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7·合肥·模拟·机械运动】1.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0.0205 m.‎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知识:(1)对最小分度值的认识;‎ ‎(2)对如何正确估读的了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 ;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 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3)长度单位换算关系中:1m=100cm.‎ ‎【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被测物体的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在 6.0cn 与 6.1cm 两刻度之间,估读为 6.05cm,所以物体的长度:L=6.05cm﹣4.00cm=2.05cm=0.0205m. 故答案为:0.0205.‎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认准最小刻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17·合肥·模拟·内能】2.如果有乘客在公交车上吃有浓重味道的食品.食品的浓重味道会很快充斥整个车厢,会让其他乘客感 到有些“吃不消”,请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对该现象进行解释: 分子是运动的,“食品气味”分子会运动到 空气中,其他乘客能够闻到味道 .‎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分子是运动的,如果有乘客在公交车上吃有浓重味道的食品后,“食品气味”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其他乘 客能够闻到“食品的浓重味道”. 故答案为:分子是运动的,“食品气味”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其他乘客能够闻到味道.‎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扩散现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 ‎【17·合肥·模拟·机械运动】3.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若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则在交 会对接过程中“天宫二号”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 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在交会对接过程中,“神舟十一号”飞船向“天宫二号”缓慢地靠近,若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 物,“天宫二号”相对于“神舟十一号”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此时“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 ‎ 第 5 页(共 19 页)‎ 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 第 5 页(共 19 页)‎ ‎【17·合肥·模拟·声现象】4.“声音越大,听力越差,耳朵经不起狂轰乱炸”是一则公益广告的广告词,其中的“声音越大”指的是声 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 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故广告词中的“声音越大”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故答案为:响度.‎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 素各不相同.‎ ‎【17·合肥·模拟·光现象】5.如图所示,A 和 B 两面镜子面对面平行放置,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4m,两面镜子之间有 一物体 S,则该物体在 A、B 两面镜子中所成的像 S1、S2 之间的距离为 8 m;当 S 向平 面镜 A 靠近的过程中,S 在平面镜 A 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物体 A 在两个平面镜中成像情 况,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 ‎【解答】解: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 4m,作出 A 在平面镜 L1 的像 A1,作出 A 在平面镜 L2 的像 A2,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 A10=OA,AO'=O'A2,OA+AO'=4m,所以 A10+O'A2=4m, 物体 A 在两个平面镜第一次成像距离为:A1A2=OA+AO'+A10+O'A2=4m+4m=8m. 因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当 S 向平面镜 A 靠近的过程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8;不变.‎ ‎【点评】只要两个竖直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物体总在两个平面镜之间,物体在两个平面镜第一 次成像的距离总等于两个平面镜之间距离的 2 倍.‎ ‎ 【17·合肥·模拟·内能】6.汽车制动(即刹车)时,仍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是因为 汽车具有惯性 ,此过程中汽 车的 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等),将 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第 6 页(共 19 页)‎ ‎【解答】解: 汽车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汽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汽车刹车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汽车具有惯性;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惯性知识和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等知识的应用,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17·合肥·模拟·功与机械能】7.如图所示装置,大小为 10N 的水平力 F 作用在滑轮上,使物体 A 以 0.2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 5s 内力 F 所做的功为 5 J.‎ ‎【分析】(1)由图知,拉力 F 由 2 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通过的距离是物体 A 通过距离的;‎ ‎(2)计算出拉力 F 在 5s 内通过的路程,根据 W=Fs 计算出所做的功.‎ ‎【解答】解:‎ 根据公式 v=可知,物体在 5s 内通过的路程为:s=vt=0.2m/s×5s=1m; 由图知,拉力 F 由 2 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通过的距离是物体 A 通过距离的; 所以拉力通过的距离为:s′=s= ×1m=0.5m;‎ 则 5s 内力 F 所做的功为:W=Fs=10N×0.5m=5J.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关键是搞清绳端及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功的计 算,在解题时可把此图旋转 90 度,变成我们比较熟悉的水平方向就可以了. ‎ ‎【17·合肥·模拟·功与机械能】8.如图所示,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旁处于静止状态,其黑端为 N 级,则电源的 A端为 负 极(选填“正”或“负”)‎ ‎【分析】知道小磁针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 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从而找到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 从图可知,小磁针的右端是 N 极,左端为 S 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 相互吸引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S 极,左端是 N 极. 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 手握住螺线管使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则四指弯曲 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 方向,所以电源的 A 端为负极,B 端是正极.