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宗法制是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的嫡庶系统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修宗谱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或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和分封制均为地方管理制度,故BC不符合题意。 2. 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该学者评论的是 A. 科举制 B. 郡国并行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科举考试自由报考,考试选官,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材料“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结合所学知识,涉及的是科举制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和行省制均为地方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故BC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故D不符合题意。 3. “(雍正年间)这个原属临时的军事机构,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本应裁撤,但因为这个机构有利于专制皇权,不但没有裁撤,反而权力不断扩大,以致成为最高权力中枢。“这个机构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军机处 D. 枢密院 【答案】C 【解析】雍正年间,用兵西北,设立军事情报机构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后来,军机处成为清政府最重要的权力中枢机构。由材料“(雍正年间)这个原属临时的军事机构”“最高权力中枢”,可知指军机处,故C符合题意;明朝朱元璋废除了尚书省、中书省和废丞相,权分六部,而清承明制,故AB不符合题意;枢密院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并非“临时的军事机构”,且清朝已经废除了,故D不符合题意。 4.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规定进口税。“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工艺制造”等是《马关条约》中的规定,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和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日本没有关系,A项错误;中日并未签订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BD两项错误。 5. 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第一次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答案】A 【解析】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第一次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故A符合题意;华北事变是1935年,标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B不符合题意;C是1932年,不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是1937年,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D不符合题意。 6.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各革命团体,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在权“作为入会誓词和革命宗旨,成立了 A. 华兴会 B. 光复会 C. 同盟会 D. 兴中会 【答案】C 【解析】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领导人是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在权”为誓词,故C符合题意;华兴会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会长为黄兴,宗旨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故A不符合题意;光复会于1904年在上海成立, 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兴中会于1894年成立于日本檀香山,故D不符合题意。 7. “共争青岛主权,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黄花岗起义 B. 南昌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归还青岛主权,罢免国贼职务”是指五四运动中“还我青岛”口号和北洋军阀军阀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故D符合题意。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故A不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的起义,故B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占农村总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据到60—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60—70%的贫苦农民只占5%的土地。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 土地改革 B. 土地革命 C. 大生产运动 D. 武装斗争 【答案】B 【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分田地和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土地革命,故B符合题意;194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也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两者都是要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故B不符合题意;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巩固抗日根据地而采取的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武装斗争是以军事斗争为主要形式,打击敌对反动势力,故D不符合题意。 9.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和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共同繁荣原则 C. 人民民主原则 D. 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C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由周恩来提出的外交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共同繁荣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故BD不符合题意; 10. 孔子主张“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不结盟政策 C. “另起炉灶”政策 D. “一边倒”政策 【答案】A 【解析】“和而不同”,承认分歧,但要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即所谓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利益诉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符合题意;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强调不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故B不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政策指 “一边倒”政策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D不符合题意。 11. “罗马人从斯多葛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概念,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全人类的法律”。为此,罗马帝国制定了 A. 《十二铜表法》 B. 习惯法 C. 《权利法案》 D. 万民法 【答案】D 【解析】万民法是适合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符合“适用全人类的法律”的限定,故D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属于“公民法”,故A不符合题意;习惯法是按照约定俗称和风俗习惯来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不成文法,此时还不是罗马帝国,故B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颁布的限制王权的法案,不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故C不符合题意。 12. “英国一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紧箍咒,后来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这种制度是 A. 两党制 B. 责任内阁制 C. 总统制共和制 D. 联邦制 【答案】B 【解析】责任内阁制是反映英国内阁与议会关系的制度,即内阁由议会产生,接受议会行政监督的制度,故B符合题意;两党制一般指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分执政党和在野党,故A不符合题意;总统共和制下国家元首是总统,而材料国家元首是“国王”,故C不符合题意;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既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又能发挥地方的自主性,故D不符合题意。 13.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新的、富有战斗意义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出自 A. 《共产党宣言》 B. 《资本论》 C. 《反杜林论》 D. 《四月提纲》 【答案】A 【解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开展国际斗争,故A符合题意;《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不朽政治经济学著作,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一部哲学著作,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经验主义观点,故C不符合题意; 《四月提纲》是1917年列宁指示俄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的著作,故D不符合题意。 14. 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该计划“是 A. 星球大战计划 B. 马歇尔计划 C. 怀特计划 D. 舒曼计划 【答案】B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故B符合题意;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0年代研议的一个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故A不符合题意;怀特计划是1944年美国财政部长助理哈里·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舒曼计划是1950年由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主张欧洲煤钢联营,故CD不符合题意。 15.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描述人灌溉是 A. 水排 B. 曲辕犁 C. 翻车 D. 耧车 【答案】C 【解析】材料“戽(汲)水”、“高垄”等描述了田地里农业灌溉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翻车是一种灌溉工具,故C符合题意;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装置,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耕田地的一种犁,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16.