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等。2012年中国百姓最期待改善的事情,依次是收入状况(65.25%),缩小贫富差距(39.1%),社会保障(36.14%)。而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万亿,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已达10.37万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财富已经增长较快、积累较多。‎ 建议一:‎ 建议二:‎ 五、作文(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一位四川的哥付世贵拉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几经周折找到了对方的电话并与之取得了联系,而为了还包他先后出了3趟车,因此要求对方按出车里程付费65元后才归还。乘客极不情愿地付费拿回了自己的包。事后该乘客把这事以《出租车司机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发到微信上,友也人肉出“敲诈司机”的姓名住址,一时间付世贵遭到很多人的谩骂攻击。付世贵感到很委屈。‎ ‎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 ‎201_学年度__学期期__考试高__级____科(X)试题答卷 座位号:‎ 答卷从此开始(答案请另立一个文件)‎ ‎2016学年度下学期段考测试高二级语文试题答案 ‎1.(3分)答案:C 解析:①草长莺飞:形容江南的暮春之景。使用对象不当。②包罗万象: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③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④微不足道: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不合语境。⑤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踌躇。⑥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2.(3分)答案:A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增强”。C分句递进关系不当,应把关联词“不仅……而且”前后内容位置互换。D缺少主语,应在“引发”之前加“这”。‎ ‎3.(3分)答案:D 解析:由选项可知,首先判断④和⑥谁放在第一位,⑥有代词“它”,所以④放在第一位,排除A、C;④的“不仅是”呼应②的“更重要”,由此选D项。‎ ‎4.(3分)答:A 谏:止,挽回。‎ ‎5.(3分)答:B 盘桓:滞留不进的样子。 ‎ 解析:A不行:不出发。今译:不允许,不可以。C如此:如此……何,一个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拿……怎么办。今译:像这样,这样。D文章:美好的景色。今译:作品,著作。‎ ‎6.(3分)答:D其:自己,我。 ‎ 解析:A乃:只/却。B以:用来/因为。C之: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3分)答:C 解析:A昼:名词作状语。B策:扶着,拄着。名词作动词,原义是拐杖。D屈:使动用法。‎ ‎8.(3分)答:A宾语前置句。‎ 解析:B定语后置/判断句。C被动句/状语后置句。D判断句/一般陈述句。‎ ‎9.(3分)C ‎10.(3分)B(弹劾官员由御史台负责。)‎ ‎11.(3分)C(汉文帝祭祀时是恭敬而不祈祷。)‎ ‎12.(1)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藩。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未之信”倒装,“亟”,各1分;大意通顺1分)‎ ‎(2)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他们、让他们高兴。(“使”如果,“私”偏爱,“悦”使动用法,“让他们高兴”,各1分,大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李藩,字叔翰,他的祖先是赵州人。李藩青年时容貌娴雅美丽,在学习方面很聪明。父亲去世时他停留在家守孝。他家本来财产很多,姻亲们前来慰问时,有人拿着财物离去,李藩不曾过问。此后他更加致力施舍财物。住家几年,他的家财就大致耗尽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广陵一带陷入困境,连自己都不能救济。妻子儿女跟着责备他,李藩却快乐依旧。‎ 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征召他到节度府做官。张建封去世时,濠州刺史杜兼快速地骑马赶到,他暗地里有静候接任节度使的企图,李藩却哭着对他说:“张公现在去世了,您应该小心谨慎地守护州境土地才是,为什么要放弃州境土地跑来?您应该赶快回去,否则我将依照法律弹劾您!”杜兼因此仇恨他,于是就诬告上奏:“张建封去世后,李藩扰乱他的军心,有非份的企图。”唐德宗得奏后大怒,下密诏让徐泗节度使杜佑杀掉他。杜佑一向器重李藩,得到诏书,十天都不行动,然后召唤接见李藩说:“世上人说有生死报应,灵验吗?”李藩说:“大概如此。”杜佑说:“如果真如此,那么您应该遇事没有担忧。”于是杜佑就拿出密诏给李籓看,李藩看后神色不变,说:“真灵验啊,这是杜兼的报复!”杜佑说:“一定不要害怕,我拿一家人性命来为您担保。”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藩。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皇帝释放了李藩,并授予他秘书郎的官职。‎ 王仲舒与同舍郎官韦成季、吕洞每天摆酒宴邀请客人互相作乐,他们因仰慕李藩名望,硬性地邀请李藩前来。王仲舒等人说一些戏笑嘲谑的言辞和隐语,互相亲近而不庄重,李籓藩和他们见面一次后,就拒绝邀请再不前去,说:“我和他们整天相处,不懂得他们说的是什么!”往后王仲舒等人果然因为犯罪而被贬谪罢黜。多次提拔后李藩官至吏部郎中。裴垍告诉唐宪宗,说李藩有做宰相的才能。恰逢郑絪罢相,宪宗趁机授予李藩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李藩为人忠诚谨慎,好坏一定据实说,皇帝认为他说话没有隐瞒。唐宪宗曾经询问他祈福消灾的方法,李藩回答说:“孔子生病的时候,阻止子路的祈祷。汉文帝每次祭祀神灵,命令有关官员对神灵态度恭敬而不许祈祷。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他们、让他们高兴 ‎。再说对百姓有义的人必然能与神灵和睦相处,百姓的意愿是神灵的主宰,百姓安宁福祉就自然到来。”皇帝听后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和您等上下互相勉励,以致能守护着这些箴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权臣和近臣寻求兼任宰相,皇帝下密诏给中书省、门下省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李藩见诏后立即拿笔涂掉“宰相”二字,并在密诏的左边签署意见说:“不可以。”李藩拿着密诏要回去奏报皇上。宰相权德舆大惊失色说:“有不可以的,应该另外写奏章,可以用笔涂改诏书吗?”李藩说:“形势紧急,过了今天就不能阻止了。”这件事不久就得以搁置平息。第二年,李藩外任华州刺史。还未赴任,李籓就去世了,这年他年龄五十八岁,朝廷赠官户部尚书,谥号叫贞简。