‎ 第 12 页(共 19 页)‎ 故答案为:负.‎ 第 12 页(共 19 页)‎ ‎【点评】安培定则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线圈绕向,告诉其中的两个可以确定第三个.其 中的电流方向经常与电源的正负极联系在一起,磁场方向经常与磁感线方向、周围小磁针的 NS 极联系在 一起.‎ ‎【17·合肥·模拟·电功率】 ‎ ‎ 9.如图所示电路,电阻 R1=10Ù,只闭合 S1 时,电流表示数为 0.3A;同时闭合 S1 和 S2 时,电流表示数增大了 0.2A.则同时闭合 S1 和 S2 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1.5 W.‎ ‎【分析】(1)只闭合 S1 时,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 R1 的电流,根据 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同时闭合 S1 和 S2 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可知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即为通过 R2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 流,利用 P=UI 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解答】解:(1)只闭合 S1 时,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 R1 的电流,‎ 由 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3A×10Ù=3V;‎ ‎(2)同时闭合 S1 和 S2 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 由电流表示数增大了 0.2A 可知,通过 R2 的电流为 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所以,干路的电流:‎ I=I1+I2=0.3A+0.2A=0.5A,‎ 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3V×0.5A=1.5W.‎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知道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即为通过 R2 的电流是关键.‎ ‎【17·合肥·模拟·内能及其利用】10.小明做了测量酒精热值的实验:他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使 300g 的水温度升高 50℃时共消耗 6g 酒精, 然后根据 Q 吸=Q 放可以求得酒精的热值为 1.05×107 J/kg,他查表得知酒精热值为 q 酒精=3.0×107J/kg,发 现两者偏差较大,原因可能是 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 第 12 页(共 19 页)‎ ‎﹣1‎ ‎[C 水=4.2×103J•(kg•℃) ].‎ 第 12 页(共 19 页)‎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 Q 吸=cm△t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知道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 Q 放=mq 求出酒精热值;‎ ‎(2)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和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都会造成酒精完全燃烧释放 的热量大于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1)水的质量:m=300g=0.3kg,‎ 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水△t=4.2×103J/(kg•℃)×0.3kg×50℃=6.3×104J; 酒精的质量:m 酒精=6g=0.006kg, 由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则 Q 放=Q 吸=6.3×104J;‎ 酒精热值:q 酒精== =1.05×107J/kg;‎ ‎(2)与酒精的实际热值 q 酒精=3.0×107J/kg 小得多,原因是: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时释 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等. 故答案为:1.05×107;酒精燃烧时不一定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燃料热值的分析和理解,知道酒精不一定完全燃烧和放出的热量不能完 全被水吸收是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 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7·合肥·模拟·内能】11.关于物态变化中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均保持不变 B.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均保持不变 ‎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 ‎ 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 ‎【分析】(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在熔化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A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 A 错误,C 正确;‎ B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内能增大,故 BD 错误; ‎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难度不大,要认真分析. ‎ 第 12 页(共 19 页)‎ ‎【17·合肥·模拟·电与磁】12.如图所示是初中演示用得到电表,其背后安装有磁铁,能使电表竖直吸附在竖直黑板上,若换用磁 性更强的磁铁(总质量不变),则此电表所受的摩擦力将( )‎ 第 12 页(共 19 页)‎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在平衡力作用下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此对分析解答.‎ ‎【解答】解:电表受到重力作用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电表会受到黑板表面对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 作用;由于电表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电表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电表的重力.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水平方向的吸引力增大,但电表仍然静止,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仍是一对 平衡力,电表的重力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摩擦力存在的认识和二力平衡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 作用.‎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机械能】13.如图所示,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机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 ) A.受油机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受油机受到的升力大小保持不变 ‎ C.受油机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受油机的动能保持不变 ‎【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 ‎ 线上;‎ ‎(3)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 ‎(4)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A、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机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运动方向 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 A 正确; B、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机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升力 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变大,升力变大,故 B 错误; C、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机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高度不变,质量增加,重力势能变 大.