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 年下期衡阳市八中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请注意:时量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孔子编订《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 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孔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 B. 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 C. 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 D. 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孔子在记述历史时“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另一方面要求对 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这一做法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依据所学可知,孔子当时没有政治权势,他的思想尚未被统治者推崇;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 “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可知孔子认为表达观点要有所忌讳,因此不是注 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 可知孔子这一方法没有遵循秉笔直书的编修原则。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 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C.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皆是因为统治者要求过 多、过高所致,结合老子的思想相关所学可知,这是老子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 盾,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仁政”是儒家提出的思想主张,与老子无关;C 选项错误, 老子反对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 互依存的。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 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 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B.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C.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D.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结合所学可知,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形成了思想文化专制的局面,这正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体现,因此说“这是法家思想 的胜利”,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A 选项错误,儒家思想虽然得到发展,但是基本内容并未发 生变化,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C 选项错误, “这也是法家的胜利”指的是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法家学说的“严刑峻法”与儒 家思想是相悖的,法家学说并未被董仲舒吸收;D 选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的实质是“内儒 外法”,它的思想核心仍然是儒家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4.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 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 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士”从贵族阶层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士” 出现了较多的分层,这些“士”的出现适合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对人才的需要,这一变化有 利于推动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不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士”阶层的分化属于官僚政治的内容,并非推动官僚政治形成; B 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C 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 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5.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 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 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A. 迎合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B.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C. 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D.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依据材料“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 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知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 为了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董仲 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迎合君主专制的需要;B 选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为了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C 选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该学说遭到封建士大夫的批判;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6.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②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③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④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宋明理学相关所学可知,宋明儒学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 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李恢投降刘备违背 了“忠孝节义”的纲常伦理,因此①项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 二主之理!”体现了忠君思想,因此②项符合宋明理学思想;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 之节,继之以死乎!”体现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因此③项符合宋明理学思想;“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违背诚信和道义的体现,因此④项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故符合题意的 项为②③,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7.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 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 圣贤。”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 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②不论贤愚,良知没有差别 ③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④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相关知识。依据材料“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 也”结合所学可知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因此①项正确;依据材料“良知之在人心,无间 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结合所学可知不论贤愚,良知没有差别,因此②项正确;依据 材料“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结合所学可知致良知 是成为圣贤的途径,因此③项正确;结合心学相关所学可知,良知是通过内心的反省而获得, 不是向外探求,因此④项错误。故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②③,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8.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 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 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材料 意在说明李贽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D. 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 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可知社会环境压制人性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 B 选 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经济因素,并且当时已经产生资本主义 萌芽,有了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C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与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无关;D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 展,而不是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9.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 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 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B.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摆脱儒学范畴,是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但并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根本原因是当时我国商品经济发展不 够充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社会革新的经济基础,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 错误,“先天不足”主要指的是经济基础的缺乏,不是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B 选项错误,明 清时期的思想局限性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并非专制集权体制;C 选项错误,明清 时期的思想局限性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不是公民意识尚未觉醒。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0.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 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 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是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李时珍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他晚年游历北方”、“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 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结合所学可知他是主张经世致用学风的顾炎武,他一生辗 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作品,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黄宗羲晚年并未游历北方;C 选项错误,王夫之晚年并未游历北方;D 选项错误,李时珍是明 代的药物学家,并未研究学风。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1.“智者学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 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 且只要靠言辞来就能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 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 B. 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C. 智者学派的不懈努力 D. 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依据材料“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 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就能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说明公民具有参政的权利,同时通过言辞就可 获取优越的地位,这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所推动的,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 据材料可知,公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辞来参与政治和获取领导地位,并没有提及其目的是否 带有功利主义思想;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智者学派出现的社会政治环境,并非是学 者自身的努力;D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2.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 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 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 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泰斯勒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对于“他们中间谁会洗澡?”这个命题并没有提供唯一的答案,结合所 学可知,智者学派否认绝对权威,强调自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 自己的感觉做出不同的判断,不应该强求一律,因此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智者学 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泰勒斯提出“万物始于水”,将理 解世界的角度从宗教和神话转向自然,并未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世界;C 选项错误,苏格 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尊崇理性,并未提出这样的逻辑学命题;D 选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提 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论断,崇尚理性,也并未提出此命题。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3.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 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 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 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 是 A. 