‎ ‎13.答:“迟”意为迟缓,缓慢。(1分)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1分),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1分),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1分)。‎ ‎14.答:《暮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惆怅、落寞之感;(2分)《暮春山间》则表现了作者对春景的留恋、喜爱,和欣赏美景时从容、自在的闲适之情(2分)。‎ ‎《暮春》中,诗人先直抒胸臆(1分),一腔春愁惟落花能解,却无人可知。然后又借景抒情(1分),用已经飘白的柳绵、老去的东风,还有隔着树枝斜照过来的夕阳,凄凄鸣叫的子规等典型的暮春意象,表现出春意已去,远不可追的惆怅感。‎ ‎《暮春山间》中,作者先以“缓步”侧面写(1分)自己从容与悠闲的心态,再借景抒情(1分),只见莺燕忙着飞来飞去都顾不上啼鸣,生机依旧、不见颓丧;而桃花虽落,水有余香。这种种景象都激发了作者对暮春之景的留恋之感、喜爱之情。(结合诗句分析1分)‎ ‎15.默写参考答案:‎ ‎(1)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朝菌不知晦朔 (5) 日益骄固 (6)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6. D得3分,B得2分,E得1分【解析】E项,“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不准确,有其保守的一面,但更多是对土地的留恋。A项,“孤僻”错,应是“固执”。C项,“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错,小说的主题并不是环保问题,而是对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下,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 ‎17.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示着他对土地的告别。(四点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一般而言,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着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是六安爷手中的农具。从深层含义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那么“锄”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成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从全文的主旨来看,作者表现了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逐渐被“锄掉”的对程,所以从社会层面讲,“锄”这一动作有“替代”的象征意义。‎ ‎18.六安爷层面(3分):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点;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3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理解六安爷的关键”和“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暗示答题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两方面进行分析。“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文中三次出现,多次不顾村人的劝阻,一方面表现了六安爷的固执性格和对土地的温情与热爱,另一方面因为六安爷处于半瞎状态,加之百亩园即将消逝,再无没有机会锄地了,所以要“过瘾”,也突出了六安爷对失去耕地的无奈与悲凉。从主旨角度看,六安爷个人的“过瘾”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劳作,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更有精神寄托的内涵。从社会层面讲,小说揭示农业耕地被工业生产挤占的现状,通过六安爷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与不舍,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工业化社会到来的深沉思考。‎ ‎19. 参考答案:与苏轼同游赤壁 与李清照把酒黄昏(6分)‎ 解析:这道题是仿写、修辞手法运用、语言连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试题。考生要细致分析横线前两句的内容与结构特点,使所写句子做到语意连贯,风格统一,构成排比。分析“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可知所选人物都是古人,并且人物与其行为以及行为所涉及的对象都有直接的内在联系,三者构成主谓宾结构,语意流畅,风格统一。“攀蜀道”“拍遍栏杆”分别是李白、辛弃疾作品中有关内容的压缩凝聚。此题难点就在于古人的行为及其所涉及的对象要有典型性和真实性,切忌空泛,如“与杜甫把酒赏月”就缺乏真实性。当然,所写句子的人物与后面的谓语宾语之间更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每句3分,其中选择古人1分,人物与动作相合1分,句式1分。‎ ‎20. (1)提升人们幸福感应从改善国民收入着手。‎ ‎(2)改革分配制度,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每句3分)‎ 五、作文 分析材料:‎ 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则材料的中心问题:的士司机送包包该不该收费?——即:助人有偿还是无偿?‎ 参考立意:(言之成理则可,)‎ ‎1.以付世贵为写作角度:‎ ‎①认同他的做法。‎ A、几经周折找失主并自己送回包包,可见他是一个热心善良、不贪财之人。‎ B、他只是收取里程费,并没有敲诈勒索,无可厚非。‎ ‎②批评他的做法。 ‎ A.送还失物、拾金不昧是美德,不应使金钱让美德“变了味”。‎ B.送还失物是义举,索要合理的车费与报酬是权利;义举与权利两者并不冲突。‎ C.送还失物、索要车费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与乘客做好沟通,避免产生矛盾。‎ D.行善不要计较得失。‎ ‎2.乘客的角度:‎ A.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司机的送还之举,也是一种美德。‎ B.即使心有不满,也要选择合理的途径表达诉求,不能以侵害名誉、扩大事态的方式解决。‎ C.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司机。‎ D.善行善心也需要鼓励和回报 ‎3.友的角度:‎ 此角度易剑走偏锋,即容易偏离题意,因此角度非材料的主要对象。从此角度确立观点“我们要保护别人隐私,要共同维护络安全”如果能扣紧材料展开议论尚可,但如果撇开材料论述此中心,则属于放大话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