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鹰潭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 二 历 史 试 题 说明:1、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中性笔或铅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天下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个派别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3.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5.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A.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C.格物致知在于明德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6.下列明清时期思想家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黄宗羲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王夫之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A. 抨击程朱理学 B.反对君主专制 C.继承儒家思想 D.倡导经世致用 7.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A.崇尚知识美德 B.重视道德规范 C.尊崇法律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 8.依据下图可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圣母图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9.中世纪时天主教规定只有神父才能阅读《圣经》,到了16世纪中期,许多教民相信只要是信徒就可以直接阅读《圣经》,只要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 A.天主教会放弃对教民的精神控制 B.信仰得救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文艺复兴解放了教民的思想 D.天主教信仰被新教信仰取代 10.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 A.推翻专制 B.人身自由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11.表1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表1 记述 出处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 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 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 12.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 B.为了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 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13.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所擅书法字体一致的是 14.表2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表2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15.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的解读正确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知识经济的出现 C.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1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17.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表3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8.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一书时,不无心痛地写道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主要反映了 A.民主科学地位得以确立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终结 C.文化领域出现极端倾向 D.国人接受文化的多元性 19.李大钊在演说中称:“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该演说的目的是 A.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B.颂扬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C.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D.号召民众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 20.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C.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21.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2.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冲破了思想樊篱 B.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C.深化了体制改革 D.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23.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时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表4 时间 1977 1979 1984 1988 2008 2011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24.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的精髓,是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解说出来,使其成为利器,去扫除古典主义和贵族僧侣主义的颓废之气。以下作品能体现该精髓的是 A.《人间喜剧》 B.《巴黎圣母院》 C.《老人与海》 D.《百年孤独》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7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8分) 26.(12分)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材料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科技界和企业界针对我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些讨论:一种观点主张大力进行技术引进;另一种观点则更强调自主创新;也有一种观点提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 ——摘编自孙建、吴利萍、齐建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或互补》 你赞成上述科技讨论中的哪一种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的现象”的理解。(9分) 鹰潭市2018-2019上学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 CDACB 6-10 BCABC 11-15 DDCCD 16-20 DACAB 21-24 DABA 二、非选择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4分) 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3分)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利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6分)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4分) (3)关系: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2分) 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专制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2分) 必然性:列强不断侵华使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4分,答到两点即得4分) 26题、答案示例 答案一:观点:赞成第一种观点,赞成技术引进。(2分) 论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设备———中国近代化开端;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实现经济现代化;新中国建国初期引进苏联资金和技术发展科技;清政府及日本幕府统治时期闭关锁国———落后挨打。(运用中外两个事例论证即给8分) 结论:总之,技术引进利于科技和工业进步,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2分) 答案二:观点:赞成第二种观点,赞成科技自主创新。(2分) 论述:英国工业革命重要发明———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科技发明———跃居世界前列;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中国在中苏关系恶化后自主研发核武器———巩固国防。(运用中外两个事例论证即给8分) 结论:总之,自主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强国家实力。 答案三:观点:赞成第三种观点,即赞成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互为补充。(2分) 论述:美国和德国既引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积极自主创新———跃居世界前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既有技术引进又注重自主创新———航空航天、巨型计算机等领域成就突出。(运用中外两个事例论证即给8分) 结论:总之,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既推动民族科技进步增强国家实力,又能保证民族发展的自主性与创新性。(2分) 27、(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6分,每点3分。) (2)理解:(可以从明治维新特点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方面回答,还可以直接对材料进行解释和举例。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如: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又如: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再比如:明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神道崇拜等。(9分,能够概括出“奇特”的方面得6分,举一个例子得3分,共9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 河北专版2020中考英语复习方案第二篇语法专题突破专题07动词及动词短语试题人教新目标版
- 物理卷·2018届天津市六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等)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2016-11)
- 【精品】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总结
- 基层公务员述廉报告
-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练习新人教版
- 浙江省义乌市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 中考化学总复习 练习题八(及答案)
-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Word版缺答案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国旗下讲话稿——激发最绚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