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3:收入与分配
三 收入与分配 考向预测 (一)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 考点 考题分布 国家财政 2018·全国Ⅱ卷,14 2018·全国Ⅱ卷,38 2017·全国Ⅰ卷,16 2016·全国Ⅲ卷,12 2015·全国Ⅰ卷,38(2) 2014·全国Ⅰ卷,16 征税与纳税 2018·全国Ⅱ卷,14 2014·全国Ⅱ卷,13 (二)高考高频考点分析 1.偶考点: (1)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2)预算和决算 (3)违反税法的行为 (4)税收的种类 2.常考点: (1)分配方式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入与支出 (4)税收的基本特征 3.必考点: (1)收入分配的公平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财政的作用 (三)考情分析预测 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税收的作用等。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着重考查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财政、税收的作用。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注意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方面的计算题。 (2)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4)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核心考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真题导航】 1.(2018年高考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③④说法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考点归纳】 1.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 ①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②非劳动收入:主要来自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排除按劳动要素分配) 实行原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具体形式 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包括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资金、津贴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3.分配原则 (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二者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正确处理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含义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措施(从分配角度)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4.核心知识总结: 从政策层面讲,当前我国在个人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做好分配工作? (1)个人收入分配方面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④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 (2)财政支出方面 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②加强财政支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③遵循财政支出分配原则,维护财政支出的公平性。 【命题预测】 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本考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高考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理解、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 预测题1.(考点:依托国家分配政策,考查分配制度) 1.2018年11月,张某一家的月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张某的收入 张某妻子的收入 张某儿子的收入 国企工资 国企奖金 外企奖金 理财产品 私企工资 股票分红 3000元 1000元 2000元 500元 5000元 500元 张某家的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3000元、9000元 B.3000元、3000元 C.4000元、8000元 D.4000元、12000元 【解题思路】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畴内的一种分配方式,故张某家里的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是3000+1000=4000元,其余的均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为2000+500+5000+500=8000元,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答案】C 预测题2.(考点:维护收入分配公平) 2.2018年9月,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组织召开了促进“中间群体”增收专题座谈会,研究促进“中间群体”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思路和举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①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③贯彻了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 ④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①符合题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利于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②表述错误,收入差距无法消除。③符合题意,促进中间群体增收,贯彻了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④表述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选A。 【答案】A 【技能突破】 “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预测题3.(考点:维护收入分配公平)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报告强调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用人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城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全国行业平均工资差距虽有所下降,但总体看仍然偏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有何意义,并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题思路】本题以十九大强调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和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为话题设置情景,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有何意义,并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一小问: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有何意义?本设问实际是考查实现公平的意义。解答本设问,考生首先可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角度考虑,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其次,考生可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角度去分析说明;再次,考生可从实现公平的意义方面考虑,从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分析说明。 第二小问: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设问属于措施类试题,实际回答如何实现社会分配公平。首先考生可考虑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最根本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针对材料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考生可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考生可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全国行业平均工资差距虽有所下降,总体看仍然偏大,考生可从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答案】(1)意义:①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建议:①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角度: A、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角度: A、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B、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技能突破】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答题模板) (1)原因 答题要素:社会主义本质+提高效率+刺激消费+共富目标+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措施 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再分配+财政作用+科学发展观 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④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核心考点二 国家收入的分配 【真题导航】 1.(2018年高考全国2卷)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年份 指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根据图表信息,一方面该国财政赤字率逐年扩大,而且偏高,该国政府可通过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财政支出,缩小财政赤字,进而控制好财政赤字率,④符合题意;另一方面该国通货膨胀率却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7年急剧下降,这表明该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社会总需求不旺态势,该国政府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③符合题意;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虽在一定程度会增加企业利润但不一定会带来社会总需求增长,①排除;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会使该国政府财政赤字率进一步升高,不利于有效控制赤字率和经济的稳定发展,②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2.(2017·全国Ⅰ卷)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 )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解题思路】该省发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债券属于地方政府债券,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拓宽了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C项符合题意。债券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扶贫资金使用、扶贫资金支出都属于财政支出,A、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扶贫资金的运用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 【考点归纳】 1.我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2.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作用 表现 生活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产 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某些行业,如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政府可以分别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解决经济波动过大的问题 3.税收的种类和作用 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种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主要税种 增值税 ①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②税率:比例税率 ③作用: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个人所得税 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②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依法纳税 原因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②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要求 ①公民: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③企业:要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核心知识总结: (1)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合理调节财政收支结构,在经济过热时应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下行时要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②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维护社会公平。 ③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 ④合理调节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率。 ⑤加大财政对公共设施、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①生产: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分配: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交换: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供给与需求。 ③消费:通过调节税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④财政: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财政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⑤宏观调控: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6.全面认识财政 (1)含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赤字。 (2)出现的原因 ①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②调节经济: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产生的影响 ①经济过热: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②经济过冷: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回升。 (4)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是发行国债。 