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豫西名校 2019—2020 学年上期第二次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而西周却出现了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 神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 B.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C. 宗法制维系了等级秩序 D. 礼乐制加强了中央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分封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时代还未能开创一个超越政治力量 的共同文化,殷商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随着分封制的推行,新创之周逐 渐成为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西周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必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 天神的权威,以此来维护统治,故 B 项正确;“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与材料“甚至周王 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不符,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君主树立权威,故 A 项错误;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统治,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C 项错 误;礼乐制有利于维护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与加强中央权力没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材料无关, 故 D 项错误。 2.秦始皇兼并天下,专任刑法,“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这可用来解 释,秦朝统治者 A. 推行法治,规范人们行为 B. 厉行法治,激化民族矛盾 C. 完善法律,顺应时代潮流 D. 完善律令,控制民众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现国家统一后,通过制定法律及焚书坑儒等措 施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统治秩序,故 A 项正确;虽然材料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朝法律严 酷,但“激化民族矛盾”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朝统治者推 行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措施,没有强调完善法律,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秦律的内 容,不能体现其“完善”,排除 D 项。 3.史载,唐太宗在位期间,杜淹以吏部尚书身份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其后 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有”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据此可知,当时 A. 三省体制名存实亡 B. 相权实际有所分化 C. 朝议制度得到完善 D. 冗官现象较为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有”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表明 宰相职位的增多,权力分散,从而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为 B;材料说的是分散相权, 没有说明三省体制的消亡 A 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朝议制度得到完善,排除 C;冗官是指官员众 多而不做事,造成人浮于事,影响行政效率,与材料讲的分散相权不相符,排除 D。 4.雍正八年(1730 年),上谕日:“今年夏秋之间,朕躬偶尔违和。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 赞襄机务,公正无私,慎重周详,事事妥协……数月之中,朕躬得以静养……”当时,“朕 躬得以静养”主要得益于 A. 军机处的存在 B. 议政王大臣会议支持 C. 六部分工明确 D. 内阁享有票拟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时间看,当时是雍正年间。谕旨肯定了“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赞襄机务” 的作用,可见,正是这些军机大臣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才有了“朕躬得以静养”的出现,故 A 项正确;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朕躬得以静养”现象很难出 现,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肯定了军机处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作用,并没有强调六部分 工明确的问题,并且六部不能使“朕躬得以静养”结果出现,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雍正时内阁并不参与机务要事,排除 D 项。 5.梭伦允许下层成员作为陪审团成员参政。伯利克里亦说:“在我们这里,每个人不仅关心 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据此可知,梭伦和伯利克里都 A. 注重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B. 不满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 要求进一步深化民主改革 D. 重视城邦的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梭伦允许下层成员作为陪审团成员参政”“每个人不仅关心他自己的事 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可知,梭伦让下层成员作为陪审团成员参政及伯利克里改革使 民众关心国家事务,这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树立城邦至上原则,故 A 项正确;材料 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梭伦和伯利克里注重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不能体现出对贵族垄断政权的 不满,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梭伦和伯利克里都注重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没有 强调民主改革的深化问题,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两人对公民参政意识的重视,没 有涉及城邦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6.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对习惯法的记录,但是,显然立法者又不得不把某种 新的东西加到里面去。不过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并不协调一致。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 注重创新,但价值有限 B. 反映出阶级调和的意图 C. 维护了罗马贵族的利益 D. 表现出政治妥协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又不得不把某种新的东西加到里面去”“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并不协调一 致”等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特点是平民 与贵族斗争并相互妥协的结果,故 D 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十二铜表法》的价值,无 法得出其价值是否有限的结论,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十二铜表法》的妥协性 质,没有强调阶级调和的意图,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很大程度 上维护了罗马贵族的利益,但与材料“立法者又不得不把某种新的东西加到里面去”不符, 故 C 选项错误。 7.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任用官员主要依据私人感情。1853 年,英国政府决定实行公开 考试录用制,根据才能择优录取,以适应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A. 议会权力的增大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两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D. 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53 年,英国政府决定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根据才能择优录取,以适 应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可知,工业革命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需要更多管理人才和 专业人才,因此改革选官制度,故 B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 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官 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 是议会权力的增大,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两党制度的完善,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 制度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扩张没有直接的联系,故 D 选项错误。