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四川省自贡一中、二中联考高考模拟试卷数学文
2016 年四川省自贡一中、二中联考高考模拟试卷数学文 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 5 分) 1.已知集合 M={1,2,3},N={x∈Z|1<x<4},则( ) A.M N B.N=M C.M∩N={2,3} D.M∪N={1,4} 解析:∵M={1,2,3},N={x∈Z|1<x<4}={2,3}, ∴N M,M∩N={2,3},M∪N={1,2,3}. 答案:C. 2.为了得到函数 ()() 3ysinxxR =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 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 6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6 个单位长度 解析:∵由 y=sinx 到 ,只是横坐标由 x 变为 3x , ∴要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 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 行移动 个单位长度. 答案:A. 3.命题“ x∈R,f(x)>0”的否定为( ) A. x0∈R,f(x0)>0 B. x0∈R,f(x0)≤0 C. x0∈R,f(x0)≤0 D. x0∈R,f(x0)>0 解析: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 x∈R,f(x)>0”的否定为: x0∈R, f(x0)≤0. 答案:B. 4.若 a<b<0,则( ) A.a2<b2 B.ab<b2 C. 11 22 ab < D. 2ba ab > 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a<b<0,则 a2>b2,ab>b2, 11 22 ab > , . 答案:D. 5.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t∈[-1,3],则输出的 s 属于( ) A.[-3,4] B.[-5,2] C.[-4,3] D.[-2,5] 解析:由判断框中的条件为 t<1,可得: 函数分为两段,即 t<1 与 t≥1, 又由满足条件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3t; 不满足条件时,即 t≥1 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4t-t2 故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为: 2 31 41 s t t t t t , < , , 如果输入的 t∈[-1,3],画出此分段函数在 t∈[-1,3]时的图象, 则输出的 s 属于[-3,4]. 答案:A. 6.实数 m 是[0,6]上的随机数,则关于 x 的方程 x2-mx+4=0 有实根的概率为( ) A. 1 4 B. 1 3 C. 1 2 D. 2 3 解析:根据几何概型计算公式,首先求出方程有实根的 m 的范围,然后用符合题意的基本事 件对应的区间长度除以所有基本事件对应的区间长度,即可得到所求的概率. ∵方程 x2-mx+4=0 有实根, ∴判别式△=m2-16≥0, ∴m≤-4 或 m≥4 时方程有实根, ∵实数 m 是[0,6]上的随机数,区间长度为 6,[4,6]的区间长度为 2, ∴所求的概率为 1 3 2 6P . 答案:B.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 m⊥α,m β,则α⊥β B.若 m α,n α,m∥β,n∥β,则α∥β C.若 m α,n α,m,n 是异面直线,那么 n 与α相交 D.若α∩β=m,n∥m,则 n∥α且 n∥β 解析:A.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若 m⊥α,m β,则α⊥β; B.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若 m α,n α,m∥β,n∥β,当α与β相交时, 满足α∥β,当α与β不相交时,结论不成立; C.根据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若 m α,n α,m,n 是异面直线,那么 n 与α 相交,或 n∥α,故 C 错误; D.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进行判断,若α∩β=m,n∥m,则 n∥α且 n∥β错误,有可能 n α 或 n β,故 D 错误. 答案:A 8.过双曲线 22 221xy ab(a>0,b>0)的右顶点 A 作斜率为-1 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 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 B、C.若 1 2AB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 B. 3 C. 5 D. 10 解析:直线 l:y=-x+a 与渐近线 l1:bx-ay=0 交于 2 ()a abB a b a b , , l 与渐近线 l2:bx+ay=0 交于 2 ()aabC abab , ,A(a,0), ∴ ()ab abAB a b a b , , 22 2222 2( 2 )a ba bBC abab , , ∵ , ∴ 2 22 ab a b a b a b ,b=2a, ∴c2-a2=4a2, ∴ 2 2 2 5ce a,∴e= 5 . 答案:C. 9.