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9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文(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列各题。读图回答问题。 1. 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 A. ①——武汉 B. ②——杭州 C. ③——石家庄 D. ④——福州 2. 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1. B 2. B 【解析】试题分析: 1. 7.由题干可知,此时为4月1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从表中可以计算出①昼长为12:47,②为12:56,③为12:56,④为13:12,因此①可能为福州,④可能为石家庄。 2. 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京时间15:30,武汉市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则影子朝向东北方向,动车朝太阳方向前进,所以C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中国帆船第一人”郭川驾驶一条40英尺帆船于2012年11月18日从家乡青岛起航,开始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下面为其“环球航行路线图”(→代表其航行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在航行过程中,若只考虑洋流因素影响,则其在图中①②③④等四航段航行速度较快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在③处附近,受洋流和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其西侧岛屿的东部所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5. 如果郭川仅持有GPS信号接收机,那么他在航行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 测定某海岛的地理位置 B. 获取马六甲海峡附近植被的图片 C. 测量南美洲南端某地的海拔 D. 确定帆船的行进方向 【答案】3. A 4. B 5. B 【解析】 3. 本题考查的是洋流对航行的影响。对比全球洋流分布图和其航行路线图可知,③④两航段航行方向均与洋流运动方向相反,而①②航段航行方向均顺西风漂流,故①②航段的航行顺风顺水,航行速度最快,排除BCD,正确答案为A。 4. 根据题干和图示可知,③航段西侧的岛屿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山地迎风坡,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分布。排除ACD,正确答案是B。 5.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利用GPS信号接收机可以测定某海岛的地理位置 、测量南美洲南端某地的海拔、确定帆船的行进方向。如果要获取马六甲海峡附近植被的图片,需要应用遥感(RS)技术。排除ACD,正确答案是B。 6. 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与衰退性产业转移,其中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张性产业转移与衰退性产业转移,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汽车零配件生产 B. 衰退性产业早期的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C. 扩张性产业转移的是服装、鞋帽生产 D. 扩张性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外部市场 【答案】D 【解析】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属于成长性产业(区域的成长性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目的;根据题干中关于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概念可知,结合地区特点,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排除ABC,正确答案为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见成效,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目标基本达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近年来该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 B. 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 林草种植面积扩大 D. 风沙危害严重 8. 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7. C 8. C 【解析】 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见成效,主要是生物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退耕导致耕地面积缩小。排除ABD,正确答案是C。 8. 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增强,对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的影响是降低流量的峰值,延迟峰值的形成时间。排除ABD,正确答案是C。 【点睛】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植被覆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下暴雨时地表径流形成较慢,河流的径流量增加慢,即河流的洪峰到来较晚,洪峰期水位低,因此准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减轻河流的洪涝灾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的含沙量较小,下游泥沙淤积慢,即使河流径流量较大,洪峰水位也不一定很高。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9.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Ⅳ D. Ⅲ、Ⅳ 10.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 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 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 改善其航运条件 D. 减小洪水危害 【答案】9. B 10. D 【解析】 9. 图示地区南部为辽中南地区,处于辽河下游。辽河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径流量小;辽中南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 10. 该工程从哈尔滨上游调水,可减轻哈尔滨的洪水危害。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原因是右图中的( ) A. ①强②弱 B. ①强③弱 C. ③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12. 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高压带 C. 西风带 D. 东南信风带 13. 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A. B. C. D. 14. 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 散热、防风沙 B. 驱寒保暖 C. 接受“日光浴” D. 穿着和行动 【答案】11. A 12. B 13. D 14. A 【解析】 12. 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图示为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根据该气候所处的纬度可知,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使当地形成了干燥的气候特征。排除ACD,正确答案是B。 13. 该地全年炎热干燥,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示意图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 分析资料可知,该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当地人穿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是为了散热、防风沙,A正确。此类服装起不到驱寒保暖的作用,B错误。遮挡的很严是为了阻挡强烈的太阳辐射,C错误,宽松长袍不利于运动,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示意图,并会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同时要抓住图片信息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 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16.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 A. 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 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 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6.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题分析表明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故选D。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0°~23°26'N D. 0°~23°26'S 18. 图中C处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 夜长最短 B. 