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冲刺16天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模拟冲刺16天5

专题检测卷(十) A 组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2012·新课标全国卷)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C.正常情况下①处的 CO2 浓度低于⑤处 D.饭后 4 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 3.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 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c 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 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 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 a、c、d 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4.(2011·潍坊模拟)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 c 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若检测到 b、d 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 c 点传导到 e 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 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5.(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 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6.(拔高题)(2012·天津高考)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 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 M 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 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7.(20 分)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 图是突触 2 抑制突触 1 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 。 (2)图中 a 段表示 电位,引起 b 点电位变化的原因是 内流。 (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 存在 内的 Gly 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____上的 Gly 受体结合。当 Gly 与其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 使_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 A 处的兴奋不能传至 B 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Gly 可通过 的 方式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的化学本质是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是 。 (4)若某种麻醉剂分子可与突触 B 处的受体结合,它的嵌入起到了与 Gly 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缩 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8.(14 分)(2012·海盐模拟)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 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 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 原因是 。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 行 。 (4)若刺激图中 A 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 9.(16 分)(2012·兰州模拟)如图是神经和胰腺细胞的联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一般来说,人体内血糖总会保持在 范围内,如果正常人处于饥饿初期,此时维持 血糖平衡的糖的主要来源是 。 (2)当血糖浓度低时,刺激下丘脑某区域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使 [ ] 向突触间隙释放出_________,促使胰岛 细胞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 (3)胰高血糖素的加工、修饰(进一步加工)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图中的[ ] 和[ ] 。 (4)胰岛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原料来源于血液,此原料到达核糖体前经过的 3 种体液依次为 (写图中序号)。 10.(14 分)(拔高题)(2012·淄博模拟)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 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如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 回答: (1)A 图中的胰岛 B 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主要生理反应是 。肝细胞膜上 受体的化学成分是 。 (2)B 图中,若在 e 处给予适当刺激,则 a、b、c、d、e 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 ,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有 。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 响,实验人员在 a 处注入不同浓度的 Ach,b 处给予恒定刺激,c、d 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 处理和结果如表。(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c 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组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2012·全国卷)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间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2012·烟台二模)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3.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 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4.(2012·攀枝花模拟)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 析错误的是( ) 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 B.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C.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 D.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5.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 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E 为感受器,A 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图中共有 5 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 A→B→C→D→E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6.(2012·广州模拟)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 1→2→3 使血糖恢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 A 细胞受损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协同作用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7.(14 分)(2012·山东高考)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 a 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 b 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 b 兴奋。 神经元 b 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 c 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 M 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 N 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 b 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 是 。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8.(16 分)(2012·临沂一模)下表是细胞信息传递的 3 种类型。请回答: (1)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甲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③表现为 。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此过 程中人体的耗氧量和体内酶活性的变化分别是 。 (2)激素乙的化学本质是 ,该类物质合成的“车间”是 。 (3)信号分子④名称是 。若④能使神经元兴奋,则该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是 。当唾液腺细胞完成细胞应答后,信号分子分解,以终止细胞应答停止分泌唾液。已 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④的分解,唾液腺细胞反应表现 为 。 9.(14 分)(拔高题)(2012·江苏高考)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 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 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 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 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 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 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 扰测试结果。 10.(20 分)(拔高题)(2012·湛江模拟)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 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1)图中①表示 系统;甲表示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及抗体)和 细胞。 (2)乙是由 分泌的;调控其分泌的结构是 ,它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大信息之间架起 了联系的“桥梁”。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 的 。 (4)由上图可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 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 TSH 的浓度,结果如下: (5)实验中 A 瓶的作用是 ,用以证明 。 (6)据图分析实验结果:D 瓶与 A、C 瓶比较说明: ;E 瓶与 A、C 瓶比较说 明: 。 答案解析 A 组 1.【解析】选 B。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 刺激增强,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尿量减少。 2.【解析】选 D。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含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淋巴和④组织液;血液流经肝细胞后,气体交换的结果是⑤处的含氧 量减少,CO2 含量增多;饭后 4 小时血糖浓度偏低,通过肝糖原分解等过程升高血糖,所以当血液流经肝脏 时,血糖浓度升高,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方法技巧】判断内环境成分及细胞所处内环境的方法 (1)几种细胞的具体内环境分析: ①血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③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④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一般是淋巴或血浆。 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2)分类详解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主要是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等。 ②细胞合成的物质有分泌蛋白、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水、尿素等。 3.【解析】选 A。促进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而不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激素是下丘脑 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进 e 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 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是胰岛 素;图中的 3 种激素发挥作用后出现的结果都会抑制该激素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4.【解析】选 C。