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一抢分点三观点推断题讲义含解析
1 抢分点三 观点推断题——选项看逻辑,文内找依据 把握作者观点态度三法 1.根据位置找观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在中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层层 论述之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 心论点。 2.分析论题找观点。一般论述类文章总是按照特定的 目的或要求对某种事理、观点或问题进行阐述和论 证,着重讲清是什么、为什么。读这样的议论文,先 要明确作者议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 次,找出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主张,就抓住 了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的,每一个方面的中心句,往往就是分论点。 3.分析论据找观点。由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 和证明的关系,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也可以把 握文章的论点。这种方法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至关重 要。 [核心提示]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第 3 题对应的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但从选项所给的表述形式看, 是对文章内容的合理想象与推断。它 不仅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而且要求会思考,会分 析,还要求合理运用联想,会从旧知 中获得新知的推理与判断,具有从事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突破点一 了解选项形式,明确表述逻辑 选项表述的形式 选项特点分析 [典例] (2018·全国卷Ⅰ,3)[文本见本专题读文示范]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 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 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 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 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解析: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无中生有。C.“无助 1.明显增强了推断能力 选项多采用“应该”“也 会”“要……要……”“如 果……就”“只……有 才”“为了”“可见”“由 此”“说明”之类的词语,含有 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之上的分 析推断、合理想象能力。 2.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 ①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 度或表达的方式。 2 于促进新思想生成”忽略文本中的条件,表述绝对化,错 误。文本第 4 段说“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可 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逐渐过渡”错误,文本第 4 段论述了“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总是无法分离的, 不存在时间上的过渡。 答案:B ②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对整 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 作用等进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 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③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 的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种 错误的发展趋势,等等。 【应对策略】 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 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 它们的看法。 2.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 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 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表述是否符合原意,而是侧重于思考,侧重于由原 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采用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 子、词语等)进行简单比对的方式,将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 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 它要求考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 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断、条件推断、 对比推断、取舍推断、假设推断、目的推断,等等。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等。 3.重点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会有一定 的暗示。解题时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要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 观点态度;细致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哪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 的看法;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 应的变化。 4.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的信息。 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常见的关键语言形式有:“如果…… 就……”“只有……才……”“已经成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是”“往往 是”“也许是”“今后将(也许)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 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否则……”“可 见”“说明了”,等等。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有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 3 突破点二 依据关键词句,推断观点态度 4 [典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能保证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相统一,也就不能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B.如果消除了过大或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就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C.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包括经济发展,也应包括民生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D.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先进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地构建政策。 [思维流程] 根据文本及文本分析,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的判断分析。 选项 文内依据 逻辑分析 A 项关键词:如果不能……也 就不能 它(包容性发展)是一种把经 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 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如果不能……就不 能……”假设推断正确。 B 项关键词:如果……就…… 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 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 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 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 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 会发展。 “过大或不断扩大的收入差 距”“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 和社会发展”,选项说法过于 绝对。 C 项关键词:应包括……也应 包括 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 内容。