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C.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D.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 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明确的生活准则” 指的是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 物不存在的尺度”。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 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因此 A 项 正确。B 选项错误,辩证法是苏格拉底针对道德标准失控提出的思想主张,且苏格拉底忧虑的 原因主要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问题,而不是人们是否重视辩证法;C 选项错误,希腊人并非不 理解人生追求的是真善美,而是不清楚真善美的标准,而这是“人是万物尺度”观点下社会价值 标准混乱导致的;D 选项错误,政治腐败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哲学的进步受阻不是苏格拉底 忧虑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4.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歌颂“人”,蔑视“神”;赞美“人 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A. 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B. 资产阶级追求政治地位的反映 C.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D.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提倡“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的统治,结合文艺复兴 产生的背景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封建社会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的上层建筑,因此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商 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因此 D 选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人文主义 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并非主要反对封建势力,因此 A 选项错误;B 选项错误,造成这一现 象的社会根源是经济原因,不是政治原因;C 选项错误,个人主义并非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 源。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5.有史学家认为,在马丁•路德发自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 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神。马丁•路德的下列主张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 简化宗教仪式 C. 《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 D. 建立民族教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人文主义的特征是提倡人性,主张人的个性发展。马丁·路德宗教改 革的内容中提出的“信仰即可得救”的理论,主张人人都可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得到救赎,否定了 教会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特征,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是宗教仪式的变革,适 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并不主要体现人文精神,错误;《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并不主 要体现人文精神,C 选项错误;D 选项错误,民族教会的设置并不主要体现人文精神。故正确 答案为 A 选项。 16.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 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 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 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 A. 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 B. 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D.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 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可知这种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帮助的,因此 D 选项正确; 依据材料“其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可知没 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但不能据此得出这些地区的经济不可能发展, A 选项过于绝对,错误;“现世禁欲精神”对发展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能由此得出 只有奉行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B 选项过于绝对,错误;C 选项错误,“经商逐利的世 俗目的”不是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是宗教改革后承认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7.“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 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 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 这一言论说明 A. 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B. 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D.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启蒙运动……必定会一步 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可知思想启蒙对于政治变 革的影响,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理性主义的内容;D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思想解放。故正确答 案为 B 选项。 18.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 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 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B.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C.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D.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 战。”、“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结合卢梭的思想可知这体现了他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否定封建王权的合法性,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的人民主权思想,并未体现反对贫富 分化的经济主张;C 选项错误,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在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不是卢梭提出的;D 选项错误,孟德斯鸠反对君主 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卢梭没有提出分权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9.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 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 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 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C. 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D. 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 但却绝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 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结合康德的思想相关所学可知,康德强调思想自由,要有理想思考, 学会批判质疑,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表明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不是发动革 命推翻专制;B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自由,不是主权在民,人人平等;D 选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社会契约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0.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 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 因是 A. 雕版印刷的普及 B. 活字印刷的推广 C. 科举取士的需要 D. 造纸术的改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多且易致”可知此时期书籍变多,容易 得到,结合信息“苏轼”可知此时期为北宋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推广 的结果,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雕版印刷最晚在唐代已经出现;C 选项错误,科举 取士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D 选项错误,造纸术的改进是在东汉时期;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1.“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该诗中描述的 这一技术传入欧洲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 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促进欧洲迎来地理大发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南针的作用,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促进欧洲 迎来地理大发现,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是造纸术、 印刷术;B 选项错误,使欧洲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是火药传入欧洲的直接影响;C 选项错误,指 南针的传入和欧洲文化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22.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 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儒士大夫为首”、“社会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结合所学可知, 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首的儒士阶层引领了社会的观念,使社会普遍看重读书,通过科举考试 进入仕途,轻视科技工艺的发展,最终造成现代科技上的落后,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 误,材料是关于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原因的讨论,李约瑟认为问题不在思维方式上缺 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儒士大夫引领的只重读书的社会文化。该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 选项错 误,思想文化专制的禁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反映的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 会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儒家思想重人伦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3.日本一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⑤词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宋代的平民文化。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 印刷效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因此①项正确;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适应了宋代市民生活 的需要,因此②项正确;昆曲等剧种的流行是在明清时期,京剧形成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因此③项错误。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亮点,《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因此④项 正确。词的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抒发感情,适应了宋代市井生活的需要,成为宋代文学的主 流形式和标志,因此⑤项正确。故①②④⑤项正确,③错误,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4.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有这样一批文人,由于唐宋以来的科举中止,仕进路途堵 塞,……“适杂剧之新体出”,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妒,表达他们在那个 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材料说明了 A. 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 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C. 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D. 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由于唐宋以来的科举中止,仕进路途堵塞……以其有用之才……遂为千古 独绝之文字”结合所学可知元杂剧盛行的因素是因为科举道路的堵塞使得大量文人从事杂剧创 作,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 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C 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元杂 剧兴盛的社会因素,并不主要说明元杂剧的历史地位;D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由于唐宋以来 的科举中止,仕进路途堵塞”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在元朝中止。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5.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之后,秉性端正、 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B. 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 传统观念受到社会经济变动的冲击 D. 