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 务”。在《天津条约》中也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但是外国使节 自 1861 年起进驻北京,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清政府坚决桿卫国家主权完整 B. 清政府力图摆脱列强的约束 C. 中国近代外交一时间难以转型 D. 清政府华夷观念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从《天津条约》中的规定与 1861 年清政府行为之间的矛盾中可 以看出,西方列强的侵略虽然使得天朝上国的观念受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主要体现了出中国 近代外交难以转型,故答案选 C 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国家主权逐渐丧失,而且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捍卫国家主权的问题,故排除 A 项;材料 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型的问题,未体现清政府想摆脱列强的约束, 故排除 B 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传统的华夷观念受一定的冲击,但并没 有发生变化,排除 D 项。 9.1854 年,英国克勒拉得伯爵在一封私人信函中写道:“以前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 到按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但我们可以提出建议, 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这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B. 英国政府急于扩大侵华 C. 中国进口货物关税过高 D. 列强统一步调共同侵华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源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西方列强对此感到不满,因而希望“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 个内地”,以此实现其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因此 A 项正确;克勒拉得伯爵的私人信 函无法代表和体现英国政府急于扩大侵华的态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关税的 问题,无法得出中国进口税过高的结论,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英国打开 中国市场有限的问题,没有涉及其他列强,因此无法得出列强统一步调共同侵华的结论,故 D 选项错误。 10.在《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清政府遇到了一系列棘手问题,但由于南北议和大臣各行 其是,军机处作为中枢机构则以调和为基调,为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 代价。这说明 A.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影响深远 B. 地方督抚权力增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C. 中央权力弱化影响国家利益 D. 《辛丑条约》的签订加深了统治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于南北议和大臣各行其是,军机处作为中枢机构则以调和为基调,为 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可知,中央权力弱化影响国家利益。故 答案为 C 项;《辛丑条约》涉及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 A 项;B 项说法仅仅涉及材料部分 信息,概括不准确,排除;材料强调签约过程,而非其危害,排除 D 项。 11.1902 年到 1912 年,孙中山盛赞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并自称“洪秀全第二”。1912 之 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极少提及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末新政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B. 十月革命影响了孙中山的思想 C. 推翻清政府的目标已经得到实现 D.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受洪秀全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洪秀全的态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因为革命形势发生 重大变化,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宣扬反清思想的目标已实现,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清末新政于 1912 年已结束,并且清末新政没有提高资产阶级地位,故 A 选项不符合题 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与材料“1912 年”不符,故 B 选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洪秀全没有提出建立 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材料也并没有体现孙中山民权思想受洪秀全影响的问题,故 D 选项错 误。 12.1926 年 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于 1928 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北伐战争旨在 A. 围剿红军以打击共产党 B. 打倒军阀推翻北洋政府 C. 国共合作以建立共和国 D. 击败张作霖实现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 项正确;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不是围剿红军以打击共产党,并 且北伐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目 的是通过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政府统治,而不是建立共和国,故 C 选项 错误;通过北伐战争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势力,而不仅仅击败张作霖,故 D 选项错误。 13.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一决定使充当先锋的中国城市的学 生和知识分子通过运动,唤起了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这表 明当时 A. 国民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B. 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开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材料“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可知,巴黎和会上, 西方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无条件转让给日本,直接引发了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使“充当 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唤起了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 人的干涉”,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五四运动,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抗战时期,故 B 选项错误;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 1937 年 9 月,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C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 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问题,故 D 选 项错误。 14.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也使孙中山看到了帝国主 义对中国的侵略,认识到了西方政治的弊端。而这时十月革命爆发,使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 力量,并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他召开国民党一大。这 A. 推动了新三民主义的产生 B. 反映了国内外形势严峻 C. 反映孙中山完全接受中共 D. 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认识到了西方政治的弊端”“使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他召开国民 党一大”可知,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 A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内外一系列事件推 动了新三民主义的产生,没有体现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不是反映孙中山完全接受中共,故 C 选 项表述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内外的一系列事件推动新三民主义的产生,没有涉及帝 国主义的本质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15.“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 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 表明 A. “左”倾错误已得到解决 B. 中共能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C. 抗战胜利的基础已经确立 D.