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 气温最高 D. 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答案】17. D 18. B 【解析】试题分析: 17. D点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E点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两次达最大值,且太阳直射点离南回归线较近,由此可以判断该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故D项正确。 18. C点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该地昼长夜短,故A项错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故B项正确;气温最高时为1月,故C项错误;太阳活动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9. 下 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少雨 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 【答案】D 【解析】乙地位于北纬30-40之间,0°经线经过,根据海陆分布推知该地位于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要想明确该地的气候特征必须要判别此时的月份。根据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可知此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故为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排除ABC,正确答案是D。 下图是手机天气预报软件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造成“昨天”本市天气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B. 大气处于静稳状态 C. 取暖排放更多污染物 D. 大气的降水量较大 21. 造成该星期北京市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 图中“昨天”的天气符号图表明有雾霾天气现象。根据雾霾产生的原因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形成雾霾天气,B正确。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大气的降水量较大 有利于减轻大气中的污染物,有效降低雾霾的发生,A、D错误。根据近五天的气温情况,平均气温高于00C,大气中污染物不应该是因为取暖排放的C错误。故选B。 21. 根据气温变化图可知降温明显,风力较大,有降雨过程,结合图示时间10月26日,可知冷锋过境的可能性最大。排除ABD,正确答案是C。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要根据题意注意区分,并判断其影响。 22. 台风是由西北太平洋洋面的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其对应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A为北半球气旋,B为暖锋,C为北半球的反气旋,D为冷锋。排除BCD,正确答案是A。天气系统示意图的识别。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 23. 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该日20时( ) A. 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 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 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答案】A 【解析】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从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以得出,北京此时受冷锋影响,若暖气团较为干燥,北京会出现大风扬尘天气,空气污染加剧,东海海域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风浪小,低压天气系统中,Q强度最强,Q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冷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24.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题。 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下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A. 华山 B. 喜马拉雅山 C. 阿尔卑斯山 D. 安第斯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的形成。据图可知,①为地垒构造,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岩块,与华山的形成类似,A正确;而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第斯山脉都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属于褶皱山脉,BCD错误。正确答案为A。 25. 下图是北京野三坡的一处花岗岩巨石景观,被形象地命名为“天犬待月”。其形成过程为( ) A. 岩浆喷出——风化剥蚀——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向斜成山——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D. 岩浆喷出——固结成岩——侵蚀搬运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说明该处为北京野三坡的一处花岗岩巨石景观,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而此时出露地表形成“天犬待月”景观。该处的地貌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在地壳上升运动中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该巨石景观。排除ABD,正确答案是C。 二、综合题(3小题,共30分) 26. 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N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A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__。 (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 (3)图示时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北半球节气)点,此后一周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__________。 【答案】(1)15°E 9时 (2)165°W向东至180°(或180°向西至165°W) 23°26′S至90°S (3)冬至 速度逐渐加快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属于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部分知识点并进行熟练运用。 (1)本题考查经度的判断以及地方时的计算。据图分析,N位于30°W和60°E之间,两条经线之间相差90°,故N为15°E,此时N为12时,向西与A所在经线相差45°,则A时间比N晚3小时,故A所在经线为9时。 (2)本题考查日界线相关知识点。日界线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新的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N为15°E,N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5°E的对应经线,为165° W。故新一天的范围是165° W向东到180°,北京经度约为116°E,位于新的一天范围内,故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65° W向东至180°(或180°向西至165° W)。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23°26' S至90° S。 (3)本题考查节气的判读以及地球运动的速度。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冬至日。1月初,地球公转到了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冬至日(12月22日)之后的一周内公转速度不断的变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纬线上东边的时刻始终比西边早。 27.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区域“两地风力季节变化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两地均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图示区域风力季节变化的原因。 【答案】(1)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冬季受西风控制,风力较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风力小 【解析】整体分析:根据海陆轮廓可知此区域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本题主要考查直布罗陀海峡两岸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风力季节变化的原因。 (1)图示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两岸;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高压控制;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根据“两地风力季节变化折线图”可知风力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结合该区域的位置: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因此风力较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风力较小。