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初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初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导致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 C. 推动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 D.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玩法体现“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排除B;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故C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同时将周王朝的文化也带到了分封之地,推动文化的认同,故D错误。 2.元朝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不久,又沿用前朝旧例,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如陕西四川行省、河东行省等路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B. 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说明行省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给予地方很大权力,只是地方在行使权力时要受中央节制,故C项正确;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结合所学行省制度的知识分析解答。 3.下图为即将登上《国家宝藏》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一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 A. 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 B. 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 C. 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D. 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织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南北朝时期我国发明了灌钢法,冶铁技术大大提高,A正确;元朝出现青花瓷,B不符合南北朝时史实,排除;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出现夜市,D时间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南北朝时”,联系所学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4.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符合法家用法律的强制力和专制独裁进行统治的主张,属于法家思想;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强调尊重人性,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符合儒家思想;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摆脱命运的束缚,符合道家超越功利、顺其自然的人生观,属于道家思想。故答案为A。根据上述分析排除B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思想主张 5.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这种冲击体现为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天人感应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强烈批判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D正确;A是孟子的思想,B是董仲舒的思想,C是朱熹的思想,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结合所学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分析解答。 6.宋曹«书法约言»说:“笔笔着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又须骨涵于其,筋不外露.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规矩,方令人有字外之想.”下列书法作品中,与材料最为契合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规矩,方令人有字外之想”可知,材料反映的书法作品是楷书,A是隶书,B是楷书,C是行书,D是草书,故选B。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规矩,方令人有字外之想”,结合所学楷书的特点分析解答。 7.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 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对这一禁令反映的社会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反映明朝专制集权不断走向强化 B. 统治者文化政策严重抑制百姓精神需求 C.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日益繁荣 D. 明朝杂剧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形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明朝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一方面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另一方面支持封建道德楷模,这些体现了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故AB项正确。C项是属于当时杂剧出现的背景之一,不符合题意。明朝杂剧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杂剧 8.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不符合史实。 9.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B.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C.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D.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并未涉及政党的宣传,故A错误;“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反映了报纸具有价值判断、舆论宣传的社会功能,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故D错误。故选B。 10.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 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 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 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时间1865年可以知道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所以A不合题意;由“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可知应该是军事工业,故B错误;由于该企业由李鸿章创办,所以不应该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错误;由于该企业采用机器生产,所以D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11. 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人才的匮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结合后面三句话的具体说明,即可知材料内容的核心意思,即体现出洋务运动时期对外交事务精通的专业人才匮乏的信息。A项“中外交涉”,B项“顽固派的抵制”,C项“立宪思想”无从体现,三项均属于无关项,排除。综上,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技术器物阶段)·洋务运动·洋务人才的匮乏 1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里“下层群众”指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大中学生 D. 知识分子 【答案】B 【解析】 根据“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可知,新的宇宙观、人生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指无产阶级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立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故“下层群众”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运用五四运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13.«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中评价抗战中一次大会战时认为:“在战争中给予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大量杀伤日军,迫使其一再增兵,同时亦为中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机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在战略上使日本对华战争陷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这场会战指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计划,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4.下图是某重要会议与会代表的合影,这次会议 A. 确定了我国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B.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 C. 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D.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C正确;《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不符合题意,A错误;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B错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联系所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分析解答。 15.“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下列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此规定的本身意思就是要“另起炉灶”。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起炉灶 16.在中国大事年记中曾对2001年有过这样的评价:“今年是中国荣耀之年,国家形象在几年后可以向世界人民展示,在经济上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之中,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这里的“突破”主要意指 A.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积极参加,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D. 中共成立80周年之际,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答案】A 【解析】 根据“2001年”“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结合所学,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加强了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A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国际组织,不符合“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排除B;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与“在经济上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之中”无关,排除D。 17.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旅行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政府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C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1世纪初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联系所学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分析解答。 18.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该论述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的是经济建设问题,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A选项是与革命有关的理论;B选项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写;C选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讨论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是有关阶级成分的分析,与此无关。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我们从材料中的内容入手,分析材料中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哪一阶段的内容,由此来根据选项进行排除,得出正确答案。 19.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 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科学技术·航天事业 20.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由此可见,罗马法 A. 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 B. 维护了西方的代议制度 C. 确立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D. 适应了小国寡民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可以得出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的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不可能维护西方代议制,也不可能成为欧洲待见社会行为的规范,故B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与其历史作用无关,故D项排除。 21.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人类必须在他自身内寻求那种属于神性的世间生存,主观性因此取得了绝对的认可,而在自己本身获得了对于神明的关系的决定它把绝对的真理关系被(教会)歪曲的地方,发掘的纤毫毕露,并设法把这种歪曲彻底摧毁.”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 根据“它把绝对的真理关系被(教会)歪曲的地方,发掘的纤毫毕露,并设法把这种歪曲彻底摧毁”,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反对教会的说教,提出上帝就在你的内心之中,彻底摧毁被教会歪曲的绝对的真理关系,C正确;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排除BD。 2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B.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C.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D.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体现了对女议员敢于坚持不同意见的伟大精神表示崇高敬意,据此分析可知与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观点最为接近,B符合题意。A、C是说民主、自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D反映的是人的美德,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年平均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65%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 B.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C. 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D. 