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得到认可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 变”“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指的是 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 的会议,故答案选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得到解决是在延安整风时期,故 A 项排除;“抗战胜利的基础已经确立”夸大了遵义会议的影响,并且不符合史实,故 C 选项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无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故排除 D 项。 16.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与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 有细菌毒气战(如 731 部队)等。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 真实的史料。这些史料 A. 反映抗战反攻阶段日军的罪孽深重 B. 表明日本政府已承认侵华的罪行 C. 表明十四年抗战成为学术主流认识 D. 说明日本侵华战争罪行不容掩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记载侵华日军罪 行的史料,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历史证据,故 D 项正确; 根据所知识可知,“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日本 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日本政府是否承认侵华罪行的结论,故 B 选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关于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主流认识,无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故 C 项错误。 17.1938 年 7 月,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和组织动员活动,提出“不让日本侵 略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等口号。这表明敌后抗日根据地 A. 重视农村抗战文化建设 B. 推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 C. 巩固国共两党合作局面 D. 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让日本侵略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等信息可知,晋 察冀边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抗战文化的建设,说明敌后 抗日根据地重视农村抗战文化建设,故 A 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晋察冀边区开展的多种 形式的抗日宣传和组织动员活动,没有涉及抗日民主政权,排除 B;材料内容强调了敌后抗日 根据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和组织活动,推动农村抗战文化建设,没有涉及国民党,无 法得出巩固国共两党合作的结论,故 C 选项错误;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938 年正值抗战期间, 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抗日战争,而不是调动农民生产热情,故 D 选项错误。 18.1948 年 2 月,刘伯承指出:“蒋介石是基督教徒,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这 个形象的比喻是指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的交叉点郑州、徐州,预言国民党军的主力要 在这些地方被歼灭。这样的战略态势得益于 A. 平津战役揭开的序幕 B.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C. 刘、邓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 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的交叉点郑州、徐州,预言国民党军的主力 要在这些地方被歼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挺进大别山是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 用,占领大别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龙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 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因此材料所述占领态势得 益于刘邓摔进挺进大别山,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占领大别山可切断国民党军 津浦、平汉和龙海三条交通线,因此材料中的战略态势得益于挺进大别山,与平津战役的揭 开序幕无关,故 A 选项错误;辽沈战役在东北战场,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1948 年秋, 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到来,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19.1945 年,《大公报》将“毛泽东翩然到渝”与“抗战胜利”“中苏定约,结为盟好”并列 为国家的喜事。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 碎了。这表明重庆谈判 A. 使美国的调停活动取得重大进展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使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 全粉碎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 D 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调停,而且美国的调停最后失败,故 A 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实力,故 B 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中共党积 极促进重庆谈判,积极争取和平,这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没有强调国民党没有理由 发动战争的问题,故 C 选项错误。 20.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 无产阶级手里;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材料表明 A.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确立 B. 资本主义制度行将自行消亡 C.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得到发展 D. 阶级斗争理论得到广泛应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 理论的指导,也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确立,A 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 料内容只是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但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行将自行消亡,B 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指导, 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阶 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材料没有强调阶级斗争理论广泛应用的问 题,故 D 选项错误。 21.1919 年 9 月 23 日,列宁表示“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时期,我们希望在合理的条件 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这反映了列宁 A. 同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往来的构想 B. 努力争取美国对俄国革命的支持 C. 全面争取资本主义国家技术援助 D. 致力于与美国合作共建世界和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19 年……‘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 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俄国领导人计划在合理的方式下,学习西方的技术以达到本国建设的目的,即反映了列 宁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经济往来的构想,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俄国领导人引进西 方先进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并未涉及美国对俄国革命的支持,故排除 B 项;材料一定程度 上体现了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帮助,但“全面”一词表述绝对化,故 C 选项错误;材料 中的主张承认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共存的现状,但未涉及列宁与美国合作共 建世界和平的问题,故排除 D 项。 22.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庄 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首都 30 万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随后,全国各地也进行热烈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中国 A. 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B. 