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工业化社会大踏步走来的时候,蓝天,白云,小溪,流泉,却离人们越来越远了,( 1 )式的经济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破坏环境的发展,是在与子孙抢夺饭碗。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环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及生态文明。温家宝总理曾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然而,这些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千秋大业的环保大计,却被某些地方的官员在急功近利的发展过程中人为淡化。蓝天变灰天,河水变浊流,森林被乱砍滥伐的事件( 2 )。日益恶化的环境在提醒我们,生态文明建设( 3 )。 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___4___,意大利《共和报》驻京办的首席记者拉普尼说,污染和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很难解决。地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村落,谁家的炊烟都可能影响到对方,这恐怕就是外国记者之所以引起对“生态文明”关注的根源。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织成一幅巨大的画卷,当流泉秋虫雨声鸟鸣奏响一曲永恒的交响乐,人们将会为十七大提出的伟大目标而( 5 )。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竭泽而渔 数见不鲜 刻不容缓 弹冠相庆 B.以邻为壑 层出不穷 迫在眉睫 弹冠相庆 C.竭泽而渔 层出不穷 刻不容缓 额手称庆 D.以邻为壑 数见不鲜 迫在眉睫 额手称庆 2.填入文中划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国人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关注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B.外国人关注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 C.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像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 D.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恐怕就是之所以“生态文明”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的根源 B.这恐怕就是之所以外国记者对“生态文明”引起关注的根源 C.这恐怕就是“生态文明”之所以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的根源 D.这恐怕就是外国记者对“生态文明”之所以引起关注的根源 【答案】 1. C 2. A 3. C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以邻为壑:壑:深谷,深沟。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此处是说只顾眼前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再结合后文“不是真正的发展”“破坏环境的发展,是在与子孙抢夺饭碗”,应当选用成语“竭泽而渔”。第二处: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此处强调的应该是没有穷尽,而不是“新奇”,所以选用成语“层出不穷”。第三处: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刻不容缓: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此处要强调的是环保情势紧迫,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急需开始,应当用“刻不容缓”。 第四处:弹冠相庆,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王吉传》,指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额手相庆,以手加额,表示庆幸。在此句中为庆幸、庆贺之意,应当用“额手相庆”。故选C。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从文意看,“经济发展进程”属陪衬性的内容,后文整个语段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考虑与下文内容的衔接,两个内容应当分说,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一句置后,所以排除B和D;从句式角度考虑,A用对称性句式,读起来更流畅,且叙述的角度与下文一致。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句子“这恐怕就是外国记者之所以引起对‘生态文明’关注的根源”,这个句子要注意“引起……注意”这个句式,“引起”的主语应当是某种现象,“引起”后应当接施动者(人)。还有此句中“引起”和“对”重复,如果去掉“对”,此句可改为“这恐怕就是‘生态文明’之所以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的根源”,如果去掉“引起”,该句可改为“这恐怕就是外国记者之所以对‘生态文明’关注的根源”。A项,语序不当,把“之所以”调至“引起”之前;B项,语序不当,“之所以”调至“外国记者”之后,“引起”,赘余,删去;D项,语序不当,“之所以”调至“外国记者”之后,“引起”赘余,删去。故选C。 【点睛】 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 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4.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5.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滕笼换鸟”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答案】 4. A 5. A 6. B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这一战略没有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是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故选A项。