由题可知 b、c、d 点是在同一神经元上,而 a、e 点分别在另外两个神经元上,若刺激 c 点,在 b、d 点检测到有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兴奋由 c 点传导到 e 点时, 需要越过一个突触,从而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在 a 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在 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 C 错误;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而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 向的,故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5.【解析】选 A。本题考查了神经细胞的结构、神经递质的传递方向、静息电位等相关基础知识。一个神 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 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神经细胞 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 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6.【解析】选 B。刺激作用于下丘脑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 M 经体液运输作用于 肾上腺皮质,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皮质醇不只是促进细胞代谢,当皮质醇分泌过多时, 会进行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抑制相应激素的分泌;动物在被运输过程中,为了适应 外界刺激,体内皮质醇分泌量增多,由于动物稳态的调节,后逐渐恢复稳定。 7.【解析】(1)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图中没有 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淋巴和血浆。(2)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电位是外正内负,曲线图的起点为负值,即 表明此曲线图表示膜内的电位变化,a 段即表示静息电位;a~b 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b 点即外负内 正的动作电位,形成原因是 Na+内流。(3)题干提示突触 2 抑制突触 1 的兴奋传导,因此,贮存在突触 2 的 突触小泡中的 Gly 应该是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内流,进而 使突触后膜继续维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导致兴奋不能传导,起到抑制的作用。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和 ATP 供能。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以及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的受 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4)突触 B 是 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若某种麻醉剂分子可与突触 B 处的受体结合,起到与抑制性递质相同的功能,就会 导致某种阴离子持续内流,延长该阴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抑制,产生麻醉效果。 答案:(1)血浆和淋巴 (2)静息 Na+ (3)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阴 主动运输 蛋白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延长 8.【解析】(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释放 激素,即具有分泌激素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对垂体和下丘脑均起到抑制 作用,因而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均是减少;如果用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其会被蛋 白酶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因而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3)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若刺激图中 A 点,起初为零 位,兴奋传到左侧时,左侧为负电位,右侧为正电位,电流表向左偏转;兴奋传到神经中间时,两侧都是 正电位,指针归为零位;兴奋传到右侧时,左侧为正电位,右侧为负电位,电流表向右偏转,然后指针归 为零位。 答案:(1)内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9.【解析】(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总维持在 0.8 g/L~1.2 g/L,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转化为血糖。(2)当血糖浓度低时,会促使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3)胰高血 糖素的本质是蛋白质,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4)合成胰岛素的原料首先经血浆进入组织 液,然后进入细胞内液。 答案:(1)0.8 g/L~1.2 g/L 肝糖原分解 (2)[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A (3)[5]内质网 [4]高尔基体 (4)8、7、6 10.【解析】(1)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成非 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但在肝细胞的主要生理反应是促进合成肝糖原。(2) 刺激 e 点,兴奋可以通过 e 向 d 传导,但不能向 c、b、a 传递。(3)A 图、B 图对应的信号分子分别为激素 和神经递质。(4)根据图表信息推断,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但影响神经 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 答案:(1)促进合成肝糖原 蛋白质(糖蛋白) (2)d、e (3)激素、神经递质 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4)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乙酰胆碱的浓度影响突触传递速度,浓度较大 时突触传递速度加快 B 组 1.【解析】选 B。反射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 制;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神经递 质的协助完成。 2.【解析】选 D。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消耗能量, 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线粒体氧化分解丙酮酸;在突触小体内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3.【解析】选 C。油菜收获的是种子,生长素类似物只促进果实发育,但不能避免油菜减产;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足,代谢变慢,耗氧量会减少;垂体能合成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后这两种激素会减少;激素间 的拮抗作用有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4.【解析】选 D。氧气浓度的增加会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降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反之则增加 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促进了无氧呼吸,导致乳酸含量增加,从而促进胰岛素 的合成和分泌;乳酸的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即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进食后,血糖上 升促进无氧呼吸,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加,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5.【解析】选 C。题图中 A 是感受器,E 是效应器,反射弧为 A→B→C→D→E,痛觉在大脑皮层(甲处)形成。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 奋或抑制。 6.【解析】选 A。血糖浓度低时,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使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 度升高;长期高血糖的原因可能是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合成减少;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 度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发生作用,血糖浓度将会升高。 7.【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 的,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使神经元 b 兴奋。 (2)M 点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这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若 N 点受到刺激时,因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只 能由神经中枢传向传出神经,因而 b 上无膜电位变化。 (3)手指因外伤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由于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使原本不易渗出的血浆中的蛋白质 和液体渗出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 菌侵害,这一过程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为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8.【解析】(1)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 温暖的室内到室外,为维持体温的稳定,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会增加,但体温不变,体内酶活性不变。 (2)激素乙(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或脂质),该类物质合成的“车间”是内质网。(3)信号分子④是(神 经)递质。若④能使神经元兴奋,即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则该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是由内负外正 变为内正外负。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④(神经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将持续作用,即唾液腺细胞反应表 现为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答案:(1)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耗氧量增加,酶活性不变 (2)固醇(或脂质) 内质网 (3)(神经)递质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使唾液腺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2)图形的信息。 (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1)从图中看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受试 者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逐渐下降,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稳态。(2)从图可知,随乙醇浓度的迅速增高, 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能力指数明显降低,因此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3) 视觉产生于大脑皮层,其发出的指令需要通过脊髓传导到效应器处产生反应。(4)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 结合发生在突触处。(5)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 答案:(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0.【解析】(1)图中①代表的过程中有抗原和 B 细胞,因而①表示免疫系统;甲表示 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的浆细胞(及抗体)和记忆细胞。(2)乙(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说明乙是由垂体分泌的;调控其分 泌的结构是下丘脑。 (3)当人紧张时,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促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4)由上图 可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5) 实验中 A 瓶起到对照作用, 培养基中测不到 TSH,用以说明培养基中的成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6) D 瓶与 A、C 瓶相比,有甲状腺激 素存在的情况下,TSH 分泌减少,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 TSH;E 瓶中 TSH 的含量明显多于 C 瓶,说 明 E 瓶中的下丘脑能够促进垂体分泌 TSH。 答案:(1)免疫 记忆 (2)垂体 下丘脑 (3)神经递质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三者要答全) (5)对照 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 TSH(或其他合理答案) (6)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 TSH(或其他合理答案) 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 TSH(或其他合理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