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2 人文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
1 必修二 人文地理 目录 第一章 人口...........................................................................................................2 一、人口分布...................................................................................................2 二、人口的变化...............................................................................................3 第二章 城市.........................................................................................................10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原因.....................................................................11 二、城市区位(等级的提升).....................................................................13 三、城市化.....................................................................................................13 第三章 农业.........................................................................................................16 第四章 工业.........................................................................................................20 第五章 服务业.....................................................................................................23 第六章 交通区位................................................................................................ 24 第七章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27 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 示人类活动的空问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 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 2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分布 3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区 原因 区域性 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 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 (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人口稀疏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 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 地带性 纬度分布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 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 地带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海陆分布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垂直分布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 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200 米 以下的平原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气候 气温: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 带;降水:较丰富地区 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 布 水源 干旱地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 片状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 布 土壤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 的聚集 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社会经济 农业社会居民点比较分散;工业社 会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二战” 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 化 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政策、 历史因素 二、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问题 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 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 10%, 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 7%。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改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改善人口结 4 构。 注意: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不可逆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使人口保 持适度地增长,从而改善人口结构。 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2. (农村及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减少 【常住人口】 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常 住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居住半年以上作为 判别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 【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 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 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计算】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户口待定人口。 (二)人口增长模式图 1.坐标曲线图判读 【考频】人口专题的坐标曲线图在 2017~2020 高考中出现的频次为 4 次。 解读的步骤: ①读曲线,看趋势 ②读数值,看水平 ③读陡缓,看速度 ④找转折点,分阶段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 增加,水平提高;曲 线下降,表示数量减 少,水平降低。例如 上图,读某国家人口 数值大,水平高;数 值小,水平低。上图 中该国人口死亡率 在图示时间范围内 大部分时段低于出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 速度越快;曲线越缓, 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上 图 中 , 1925 年 到 1950 年,出生率曲线 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 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 图,以 1825 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 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 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 1825 年之 5 出生率变化曲线可 知 , 从 1800 年 到 2008 年,该国人口 出生率波动下降。 生率,反映人口死亡 率水平低;2008 年死 亡率与出生率接近, 人口自然增长率接 近于 0 最陡,反映人口出生 率降速最快;而 1875 年到 1900 年,曲线平 缓,反映人口出生率 变化小。 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 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 段;2008 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 接近,在 1%左右,可认为人口发展 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 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 段。 例如 2018 年全国卷Ⅰ4-5 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解读】图示的户籍人口曲线及常住人口曲线看似平行,实则存在差异,后期常住人口上升(增加) 速度要快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地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2.平面三角坐标图判读 【考频】2017 年-2020 年(无) 思维过程如下: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 (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 坐标,0~14 岁约为 28%、15~64 岁约为 55%、65 岁及以上约为 17%。 (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是否为 100%。 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 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 100%。 6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考频】2017 年-2020 年(无)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 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 图 1 图 2 【解读】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读取,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不在线上的点可做底边的平行线。 4.人口金字塔图 【考频】人口专题的人口金字塔图在 2017~2020 高考中出现的频次为 2 次 (1) 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三个步骤 ①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 ②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 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 增长模式。 ③析变化 a.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 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b.特殊变化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 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 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下图举例说明。 8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项目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迁入地 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②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状况; ③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 的难度; ②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迁出地 ①减轻迁出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 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集中管理生产) 1 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 区的形成。 (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越多,环境人口容 量就越大。在研究中,一般是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来衡量,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 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程度。 (五)生态移民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 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移民:自然环境恶化导致人口搬离,在另外的地方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案例】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 39.2 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 年陕西省政府决定 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 (六)微专题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 (1)人口增长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和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速度 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较快,为城市化提供丰富的人口资源;而三低型增长模式人 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抑制了城市化的速度。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 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9 的进程。 (3)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分布对城市化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大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口,为城市化发展 提供不竭的动力。相反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地区,会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在相同生产力水平 下,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低。 (4)人口素质对城市化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较高,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有利于第二产 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素质高,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减少城市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 展。 10 第二章 城市 11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原因 1.城市主要的功能区 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形态、特征及位置对比如下: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 占地面积大,工 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 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 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 高 级 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 坡、文化区、行 政区相联系 低 级 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 近,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 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 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 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CBD的特点: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2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2.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不同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的,常见的有: 模式 形成因素 例子 相同点 同心圆模式 地租(距市中)因素 成都 ①城市中心区均为中心商务区; ②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背 向发展 扇形模式 交通的发展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地租、交通等多种因素 淄博、重庆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最主要);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 (1)经济因素(地租的差异) 表现: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即付租意愿)。 而在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地租有高有低。 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从市中心开始向外,地租不断地降低。 各功能区的用地要求不同(如下表),付租的意愿也不相同。 12 受市中心距离远近,地租的模型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 1 交通条件越便捷,地租越高。 2 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③ 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地租曲线的判读技巧 1.读极值:最大值、最小值。市中心多为地租最大值,远郊多为地租最小值。 2.读疏密:一般来说越靠近市中心,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远离市中心,等值线稀疏, 变化越小。 3.读凹凸:①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呈同心圆状分布。 ②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向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 响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影响因素有交通、知名度、 环境等。 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OA段地价最高,为商业区; AB段地价次之,为住宅区; BC段地价最低,为工业区。 13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1)城市发展初期:地域面积狭小,功能区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2)城市发展后期:地域面积扩大,功能区分异明显。 表现: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原因: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在后期城市功能区出现分异,其实也是体现了城市在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二、城市区位(等级的提升) (一)城市等级的影响因素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主要)(上海、广州)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 ,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资源能 支撑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以上海为例: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2.丰富的资源(大庆、攀枝花) 3.发达的交通(石家庄)“火车拉来的城市”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位置、气候、地形、 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恶劣);××水热适中(不 足);××地形平坦(崎岖);河流为××提供水源和便利 的交通;××资源丰富(缺乏)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交通、政策、 宗教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经济欠发达,不 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 交通不便);××优惠政策的促进;××宗教圣城 三、城市化 (一)城市化概述 1.定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产业、人口就业、土地利用的 转变) 2.城市化的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3. 城市发展的推拉力因素: 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14 4.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①景观的改变 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c.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d.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a.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b.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c.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d.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e.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治安、人口老龄化和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 (二)城市病及治理 1.城市病的概念 “城市病”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系列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表现] 在一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人口膨胀、 房价高升、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富差距严重等现象;小城市则相应的出现缺乏创新活力、人口流 失严重、就业艰难、污染严重。 2.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镇化发展模式由增长导向型向民生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2)做好科学规划。规划的精准、全面和超前是最大的节约、最大的效益。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高度重视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减灾等方面的 配套规划和建设; (4)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城市社会管理格局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 制、城市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等。 (5)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能力。 (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全球性城市化发生在工业革命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水平高低主要是以城市人口比重为衡量的: 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 15 (1)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体现: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过程 人口变化 图示 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包括近郊) 郊区城市化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注: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 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 职住不平衡,通勤时间增加。 