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 已经彻底完成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主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首都 30 万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开国 大典”“全国各地也进行热烈的庆祝活动”等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地民众热烈庆祝, 反映了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地 民众热烈庆祝,没有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是在 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故 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时, 少数国民党反动派仍在大西南地区负隅顽抗,西藏等地尚未解放,故 D 项错误。 23.如表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决策类型变化表,它反映了我国 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一言堂” 决策 “三五”(1966—1970)“四五” (1971—1975)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外部 精英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 商决策 程序化决策 “十五”、“十一五” 政府+外部精英+ 公众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 商决策 A. 人民民主遭到一定的削弱 B. 基层民主体系的不断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日臻完善 D. 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我国五年计划由最初“一言堂”决策,到内部决策以及集思广 益决策,说明民主决策方式逐步发展,故 C 选项正确;“人民民主遭到一定的削弱”只符合 材料中的“一言堂”决策时期,即“文革”时期,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体制,并非基层民主,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体制,不 能体现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减弱,D 项错误。 24.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1979 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4 年 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91 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 年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4 年 派遣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 2016 年 举办 G20 杭州峰会 以上材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为 A. 参与联合国事务彰显大国地位 B.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基本理念 C.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D. 以发展与大国外交关系为重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格列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有参与联合国事务、地区合作方面,也有推动国际 社会和平、发展方面,体现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参与联合国事务是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影响,而非彰显大国地位,故 A 选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基本理念的外交,没有强调推 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与大国关系只是 中国外交的重要方面,但并非重心,材料内容也没有强调中国以发展与大国关系为重的外交, 故 D 选项错误。 25.1958 年 8 月美国竭力劝说蒋介石撤退金门、马祖,以实现其“划峡而治”的图谋。对此, 面对国内形势的变化,周恩来正式提出“一纲四目”思想:在台湾统一于中国前提下,允许 台湾拥有军政大权,台湾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中央贴补,台湾可以进行有条件的社会改革, 双方不派特务。“一纲四目”思想的提出 A. 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形成 B. 促进了两岸间经济贸易交往发展 C. 有力回击了美国分裂中国的企图 D. 推动了两岸间敌对关系开始松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阐述了周恩来“一纲四目”思想提出的背景,即美国劝说蒋介石撤回台湾, 意图分裂中国的企图,结合“一纲四目”思想内容可知,这是对美国分裂中国的企图的有力 回击,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构想在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形成,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海峡两岸关系主要以对立为主, 因此材料所述无法促进两岸间的经济贸易交往,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海 峡两岸停止炮火,敌对关系开始松动是 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以后,故 D 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然而对绝大多数代表来说,制宪会议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 体制。事实上,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并不真正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 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 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 要防止不同利益集权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 民政治”。正是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 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以说,建立一 个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俄》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施的是总统制。总统为最高行政长官,政府各部长 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临时约法》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 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临时约法》规范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 制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帅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 约法涉及内阁权限的规定主要有两条:(一)“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 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附署之”。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 1787 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 【答案】(1)核心目的: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 原因:美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建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独立后的邦联体制弊端严重; 历史上的专制教训;保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2)缺陷:因人设法;规定了总统的最高权力,但没有确定最高行政中枢机构;规定的责任 内阁制不完备;内阁对总统权力限制有限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 政府”“可以说,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 年宪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原因,根据材料“1787 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宪法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根据材料“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专制教训也是 1787 年宪法反对寡头政治的重要原因;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建国;邦联体制下中央没有实权,不利 于国家发展,因此 1787 年宪法通过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推动美国的发展,维 护资产阶级利益。 (2)根据材料“斯时并无‘总理’一职。