如图:已知,在△OAB 中,点 A 是 BC 的中点,点 D 是将向量 OB 分为 2:1 的一个分点, DC 和 OA 交于点 E,则 AO 与 OE 的比值是( ) A.2 B. 5 4 C. 3 2 D. 6 5 解析:∵O,E,A 三点共线,且 A 是 BC 的中点; ∴设 2OEOAOBOC = = ; 又 3 2OBOD= ; ∴ 3 42OEODOC= ; ∵C,E,D 三点共线; ∴ 3 =142 ; 解得 4 5= ; ∴ 4 5OE OA= ; ∴ 5 4 AO OE = . 答案:B. 10.设函数 f(x)=(x-a)2+(lnx2-2a)2,其中 x>0,a∈R,存在 x0 使得 f(x0)≤ 4 5 成立,则实 数 a 值是( ) A. 1 5 B. 2 5 C. 1 2 D.1 解析:函数 f(x)可以看作是动点 M(x,lnx2)与动点 N(a,2a)之间距离的平方, 动点 M 在函数 y=2lnx 的图象上,N 在直线 y=2x 的图象上, 问题转化为求直线上的动点到曲线的最小距离, 由 y=2lnx 得, 2'2y x,解得 x=1, ∴曲线上点 M(1,0)到直线 y=2x 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 2 52 5 5d = , 则 f(x)≥ 4 5 , 根据题意,要使 f(x0)≤ 4 5 ,则 f(x0)= 4 5 ,此时 N 恰好为垂足, 由 2 0 2 11 1 2MN aak aa = = ,解得 a= 1 5 . 答案:A. 二、填空题(共 25 分,每小题 5 分) 11.若向量 a =(sinα,cosα-2sinα), b =(1,2),且 ∥ b ,则 tanα= . 解析:根据向量平行列出方程得出 sinα,cosα的关系,得出 tanα. ∵ ∥ , ∴2sinα-cosα+2sinα=0,即 cosα=4sinα, ∴ 1 4 sinta n c o s . 答案: 1 4 . 12.已知 x、y 满足 2 2 2 x y xy ,则 z=x+2y 的最大值为 .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 z=x+2y 得 11 22yxz , 平移直线 11 22yxz ,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 11 22y x z 经过点 B 时,直线 11 22y x z 的截距最大, 此时 z 最大. 由 2 2 x y = = ,即 B(2,2), 代入目标函数 z=x+2y 得 z=2×2+2=6. 答案:6. 13.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 1,那么△ABC 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 . 解析:∵正△ABC 的边长为 1, ∴正△ABC 的面积 S= 3 4 , 设△ABC 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 S′ 则 6 16 2 4SS , 答案: 6 16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圆 C1:(x+1)2+(y-6)2=25,圆 C2:(x-17)2+(y-30)2=r2.若圆 C2 上存在一点 P,使得过点 P 可作一条射线与圆 C1 依次交于点 A、B,满足 PA=2AB,则半径 r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求出两个圆的圆心距,画出示意图,利用已知条件判断半径 r 的取值范围即可. 圆 C1:(x+1)2+(y-6)2=25,圆心(-1,6);半径为:5. 圆 C2:(x-17)2+(y-30)2=r2.圆心(17,30);半径为:r. 两圆圆心距为: 2217130630 . 如图: PA=2AB,可得 AB 的最大值为直径, 此时 C2A=20,r>0.当半径扩大到 55 时,此时圆 C2 上只有一点到 C1 的距离为 25,而且是最 小值,半径再大,没有点满足 PA=2AB. r∈[5,55]. 答案:[5,55].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M(-a,0),N(a,0),其中 a∈R,若直线 l 上有且只有一点 P,使得|PM|+|PN|=10,则称直线 l 为“黄金直线”,点 P 为“黄金点”.由此定义可判断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当 a=7 时,坐标平面内不存在黄金直线; ②当 a=5 时,坐标平面内有无数条黄金直线; ③当 a=3 时,黄金点的轨迹是个椭圆; ④当 a=0 时,坐标平面内有且只有 1 条黄金直线. 解析:①当 a=7 时,|PM|+|PN|≥|MN|=14>10,因此坐标平面内不存在黄金直线; ②当 a=5 时,|PM|+|PN|=10=|MN|,因此线段 MN 上的点都满足上式,因此坐标平面内有无数 条黄金直线,正确; ③当 a=3 时,|PM|+|PN|=10>6=|MN|,黄金点的轨迹是个椭圆,正确; ④当 a=0 时,点 M 与 N 重合为(0,0),|PM|+|PN|=10=2|PM|,点 P 在以原点为圆心、5 为半 径的圆上,因此坐标平面内有且无数条黄金直线. 答案:①②③. 三、解答题(共 75 分) 16.已知△ABC 为锐角三角形,a,b,c 分别为角 A,B,C 所对的边,且 3 a=2csinA. (1)求角 C. 解析:(1)由 3 a=2csinA,利用正弦定理,结合△ABC 为锐角三角形,a 求角 C. 答案:(1)由正弦定理得 ac sinA sinC = , 将已知代入得 sinC= 3 2 . 