逆城市化 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 城市接壤的。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郊区城市化原因]:①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意义]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 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趋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 再城市化 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原因: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变好,优惠吸引政策等。 与第一幅图相同 (2)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城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处于后期阶段,(目前)发展速度缓慢。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知识扩展】1.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 (2)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 2.新区、卫星城、城市副中心、特色小镇建设的好处: 分散主城区职能;分散主城区人口;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利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利于 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于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16 第三章 农业 1.农业区位 【案例 1】——兰州高原夏菜 [品质优良原因] (1)地处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夏季干燥少雨,病虫害少 (3)山泉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水质优良 【案例 2】乌克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素有“欧洲粮仓”之称,试分析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离大西洋较近,降水较充足;地处东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17 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地处东西欧交界,有广阔的市场;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农业区位的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 地形特征,结合各种生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 或作物 自然条件 农业类型 或作物 自然条件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林业 山地或丘陵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或水库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典型案例] 举例 主导因素 推论 古巴的甘蔗 热量 其他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国家 河西走廊的粮、棉 灌溉水源 其他内陆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蛋鸡场 城市发展 其他城市郊区的副食品基地 美国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和农场 经营专业化 科技进步 其他发达国家 丹麦乳畜业 城市及市场需求 西欧其他各国 美国东南部蔬菜、花卉基地,我国 南方蔬菜基地 交通运输条件、保 鲜冷藏技术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专业化生产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8 3.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 型 区位条件 生产特点 解决措施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水稻种植 业(季风水 田农业) 集 中 分 布 在 东 亚、东南亚和南 亚的季风区,以 及东南亚的热带 雨林区 温 带 季 风、亚热 带季风、 热 带 季 风气候 ①气候高温多 雨 ②地形平坦、土 层深厚 ①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人口众多粮食 需求大 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 率低 ③机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适度规模经营 ③建设水利工程 商品谷物 农业 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阿根 廷、俄罗斯、乌 克兰等地 主 要 是 温 带 大 陆气候 ①气候温和、降 水较多 ②平原辽阔、地 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①交通便利 ②人口较少、人 均土地数量多 ③科技发达 ①种植小麦和玉 米;②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程度 高;③家庭经营 ④商品率高 降低能耗 大牧场放 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阿根廷、 南非等地 干旱、半 干 旱 气 候 ①干旱、半干旱 的温带大陆性 气候,降水较少 ②天然草场面 积辽阔 ①交通便利②地 广人稀 ①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 ③经济效益好 ①改善交通运输 条件 ②培育良种牛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作物 混合 农业 欧洲,北美,南 非,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 温 带 大 陆气候、 热 带 草 原气候、 温 带 海 洋气候 ①气候温和湿 润,既利于谷物 生长又可种植 牧草 ②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 ③灌溉便利 ①交通便利 ②人口稀少 ①小麦、牧羊混 合经营;②规模 大,机械化程度 高;③家庭经营 ④农业生态系统 良性发展;⑤灵 活的安排农事; ⑥较强的市场适 应性 ① 修 建 水 利 工 程,跨地区调水 ②合理安排农事 活动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周围 地区、西欧、中 欧、澳大利亚、 新西兰及大城市 周围地区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温带 大 陆 性 气候 ①温带海洋性 气候利于多汁 牧草的生长。 ②平原为主、土 壤肥沃利于牧 草和饲料作物 生长 ① 西 欧 经 济 发 达、城市化水平 高。 ②人们的饮食结 构中乳畜产品比 重大 ①商品率高 ②集约化程度高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①培育良种乳牛 ②注重动物疫病 的防治 19 4.【知识拓展】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5.中国水稻种植技术 (1)沙漠水稻品质加好的主要原因:昼夜温差大,利于水稻中的养分沉淀、环境的天然无机,无污染, 病虫害少、沙质土,透气性好、纬度高,积温少,春种秋收,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但沙土渗 水快,不易保水。——衬膜保水技术 (2)海水稻的特征:抗风、抗涝、抗病虫害、耐盐碱;需要淡水少,节约淡水资源;不需施用肥料、 农药、不需除草,天然有机,需要劳动力少,硒等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20 第四章 工业 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如上表)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 工业部门 类型 主导区位 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 则 区位选择理由 原料导 向型 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成 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 加工厂、水果罐 头厂等 接近 原料产地 (原料>产品)节省运 费,减少损失和废 弃物 市场导 向型 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 离运输或运输成 本较高的工业 瓶装饮料厂、家 具厂、印刷厂、 炼油厂等 接近 消费市场 (产品≥原料,体积 增大)节省运费,减 少损失 动力导 向型 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 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 炼铝厂)、化学 等重工业 接近 能源供应地 降 低 能 源 支 出 费 用,保证能源充足 供应 21 劳动力 导向型 工业 廉价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 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 装配、制伞、制 鞋等工业 接近有大量 廉价劳动力 地区 减 少 工 人 工 资 支 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导 向型 工业 知识和技 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 业 集成电路、卫 星、飞机、精密 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 育和科技发 达地区 及时获取新技术, 便于技术交流,利 于开发新产品 3.工业集聚原因 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业联系的类型 工业集聚的好处/目的/优势/原因 上下游企业(纺纱厂-织布 厂-印染厂)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 系(投入-产出)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 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 模效益零部件企业与组装企业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 系(分厂-总厂) 产品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 (手套生产厂与包装厂、专 业营销企业) 专业化的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份额,创 立区域品牌 工厂之间无关联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 类型 原因 目的 案例 传统工业发展中的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 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 严重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 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 位,利于环境保护 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 向西部、南部迁移 新兴工业发展中的 工业分散 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 昂贵,适宜空运 “硅谷”企业在东南亚、 墨西哥设分厂 【小结】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表现: 企业集聚会产生规模效益,节约成本、加强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但并非所有的企业 都是集聚分布; 目前有些企业则在全球寻求最佳区位,将不同的分厂(车间)分散到世界各地,以充分发 挥各地的优势,如零部件众多的汽车厂、飞机厂等。 从时间上看,纵观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早期和中期,工业集聚现象明显,其 发展后期,则是工业分散现象明显。 从地域上看,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以集聚为主,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则以分散为 主。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 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产业转入地的对策: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力度。 5.