明代商人更注重道德修养,形象得以改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秉性端正、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结合所学可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的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受到人们的羡慕,冲击了对商人的传统认 知,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秉性端正、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 却屡见不鲜”可知,明清时期士人仍然重视“信”、“义”,因此代表社会主流的士人价值观没有 改变;B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依然存在并影响巨大;D 选项 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明清时期商人的商业道德理论水平超越前代。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6.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 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 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A. 楷书 B. 草书 C. 行书 D. 隶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结合中国古代的书 法艺术相关所学可知这种书法形式是草书,草书结构简单,笔势连绵,将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谨,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 体。C 选项错误,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D 选项错误,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故正确答案为 B 选 项。 27.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 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 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B. 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C. 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D. 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戏曲广 为流传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统治者通过神化关羽,赋予关羽“忠”、“义”等思想内涵,其中 蕴含的封建伦理思想间接的传入市民中去,发挥了教化的功能,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 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并非体现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B 选项错 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未说明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D 选项错 误,材料并非主要体现儒佛道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8.《科学的旅程》在介绍某一理论时指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弯曲, 就好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体的 特征,而是来自空间形状本身”。这一理论 A. 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 B.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C. 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 D.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引力……是一种时空弯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的广 义相对论,依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理论成果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之处,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是牛顿的理论成果;B 选项错误,为工业 革命奠定理论基础的是牛顿的理论成果;D 选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 系的建立。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9.1862 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 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 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B.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C.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 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 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可知马克思并不认同达尔 文将生物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 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达尔文学说;B 选项错误,材料未显示生物进化 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C 选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可知,马克思并不认同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30.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 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 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持续衰退 B.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C. 城市化进程加快 D. 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方七大工业国“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 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这反映的是这 些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结合所学可知,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近几十年”正是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故 B 选项正确。第三次 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农业就业 人口大幅度下降,与农业生产持续衰退无关,故 A 选项错误;城市化进程加快也推动了社会 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不是根本原因,故 C 选项错误;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也不是推动社会 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故 D 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 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 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摘自《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 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 强化的过程。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 弱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意志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 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1)“民本思潮”的表现:孔子的“仁”“以德治民”,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子的“君舟民水”,墨子的“兼爱非攻”等。 (2)“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西汉:董仲舒发展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 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宋朝:程颐、程颢、朱熹等吸收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 体地位。 (3)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细弱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或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 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的束缚;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 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 (4)原因: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伏尔泰出发 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解析】 【详解】(1)“民本思潮”即重视民生,重视老百姓,联系课本知识,结合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来回答即可,如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 等。 (2)结合所学,汉代儒学开始获得独尊地位。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 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 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 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代儒学获得新的发展。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 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3)结合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市民文化发展,但是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阻碍因素表现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上:封建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对外交往方面: 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 (4)原因: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可知当时德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莱布尼茨盛赞 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向往德意志统一。 出发点:结合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可知作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赏中国考试制度的社会 公平原则,出发点是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5 世纪是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开辟了广 阔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在理论思维领域里,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 界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从 初期形态推进到一个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新阶段。对人本思想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应首推智 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突破了自然哲学的框架,提出了他的名言:“人是万 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变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 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 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 破思想禁锢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多姿多彩的艺术 展开,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精神,但又超越了它的局限。 ——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 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 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 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 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 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 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本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时期 的人本思想的本质差异。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 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4)概括材料四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们的共同精神。 【答案】(1)原因: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工商业经济发达;古希腊人对人自身的积极 探索。 (2)差异:古希腊时期: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3)对象: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成果: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4)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共 同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人们”“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界 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 济、思想三个角度概括作答。 (2)根据材料一“对人类自身的力量……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推进到……新 阶段”及材料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 精神”并结合所学从两者不同的阶级属性的角度概括作答。 (3)对象: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批判的有贵族特权、 专制王权和宗教神权等,所以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就是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 其宗教思想体系。 思想成果:结合孟德斯鸠的思想相关所学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4)基本观点:依据材料“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己在现 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 则运行得最好”等信息可以得出的观点有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 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共同精神:这实际上体现的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者的共同精神,依据所学可 以推断出是人文主义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