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新能源产业研发投入大、风险高,规模化生产需要大量投入,产品推广应用初期成本较高。下表是我国三类发电能源成本比较。 材料二:太阳能和风能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左图是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场及其安装企业分布图,右上图、右下图分别是西藏某太阳能光伏电站、新疆某风电场景观图。 (1)我国主要风电场集中在 地区和 地区。请根据所学,分析两地风电资源丰富的原因。 (2)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风电开发的优点是 。 (3)甲地风能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风电场,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西北内陆: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东南沿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面摩擦力小 (2)建设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风力发电不受昼夜影响;对原有土地利用影响小,对生态破坏小。 (3)人烟稀少、经济落后、风电市场狭小。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能源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考虑能源本身的丰富与否,是否清洁,开发成本,技术要求等,同时还要分析能源开发后的社会条件。 (1)由图可知,我国的主要风电场集中在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原因如下 西北内陆: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东南沿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面摩擦力小 (2)从材料可知,风电开发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风力发电不受昼夜影响;对原有土地利用影响小,对生态破坏小。 (3)甲地人烟稀少、经济落后、风电市场狭小。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29.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读下图,回答下题。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数字地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3S技术和数字地球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动态监测沿海海平面变化状况,从而获取海平面变化信息。正确答案是A。 【点睛】 3S技术的应用:RS,在不直接接触有关目标物的情况下,在飞机、飞船、卫星等遥感平台上,使用光学或电子光学仪器即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和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GIS,具有数据输入、预处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数据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GPS,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下图为某地区平均气温最低月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 甲地、丁地、乙地、丙地 B. 乙地、丙地、甲地、丁地 C. 丁地、甲地、丙地、乙地 D. 丁地、乙地、甲地、丙地 31. 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气象条件(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起重要的作用,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 气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丁地 【答案】30. D 31. B 【解析】 30. 根据等值线的规律,据图中气温递变规律,读出四个地点的气温值。甲地为-2—0℃,乙地为-2-0℃,丙地为-4一-2℃,丁地为4—6℃。因此,气温最高的为丁地,最低的是丙地。排除ABC,故选D。 31. 乙地近地面上空,气沮随高度从一2℃上升到了0 ℃ ,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中气沮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即出现了所谓的逆温现象。这种大气现象出现时,大气层结稳定,抑制了空气对流,加上该区域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排除ACD,故选B。 天山大峡谷山坡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的洞穴分布,如左图所示。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3. 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⑥ 【答案】32. C 33. A 【解析】试题分析: 32. 根据材料,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说明岩石主要是沉积岩。根据图乙中的变质作用箭头判断,丁是变质岩,甲是岩浆,乙是岩浆岩,丙是沉积岩,所以C对。A、B、D错。 33. 根据材料中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说明山体受外力侵蚀作用,结合前面分析判断,①是外力作用,A对。②是冷凝作用,B错。③是高温熔化作用。C错。④是变质作用,D错。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岩石转化的条件。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 材料二:2016年12月16日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多地出现了重度霾,尤其是京津冀以及河北南部等地,河北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同时,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2)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4)此次华北雾霾严重,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和 等,此外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大也是重要原因,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答案】(1)推广耐旱作物;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跨流域调水。 (2)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3)地形 气象 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华北地区为区域载体,考查水资源匮乏的解决措施、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雾霾的原因和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知识。 (1)水资源缺乏,措施应从改良农作物品种、节约水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2)本区域为华北平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为华北平原。题干提示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原因。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所以使中上游地区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需修建水库蓄水调节,既能防涝灾,也能防旱灾。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且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导致排水不畅,因此需要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3)从雾霾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雾霾严重的原因。华北地区东部和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的进入,且冬季大气对流不旺,因此造成华北雾霾严重。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理卷·2019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 2021届课标版高考文科数学大一轮复习精练:§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试题部分)
- 2017-2018学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
- 商务助理转正工作总结700字
- 2020年前三季度各部门重点工作总结20篇汇编
-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英语试卷 Word版缺答案
- 在和干部集体座谈会上的讲话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强化练1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中图版
- 地产营销方案及执行计划
-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