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练习卷物态变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练习卷: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 A. 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 B. 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 C.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出现水珠 【答案】D 【解析】【解答】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由于水的蒸发吸热形成的;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熔化现象,属于吸热现象;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属于吸热现象;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放热现象。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现象辨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答案】C 【解析】【解答】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A不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B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C符合题意。 D.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霜是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华现象. 3.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答案】D 【解析】【解答】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即白霜。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4.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 【解析】【解答】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能上不能下). 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 【解析】【解答】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B符合题意;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C不合题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6.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答案】D 【解析】【解答】BC段是晶体熔化的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选项错误;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吸热而温度不变,B选项错误;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内能增大,C选项错误;冰和水的质量相同,使用同一个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Q吸=cm∆t可知,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图象可知:AB段为固态冰吸热升温过程;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该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CD段是液态水吸热升温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该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根据Q吸=cm∆t可知,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 7.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B 【解析】【解答】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分析】A.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B.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的转移。 故答案为:B。 8.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思描述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 该物质可能是水 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图像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和ρ= 知该物质的密度ρ= =1g /cm3,所以该物质可能是水,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知该物体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路程不变,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C不符合题意; D、由水银的凝固点为-39℃,当温度为-52.3℃时,水银凝固为固态,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符合题意。 【分析】A、当两个物理量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成正比;B、由图像提供的信息和ρ= 分析判断;C、由图像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D、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和黑龙江北部的气温分析判断。 故答案为:D。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答案】C 【解析】【解答】A.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A符合题意; B.洒水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来吸热降温,B符合题意; CD.白霜、雾凇的出现,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所致,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0.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C 【解析】【解答】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A不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C符合题意;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答案】B 【解析】【解答】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 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 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这( )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答案】C 【解析】【解答】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由于猪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固态的霜附着在猪肉表面,凝华时放热过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4.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 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B 【解析】【解答】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鸡汤中的水分不断汽化,质量减小,内能减小,B符合题意;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扩散: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二、填空题 15.我国于2019年5月18日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倍。如果“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燃气热值为4.2×107J/kg,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若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这些热量能使800kg、45℃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4.2×103J/kg•℃)) 【答案】2.1×108;107.5;大于 【解析】【解答】解:由Q放=mq得Q放=mq=10×4.2×107J/kg×0.5kg=2.1×108J;根据Q吸=Q放、Q吸=cm△t得△t= =62.5℃,t=t0+△t=45℃+62.5℃=107.5℃>100℃,即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2.1×108;107.5;大于。 【分析】根据Q放=mq求出“可燃冰”放出的热量;据Q吸=Q放、Q吸=cm△t求出△t,再根据t=t0+△t求出水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16.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汽化;熔化 【解析】【解答】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使镜片变模糊;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身上的水汽化(蒸发)吸热,人感觉有点冷;吃冰棒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所致。 【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为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17.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由于从冰箱取出的饮料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附着在饮料瓶外壁上,表面会变湿。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饮料瓶外壁发生液化,一会几又会变湿;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三、解答或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其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答案】(1)10 (2)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3)固 (4)小于 【解析】 (1)由图象可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共耗时15min﹣5min=10min;(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由图象知,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还没有熔化,因此物质处于固态;(4)由图可知,冰从A到B持续吸收热量,故内能变大,物体在A点时其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分析】晶体的熔化实验,涉及到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固定好其位置)、状态的判定;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1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1)68 (2)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3)A (4)不可行 【解析】 :(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8℃。(2)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B 图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的温度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故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答案为A。(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这种做法不可行。 【分析】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中的气泡从下向上变大,水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20.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 , 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________m2(选填“>”、“<”或“=”). 【答案】(1)自下而上 (2)相平 (3)液化 (4)低于;< 【解析】【解答】(1)为便于更好地确定位置,实验装置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安装;(2)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实现与刻度相平;(3)温度计上的小水滴是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4)由图像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不到100℃,所以这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小明的实验中,水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沸点,而加热的装置相同,所以小明用的水的质量更小,即m1 <m2。 【分析】探究沸腾过程中的现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和影响实验时间的因素(减少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