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人教版文档:新课标全国高考卷第40题专练
2019新课标全国高考卷第40题专练 (对应活页卷第357页) 1.(26分)(2018·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1月25日,首届中国世界遗产(福州)高峰论坛在福州开幕。数百家企业参会展示,涵盖文化产业、佛教产业、艺术产业,展览总面积达3.1万平方米。此次论坛以“世界遗产·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会期从25日持续到29日,期间还将举行“一带一路”世界遗产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世界遗产文化论坛、佛教文化论坛等分论坛,来自海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展开交流。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面临着许多国家都曾经历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这些年来,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旅游景区,因开发造成景观和环境破坏、遗迹破坏等情况越来越突出。比如,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世纪70年代申遗成功后,旅游开发带动收入上涨,却因疏于保护而破坏严重,一度被列入“濒危遗产”。在中国,旅游产业整体还不成熟,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旅游规划经常被短期利益蒙蔽,缺乏具有责任感和科学眼光的长期规划,肤浅开发、过度开发随处可见,把世界遗产搞砸的案例也不少。保护与开发,一体两面,很难切割。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规划、管理,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处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2分) (3)请就如何处理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提出两条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建议。(4分) 【解析】 第(1)问,注意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全面调动文化生活的知识去分析意义;注意意义分析的起点,即召开首届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的意义;注意剖析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如文化遗产——重要作用等、世界主题——文化交流的意义等、博览会——文化对经济等的影响。第(2)问,注意知识要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指向的是矛盾的相关知识;明确解答方向,即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这涉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等;结合材料信息指向来组织答案,如把握两点中的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第(3)问,注意知识要求,即唯物论的知识;注意建议实用性,并与唯物论观点保持一致。 【答案】 (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②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繁荣、发展。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更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2)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开发会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而保护又会影响开发的效益,但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合理开发中保护。 (3)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真做好世界遗产实际状况的调查工作。②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学习先进经验。 2.(26分)(2018·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为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因此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材料二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推进标本兼治。所谓“治本”, 就是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实现党员理想信念的巩固、政治立场的坚定、思想作风的清廉。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形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才会从外在的强制约束,转化成为内在的自我警醒,才能形成“不想腐”的精神境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党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如何治本。(10分)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请就如何“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提两条建议。(4分) 【解析】 第(1)问,明确知识要求,追求真理的知识包括实践、真理等内容;结合新形势而出台准则是认识发展的体现,这既体现出认识在实践推动下发展,又体现出追求真理的无止境;注意理论表述与材料分析的有机结合,体现有理有据。第(2)问,注意知识范围,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文化生活中的治本就是加强思想观念的建设,这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结合材料二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如坚持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等。第(3)问,建议的实质就是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可以从发挥各种优秀文化的作用角度来分析措施。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准则是根据我党执政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需要而制定的,是对过去党内法规的深化和发展。③准则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巩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清廉务实的思想作风。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 (3)示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心修身。用红色革命文化补钙强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固本培元。 3. (26分)(2018·烟台名校联检)生活是诗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没有生活就没有诗人和诗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但早年并不喜爱诗词。1915年,毛泽东在写给挚友的信中谈到:“梁(启超)固早慧,观其自述,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从“诗赋无用”到“文学为百学之原”,这是毛泽东在“诗赋”认识上的重要转变。自此,他不仅熟读了《诗经》《昭明文选》、唐诗、宋词等经典名作,更在创作上巧引妙用,诗句“一钩残月向西流”就巧借李煜《虞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之美,恰到好处。 在红军长征前后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作品或与火热的生活交融,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常以诗立志,高扬理想精神,多以诗遂志,助推革命事业。著名学者张璋就曾如此评价:“主席诗词……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写出了历史面貌,反映了时代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伟大的作品都是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我们都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1)当前,仍然有人认为“诗赋无用”。请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对“诗赋无用”的观点加以批驳。(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文艺工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出彩。(10分) (3)某校诗词研究社团针对当下学生诗词创作普遍存在立意不高、内容空洞等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具体方案。请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要求:切中要害,行文优美,每条10~30个字。)(4分) 【解析】 第(1)问,注意知识要求,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包括能动作用的特点和反作用的表现等;批驳观点过程中,先呈现理论观点,再结合材料信息进行错因分析;批驳观点时,既要指出优秀诗赋的积极作用,又要点明“诗赋无用”观点的危害。第(2)问,明确解答方向,即全面调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措施;明确措施对主体的要求,即文化工作者如何进行作品创作;准确梳理材料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如立足实践、文化继承和创新、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等。第(3)问,建议要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而且是立意和内容的问题;要注意贴近学生实际提建议,不能假大空。 【答案】 (1)①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以诗立志、以诗遂志,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奋进,反映时代风貌,增强精神力量,助推革命事业;③“诗赋无用”论无视诗赋的积极作用,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握诗赋的内在价值,繁荣民族文化,实事求是,反对主观臆断。 (2)①立足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②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赋,从传统古诗词中获得创作灵感,革故鼎新;③注入时代精神,反映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史诗,创新性发展传统诗赋;④弘扬民族精神,激发革命与建设热情,续写传统诗赋新篇章;⑤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诗赋名篇。 (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3)①暑期乡村行,体味村民情——让诗词流淌着泥土的芬芳;②行走现实中,徜徉历史里——让诗词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4.(26分)(2017·四川省荣县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在过去的知识体系中,我们习惯将抗战历史归为八年。但是,八年还是十四年抗战在学界早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实为抗战起点的问题。从历史的逻辑上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而“七七”事变是抗战由局部向全面转变的节点。此次,“十四年抗战”的认定并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而是对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此次教材的重新修订,改变的不仅是史观,更是对东北地区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牺牲精神的一种弘扬,也是将参与抗战的民族英烈最大限度的囊括,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告慰。同时,也在郑重地告诉后人,在艰苦卓越的抗战史中,无论是全面抗战期间还是局部抗战中,为了民族独立、奋起反抗侵略的英烈都将受到同等的尊重。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八年抗战”修订为“十四年抗战”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八年抗战”修订为“ 十四年抗战”的意义。(10分) (3)大部分日本主流媒体将此次教材修改归结为“中国强化历史教育来对抗日本”。请你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知识,简要批驳该观点。(4分) 【解析】 第(1)问,注意知识范围,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需要从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等角度分析问题;仔细剖析设问指向,教材内容的修订属于社会意识的变化、属于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变化,需要结合以上内容展开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来调动相关知识,如修改遵循社会规律和站在人民立场等。第(2)问,注意知识范围和解答方向,即全面调动文化生活知识来分析意义;注意意义分析的起点和落点,要围绕着教材修订来分析意义——民族精神和个人发展等;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意义——对个人与社会等。第(3)问,注意知识要求,即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内容;观点批驳的关键是明确观点的错误所在,即不合实际或事实。 【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八年抗战”修订为“十四年抗战” 是对通过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确认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八年抗战”修订为“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战认识的深入发展,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人们将“八年抗战”修订为“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八年抗战”修订为“十四年抗战”是对抗战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所有抗战民族英烈的尊重和告慰。 (2)对国家:①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综合国力。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对个人:①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有利于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3)①该观点无视历史真相,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该认识与客观事实不符,属于谬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