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潮湿的衣服变干  C.海水晒盐    D.火药爆炸 ‎2.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双氧水      B.空气     C.氯酸钾   D.氧化汞 ‎6.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 A.氮气 B.氧气 ‎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酿酒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烂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10.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11.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 A.氧化剂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生成物 ‎12.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13.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4.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 ‎15.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16.某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9‎ ‎1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18.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二、填空题 ‎19.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        ,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0.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2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 ‎22.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装置不漏气,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把手放开,把导管继续停放于水中,这时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4.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 9‎ ‎ ‎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只答四点即可)。‎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 三、实验题      ‎ ‎25.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6.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且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1)A是      ;B是     ;C是      ;D是    。 ‎ ‎(2)B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27.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 ‎ ‎ ‎ 9‎ ‎28.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或 ,原因是 、_ 。‎ ‎(5)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题 ‎29.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 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A. 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 A. A处上升,B处下降 B. A、B两处都下降 9‎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无法判断变化情况 ‎30.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 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 ‎ A.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31.装满氧气的甲、乙两个集气瓶(甲瓶口向上,乙瓶口向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由瓶口迅速伸入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比在乙瓶中燃烧旺且时间长。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右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 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B部分:          ,例:              ;‎ C部分:           ,例:             。‎ ‎33.右图是化学中“著名”的多用途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_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3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 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 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 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 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9‎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 。‎ 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A C B C C D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D B A A B B D 二、填空题 ‎19.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20.二氧化碳 水 ‎21.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引燃铁丝 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色 略 ‎22.偏小 略 ‎23.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手握住试管的外壁 ‎ 导管的一端有气泡冒出 水倒流进入导管,形成水柱 ‎24.(1)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都是化合反应 反应都需点燃 ‎ ‎(2)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而其它的生成物是气体 (本题答案合理即给分) ‎ 三、实验题 ‎25.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再向左移到约4刻度处 ‎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6.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略 ‎27.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注入澄清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8.(1)试管 酒精灯 集气瓶 水槽 ‎ ‎(2)高锰酸钾 防止高锰酸钾受热飞溅,进入导气管 略 ‎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略 ‎(4)C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5)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9‎ 四、附加题 ‎29.C 30.A ‎ ‎3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具有助燃性 ‎32.a b a 导管口向水中冒出的气泡的速度 ‎33.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略 ‎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略  ‎ ‎34.(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略 (3)< ①②③‎ ‎(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本空叙述合理即给分)‎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