包容性发展把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与改善民生联系起 来……强调人类经济社会发 展与自然环境改善的和谐统 一。 选项是对文中两处观点性文 字的概括,概括正确。 D 项关键词:应积极吸纳…… 中国需要包容性发展……中 国要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政策, 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 突破。 结合全文,特别是文章最后一 段的论述,可知正确。 答案:B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13 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诗意,是所有优秀艺术的共同特征。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戏剧等, 其本质都是诗,或者说,都是充满诗意的。读完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我的这种感 觉就更加鲜明。我相信,莫美在创作每一篇小小说的时候,一定是作为一首首诗在写的;否 5 则,是难以如此诗意盎然的。 ②这种诗意,最直接的感觉是来自他的语言。莫美小小说的语言,以质朴简洁、真实生 动、自然流畅见长,不雕饰、不做作、不隐晦,娓娓道来,在舒缓散淡的叙述中,使作品体 现出一种诗化的特色,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展现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如《牛不知道自 己的力气有多大》中的“夕阳西沉,红霞满天”“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 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压耙带泥”“抽了老黄牛一鞭”等语句反复出现,如同《诗经》 的“一叹三唱”,韵味十足。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如《温海垂钓》中对温海迷人景色的描 写:“湖周青山环绕,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一尘不染。湖水自然澄澈,颜色多变,春湛蓝, 夏碧绿,秋斑驳,冬苍翠……”就是一首山水诗。 ③这种诗意,骨子里来自作者对历史、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 说:“莫美先生不以人云亦云、芸芸众生眼中的‘美’为审美标准,这种‘莫美’的文学价 值追求,值得称道。”像经典名篇《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就饱含着作者对“三农” 问题、人的自我认识和觉醒等主题的现实追问和哲学思量,不但深刻,而且显示出“多义多 解的长篇气象”。像《温海垂钓》《赵老请客》等,在看似散淡的叙述中,寄寓对政治、社 会、人生等的深度思考和表达。这比那种注重情节起伏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莫美还善于在 小小说中巧妙运用象征这种极易产生诗意的手法,如《路》《汉子》等,完全可以当作充满 象征意味和哲理思考的散文诗来读。 ④这种诗意,得益于对人物的生动塑造。一些小小说作者,受小小说文体限制,往往注 重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而忽略对人物的塑造。莫美的一些小小说,如《提案》 《肝炎专用杯》等,也极尽“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之法,讲究“方寸之内,气象万千”之 局,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情节紧凑多变,引人入胜。但他又以高超的速写技 法塑造人物,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性格鲜明的形象,展示人物命运,表达重大命题。《爷爷 的芭蕉蔸》的结尾写“我”为解决工作问题,要去找一生都靠弄虚作假而平步青云的邻居 ——四喜时,“爷爷听见了……铁青着脸,用拐杖敲着我坐的凳脚说:‘谁要去找四喜,就 敲断谁的脚杆子!’”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让一个本真为人、疾恶如仇、痛 恨弄虚作假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⑤这种诗意,还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莫美所在的湖南省涟源市一带,是 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交融之地,保留了大量奇异习俗,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自 然就会成为作品的典型环境之一,也是作品中最富诗意的内容之一。最典型的一处就是《外 婆家的杨梅树》中给杨梅树过年的习俗……仿佛是一首对话体民歌,诗趣横生,让人忍俊不 禁。 ⑥莫美以其诗意书写,创作出一大批充满诗意的、艺术精度和思想深度并具的作品,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节选自梅婷《小小说里的大诗意》) 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美的小小说大都借鉴《诗经》“一唱三叹”的写法,反复吟咏某些富有诗意的句 子,使作品具有诗化的特色。 B.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于散淡的叙述中寄寓着现实追问和哲学思考,这比他以往 注重情节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 C.莫美的小小说往往淡化引人入胜的情节,不在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上 下功夫,而是着意塑造人物。 D.莫美依托家乡的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汲取其中的奇异习俗,使其成为小小说的典 型环境以及最富诗意的内容之一。 解析:A 项以偏概全。“大都借鉴《诗经》‘一唱三叹’的写法”错,作者只是举例分 析莫美的小小说的诗意之美。B 项无中生有,“这比他以往注重情节曲折的写法更见功力” 错。原文只是将莫美的小小说与别的作家作品注重情节起伏曲折的写法进行比较。C 项曲解 文意,“往往淡化引人入胜的情节,不在故事的出奇出新、叙述的千回百转上下功夫”错, 原文说:莫美的一些小小说……也极尽“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之法,讲究“方寸之内,气 象万千”之局,追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情节紧凑多变,引人入胜。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暗用“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法,指出本文评论对象——小小说集《印象》 是部充满诗意的好的文学作品。 B.文章在认真梳理莫美小小说的类型基础上,采用例证法,令人信服地论述本文的中 心观点,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C.文章中间运用对照式结构,分别从作品语言、人生思考、人物塑造和地域特色四个 方面分析莫美小说的盎然诗意。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高度评价了作家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称 其充满诗意兼有艺术精度和思想深度。 解析:C 项“文章中间运用对照式结构”说法错误,中间所谈四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 而不是正反对照的关系。 答案:C ★3.(观点推断)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观点:如果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那么,即便它是小说,或者散文,抑或 戏剧等,其本质也都是一首诗。 判断: 理由: 7 (2)观点:如果莫美在创作每一篇小小说时,不是作为一首首诗来写的话,那他不可能 创作出一大批富有诗意的作品。 判断: 理由: (3)观点:莫美的小小说,故事真实动人,语言质朴天然,叙述舒缓散淡,娓娓道来之 中,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 判断: 理由: (4)观点:莫美小小说创作的成功案例表明:只有被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滋养,才能从 生活中获得诗意的源泉。 判断: 理由: 答案:(1)判断:正确。 理由:由原文第一段“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戏剧等,其本质都是诗, 或者说,都是充满诗意的”可知。 (2)判断:正确。 理由:由原文第一段“我相信,莫美在创作每一篇小小说的时候,一定是作为一首首诗 在写的;否则,是难以如此诗意盎然的”可知。 (3)判断:正确。 理由:由原文第二段可知。 (4)判断。错误。 理由:此题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推断。从第五自然段可知独特的地域文化可以帮助作 家从生活中获得诗意的源泉,“只有……才……”说法绝对。 [限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 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 147 页 专题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 8 (建议用时 30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成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 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 望,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无不体现出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中国士人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 怀,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 古代美学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秦之峻厉, 汉之雄浑,魏晋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 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 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 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 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 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在各类艺 术品评中品味生活,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 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 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瓷器、 丝绸、刺绣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百 姓日常生活中见文化之道,形成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日常生活审美中,百姓福乐人生观居主导地位;吉利祥和成为主要审美诉求;福禄寿喜 成为民间艺术主题;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本身的吉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 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如果不在中国文化语境 中浸染,则会发现很多怪诞审美意象无法解释。如五福捧寿中蝙蝠形象、马上封侯的骑马猴、 大吉大利的公鸡荔枝图等,对于外国人恐怕都是无法以常识和形式规律来推断的审美怪癖。 连我们早已习惯的龙的形象,西方语境中也会认为是恶龙和丑陋爬虫,可见审美情趣与文化 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信息筛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以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文化为根本, 9 以中国人的审美情理和审美艺术为外化形式。 B.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个朝代的不 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C.世外高人在担水砍柴间能解悟土风妙道,村夫石匠在造园立石中蕴藏天机野趣,这 充分说明了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高雅的审美情趣。 D.日常生活审美中,实用工艺品以吉祥和福禄寿喜作为其象征意义的源头和想象空间 的框架,这与其他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主题形成鲜明对照。 解析:A 项,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C 项,“村夫石匠”后应加上“可能” 二字;“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是 用来说明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内在沟通;D 项,原文“各种谐音似形的世俗生活本身的吉 兆祝福,成为实用工艺品的象征意义源头和想象空间框架”。 答案: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列举各个朝代审美趣味不同的“面目”“气息”,以此证明时代的精神气质会 影响其艺术风格。 B.为了证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有着密切联系,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作者举了蝙蝠形象、骑马猴图、公鸡荔枝图以及龙的形象等例子,意在说明中国人 具有怪异的审美偏好。 D.为了证明“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作者从百姓日常生活审美特点 的角度入手展开论述,通俗易懂。 解析:作者举了蝙蝠形象、骑马猴图、公鸡荔枝图以及龙的形象等例子,是为了说明审 美情趣与文化系统密不可分,尤其在稳定传承的民间工艺中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因为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 B.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艺术家可以感悟艺术的真谛,而经验形态的 古典美学则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 C.百姓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融为一体,这些都支撑起中国人 的审美情趣,形成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D.长期浸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这对于外国人来 说,是无法理解的奇怪现象。 解析:D 项理解错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不是“长期浸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民间工艺 10 深藏着审美文化基因密码”,而是一些貌似怪诞的审美意象。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 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 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 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 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 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 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 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 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 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 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 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 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 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 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 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 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 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 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 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 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 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 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 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 11 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4.(信息筛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 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 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彻底改变与西来 文化、文明无关。 D.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对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 南亚地区。 解析:A 项,以偏概全,还应包括中原核心区的崛起等。C 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 彻底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表述绝对化。D 项,“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南亚 地区”于文无据。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的经 济、政治因素。 B.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化抽象 为具体,深入浅出。 C.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 关系的补充论据。 D.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分 明,逻辑严密。 