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22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典型 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 区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 工等传统工业 瓷砖、自动化设备、食 品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区位特征 及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 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 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 开放;政府的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 人,环境优美;有高等 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 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 稳定的军事订货 工业区 特点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 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 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 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 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 散;资本集中程度低; 工 业 大 多 分 散 在 小 城 镇、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 高;增长速度快;研发 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 市场 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 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 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 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 高 整治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 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 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 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 经济;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 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 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 —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美国内地或 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与我国 相似地区 东北工业区 温州地区 北京中关村 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 (1)东部沿海所占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型代 表。(2)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断由点状向块状、带状格局转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中 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已经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 23 1.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 2.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 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3.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第五章 服务业 1.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业可以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商业性服务业包括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等,以营利为目的。 非商业性服务业包括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2.服务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 发展,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 【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 24 ①消费服务型服务业如零售业需要在布局上能够使客户方便决捷到达,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和片 区中心; ②生产型服务业靠近高速路、快速路布局,主要考虑到方便就业者通勤,易于联系制造企业; ③交易管理型服务业需要方便决捷的面对面交流,多布局在市中心外围或交通枢纽; ④后台支撑型服务业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低,一般布置在低成本的近郊区。 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新兴服务行业涌现,例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资讯、文化创意设计; (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和分化; (3)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订制服 务等。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 (5)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 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第六章 交通区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运输 25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影响交通区位的自然因素 货物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 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 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 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 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量、笨重、长 途运输。如矿石、 牲畜、金属等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 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 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 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 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 物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 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 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 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大量、远程,时 间要求不高的货 物,如粮食、矿 物等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 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高,且设备投资大,技 术要求严格。 贵重、急需、时 间不大的物品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 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 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 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 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 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 管道,设备投资大,灵 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 天然气等流体状 货物 26 4.交通线建设的意义(社会因素) 【普遍性】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网;拓宽城市的服务范围,推动区域城市化 【特殊性】 发达地区/已有再建:缓解交通压力 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 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 边境地区:巩固国防 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与国外:加强经贸联系,扩大贸易往来; 扩大地区开发程度;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5.特殊交通线路 空中输煤管廊的主要优势:管道密闭环境输煤,降低粉尘外泄污染;管道输煤连续性好,利于 化工厂的稳定生产;管道输煤降低公路输煤强度,缓解交通运力压力;管道输煤,节省公路运 输费用,降低汽车能源消耗和污染;输煤管道高架化设置,减少对耕地的侵占。 6.港口的布局 27 海港 水域条件 【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位于海湾,背风、避浪 【结冰】终年不冻(冻结时间较短等) 陆域条件 【地形】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港口规划建设; 【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经济腹地广; 【联运条件】海陆联运或河海联运; 【政策】政策支持(自由贸易港); 河港 要求河宽水深(河流凹岸),位于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2) 第七章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对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1)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表现:煤炭、石油、天然气、土地、水、森林等短缺。 (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3)生态破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砍伐 +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 不合理用水 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8 (4)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全球 10 大环境问题: ① 气候变暖 ② 臭氧层破坏 ③ 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 酸雨蔓延 ⑤ 森林锐减 ⑥ 土地荒漠化 ⑦ 大气污染 ⑧ 水体污染 ⑨ 海洋污染 ⑩ 固体废物污染 但环境问题存在地区差异。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乡村和城市。城乡之间环境问题存在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1)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 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的一种模式。 (2)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 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 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提出背景 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 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 球气候 不同 点 XXK] 关注重点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 K]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 定位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 洁能源 共同点 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要求——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