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1.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导致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 C. 推动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 D.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玩法体现“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排除B;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故C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同时将周王朝的文化也带到了分封之地,推动文化的认同,故D错误。 2.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A. 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C. 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 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等级地位的政治制度,用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王和诸侯的位置由其嫡长子继承。申侯认为周幽王废嫡立庶会破坏宗法制维护的等级秩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本题选B。 考点:宗法制的特点 点评: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以推断,郡县制 A. 由秦王嬴政创立 B.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C. 全面取代分封制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可知,秦国在新攻占的楚国国土上设置南郡,据此推断,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就出现郡县制,故A项错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错误;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并结合所学郡县制发展和推广的知识分析解答。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 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人们将科举的人视为文曲星下凡,将考试的贡院称为选佛之场,将登记的名册称为千佛名经,可见人们把科举考试看得很神圣,表达了人们期望神佛保佑,科举及第的愿望,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A、B、C项,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都是科举制的作用,但材料主旨在于古代民间对科举及第的崇拜,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A、B、C项错误。 5.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到“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再到“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可知,宰相的权力在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变化,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治统治清明”,也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B、D两项错误。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D. 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清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答案为D。秦朝时君主专制才正式确立,不符合题意,A错误。虽然三省六部也起到加强了皇权的效果,但是皇权仍然受到三省制约,B 错误。行省制度是地方机构,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央权力的加强,排除C。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许多学生对军机处的理解不够深刻,而误选三省六部制。 7.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 已经做好了战斗充分准备 B. 仍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 C. 揭示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D. 对英国具有必胜的信心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林则徐对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并没有认真对待,认为英国不会侵略中国,体现了对夷情的浅薄认知及对西方的蔑视,这实质上是受到传统“夷夏之变”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D项错误;林则徐对英国的军事情报并不是十分掌握,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故C项错误。 8.《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 英军割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D. 太平军进行北伐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可知是太平天国北伐,故D正确;英军割占香港岛是1842年《南京条约》,故A错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错误;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由时间“1853年”“粤逆”“ 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可知太平军北伐。 9.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倭国”“战无一胜”等可以判断出材料叙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设厂,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C选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D选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10.20世纪初,革命党人高举排满兴汉的大旗发动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中华民国建立后,《临时约法》提出五族共和的治国理念,这成为中国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口号之一。这反映辛亥革命 A. 消解了民族压迫与歧视的现象 B. 促使中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有力地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形成 D. 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完全转型 【答案】C 【解析】 根据“20世纪初,革命党人高举排满兴汉的大旗发动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中华民国建立后,《临时约法》提出五族共和的治国理念”可知,革命党人由原来狭隘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广泛的民族主义,促进近代民族意识增强,C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革命党人民族意识增强和中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无关,排除B;D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 11.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题干中“评论二”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历史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依据史实,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A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抗战时期,故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是国民大革命的历史功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发生于1931的九一八事变,故排除。 12.“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C.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民大革命的了解和认识。根据材料中的“北方……吴佩孚”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指的是国民大革命。依据相关史实,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故C项说法正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国民大革命的斗争对象是反动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但相比较而言不是最重要的影响,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故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3.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原则起源于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避实击虚的范畴,还包含了保存有生力量、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这一战略”是指 A.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避实击虚”“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可知这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避开敌人势力强大的城市去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以农村夺取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故C项正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建国之后的任务。ABD三项与题干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14.1932年1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它规定,凡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非战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承认。这一规定 A. 说明了美国政府坚决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 B. 隐含了美国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不满 C. 有利于缓解1929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大危机 D. 体现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得到美国大力支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列强侵略史实的了解和认识。根据题中的时间和“有损独立和领土完整……非战公约”等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不满,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美国的做法不是出于捍卫中国主权的目的,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的主旨是针对军事战斗而言,故与缓解经济危机没有太大关系,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全民族抗战从1937年开始,故D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 15.丹麦作家何铭生认为:“在1937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这次战役 A. 使东三省逐步沦陷 B. 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 C. 是正面战场的胜利 D. 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答案】D 【解析】 1937年上海的战役是淞沪会战,该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D正确;A 是九一八事变;B是太原会战;C是台儿庄战役胜利。 16.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某次作战的作战计划指出:“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此次作战 A. 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B. 使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C.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D. 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翼、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击破正太路。”可知反映的是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的战役,故C项正确。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是国民党的淞沪会战,故A项排除。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B项排除。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战役,故D项错误。 