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考生要关注题干中两个信息,一是“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二是“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本题中,A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错误,这并非势在必行的依据,文章第一段说“‘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得及全面实施”,由此可知,选项所说是 “腾笼换鸟”提出的背景。BCD三项都是“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的依据,故选A项。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符合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必须缓行”错误,文章第四段说的是“似可缓行”,选项说法太绝对。C项,“短期内会使……”错误,该说法太绝对,最后一段说的是“短期内有可能……”,只表示一种可能性。D 项,“不太可能带更大的震荡”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将会带更大的震荡”。故选B项。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⑴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⑵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3)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4)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5)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6)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第三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 C.文章两次写到“钱”,第三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六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第四段写母亲喊醒熟睡的我和弟弟继续推磨,“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生活的艰苦。 8.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答案】 7. D 8. (1)她勤劳,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2)她善良,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他们糖吃;(3)她节俭,“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4)她无私,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报;(5)她细心,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 9. 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直到现在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这种不对等的爱使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爱是相互的,只有被爱而不去爱只能说明我们不成熟甚至没有健全的人格。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所以,珍惜现在,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的艰苦”有误,插叙内容主要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认真。故选D。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要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2、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这属于侧面描写,突出母亲的节俭。“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这是语言描写,表现母亲的无私、为儿子着想。“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这属于动作描写,表现母亲的善良。“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动作描写表现母亲的勤劳。“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这表现了母亲心疼儿子。“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的细心,以及理解儿子的心意。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这种题目首先回答原因,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题干中要求联系现实,所以要结合现实谈一谈自己的亲情感受。关于第一问的“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的原因,主要可结合前文“我”对母亲的一些做法,和最后一段中作者自己的内心剖析来分析。如“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这些的描写突出我对母亲的不关心,能为母亲做的太少。“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这些语言突出了我的自责,母亲老了,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或感悟,可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孩子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经常陪伴父母,不能光从物质上满足父母,还要从精神上关心爱护父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 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特点。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②找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按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划分的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一共可以分为5级。 第1级被称为辅助驾驶。这类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实现某项单一功能,现在常用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就属于这一级别。 