解析:D 项“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错,青铜时代的全球化是文章提 到的一个概念。 答案:D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文明战胜长江流域文明,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适应环境的文明更有 生命力。 B.半月带从欧亚贸易的媒介转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 形成。 C.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技术和政治观念没有被禁止西传,可以缩小东西文化的 差异。 D.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与中原政权对东西方的亲疏观念有密切 12 关系。 解析:B 项“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推断不成立,从原文信息看,应是夏商 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后,半月带才成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 答案:B 专题练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 (建议用时 30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 宋瑞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明确,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 促提出了新要求。 ②不管是从人的需求来看,还是就其所对应的供给而言,文化与旅游皆由千丝万缕粘连 于一体。从需求来看,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传统,还是“身体和灵魂总有 一个要在路上”的现代追求,旅行都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是人们不 断抵达而又重新出发的牵引所在。就供给而言,从资源、产品、活动、项目建设到地方发展, 文化与旅游皆是唇齿相依,难分彼此。举世闻名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卢浮宫、大英博物 馆,抑或出神入化的旅游演艺,特色浓郁的古城古村古镇、主题公园、文化小镇,以及花样 繁多的文创产品,乃至每一座城市、国家的旅游形象宣传,无一不是文化与旅游的“连体”。 诚如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所言,“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 活。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 ③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其实质就在于“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 传播文化”。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具有两层含意:一是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充 分体现文化内涵,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手段,将更多文化遗产、文化资 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深受当下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产品,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二是要在 既有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发挥旅游的事业功能,除关注旅游的经济效益外,更加关注旅 游在改善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 作用。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也有两重含意:对内而言,就是要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丰富文化产品 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对外而言,就是通过 旅游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软实力,通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双向的人员流动,增进文化 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④要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除却组织机构的调整外,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例如,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体现中国软实力的角度,制定国家文化和旅 游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等制定文化和旅游“走出去”整体方案;对文化和旅游 13 领域的相关管理规范、行政条例、项目审批、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整合;建立统一的文化和 旅游业统计体系、产业核算体系和政府考核体系等;梳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各种国家级基地、 示范区、试验区、园区和工程等,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兼顾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对 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旅游设施进行整合;选择部分依托国有资源建立的重点景区景 点,实施与博物馆、文化馆等类似的管理体制和门票价格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文化馆、博物 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和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旅游 功能;打通文化和旅游的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等。 ⑤文化者,以文化人也,而旅游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人”途径。当今世界,文化 正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旅游则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用文化的理念 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不仅可能,而且必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3 月 28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人们的需求来看,旅游是人们了解文化、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是人们旅行 的目的和关注的重点所在。 B.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旅游的资源、产品、活动和项目建设,还是每一座 城市的发展,都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首位。 C.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既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关注旅游的经济效 益,关注旅游的社会功用。 D.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就是通过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双向的人员流动,增进文化 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解析:A 项“文化是人们旅行的目的和关注的重点所在”错,原文是“文化是人们不断 抵达而又重新出发的牵引所在”。B 项“把文化建设放在首位”错,原文说“用文化的理念 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要体现“文化内涵”;D 项,只说了一个方面,原文 是“也有两重含意”。 答案:C ★2.(分析论证)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从人的需求和供给侧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的联系,论证了实 现二者融合互促的前提。 B.第③段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和实质,论证了实现二者融合互促的具体 内容和必要性。 C.第④段用大量篇幅分析了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目的在于表 明其可行性。 D.文章围绕“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这一论点,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次清 楚,有很强的说服力。 