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材料突出反映清初实行 A. “工商食官”制度 B. “海禁”政策 C. 专卖制度 D. “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严格限制私商出海经商的政策,故B符合题意;“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故A不符合题意;专卖制度是垄断特定商品买卖的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指鼓励农耕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 17. 1872年,商人陈启沅筹集资金,从国外购进锅炉一座,招收男女工数十人,仿西人缫丝之法,在南海简村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属于 A. 洋务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外商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D 【解析】材料“商人陈启沅”“国外购进锅炉一座”“继昌隆缫丝厂”,可见属于民间私人投资的采用机器大生产的近代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符合题意;洋务企业由洋务派兴办,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垄断政权的官僚资产阶级兴办,外商企业是由外商兴办,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18.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A. 运输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金融业 【答案】C 【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纷纷投产,它们都属于重工业范畴,故排除ABD,选C。 19. 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曲《我的一九七八》唱道:“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北京城开了一周的会议。”歌词中”一周的大会”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B. 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C.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开始实行三大改造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一九七八”和“那一年变化真大,……北京城开了一周的会议”,结合所学,18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故A符合题意;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时间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三大改造,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20. 曾经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了自己三十八年的神圣使命后,于1993年”光荣退休“。这反映了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计划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D. 粮票已被新货币取代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粮食凭粮票供应。1992年十四大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粮票“光荣退休”,说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排除C,A符合题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反映的是农村改革,与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粮票本身不是货币,无所谓被新货币取代,故D不符合题意。 21. 历史学家张岂之《中国历史》描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此历史现象发生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太平天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中华民国采取大量移风易俗的措施,故D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时期 和 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尚未被推翻,故AB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晚于辛亥革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 22. 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 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 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 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某些领域雇用人数的增加和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比例上升的现象,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说明妇女角色变化,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妇女工作角色变化,并不是民主政治作用,故A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故 B项错误。 23. 下图是美国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D.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国民经济逐渐有好转,故D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时以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胡佛的反措施危机措施,而材料“1933—1939年”正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B不符合题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各国大打贸易战,美国当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收效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 24. 有学者评论苏俄某政策说:“粮食垄断、面包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该学者评论的是 A. 农业集体化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工业化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1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由材料“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全盘农业集体化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3月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即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此外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可见B不符合题意;工业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25. 1965年戴高乐对美元超级霸权批评道:“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戴高乐批评的“美元超级霸权”始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故A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属于世界贸易体系,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C不正确;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D不正确。 26. 1991年中国具正式加入的地跨三大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东南亚国家联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1991年中国具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故D符合题意;是欧洲联盟只吸纳欧洲国家参加,东南亚国家联盟只吸纳东南亚国家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区只针对北美国家,故ABC不符合题意。 27. 《书林清话》记载,宋朝初年,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宋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收藏大量书版,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与此密切相关的技术发明是 A. 火药 B. 印刷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答案】B 【解析】材料“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宋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反映了印刷效率的提高。结合所学,印刷术是关于印刷的技术,故B符合题意;火药多应用于军事,造纸术与造纸相关,而指南针则是指示南北方向,故ACD不符合题意。 28. 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镜花缘》等许多作品,运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商人及众多市井不民的形象。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A. 楚辞 B. 诗歌 C. 小说 D. 戏曲 【答案】C 【解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为中国古典小说,故排除BD,C符合题意;楚辞是战国时期南方楚国以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故A不符合题意。 29. 洋务派在维护清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巩固封建统治,其思想可概括为 A. 工商皆本 B. 中体西用 C. 扶清灭洋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洋务派提出得思想是“中体西用”,意思是在维护清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巩固封建统治,故B符合题意;“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观点,意思是工商业也是本业,故A不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期间得口号,意思是扶助清王朝,消灭西方文明成果,故C不符合题意;经世致用指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要解决现实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30.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新文学中有重要地位。”他“是 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蔡元培 【答案】A 【解析】《狂人日记》《孔乙己》是鲁迅的文学作品,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故A符合题意;李大钊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后来都成为中共的领导人,故BC不正确;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北大校长,故D不符合。 