第2级被称作部分自动驾驶。它可以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但驾驶员双手不可脱离方向盘。它能实现自动减速、规避其他车辆等功能,但是驾驶员得盯着点。万一有麻烦就得赶紧自己动手。 第3级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这类技术不仅可以自动规避车辆,更重要的是可以自主作一些决定,比如依照其感知到的路况自动更换车道等。不过,第3级的自动驾驶依然需要人类“看护”,比如天气糟糕,传感器可能就会不大灵光,或者当路面车道线不够清楚时,就可能出现判断失误。 第4级可以算作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个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已可以基本“自主操控”车辆,不过仍需相对安全和单纯的行驶环境,比如突发情况不太多的路段。从第3级进化到 第4级,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 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叫作全自动驾驶,能在所有环境、条件、路况下实现安全自动驾驶。只有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才能叫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车辆已无需方向盘、踏板等传统配件,甚至不需要人坐在驾驶舱就能开走。到这个阶段,你坐上车,告知目的地,然后你就可以低头玩手机,等着车辆自动把你送往目的地。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实现3级到5级的自动驾驶呢?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离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还很遥远,甚至连接近都算不上。依据各家公司公布的计划,2020年可能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一些专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可以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摘编自郭爽《新闻分析:自动驾驶这个“小孩”有多大了》新华社2017年01月09日) 材料二: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网站、《连线》杂志在线版8日消息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已经在公路上测试了其“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日前,该公司CEO约翰•克拉富西克在全球网络峰会上,宣布了这一里程碑事件:他们已让其自动驾驶汽车在凤凰城的部分地区自由行驶,不局限于一条或两条路线,方向盘后也完全没有坐着驾驶员以应对突发状况,从而展现对“真正无人”条件下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 (摘编自张梦然《谷歌“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科技日报》2017年11月10日) 材料三: “未来的汽车是轮式的机器人,会开车、会交互、会学习、有个性、有悟性,能够自主驾驶,能够跟人友好相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说。 车联网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收集车辆信息,并通过网络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环境之间的交流通信,从而能够实现车辆智能化控制和交通智能化管理。 “车联网将给社会出行体系带来颠覆性改变,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张瑾所在课题组在本届智博会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公路交通容量可提高50%—80%;视距范围之外的传感和通信,可减少交通安全事故50%—80%,提升交通效率10%—30%;因为交通更加有序,自动驾驶将减少车辆低速行驶的频次,燃料消耗将降低28%,减少污染物排放近20%。 (摘编自周洪双、张勇《带你体验未来“车”生活》《光明日报》2018年08月25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动驾驶技术共分5级,从第3级进化到第4级,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而只有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才能叫真正的无人驾驶。 B.2020年将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C.Alphabet旗下的Waymo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达到4级,他们已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在部分地区自由行驶。 D.车联网要想实现车辆智能化控制和交通智能化管理,离不开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来收集车辆信息。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恶劣天气,传感器灵敏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进一步突破传感器技术难关,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B.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离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的目标还很遥远,甚至连接近都算不上,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任重而道远。 C.未来汽车不仅能自主驾驶,有交互、学习的智商,而且有个性、悟性,有较高的情商,能跟人友好相处,完全不需要人的管理。 D.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视距范围外的传感和通信,可大幅度提高公路交通容量、减少交通事故,以获得交通、环保等综合效益。 12.以上关于无人驾驶的三则材料,其内容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0. B 11. C 12. 材料一以新闻分析的视角,从整体上概述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材料二以科技新闻的视角,报道美国Waymo公司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里程碑式新突破。