中国茶叶代替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500—1700”,由此推断变化的原因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系。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传统的商路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逐渐由地中海沿岸发展到大西洋沿岸,因而意大利的一些城市逐渐衰落,B正确。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是货币膨胀,A错误;C和D显然与材料商路转移没有直接关系。 24.1831年,英格兰南端的10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325个下院席位,而北方的6个郡人口已增长至360万人,在下院只占有68个席位;以“衰败选区”最多而著称的30万人口的康沃尔郡有权选派44名议员。由此可以推测出英国 A. 南方是新兴工业重镇 B.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希望改变政局 C. 北方的工业布局严密 D. 富人区主要是集中在英国的南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下院选区的设置和议席的分配已经不适应英国城市布局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后为适应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故B正确;根据“英格兰南端的10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325个下院席位,而北方的6个郡人口已增长至360万人,在下院只占有68个席位”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北方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北方应该是新兴工业重镇,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北方的工业布局,排除C;材料反映英国下院选区的设置和议席的分配不适应英国城市布局的变化,无法体现富人区主要是集中在英国的南部,排除D。 25.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理论提出如下预言:引力场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会朝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该理论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推动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C.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D. 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引力场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会朝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可知该理论是相对论,结合所学,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C正确;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量子论推动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材料反映的是相对论,故排除A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引力场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会朝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结合相对论的知识分析解答。 26.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 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 “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 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总统共和政体,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不是政体,A错误;分权和制衡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之一,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说明“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反映的是“分权与制衡”的特征,故C正确;由“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可知,美国不是以议会为中心,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联系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27.“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材料中的“这部著作“指的是 A. 《土地法令》 B. 《共产党宣言》 C. 《四月提纲》 D. 《和平法令》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故B项正确;ACD项是十月革命中的文件,排除。 28.美国历史学家内森·米勒认为:“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下列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A. 该说法较为客观地呈现了这一历史事实 B. “常规疗法”因“滞胀”的出现而不能奏效 C. “试验性疗法”仍突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D. 罗斯福的“医治”使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疾病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试验性疗法是指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故A正确;70年代出现“滞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试验性疗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错误;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D错误。 29.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 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 C. “功劳”是指该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D. 列宁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说明A项说法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功劳”,说明C项正确;“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说明D项正确。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使国家陷入灾难,B项说法不正确。 30.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 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 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 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材料没有反映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是错误的。所以选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反映了战后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与支配地位。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以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反映了战后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与支配地位。故答案为:正确。 3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这时候,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于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故答案为:正确。 33.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发生价格革命,金银贬值、通货膨胀,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夺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价格革命,金银贬值、通货膨胀,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正确。 34.经济大危机中,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渡过经济危机。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经济大危机中,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政策,但也采取一些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但收效甚微。故答案为:错误。 35.1970年,随着“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开始起步。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1970年,随着“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始起步。故答案为:正确。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实力虽有起伏,一体化进程也面临诸多困境,但欧洲仍对国际格局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一体化面临前所未有天赐良机,欧洲人紧紧抓住这一意想不到的历史机遇……这种重大历史转折和战略提升,源自力促欧洲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明的英明决策. ——伍贻康«欧洲一体化整合协调经验及其启迪» 欧盟在债务危机后,经济持续低迷,难民问题、移民问题等都造成了英国的困扰.财政负担也是英国人强烈脱欧的重要诱因,“脱欧”争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英国在欧盟预算中承担的份额.英国一边与欧盟保持着联系,另一边希望尽量降低欧盟经济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红梅«国际经济关系新格局与中国的谋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煤钢联营在解决“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所起的作用,指出为何“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此时愿意合作创建共同体?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挑战有哪些?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天赐良机”是指什么?举例说明欧洲如何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4)从上述四则材料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作用:促成法德和解; 原因:“冷战”局势下,为了寻求自保;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走上联合 (2)挑战: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 影响:促使世界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或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3) 1991年苏联解体或“冷战”结束。 1992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发行欧元 (4)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解析】 (1)作用:根据“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结合所学,欧洲煤钢联营促成法德和解;原因:结合所学欧洲联合的原因回答。 (2)挑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六七十年代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国际力量即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世界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 第一问,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知“天赐良机”是指1991年苏联解体或“冷战”结束。第二问,回答90是年代欧洲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即可。 (4)综合材料可知,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37.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谈话”的社会背景.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含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省份:安徽、四川。 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3)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或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深刻变化: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放——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或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会有阻力,要坚定信念。(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新长征”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省份: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最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安徽、四川。 作用:安徽、四川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3)背景:根据所学,回答邓小平南方讲话的背景解答即可,即: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根据所学,列举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在改革和开放方面的史实即可。 (4)启示:可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定信念等角度回答。 四、问答题:本部分1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多思想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使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请回答: (1)春秋时期,孔子是如何解释其思想核心的?指出战国时期荀子在伦理观上的主张. (2)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吸收哪些学派的基础上创建了全新的儒学体系?为了增强中央集权,他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明朝中后期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答案】(1)仁就是爱人;实现仁要待人宽容;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人性本恶。 (2)道家、法家、阴阳五行。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致良知,知行合一。 (4)不断有思想家在丰富和发展儒学的内涵;统治者的重视。 【解析】 (1)结合所学,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根据“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解答。结合所学,荀子在伦理观上的主张人性本恶。 (2) 结合所学,董仲舒在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学派的基础上创建了全新的儒学体系。结合所学,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 (3) 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 (4)根据儒学发展的历史看出,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壮大,和不断有思想家在丰富和发展儒学的内涵,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分不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