故 C 错误;‎ D、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机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增加,动能变 大.故 D 错误;‎ 故选 A.‎ 第 10 页(共 19 页)‎ ‎【点评】此题考查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变化、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 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机械能】1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 A.玉不琢不成器:经过打磨的玉器表面光滑发生漫反射 ‎ B.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 C.麻线拎土豆﹣拎不起: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 D.电磁波﹣千里眼,顺风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物体表面光滑发生漫反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A、经过打磨的玉器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故 A 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等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故 B 错误; C、麻线拎土豆,受力面积小,压强较大,而麻线所能承受的压强太小,所以麻线提不起土豆,故 C 错 误;‎ 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是考查学生对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是中考的热 点.‎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机械能】15.某玩家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电流分别为 3V、1A,其内部线圈电阻为 0.2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内部总电阻为 3Ù B.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电功率为 3W ‎ C.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 0.2W D.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 2.8W ‎【分析】(1)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其电阻等于内部线圈电阻;‎ ‎(2)根据 P=UI 求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电功率,根据 P 热=I2R 求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两 者的差值即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解答】解: A.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动机的内部电阻,其电阻等于内部线圈的电阻,即 0.2Ù,故 A 错误;‎ B.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电功率 P=UI=3V×1A=3W,故 B 正确;‎ 第 11 页(共 19 页)‎ C.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 P 热=I2R=(1A)2×0.2Ù=0.2W,故 C 正确; D.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P 机械=P﹣P 热=3W﹣0.2W=2.8W,故 D 正确.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和热功率的计算等,要注意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欧姆定律不适用,且消 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输出,少部分转化为内能.‎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机械能】16.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电压表 V1 示数变大B.电压表 V2 示数变大 C.电流表 A 示数变大 D.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 V1 测电源的电压,电压 表 V2 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的变 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和灯泡 L 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 P=UI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 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R 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 V1 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 R 两端 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不变,故 A 错误;‎ 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故 C 错误; 由 U=IR 可知,灯泡 L 两端的电压变小,‎ 由 P=UI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故 D 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 V2 的示数变大,故 B 正确. ‎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 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 ‎【17·合肥·模拟·功和机械能】17.为了方便残疾人乘公交,公交公司专门购置了无障碍公交车(如图所示),无障碍公交车斜面长 1m,高 20cm,乘车时,连同轮椅共 80kg 的乘客只需要用 200N 的力就可以把轮椅匀速推上公交车,则该过程中( )‎ 第 12 页(共 19 页)‎ A.推力做的总功为 800J B.推力做的额外功为 160J 第 12 页(共 19 页)‎ C.斜面对轮椅的摩擦力为 200N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分析】A、知道推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 W=Fs 求出推力做的总功; B、知道人的重和提升的高度,根据 W=Gh 求出有用功,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求额外功; C、使用斜面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利用 W 额=fs 求出斜面对轮椅的摩擦力 D、利用 ç=×100%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A、推力做的总功 W 总=Fs=200N×1m=200J,故 A 错;‎ B、有用功 W 有=Gh=mgh=80kg×10N/kg×0.2m=160J,因为 W 总=W 有用+W 额,所以额外功 W 额=W 总﹣W 有用 ‎=200J﹣160J=40J,故 B 错;‎ C、由 W 额=fs 得摩擦力 f===40N,故 C 错; D、斜面的机械效率 ç== ×100%=80%,故 D 正确. ‎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机械效率和摩擦力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额外功为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8 题 6 分,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8 分,共 20 分)‎ ‎【17·合肥·模拟·透镜及其应用】18.