材料三立足于展望未来,预测将来汽车的人性化功能以及车联网将 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2020年将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错误,从材料来看,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依据各家公司公布的计划,2020年可能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一些专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可以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文中说的是“可能”和“专家预计”。故选B项。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未来汽车……完全不需要人的管理”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材料三中说的是“并通过网络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环境之间的交流通信,从而能够实现车辆智能化控制和交通智能化管理”,由此可知,选项“完全不需要……”错误。故选C项。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关于无人驾驶的三则材料,其内容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题干问的是“侧重点”,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三则材料的出处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然后再分析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从材料来看,材料一源自《新闻分析:自动驾驶这个“小孩”有多大了》,由“新闻分析”这一内容可知,本则材料是从新闻分析的视角入手,前五段解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以及研究的现状,第六段开头说“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实现3级到5级的自动驾驶呢”,这是对自动驾驶技术未来的展望;材料二源自《谷歌“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科技日报》,由“科技”可知,这是从科技新闻的视角入手,第一段相当于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事件,即“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已经在公路上测试了其‘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第二段进行具体解说;材料三源自《带你体验未来“车”生活》《光明日报》,由“未来‘车’生活”可知,这一则材料主要是对未来的展望,一、二两段是预测将来汽车的人性化功能,第三段是预测车联网将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点睛】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久之,擢兵科给事中。 严嵩独相,有诏廷推阁员。允绳偕同官王德、沈束陈慎简辅臣、收录遗佚二事。未几,奉命会英国公张溶、抚宁侯朱岳、定西侯蒋传等简应袭子弟于阅武场。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褫玺职,夺溶、岳营务,罚传等俸,由是知名。又劾罢兵部尚书赵廷瑞。 居谏垣未几,疏屡上。言提学宪臣宜简行谊,府州县职宜量地烦简为三等,皆报可。俺答入犯,朝议急兵事。允绳请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岁,各具疏自陈,听科道官拾遗;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诏皆从之,著为令。已,又陈御边四事,报可。再迁户科左给事中。谢病归。久之,起故官。 三十四年九月上疏言倭患,因推弊原,谓:“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及俸满营迁,避难求去,犯罪欲弥缝,失事希芘覆,输贿载道,为数不赀。督抚取诸有司,有司取诸小民。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上下相蒙,风俗莫振。不肖吏又干没其间,指一科十。孑遗待尽之民必将铤而为盗,陷忧不止海岛间也。” 其冬巡视光禄。光禄丞胡膏伪增物直,允绳与同事御史张巽言劾之。下法司按验。膏窘,言:“玄典隆重,所用品物,不敢徒取充数。允绳憎臣简别太精,斥言醮斋⑴之用,取具可耳,何必精择?其欺谤玄修⑵如此。”帝遂大怒,下允绳及膏诏狱。刑部尚书何螯当允绳仪仗内诉事不实律绞,帝命仍与巽言杖于廷。巽言夺三官。膏调外任。居五年,允绳竟死西市。先是,有马从谦者,以谤醮斋杖死。穆宗即位,赠允绳光禄少卿,予一子官。天启初,谥忠恪。膏寻以贪墨被劾,诛。 注:(1)醮斋:祭祀礼。(2)玄修:修道。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B.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C.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D.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臣,“辅”是“辅助、协助”的意思,辅臣,多指官署主官的下属官吏。 B.疏,本意“疏通”,又称“奏疏”“奏议”,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 C.锦衣卫,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审问之事。 D.西市,明朝时期的刑场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专为处决官吏之用。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允绳选拔官吏,谨慎忠诚。选拔辅臣以及应袭子弟时,忠于职守,扬名于当时。 B.杨允绳直言敢谏,颇得赏识。担任谏官时,多次上疏,建议都被采纳并写进法令。 C.杨允绳审时度势,见解深刻。他分析倭患产生的原因在于大小官员逐级贿赂权贵。 D.杨允绳刚毅正直,却遭诬陷。他和张巽言弹劾胡膏虚增物品价值,反遭胡膏诬告。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 (2)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上下相蒙,风俗莫振。 【答案】 13. D 14. A 15. B 16. (1)指挥郑玺忽然传报敌寇到了,张溶等人都吓跑了,只有杨允绳不动,于是奏报了这种情况。 (2)主管官吏以恩德神色侍奉上司,督抚红着脸接待下级。上下互相蒙骗,风尚习俗不能振作。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这段话是说“近来督抚的命令在有关部门行不通,并非官位不尊、权力不重。督抚上任,照例贿赂权贵,名为‘谢礼’。