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精选5套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精选5套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8分 1.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全国 B.开通运河 C.创立殿试 D.三征辽东 2.右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此河巡游江都,江都是示意图中的 3.要求君王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这位名臣是 A.姚崇 B.寇准 C.宋璟 D.魏征 4.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 A.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5.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 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 澶渊之盟 6.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对诗句理解准确全面的是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蕃人”学习汉文化 C.“胡乐”在全国盛行 D.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7.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 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8.“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9.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韩熙载夜宴图 B.契丹人饮马图 C.蹴鞠铜镜 D.杂剧陶俑 10.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 A.《前门街市图》 B.《皇都积胜图》 C.《清明上河图》 D.《盛世滋生图》 11.“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如右图)”,“景德镇”。符合以上信息的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2.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A.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 B.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C.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 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13.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他的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14.右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A.宏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15.“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16.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A.清朝商业的兴盛 B.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手工业发展 D.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17.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 A.削弱了皇权 B.加强了相权 C.抑制宦官专权 D.君权高度强化 18.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这反映了统治者 A.设立南书房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19.“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0.《“镇”兴四川》载: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明清为水运商贸之地…… 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材料反映了李庄古镇 A.汉朝时,兴旺发达 B.明清时,商贸繁荣 C.只是陆上交通要道 D.古镇属于旅游胜地 21.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汤显祖、辛弃疾 B.颜真卿、阎立本 C.罗贯中、施耐庵 D.吴道子、李 白 22.右图的古代建筑群是 A.唐长安城 B.元朝大都 C.明北京城 D.北宋东京 23.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主动防御外来侵略 C.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24.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 ——《窦娥冤》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20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右图 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2分)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摘编自宋史 (2)依据材料二,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4分)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同?(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2分) 26. (16分)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4分)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东京梦华录》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宋代海外贸易图 (2)材料二的各种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3条,6分)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2分)这种变化的原因或影响是什么?(4分) 27.(16分)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们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下列表达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 )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 ) ③图三中设置宣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 )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一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 ) (2)将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便于掌握时空信息, 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4分) A: B: 材料二 如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完成①至⑤。(8分) ① ;(2分 ② ;(2分) ③ ;(1分) ④ ;(1分) ⑤ 。(2分) 2017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5:ACDAB 6-10:DBCDC 11-15:CDACD 16-20:BDCBB 21-24:CCAD 25(1)科举制(科举取士制度)(2分);标志:隋炀帝(或者隋朝)设进士科。(2分) (2)问题:地方势力强大,君弱臣强(武将专权,宰相权力过大。语意相同给分)(2分)。 措施: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统兵但无发兵之权,定期换防;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③换文臣州县知长官,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④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⑤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共5层面,每一层面2分,答对任意3个层面即可,语意相同给分,共6分) (3)隋或唐(2分),元(2分);废除丞相制度,撤中书省(任意一点给分,2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君权不断加强,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语意相同给分,2分) 26(1)图一:筒车(2分);图二:曲辕犁(2分)——错别字1个扣1分。 (2)经济信息:①南方农业发展,长江和太湖流域(江浙一带)成为粮仓;②商业繁荣,突破时空限制,出现夜市(或 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③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贸易东至日本、朝鲜,西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④发达的中外交通;⑤经济重心南移。(共5层面,每一层面2分,答对任意3个层面即可,语意相同给分,共6分) (3)趋势:增长(2分)。原因: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积极影响:农业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商业繁荣;消极影响:人地矛盾突出,进一步开荒垦田,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地力下降;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以上任答2点,共4分) 27.(1)①√②√③√④×(4分) (2)A:库页岛(2分);B钓鱼岛或赤尾屿。(2分)——错别字1个扣1分。 (3)①册封班禅、达赖(或册封西藏宗教首领)(2分);②设置驻藏大臣(2分);③回部(1分);④三级(1分);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语意相同给分,2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化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体现出的特点有( ) ①兼容并蓄②昂扬进取③积极向上④重文轻武 A.023 B.D2 D C.D34 D.234 4下列有关唐朝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A.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C唐大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5.史料记载,安禄山每次入官,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 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段文字中所提到的皇帝是( ) B.隋炀帝 A.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宋代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宋朝实行( ) A.重武轻文政策 B.中央集权策略 C.轻视武备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7.少数民族首领阿保机和元昊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不属于其相似处的是( ) A.建立民族政权 B.创制本民族文字 C.接受中原文化 D.同北宋达成和议 8.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 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党项族 B.匈奴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9.下图是一件宋代冰裂纹党器图片,这类瓷器主要出自宋代( ) A.河北定窖 B.河南汝窑 C.江西景德镇 D.浙江哥窑 10.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1.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達和燕青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这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 ) A.皇官 B都市 C.瓦子 D.乡村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14.