14 解析:B 项对分论点的把握上出现错误,选项说“‘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和实质” 不是本段的分论点,这段文字的分论点是:“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其实质就在于‘用 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明确为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 既提供了背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要实现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和相互促进,除了要对其实质有必要的认识,还要进行组 织机构的调整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C.完善文化和旅游的教育体系,打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旅游用文化 潜移默化地“化人”的具体表现。 D.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旅游则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必需, 二者相互融合促进,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 解析:C 项对文章的观点理解错误,在原文第④自然段,虽然有“打通文化和旅游的教 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等”表述,但其目的不是“化人”,而是“实现文 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的方法。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在脱离实用书写、文字传播的功能之后,书法在今天已经变成一种纯粹供人“观看”的 图像艺术。从“阅读”转向“观看”,这是书法现代性转型带来的审美革命。 在书法史上,基于特定用途的铭文、碑刻等,构成了宋以前中国书法传统最核心的资源, 也代表着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今天我们面对这些作品时,都是以“艺术品”来对待的,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介入方式是借助有意味的书法形式来完成的,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不过是 书法审美活动中的附加意义。但对于当时的创作者而言,文本的阅读,文字的规范和可辨识 性,却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但现代书法已经发生转变,我们进入展览大厅,看完一个展览, 可能会一下说出哪些作品感动了我们,但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些作品的文字内容。 书法审美活动中由“读”向“看”的转变,要求今天的书法家研究视觉形式规律,作为 视觉形式规律中最重要的构成关系,已经成为当代书法最重要的形式内容。 可以说,传统书法具备了形式构成的所有法则,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中的构成关系, 在书法创作中占的地位不同,构成的核心内容也不同。作为“阅读”文本的传统书法,欣赏 方式是在手上把玩的,结字(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是最重要的形式 要素,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整体形式的构成意味。但在现代书法欣赏中,首先 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整体构成的形式感,然后才是结字、点画,最后才考虑文字的内容。 有人质疑,既然书法审美已经从“读”转向“看”,是否在现代书法创作中完全可以打 15 破文字的释义要求,甚至解构汉字,转向纯粹的笔墨构成呢?我认为,书法从“读”为第一 义转向“看”为第一义,属于书法的审美范畴,而汉字和文字内容,则是书法作为一种独立 的艺术形式的本体属性,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就像我们欣赏一棵树, 给予我们审美愉悦的是树干的形状,树叶的色彩,枝干的穿插,我们不必关注这棵树的物种 属性,但并不是说可以不要物种属性,离开物种,一棵树就失去了应有的美。同样的道理, 如果解构了汉字,打乱了文字内容的连续性(释义性)和书写的规定性,书法也就失去了本质 属性,必然走向抽象绘画。一件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在强调可视性的同时,兼顾可 读性。 (胡抗美《书法审美活动中“读”与“看”的关系》)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脱离实用书写、文字传播的功能后,书法向现代性转型,实现了从“阅读”向“观 看”的转变。 B.宋代以前,中国书法传统最核心的资源是有特定用途的,文本文字可读可辨是作者 首先考虑的问题。 C.书法创作中的构成关系在传统书法中占的地位与现代书法中占的地位不同,所以构 成的核心内容也不同。 D.一件真正优秀的书法作品,在重视可视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才能解构汉字,保 持书法的本质属性。 解析:A 项“书法向现代性转型,实现了从‘阅读’向‘观看’的转变”错,从“阅读” 转向“观看”,是审美革命,不是书法转型。C 项“所以”前后非因果关系,是并列关系。 D 项错在“解构汉字”,兼顾可读性就不能解构汉字,解构了汉字,就不能保持书法的本质 属性。 答案:B ★5.(分析论证)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介绍书法审美的革命性转变,接着比较古今书法构成关系的不同,然后反驳 某些人的质疑。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欣赏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时审美主体介入 的方式不同。 C.文章结尾用人们对一棵树的欣赏原理作比喻,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现代书法不能抛弃 书法的本质属性。 D.论述书法的功能、特点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指导观众欣赏书法,是本 文的现实意义。 解析:D 项“更好地指导观众欣赏书法,是本文的现实意义”错,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更 好地指导书法家的创作”,从“要求今天的书法家研究视觉形式规律”“是否现代书法创作 16 完全可以打破文字的释义要求”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答案:D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人看完一个展览,可能会迅速说出感动他的作品,但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些作品 的内容,可见这些观众不明白是什么打动了他们。 B.书法审美活动由“读”转向“看”,要求今天的书法家研究视觉形式规律,可见即 使是书法家,也不见得个个精通视觉形式规律的精髓。 C.由于宋之前的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考虑文本的阅读、文字的规范和可辨识性 问题,因此创作出的作品整体构成的形式感有时可能会不佳。 D.如果一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或者是所写内容根本就不是汉字, 只是纯粹的笔墨构成,那么它和抽象绘画的界限也就模糊了。 解析:A 项“可见这些观众不明白是什么打动了他们”错,因为现代书法观众关注的是 “有意味的书法形式”。所以他们知道自己喜爱的是书法的外在形式。 答案:A 专题练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观点态度) (建议用时 30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出现过。“伦理” 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 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 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 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 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 ②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阈分析了伦理的起源:“经由害怕而 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由于它已经是伦理的畏惧,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害怕, 因此所畏惧的危险本身是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 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 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 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 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人类应该有所敬畏。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 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 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 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 17 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敬重、遵循与敬重,有利 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对人与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 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规范并警示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 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 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三畏” 之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 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 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 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 范。