有所奏报请示,辅以赠礼,名为‘候礼’”,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督抚”“命令”“有司”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不行于有司”的应是“督抚的命令”,故“督抚命令”与“不行于有司”不能断开,排除A项;“例”意思是“按照惯例”“照例”,名词做状语,是“赂”的状语,故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B项;前面说“名谢礼”,从结构的对称性来看,后面应是“名候礼”,这就排除C项,故选D项。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多指官署主官的下属官吏”错误,“辅臣”是指辅弼之臣、股肱之臣,多指辅政的大臣,后多用以称宰相。故选A项。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建议都被采纳并写进法令”中“都写进法令”错误,文章第三段说“居谏垣未几,疏屡上。……皆报可。……诏皆从之,著为令”,由这些内容可知,应是说他的建议都被采纳,写进法令的应是“允绳请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岁,各具疏自陈,听科道官拾遗;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并非所有建议都被写进法令。故选B项。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传”,传报;“走”,古今异义,逃跑;“独”,唯独,只有;“因”,于是;“之”,代词,代前面这种情况。第二句中,“有司”,主管官吏;“德色”,用恩德神色;“事”,侍奉;“腼颜”,红着脸;两个“以”表修饰;“接”,接待;“蒙”,蒙骗;“振”,振作。 【点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官授行人,很久,提拔为兵科给事中。 严嵩独任宰相,有诏让朝廷推举阁员。杨允绳偕同同僚王德、沈束陈述应谨慎挑选辅政大臣、收录遗贤二件事。不久,奉命会同英国公张溶、抚宁侯朱岳、定西侯蒋传等人挑选应当袭任的子弟于阅武场。指挥郑玺忽然传报敌寇到了,张溶等人都吓跑了,只有杨允绳不动,于是奏报了这种情况。削夺了郑玺的职务,夺去了张溶、朱岳的军务,扣罚蒋传等人俸禄,由此出名。又弹劾罢免兵部尚书赵廷瑞。 入谏官官署不久,屡次上疏。议论提学宪臣应当简选品行道义,府州县职务应当根据地方烦简分为三等,都被许可了。俺答入犯,朝廷议论急务军事。杨允绳请求命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当遇上考试选拔军政的年岁,各自备文分条自我陈述,听科道官补正阙失: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下诏都依从了他,写成法令。过后,又陈说防御边防四件事,回报许可。又升为户科左给事中。因病辞官职归家。很久,起用任原职。 三十四年九月上疏议论倭寇祸患,并推论弊端原由,说:“近来督抚的命令在有关部门行不通,并非官位不尊、权力不重。督抚上任,照例贿赂权贵,名为‘谢礼’。有所奏报请示,辅以赠礼,名为‘候礼’。到任满之后营求升迁,躲避危难请求离开,犯了罪想弥补过失,失事希望庇护,运送贿赂一路都是,为数难以计算。督抚向主管官吏索取钱财,主管官吏向百姓索取。主管官吏以恩德神色侍奉上司,督抚红着脸接待下级。上下互相蒙骗,风俗不能振兴。恶劣官吏又在中间盘剥钻营,指一敛十。孤单穷困的百姓必将铤而走险做盗贼,隐藏的忧患不止在海岛中间。” 这年冬天巡视光禄寺。光禄寺胡膏虚增物品价值,杨允绳与同事御史张巽言弹劾他。交法律部门查验。胡膏窘困,说:“玄典隆重,所用物品,不敢只是拿来充数。杨允绳憎恨臣太精于选择,斥责说醮斋所用,大体上过得去就行,何必太精于选择呢?他竟然如此诽谤修道。”皇帝于是大怒,将杨允绳及胡膏关入钦犯监狱。刑部尚书何鳌以杨允绳犯仪仗内诉说事情不实的法律,判处绞刑,皇帝命令仍与张巽言在朝廷上杖打。张巽言夺去三级官职,胡膏调外地任官。过了五年,杨允绳竟在西市被杀。在此之前,有个叫马从谦的人,因为公开指责醮斋被杖打而死。穆宗即位,追赠杨允绳光禄少卿,任一子为官。天启初年,谥号忠恪。不久胡膏因为贪污再遭弹劾,被诛杀。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洞庭(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7.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 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C.“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 D.“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凄清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18.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7. C 18. (1)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2)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3)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错,“旗梢不动晚波平”也有仰视;B项,“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不对。下片,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D项,“凄清的静态美”分析错误,应该是“清幽的静态美”。故选C。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也有一种说法,“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是映在水中的弯月如同白色的双尾鱼,也好像闪耀着光芒的玉刀。“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所以本题可从动静结合、想象、比喻对比等角度入手分析即可。 【点睛】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尊”“酹”“榭”“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 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18年7月6日 【答案】(1)“你刊”改为“贵刊 (2)“妹仔”改为“女生 (3)“作品”改为“拙作”或“拙笔 (4)“拜读”改为“指正 (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文中对他人的东西应说“贵”;“妹仔”方言一般不用在正规的文体中;“作品”应用谦辞“拙作”;“拜读”是读别人的文章的敬辞,不用于别人读自己的文章;“务必”语气生硬。 21.下面是中华“春节符号”征集活动中的一幅入选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符号由蝙蝠、鲤鱼和春字组成灯笼。(2分)灯笼象征着团圆美满,蝙蝠代表福气,鲤鱼代表富裕(吉利),春字由鞭炮和古钱币构成,代表辞旧迎新,恭贺富贵(发财),体现出春节喜庆氛围与民族文化特色。(3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题中“春节符号”可以帮助考生推测漫画的寓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典例拓展】对于图形(主旨)寓意,总体思路: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S”。)