《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了作者在元朝17年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当时的元朝统治者是( ) A.完颜阿骨打 B.成吉思汗 C.蒙哥 D.忽必烈 15.“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应出自(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大祖 D.明太祖 16.明太祖改革中央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君主权力 D.避免藩王割据 17.下图表达了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他( ) A.促进民族团结 B.取得抗倭胜利 C.完成祖国统一 D.加强中外交流 18.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 A.以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19.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 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21.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六世班禅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22.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2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24.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5.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表格材料: 朝代年份 全国人口数量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19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 5年) 371 40 000 唐玄家开元十四年(726年) 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453100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 ) 52 910 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1576000 请回答: (1) 从649 年至726 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 为什么? (2) 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 为什么? (3) 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可能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以南宋农民阶层为例,说明材料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 28.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城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贾更坤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框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顺治常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救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格鲁派的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台湾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 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 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 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D 6.D 7.D8.C 9.D 10.A 11.C 12.C 13.A 14.D15.D 16.C 17.D 18.C 19.C 20.B 21.B 22.C 23.D 24.B 25.D 二、非选择题 26.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2) 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登记在册的人口数也日益减少。,(3) 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 27.(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影响: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或: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3)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问题;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善。(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28.(1) 从汉朝时,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 元朝。 (3) 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为六世班禅修建了须弥福寿庙。(4) 郑成功。设台湾府。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消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判断她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C、唐高宗D、武则天 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5,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最早的考试制度 D、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7,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这源于(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9.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1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1、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14,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个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1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16 1115年( B )称帝 ,国号金,定都会宁、他就是金太祖 A耶律 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17、 南方经济发展正式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在什么时期( A )时期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隋朝 1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19,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桃花扇》 20,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按照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①铁木真②松赞干布 ③阿骨打④努尔哈赤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21,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封渤海郡王B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实行改土归流 22, 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不恰当的是( ) A、 戚继光抗倭B、岳飞抗金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 23,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24.使明清时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B.中国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C.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D.西方文艺复兴和数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 2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8分,27题10分,28题20分,29题12分,共50分) 26、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何时完成?(2分)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是什么样的?(4分) ③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哪一地区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分)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4分) 28、(14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相反,制度的僵化与滞后则会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请回答: 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唐朝的哪三位皇帝对这种制度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4分) ⑵这种制度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3分) 材料二、"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请回答: (1) 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4分) (2) 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2分) (3) 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1分) 材料三、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 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签订的?(4分) (3) 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2分) 29、清朝前期,在西藏、新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及影响有哪些?(12分)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2、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4、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 B.《史记》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5、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②北方突厥族的侵扰③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7、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8、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9、下列谚语中能证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的是( ) 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 10、“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11、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作者的作品 B.编写体例不同 C.同一时代的作品 D.记载内容相同 13、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14、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1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16、下列哪部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牡丹亭》 17、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 A.