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明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 度处时,明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 像: 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 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 像 ‎ ‎(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 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明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 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 远离透镜 (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 的烛焰的像.‎ 第 17 页(共 19 页)‎ ‎【分析】(1)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度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 1 倍焦距以内;‎ 第 17 页(共 19 页)‎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度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 1 倍焦距以内,故此时应该在凸透镜的右 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会聚 在光屏的后方,这样像距会增大,因此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蜡烛要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2)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远离透镜.‎ ‎【点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 解,要熟练掌握规律内容,并自己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做到灵活应用. ‎ ‎【17·合肥·模拟·质量与密度】1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 将游码调到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将平衡螺母 向右移 使天平平衡.‎ ‎(2)把物体放在天平左端,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 ‎(3)在量筒内倒入 20mL 的水,再把物体缓慢浸没于量筒内水中,水面到达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物体 的密度为 7.89 g/cm3.‎ ‎(4)某同学在实验中先测物体体积再测其质量,则该同学测算的物体密度值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③调:调节平衡螺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由图乙读出物体的质量(将天平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示数相加即为待测物体的质 量),然后由图丙读出物体浸没后,物体与量筒内原有水的总体积,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得出物体的体 积,再利用 ñ= 计算物体密度;‎ 第 17 页(共 19 页)‎ ‎(4)根据物体的质量的测量结果变化,由密度公式 ñ= 判断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托盘天平游码没有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 说明天平左侧沉,应将游码调到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右移,使天平平衡.‎ ‎(3)由图乙可知,标尺一个大格 1g,每一个小格 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 则物体的质量 m=100g+50g+5g+2.8g=157.8g.‎ 物体的体积 V=40mL﹣20﹣mL=20mL=20cm3,‎ 物体的密度为 ñ===7.89g/cm3;‎ ‎(4)实验过程中先测量物体的体积,物体表面会沾上一些水,不能够完全擦干,测量的质量会偏大,由 ñ=可知,会导致物体的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 ‎(1)将游码调到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将平衡螺母向右移;‎ ‎(3)7.89;‎ ‎(4)偏大.‎ ‎【点评】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根据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V,用公式 ñ=‎ 算出固体的密度.‎ ‎【17·合肥·模拟·电功率】20 .为测 量额定电 压为 2.5V 的小灯泡 的额定功 率,小陈 连接了如 图甲所示 的部分电 路: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甲补充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A 端);‎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陈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压表有较大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灯泡断路 (答出一种即可);‎ ‎(3)小陈排除故障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I﹣U 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5 W;‎ ‎(4)小陈通过分析认为该实验所用方法测算的额定功率将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是 电流表的示数大于 第 17 页(共 19 页)‎ 通过灯的实际电流 ‎ 第 17 页(共 19 页)‎ ‎【分析】(1)根据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与灯并联;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安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最大;‎ ‎(2)若电流表示数为 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较大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 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断路了;‎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由 图乙找出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 P=UI 求灯的额定功率;‎ ‎(4)分析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测量的情况,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根据 P=UI 分析与实际值的大小.‎ ‎【解答】解:(1)电源电压为 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闭合开关前,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 阻最大,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A 端,故应 B 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2)经分析,正确连接电路后,小陈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压表有较大示数,电流表示数几 乎为零,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 ‎(3)由图乙可知,当灯的电压为 2.5V 时,灯的电流为 0.2A,灯的额定功率 P=UI=2.5V×0.2A=0.5W;‎ ‎(4)由图甲可知,电压表则量准确,灯与电压表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与电压表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 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灯的实际电流,根据 P=UI 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 ‎(1)如上所示;‎ ‎(2)灯泡断路;‎ ‎(3)0.5;‎ ‎(4)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灯的实际电流.‎ ‎【点评】本题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考查电路的连接、故障的分析、额定功率的计 算、误差的分析,为中考的热点问题.‎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 21 小题 8 分,第 22 小题 7 分,第 23 小题 8 分,共 23 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 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合肥·模拟·压强、浮力】2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6cm.