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组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班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用到的较多的词语有:尊严、健康、贡献、金钱、地位、学识、亲情、权势、睿智、威望。 请从中选择二至三个关键词来谈谈你对“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的认识。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活得有尊严 雨果笔下的钟楼怪人曾说过:"我要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敲钟的怪物!" 有尊严的活着,这应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可以失去欢笑、失去美貌,但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尊严。 失去尊严,屈原怀石投江,项羽自刎,失去尊严,宁死不苟活于世做具行尸走肉! 英雄好汉们选择面对死亡也不愿意面对失去尊严的余生,因为他们心中有个最基本的标准,有个声音在呼号:“要有尊严的活着!” 活着,并不是让你一遇挫折便自怜自惜自叹,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忍辱负重不是失去尊严,不要以“有尊严的活着”为借口轻易放弃生命,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司马迁可以忍受腐刑之辱、孙子膑脚、韩非囚秦......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侮辱是非人忍耐得了的,但他们伟大就伟大在了知道自己只是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绊脚石,而不是“失去了尊严”,咬紧牙关重新站起来,仍是一片阳关灿烂。“尊严”仍随他们共进退、共发愤、共看生命的起伏、共看生命之泉细水长流。 有尊严的活着,能让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尊严与活着休戚与共。你有着生命的同时也同样拥有尊严,他们相互缠绕,唇齿相依般不可分开、剥离。若你狠心将尊严从生命上拔出,生命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毛姆曾说:“我愿为维护我的尊严而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鲁迅写下“一个民族的尊严关系到这个民族是强大还是弱小,关系到这个民族命脉的盛衰。”尊严对民族对国家都如此重要,更何况我们一个个的个体? 有尊严,是我们活着的最基本标准,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关键所在。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无论你是否贫穷,是否困苦,是否碌碌无为,但一定要有尊严,尊严无关乎地位财富相貌家世,它不被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你自觉地维护你的尊严时,你的生命便也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的关键词中,“尊严”“健康”“贡献”“金钱”“地位”“学识”“亲情”“权势”“睿智”“威望”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其中“健康”“睿智”“学识”指的是人自身所拥有的条件,“亲情”说的是人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威望”“尊严”则涉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贡献”涉及到人的品质,“金钱”“地位”“权势”则属于外在的条件。题干要求考生谈出对“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的认识,也就等于限定了话题,而“选择三个关键词”则意味着“成功人士”要与所选的三个关键词有某种关系,或者是具备关键词所说的优秀品质,或者是具备关键词所说的自身条件,或者是具备关键词所说的外在条件,又或者是应具备其中某些条件而否定另一些条件。因此写作中考生只要围绕“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立意,从所给词语中选择三个词来体现自己的认识,都是符合要求的。 参考立意: ①选“健康”“贡献”“亲情”:有健康的身体,有和睦的家庭,对社会和国家有较大的贡献,才算 是成功人士。 ②选“尊严”“威望”“贡献”:何为成功?自己活得有尊严,在群众中有威望,对国家有贡献。 ③选“学识”“地位”“尊严”:要有较好的学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 ④选“金钱”“睿智”“贡献”:单有金钱算不上成功,有睿智的头3贪,用金钱为社会做出贡献才算成功。 ⑤选“权势”“威望”“贡献”:单有权势不算成功,单有威望也不能算成功,但以此为条件就能为国家或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才算成功。 点睛:关键词、关键句类型的作文是2017年高考作文新题型。此类型作文要写好首先是解读关键词句的意思,其次才可能结合关键词的内涵准确立意。而要真正理解关键词的内涵最好能结合关键词句产生的背景,以及材料中给这些关键词附加的限定来理解,如关键句的作者、创作背景,关键词产生的背景。忌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本题要求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两到三个作为关键词确定立意,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可选出两三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词语确定出一个立意。具体写作时,如选择议论文,则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则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其他(心得)之略谈新课程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 2019年终规划建设局个人总结范文
- 精编毛概课心得体会范文800字多篇(五)
- 专题4-6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测)-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版)
- 2020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
- 贵州省遵义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 会计主管工作计划范文
- 2020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