这种追求就是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就是中国哲人对“天 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这种追求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 类自身立法的恢宏气象。 (选自郭淑新、王建华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有删改) 1.下列关于“敬畏伦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敬畏伦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秦汉之际并大约在西汉初年被中国人广泛使用。 B.敬畏伦理指人类自然形成的用来警示与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敬畏伦理中“敬”具有警示界限和自省智慧的特性,故能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 D.敬畏伦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是在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解析:A 项,错在“敬畏伦理”偷换概念,应该是“伦理”;B 项,错在“人类自然形 成的”扩大范围,应该是“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形成的”;C 项,错在 “敬”张冠李戴,应该是“畏”。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首先叙述了中国古代经典对伦理的记载,然后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敬畏伦理的 概念;第②段进一步引述保罗·里克尔的话,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敬畏伦理的起源。 B.第③段承上文意,首先评价了敬畏感的本质内涵与属性,指出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培 养的人性情感等,然后深入地论述了人类具有敬畏感的必要性,肯定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C.第④段承上文意,首先从人类进化角度说明了敬畏伦理的必要性,指出它具有规范 并警示人们思想行为等作用,然后引述东西方哲人的言论,进一步说明敬畏的重要性。 D.第⑤段首先提出了追求和谐秩序是人性使然的看法,然后借康德和中国哲人言论来 解释这种追求,指出这种追求凸显着敬畏伦理,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8 解析:D 项错在“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动机。 答案:D ★3.(把握观点态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 B.敬畏就是对人类狂妄浅薄、妄自尊大等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或合理规约。 C.敬畏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等,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社会和谐。 D.人只有崇奉敬畏伦理,才有敬畏心和人性中与宇宙万物共荣的内在诉求。 解析:D 项错在“人只有崇奉敬畏伦理才有……”逻辑颠倒,原文信息是“出于敬畏之 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 规范”。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①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 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 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 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记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 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 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 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记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 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 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②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 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 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 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③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 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 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 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 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 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④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 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 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 19 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 能。 ⑤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 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 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 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 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不同源。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 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 的。 解析:A 项“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歌”于文无据;C 项以偏概全,不光是“在形式上”, 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 教化需要”;D 项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最后一段表 述为“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 音乐不能谓之歌”。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提出本文的观点,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不同源,却有着歌的一 些元素。 B.第①段和第②段通过对比,分析了诗和歌不同的功能,早期诗的功能是补察时政, 歌为抒情。 C.文章第③段以《大雅》《小雅》为例,分析了在“歌”之外确立的诗的形态与歌的三 个不同点。 D.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从语言和音乐关系角度,采用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区分了诗与 歌的不同。 解析:C 项“以《大雅》《小雅》为例”分析的不是诗与歌的三个不同点,只是分析了 “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这一特点。是第三点的论据。 答案:C ★6.(把握观点态度)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 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 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 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与音乐就开始结合 起来。 解析:C 项借助音乐更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答案: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