点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就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17.“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四日,陈毅匪军于临沂附近已向南发动攻势,我临时决定将兵力向徐州集中,准备于此与匪军决一死战,并当即下达作战命令。”材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 国民政府阻击解放军渡江 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D. 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的了解和认识。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推算出发生在1948年11月,再从“匪军”、“徐州”、“决一死战”等信息可以断定该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故D项符合题意,正确;从题中的“匪军”可以看出国共两党的关系不是合作,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解放军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春,故B项的时间不符,排除;战略反攻是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 18.“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 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次会议不涉及三大改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周恩来曾指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这里的“实际行动” A.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B. 实现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首次亮相 C. 彻底解决了新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 D. 表明了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从材料中的“中缅边界问题”、“当然不扩张……争取和平共处”可以看出这里的“实际行动”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依据相关史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D项说法正确;1971年重返联合国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新中国在国际上的首次亮相是日内瓦会议,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排除。 20.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说明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标志着政治协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正确。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1956年“长期共存,荣辱与共”方针提出,故B项错误。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是1949年新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项错误。 【点睛】(1)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1.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都是发展中国家参加,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自强,要强调主宰自己的命运和主导发展议程。目前,亚非国家这种团结合作的愿望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增加”。该会议的重要成果是 A. 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B. 形成“万隆精神” C. 中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都是发展中国家参加”“亚非国家这种团结合作的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指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故B项正确;A项是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C项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排除;中国在和印度等国发展友好关系过程中形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排除。 22.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最大的突破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外交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而且“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B正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1950年,A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符合材料“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的信息,C错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1955年,D错误。 23.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 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 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 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 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我国宪法修正案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权的内容和没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加,故AB项排除。材料不仅除了体现出经济职能,还体现了习近平的思想,故D项错误。 24.针对香港立法会部分候任议员在宣誓仪式上公然宣扬“港独”,侮辱国家和民族,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其中包括“未进行合法有效宣誓或者拒绝宣誓,不得就任相应公职,不得行使相应职权和享受相应待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解释 A. 是维护“一国两制”的重要举措 B. 有助于促进香港回归和社会稳定 C. 是坚持“九二共识“的直接体现 D. 是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1997年香港回归,B时间不符合材料;CD是关于台湾问题,材料反应的是香港问题,排除C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故A正确。 25.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26.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1) 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制度:郡国并行制。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2) 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于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可以分析出汉初地方有封国也有郡县,所以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第二问从“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和“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两个角度进行概括说明即可。 (2)第一校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可以概括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由“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以概括出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行省拥有行政权但受到中央的节制和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两个角度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结合第三小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另外结合所学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而郡国并行制度则导致国家分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的认识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国并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制 27.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1)由表格,可以从五四运动的发起者、范围和参与力量归纳。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结合所学,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有: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和“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以归纳为: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由材料“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和“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可见,“这场革命” 实质任务是要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第2小问,结合所学,经过新三民主义宣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佩孚的势力被歼灭于两湖,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也被打败,最近张作霖又在河南败绩。革命胜利的原因,当然不在某某总司令某某军长的善战,亦不在某某领袖的善于外交,而在于革命得到中国人民之极大多数的赞助,尤其是工农群众的努力,并且有各种被压迫阶级因反抗一切剥削而团结的坚固的革命联盟。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摘录)(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材料二国难日亟,时不我待,本党为国忠诚,可矢天日。诸先生热心为国,定能允许本党之请求,使全国民族御侮救亡之统一战线从此实现也。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谨此电达,伫候明教。并致民族革命的敬礼。 ——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 材料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革命胜利”的最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全国民族御侮救亡之统一战线”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3)与材料一、二相比,指出材料三“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并概括“统一战线”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政协制度为代表的统一战线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探讨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成功的主要因素 【答案】(1)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作用:实行全民族抗战,推动抗战胜利。 (3)地位: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表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4)统一战线的发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等。 【解析】 【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工农群众的努力”“坚固的革命联盟 ”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国难日亟,时不我待”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全民族抗战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归纳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16字方针提出内容”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从统一战线的发展以及实事求是等角度回答。 【详解】 29.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因素:国际主义义务(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 (2)原因: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五计划):中国倡导和平共处。 (3)变化:基本点从侧重意识形态(国际主义)到侧重国家利益(务实外交);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等方面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倡导和平共处等方面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侧重意识形态到侧重国家利益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变化。再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