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0<C< 2 , 所以 C= 3 . (2)当 c=2 3 时,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2)当 c=2 3 时,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 ab≤12,即可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2)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C, 即 12=a2+b2-ab, 又 a2+b2-ab≥2ab-ab=ab 所以 ab≤12. 所以△ABC 的面积 133243SabsinCab , 当且仅当 a=b,即△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ABC 的面积取到 3 3 .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3 3 . 1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a4=5,S9=5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与 Sn. 解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答案:(1)依题意知 S9=9a5=54,解得 a5=6,) ∴公差 d=a5-a4=6-5=1,a1=a4-(4-1)d=2. ∴an=2+(n-1)×1=n+1, ∴ 21 32122n nn nnSn = = . (2)若 1 2n n b Sn ,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解析:(2)由(1)知 2 2211 23211nb nnnn nnn = = = ,利用“裂项求和”即可得 出. 答案:(2)由(1)知 2 2211 23211nb nnnn nnn = = = , 设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Tn, 则 12 1 1 1 1 1()2 2 3 3 4 1 1 1 22 1 2 11 1 1nn nT b b b n n n n = . 18.已知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BD⊥AD,BD=AD,AB=2,四边形 ABEF 为正方形,且平面 ABEF⊥平面 ABCD. (1)求证:BD⊥平面 ADF. 解析:(1)证明 AF⊥平面 ABCD,得出 AF⊥BD,再由 BD⊥AD 即可得出 BD⊥平面 ADF. 答案:(1)正方形 ABEF 中,AF⊥AB, ∵平面 ABEF⊥平面 ABCD,又 AF 平面 ABEF, 平面 ABEF∩平面 ABCD=AB, ∴AF⊥平面 ABCD; 又∵BD 平面 ABCD, ∴AF⊥BD; 又 BD⊥AD,AF∩AD=A,AF、AD 平面 ADF, ∴BD⊥平面 ADF. (2)若 M 为 CD 中点,证明:在线段 EF 上存在点 N,使得 MN∥平面 ADF,并求出此时三棱锥 N-ADF 的体积. 解析:(2)N 为线段 EF 中点时,MN∥平面 ADF,证明时利用正方形 ABEF 与平行四边形形 ABCD 的性质,得出四边形 NFDM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 MN∥DF,MN∥平面 ADF,利用等积法求 出三棱锥 N-ADF 的条件即可. 答案:(2)当 N 为线段 EF 中点时,MN∥平面 ADF; 证明如下:正方形 ABEF 中,NF∥ 1 2 BA 且 NF= BA, 平行四边形形 ABCD 中,MD∥ BA 且 MD= BA. ∴NF∥MD 且 NF=MD, ∴四边形 NFDM 为平行四边形, ∴MN∥DF; 又 DF 平面 ADF,MN 平面 ADF, ∴MN∥平面 ADF,过 D 作 DH⊥AB 于 H, ∵平面 ABEF⊥平面 ABCD, 又 DH 平面 ABCD,平面 ABEF∩平面 ABCD=AB, ∴DH⊥平面 ABEF; 在 Rt△ABD 中,AB=2,BD=AD, ∴DH=1, ∴ 1111 3 1 12323ANFN ADFD ANFVVDH S 三棱锥 三棱锥 . 19.某城市 100 户居民的月平均用电量(单位:度),以 [160,180),[180,200),[200,220), [220,240),[240,260),[260,280),[280,300]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求直方图中 x 的值. 解析:(1)由直方图的性质可得(0.002+0.0095+0.011+0.0125+x+0.005+0.0025)×20=1,解 方程可得. 答案:(1)由直方图的性质可得(0.002+0.0095+0.011+0.0125+x+0.005+0.0025)×20=1, 解方程可得 x=0.0075, ∴直方图中 x 的值为 0.0075. (2)求月平均用电量的平均数. 解析:(2)由直方图中众数为最高矩形上端的中点可得,可得中位数在[220,240)内,设中 位数为 a,解方程(0.002+0.0095++0.011)×20+0.0125×(a-220)=0.5 可得. 答案:(2)月平均用电量的平均数为 x =(170×0.002+190×0.0095+210×0.011+230× 0.0125+250×0.0075+270×0.005+290×0.0025)×20=225.6 (3)在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240,260),[260,280),[280,300]的四组用户中,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11 户居民, ①求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多少户? ②如果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有 2 个困难户,从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 