试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第 16 页(共 19 页)‎ ‎(2)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p;‎ 第 16 页(共 19 页)‎ ‎(3)若正方体木块边长为 L,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h,请通过推导证明: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等于木块下 表面受到的水对木块向上的压力 F.‎ ‎【分析】(1)根据 F 浮=ñ 液 gV 排计算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 ‎(2)根据 p=ñgh 计算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3)分别表示出浮力和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比较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木块受到的浮力:‎ ‎﹣6 3‎ 第 18 页(共 19 页)‎ F 浮=ñ 水 gV 排=ñ 水 gSh 浸=1.0×103kg/m3×10N/kg×10×10×6×10‎ ‎m =6N;‎ 第 18 页(共 19 页)‎ ‎(2)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为:‎ ‎﹣2‎ 第 18 页(共 19 页)‎ p=ñ 水 gh=1.0×103kg/m3×10N/kg×6×10‎ ‎m=600Pa;‎ 第 18 页(共 19 页)‎ ‎(3)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为:p=ñ 水 gh;‎ 由 p=得,下表面所受的向上压力为:‎ F=pS=pL2=ñ 水 ghL2=ñ 水 gV 排=F 浮,即得证. ‎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6N.(2)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600Pa;(3)证明过程如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浮力及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关键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公式,理解各个量的含义. ‎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功】22.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方向保持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 v﹣t 关系图 象如图丙所示,其中水平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 F﹣t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1)根据图象分析,当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要求写出分析和 判断的依据.‎ ‎(2)试求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 F 的功率.‎ ‎【分析】(1)由 v﹣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 大小相等,根据 F﹣t 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即为受到的静摩擦力;‎ ‎(2)由 v﹣t 图象可知,4~6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F﹣t 图象读出拉力的大小,根据 P===Fv 求出拉力 F 的功率.‎ 第 18 页(共 19 页)‎ ‎【解答】解:(1)由 v﹣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 F﹣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1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为 1N;‎ ‎(2)由 v﹣t 图象可知,4~6s 内物体以 v=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F﹣t 图象可知拉力 F=2N,‎ 则拉力 F 的功率 P===Fv=2N×4m/s=8W.‎ 答:(1)由 v﹣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 F﹣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1N,由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地面对它的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 1N;‎ ‎(2)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 F 的功率为 8W.‎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从 v﹣t 图象读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从 F﹣t 图象中 读出对于的拉力是关键.‎ ‎【17·合肥·模拟·欧姆定律】23.(8 分)(2017•安徽一模)我们知道,实验室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现有一 个量程 Ig=100ìA,内阻为 Rg=100Ù 的灵敏电流计(表盘刻度如图甲所示),小方用一个 R=9900Ù 的定值电 阻和这个灵敏电流计串联(如图乙所示).试求:‎ ‎(1)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U;‎ ‎(2)为了检验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否准确,小方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检查,当标准电压表 V1 的示数 为 0.5V 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应指在多少微安处才能说明该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准确的?‎ ‎【分析】(1)由于当改装后的电压表处于最大量程时灵敏电流计的电流最大,则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 律即可求出表示灵敏电流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即为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U;‎ ‎(2)根据图丙可知:标准电压表 V1 与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 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 ‎【解答】解:(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灵敏电流计和定值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 为:R 总=Rg+R=100Ù+9900Ù=10000Ù,‎ 所以,由 I=可得当灵敏电流计的电流最大时灵敏电流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 ‎﹣6‎ 第 18 页(共 19 页)‎ U=IgR 总=100×10‎ ‎A×10000Ù=1V;‎ 第 18 页(共 19 页)‎ 所以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U 为 1V;‎ 第 18 页(共 19 页)‎ ‎ ‎ ‎(2)根据图丙可知:标准电压表 V1 与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并联,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灵敏电流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 0.5V;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为:‎ I′= =5×10﹣5A=50ìA.‎ 答:(1)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U 为 1V;‎ ‎(2)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应指在 50ìA 处才能说明该改装后的电压表是准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实质是考查了电表的改装,明确串联电路的电压 特点和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是关键.‎ ‎ ‎ 第 19 页 共 23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