“均田免赋” B.“替天行道” C.“洗涤朝廷” D.“高筑墙,广积粮” 18、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9、下列关于清朝前期汉口镇商业繁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舟樨塞港,街道肩摩” 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C.财富“甲于天下”,地段“地值寸金” D.“湖广熟,天下足” 20、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2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22、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绍兴 23、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史实。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B.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C.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D.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2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请问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25、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伟大工程】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4分) 【技术创新】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4分) 【民族交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4)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 【中外交流】 (5)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主要事迹。(4分) 27、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材料二 北宋“交子”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4分)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4分)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2分) 28、宋元文化非常灿烂。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科技贡献是。(4分) (2)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图二反映的科技发明革新历程。(4分) (3)图三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这首词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他的作者是,他的词有什么特点?(2分) (5)南宋时期与该词作者风格相似,并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的词人是谁?与他们风格相悖的著名女词人是谁?(4分)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 一、选择题 1-5BCCDC 6-10ABCBC 11-15ABDCB 16-20DAABC 21-25BBCAB 二、材料分析题 26、(1)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3)曲辕犁和筒车 (4)文成公主,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27、(1)宋朝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有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稳定导致民众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南迁的人带去先进的技术等。 (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用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市舶司;如果我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我会装载瓷器、丝绸、棉织品等。 (4)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可以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等。 28、(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火药,图中是火铳。 (4)苏轼,特点是豪迈而飘逸。 (5)辛弃疾 ,李清照。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期末复习测试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选择题 1.隋朝时有一位商人通过运河由南往北运输货物,他从今天的杭州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了哪几段运河( ).................... A. 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B.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 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来,船乘不绝。”这表明了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加速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 B. 巩固了隋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C. 有利于人们出行游玩 D.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3.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A. 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保障了专制集权统治 4.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B. 繁荣而短暂 C. 统治者下分残暴 D. 开凿了大运河 5.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很感兴趣,他看到一组王朝更替顺序资料,请你帮助他判断一下其中王朝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 隋唐宋元清明 B. 隋唐元宋明清 C. 隋唐宋明元清 D. 隋唐宋元明清 6.女皇武则天留给后人的印象除了骄奢淫逸、跋扈专行等负面标签外,其实还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样的积极作为,还有在完善科举制度方面的以下贡献.................... A. 创立明经科考儒家经书 B. 创立进士科并扩大录取范围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创立“贴经”和“八股文” 7.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A.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地看见胸口的黑痣 C. 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 8.“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 A. 饮茶之风盛行 B. 农耕技术有了发展 C. 丝织技术高超 D. 商业繁荣 9.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忆昔开元全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0.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B. 魏征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C. 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 D. 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 11. 下图所示寺庙为日本佛教建筑,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于759年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佛学的两大道场。该建筑的设计建造者及建造时代是.................... A. 鉴真、唐太宗时期 B. 鉴真、唐玄宗时期 C. 玄奘、唐太宗时期 D. 玄奘、唐玄宗时期 12.《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历经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中介绍的内容?.................... A. 讲授佛经 B. 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 C. 传播中国的文学等文化知识 D. 在那烂陀寺游学 13.安史之乱的影响不包括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4.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这反映了.................... A. 唐代由盛转衰的原因 B. 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 C.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D. 五代十国导致的混乱 1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D.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二、简答题 16.如图,这是我国古代一种工具,史书上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你知道这种工具的名称吗?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与它同时代产生的另一农业工具是什么?.................... 17.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18.简答题。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 (3)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4)列举一例反映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主题的历史事件 (5)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试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次航海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0.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女真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参考答案 1-15.CDBBD,CBACB,BDCCC 16.筒车;灌溉农田;唐朝;曲辕犁;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原因:①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对亚洲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②唐朝国内交通发达使对外交往成为可能。③唐政府对外政策开明,既鼓励唐朝商人去外国经商,又鼓励各国商人来中国贸易,使对外交往成为现实。.................... 18.(1)张骞 (2)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昭君出塞或文成公主入藏 (5)学习西方的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19.(1)政策:对外开放(友好往来) 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2)商港:广州,泉州。原因:当时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指南针的发明,用于航海事业。 (3)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 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启示:各个国家、地区应该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1)李世民、赵匡胤。 (2)维护国家统一。 (3)金;岳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