《临时约法》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复设总理,体现了因人设法的特点;根据材料“总统为最高 行政长官……其要害在于改制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可知,规定 了总统的最高权力,但没有确定最高行政中枢机构;根据材料“但《临时约法》规范的责任 内阁制并不完备”可知,规定的责任内阁制不完备;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 揽政务,公布法律”,“统帅全国海陆军”“约法涉及内阁权限的规定主要有两条”等信息 可知,内阁对总统权力限制有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曰本政府出兵朝鲜时,参谋部与外相等就商定了“怎样作战 和如何取胜的问题”。负责对朝事务的李鸿章等虽速派兵赴朝,但认为日本是要“与华争体 面,兵来非战”。俄国驻华公使向李鸿章表示:“极愿两国撤兵”,“断不容倭妄行干预”。 英国对日驻兵朝鲜不满,并劝其对华妥协。这使李鸿章等倍受鼓舞,以为英、俄会以“夹攻” 之势,终迫日本就范。日本当局认定,俄国并非袒护中国,而是防其占据朝鲜;英俄矛盾使 英、俄不可能联合干涉中日冲突。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各自的决策与行 动。基于此,清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外交,“以口舌文告,日劳精弊神于英、俄……”致使 战未开中国便陷入全面被动的地位。 ——摘编自李少军《论甲午战争前夕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 材料二:从 1932 年起,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国北部防御方案》《华北海防计划纲要》 及《南京方面之防御方案》等。1935 年,国民党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国防 建设”方针,此次大会通过的 20 余个提案中,大约有 1/3 着眼于或涉及加强国防设施的问题。 是年冬,国民政府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蒋介石对苏联外交官称:“如果苏联政府能够促进 达到(国)团结,我将感到高兴。”蒋介石首先提出建立国共两党间的联系,缓和与苏联的 关系,争取苏联的援助。为改变工业基础薄弱及交通建设落后的局面,国民政府制定方案, 加强国防工业建设,修筑公路与铁路,努力统一财政,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计划逐年分期 训练全国陆军,整理江防与海防要塞,构筑国防工事。 ——摘编自袁振武《抗日战争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统治者对中日冲突的认识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并说明其影响。 【答案】(1)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出兵朝鲜及蓄意挑起中日冲突的意图;立足于和平 解决中日争端,寄希望于大国力量调和中日冲突。 危害:导致清政府战备动员进展缓慢,未能积极有效地应对中日冲突,于开战前就陷入全面 被动的地位。 (2)准备工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协调国共两党间的关系;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争取苏联 的援助;发展国防工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财政;整顿军队,构筑国防工事。 影响:推动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和解,为全民族团结御侮提供了政治保障;为持久抵抗日本侵 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增强了中国军队的防御能力,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助 于持久抵御日本的侵略 【解析】 【详解】(1)认识,根据材料“负责对朝事务的李鸿章等虽速派兵赴朝,但认为日本是要‘与 华争体面,兵来非战’”等信息可知,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出兵朝鲜及蓄意挑起中日冲突的 意图;根据材料“使李鸿章等倍受鼓舞,以为英、俄会以‘夹攻’之势,终迫日本就范”“清 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外交,‘以口舌文告,日劳精弊神于英、俄’”等信息可知,立足于和 平解决中日争端,寄希望于大国力量调和中日冲突。危害,根据材料“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 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各自的决策与行动”“清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外交……致使战未开中国 便陷入全面被动的地位”可知,中国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出兵朝鲜的真实意图导致清政府战 备动员进展缓慢,未能积极有效地应对中日冲突,于开战前就陷入全面被动的地位。 (2)准备工作,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国北部防御方案》《华北海防计划纲要》 及《南京方面之防御方案》等”“正式提出‘国防建设’方针”等信息可知,制定国防计划 大纲;根据材料“国民政府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如果苏联政府能够促进达到(国)团结, 我将感到高兴”“蒋介石首先提出建立国共两党间的联系”等信息可知,协调国共两党间的 关系;根据材料“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争取苏联的援助”可知,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争取苏 联的援助;根据材料“加强国防工业建设,修筑公路与铁路,努力统一财政”可知,发展国 防工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财政;根据材料“计划逐年分期训练全国陆军,整理江防 与海防要塞,构筑国防工事”可知,整顿军队,构筑国防工事。影响,根据材料“蒋介石首 先提出建立国共两党间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促进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全民族团结御侮提供了政治保障;材料所述发展国防工业,注重基础 设施建设,整顿军队,构筑国防工事等准备工作有利于增强中国军队的防御能力,鼓舞了全 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持久抵抗日本侵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公社革命时间如此短暂,但这并不影响其璀璨光芒。在这个最早诞生社会 主义思潮的国度,在这座伟大的文化名城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这是马 克思倡导的用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政权,这种开创性会让世人永远纪念巴黎公社革命,其伟 大功绩将永存于世。但不容回避的是这场革命是仓促而起的,是普法战争激化民族矛盾及阶 级矛盾所致,不成熟的革命者有一系列战略性的失误。 ——摘编自于元《历史的丰碑——巴黎公社》 材料二: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革命 运动,但是十月革命更加伟大,因为它有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组 织,这是个以列宁为核心的领导骨干。他们没有犯巴黎公社革命所犯的一切错误,革命有计 划地进行着,广大俄国人民被动员起来,敌人被打败,反革命分子被坚决镇压。最终,这个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鲜活的社会主义政权傲然屹立于东方,与帝国主义顽强对抗着。 ——摘编自孙成木、李显荣、康春林《十月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革命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不同之处。 【答案】(1)特征: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之处:巴黎公社革命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巴黎公社革命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十月革命是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进行 的;巴黎公社革命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十月革命中农民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巴黎公 社革命没有追击反革命政府军而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并 回击外国武装干涉;巴黎公社革命只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在这座伟大的文化名城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 权”“用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政权”等信息可知,巴黎公社是用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根据材料“有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组织,这是个以列宁为核 心的领导骨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进行,而巴黎公社革 命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革命有计划地进行着,广大俄国人民被动员起 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中农民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巴黎公社革命没有取 得农民的支持;根据材料“敌人被打败,反革命分子被坚决镇压……与帝国主义顽强对抗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并回击外国武装干涉,而巴黎公社 革命没有追击反革命政府军而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根据材料“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鲜活的社会 主义政权傲然屹立于东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而巴黎公社革命只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巴黎公社革命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