31.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评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处于价值危机和现代化范式困惑中的‘五四‘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吸引力,是不难想象的。“因为十月革命给他们送来了 A. 三民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新三民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启发国人要用无产阶级的观点看待世界,而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赢得世界指明明了光辉的前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国人带来马克思主义,故D符合题意;三民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存在,时间不符,故AB不符合题意;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新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 32.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该论断出自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列宁主义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出自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的内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排除CD,选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A不符合题意; 33. 1970年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给美苏等国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项”重大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银河1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B 【解析】1970年我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地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故B符合题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于1964年,而且属于国防科技,故A不符合题意;1983年“银河1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时间均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34. 启蒙运动时期,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根源的思想家是 A. 卢梭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康德 【答案】A 【解析】启蒙运动中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又重视公共意志的思想家是卢梭,故A符合题意;孟德斯鸠主要是阐释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强调自由平等,康德从哲学上探讨启蒙的真谛,故BCD不符合题意。 35. 当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在微观世界里失灵时,20世纪初普朗克的发现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该发现是 A. 相对论 B. 生物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细胞学说 【答案】C 【解析】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故C符合题意,相对论是揭示时间和空间相对性和本质的理论,故A不符合题意。生物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学说,而细胞学说是揭示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学说,均是生物学上的成就,故BD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三 1949年《组织法草案》,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拥有的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这个过程中的“选举”是民主的,而对上级机关服从是表明了“集中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的”的史实;说明“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不懈奋斗的历程的认识。 【答案】(1)影响:①推翻清政府和君主专制制度;②传播民主共和观念,促进思想解放;③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 (2)转折点: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含义:①解放战争基本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②民主集中制;③普选制。 (4)认识:①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③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 【解析】 (1)由材料“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可见推翻清政府和君主专制制度;由材料“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可见传播民主共和观念,促进思想解放;由材料“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可见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 (2)第一小问,“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第二小问,由材料“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解放战争基本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由材料“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可见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由材料“人民民主专政”,可见人民民主专政;由材料“民主集中制”,可见民主集中制;由材料“各级政府拥有的普选的机构 ”,可见普选制。 (4)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爱国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和无私奉献精神等方面归纳作答。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 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材料二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下图是1978—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1)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是推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影响:①促进大规模海上贸易的发展;②促进世界市场扩大;③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④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⑤扩大了商品利润的空间。 (2)因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②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③生产和投资国际化。 (3)趋势:上升(增加) 主要原因: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②改革开放不断推进;③科学技术的发展;④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解析】 (1)由材料“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可见促进大规模海上贸易的发展;由材料“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可见促进世界市场扩大,扩大了商品利润的空间,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由材料“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可见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2)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联系所学,可知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由材料“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可见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由材料“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可见生产和投资国际化。 (3)第一小问,由“1978—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的统计来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二小问,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归纳。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来说明天和人是一致的。对人性的认识上,认为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做圣人。且从人性善论出发,提倡统治者行仁政、行王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材料二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尧、舜、子思之道,而是探求儒经的新意,并参与新政,“救时行道”,且发挥孟子的“新学奇论”,如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事君之忠,治民之仁”等。以礼法、伦理为核心,再修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等诸家学说与思想,以丰富理学内涵。 ——摘编自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程朱理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相同之处。 【答案】(1)主张:①天道与人道的统一;②性本善;③仁政。 (2)特点:①救时行道;②探求儒经的新意;①融合佛道学说。 (3)相同点:①同属于儒学范畴;②都主张行王道、行仁政;③都是维护统治秩序;④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 【解析】 (1)由材料“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可见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由材料“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性本善;由材料“提倡统治者行仁政、行王道”,可见仁政。 (2)由材料“救时行道”,可见救时行道;由材料“探求儒经的新意,并参与新政”,可见探求儒经的新意;由材料“修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等诸家学说与思想,以丰富理学内涵”,可见融合佛道学说。 (3)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和孔孟儒学同属于儒学范畴;在内容上,理学以孔孟为正宗,故两者都主张行王道、行仁政;就作用而言,两者都是维护统治秩序;就思想理论而言,孔孟儒学和理学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