的用户中任取 2 户,则至少有一个困难户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3)①可得各段的用户分别为 25,15,10,5,可得抽取比例,可得要抽取的户数; ②一一列举所有的基本事件,再找到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答案:(3)月平均用电量为[220,240)的用户有 0.0125×20×100=25 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40,260)的用户有 0.0075×20×100=15 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60,280)的用户有 0.005×20×100=10 户, 月平均用电量为[280,300]的用户有 0.0025×20×100=5 户, 抽取比例 111 25151055 = , 所以月平均用电量在[220,240)的用户中应抽取 1255 5 = 户. 记这 5 户中 2 个困难户为 D,E,另外 3 户为 A,B,C, 从这 5 户中一次任意取出 2 户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AB,AC,AD,AE,BC,BD,BE,CD,CE,DE,共 10 种情况, 记 A 表示从取出的 2 户中至少有一个困难户, 则 A 中基本事件为:AD,AE,BD,BE,CD,CE,DE,共 7 种, 故 7 10PA= . 20.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0, 3 ),(0, 3 ),且 AC,BC 所在直线 的斜率之积等于 3 4 . (1)求顶点 C 的轨迹 M 的方程. 解析:(1)C 点坐标为(x,y),运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化简整理,可得所求轨迹方程,注意 去除 y 轴上的点. 答案:(1)令 C 点坐标为(x,y), 则直线 AC 的斜率 1 3yk x ,直线 BC 的斜率 2 3yk x , 因为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3 4 ,所以有 333 4 yy xx = , 化简得到 22 143 xy = (x≠0), 所以轨迹 M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且除去(0, ),(0, 3 )两点. (2)当点 P(1,t)为曲线 M 上点,且点 P 为第一象限点,过点 P 作两条直线与曲线 M 交于 E, F 两点,直线 PE,PF 斜率互为相反数,则直线 EF 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 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2)设 E(x1,y1),F(x2,y2),令直线 PE: 13 2ykx ,联立椭圆方程,运用韦 达定理求得 E 的坐标,同理将 k 换为-k,可得 F 的坐标,再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化简整理, 即可得到定值. 答案:(2)由题意曲线 M 为 (x≠0),点 P(1, 3 2 ), 设 E(x1,y1),F(x2,y2),令直线 PE: ,联立椭圆方程, 得 2 223 4 8 4 1233 22 0k x k k x k , 则 2 1 2 4123 34P kkxx k , 故 2 1 2 4123 34 kkx k , 同理 2 2 2 4 12 3 34 kkx k , 21 21 2 1 2 1 22 21 21 3311 8 6 2 3 42 2 2 1 24 2 EF k x k xyyk x x x x k k k kk x x k x x k , 故直线 EF 斜率为为定值 1 2 . 21.已知函数 f(x)=x+alnx, 21 2gxfxxbx . (1)讨论函数 f(x)的单调性. 解析:(1)求出 )0(1 axafxx xx = = > ,由此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讨论函数 f(x)的单 调性. 答案:(1)∵函数 f(x)=x+alnx, ∴ 1 )0(axafxx xx = = > , 当 a>0 时,由 x>0,得 f′(x)≥0; 当 a<0 时,由 f′(x)>0,解得 x>-a;由 f′(x)<0 时,解得 0<x<-a. ∴若 a≥0,则 f(x)在(0,+∞)为单调递增函数; 若 a<0,则 f(x)在(0,-a)上单调递减,在(-a,+∞)单调递增. (2)若 f(x)在 x=1 处的切线与直线 x+2y=0 垂直,求 a 的值. 解析:(2)由 f(x)在 x=1 处的切线与直线 x+2y=0 垂直,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能求出 a 的值. 答案:(2)∵f(x)在 x=1 处的切线与直线 x+2y=0 垂直, ∴由题意知 f'(1)=1+a=2,即 a=1. (3)在(2)的条件下,设 x1,x2(x1<x2)是函数 g(x)的两个极值点,记 1 2 xt x ,若 b≥13 3 ,t 的取值范围. 解析:(3)由 21 2 1gxlnxxbx = ,得 2 11xbxgx x = ,令 g'(x)=0,得 x1+x2=b-1,x1x2=1,由此能求出 t 的取值范围. 答案:(3)∵f(x)=x+alnx, 21 2gxfxxbx , ∴由 ,得 , 令 g'(x)=0,x2-(b-1)x+1=0,即 x1+x2=b-1,x1x2=1 而 2 212 12 1221 12211009xx xxtbx xxxt , 由 x1<x2,即 0<t<1,解上不等式可得:0<t≤ 1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