【命题预测】 2019年高考可能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具体体现了财政哪些方面的作用,要求学生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对税收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税收的特征、作用以及依法纳税上。要注意结合国家税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来理解。 预测题4.(考点:国家财政) 4.2018年河北省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人,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医保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提标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使河北省200多万人受益。这表明财政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包括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的知识。材料中“社会保障”“低保、医保、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都属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C正确且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技能突破】 判断财政作用的具体方法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预测题5.(考点:税收的特征和作用) 5.2018年8月3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通过的新个税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纳入抵扣范围。这一规定的积极影响有( ) ①减轻个人支出负担,促进居民消费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 ③通过专项扣除更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④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此次通过的新个税法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纳人抵扣范围。这有利于减轻消费者的消费开支负担,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居民消费,促进社会公平,①③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促进就业,②与材料无关;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与激发市场活力没有直接联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高考热点】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知识透析】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答题模板) ①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预测题6.(考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6.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2018年10月1 日起我国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个人所得税每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旨在( ) ①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②使个人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合理 ③减轻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税负 ④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①选项错误,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③选项错误,个税起征点的提升有利于减轻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的税负。个人所得税每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该调整使个人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合理,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②④选项入选。选D。 【答案】D 预测题7.(考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7.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提出,实施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共同推动扩大中等收人群体、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完善再分配体制机制等工作有新的突破。这有助于( ) ①提高扶贫标准,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増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增进人民福祉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题思路】实施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共同推动扩大中等收人群体、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完善再分配体制机制等工作有新的突破。这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増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增进人民福祉,②③适合题意;提高扶贫标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1.(2018年高考全国2卷)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税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信息,该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国钢铁进口成本将上升,该国的钢铁制成品成本增加,价格上涨,最终导致该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增加,利益受损。A的传导路径正确;B、C、D均不正确。故本题选A。 【答案】A 2.(2018年高考江苏卷)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 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有利于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C符合题意。国家减税新政目的是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就业,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答案】C 3.(2018年高考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③④说法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4.(2018年高考海南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 )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财政的知识。设问的关键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①结构性减税目的是减轻企业的负担;③限制三公经费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让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两项都不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它们可以间接的改善民生。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C 5.(2017年高考全国3卷)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强调劳动就业对于脱贫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表述错误,不选;促进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②表述错误,不选;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稳定脱贫,最终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④符合要求,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高频易错题 6.(2019届甘肃师大附中)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等,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应( ) ①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的增长 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③完善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④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①不合题意,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总体经济形势向好,国家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②表述错误,国家支持鼓励创业,并不是为自主创业者提供资金保障。③符合题意,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需要完善分配机制,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④符合题意,要想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政府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故选D。 【答案】D 7.(2019届云南师大附中)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2018年我国将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说明( )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需要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拉动经济增长 ②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以化解债务风险 ③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 ④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题思路】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实现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是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国库券的履行、保护价收购粮食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和银行利率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息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①是货币政策,不适合题意;我国将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②错误,排除;我国将适度扩大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说明我国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扶持的精准性,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可能得到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8.(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2018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城乡居民医保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2019年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巩固完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统筹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推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 ①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 ②有利于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④体现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公平的知识。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与题意不符,排除;题肢④中“初次分配”说法错误,城乡居民医保属于再分配。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9.(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地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说明我国财政能够( ) ①增加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融资手段对国有经济、国有支柱企业的扶持 ②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业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③优化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供给,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地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表明财政能够优化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供给,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增加信贷等融资手段对国有经济、国有支柱企业的扶持;②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财政属于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10.(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2018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主要包括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试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确定农产品价格,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②促进士地所有权合理流转、培育新兴职业农民 ③发挥财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④保护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加强源污染防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有利于发挥财政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故③符合题意;财政用于试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加强源污染防治,故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不能确定农产品价格;选项②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11.(2019届甘肃师大附中)2018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按2.6%安排,比2017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约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调低财政赤字率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②增加财政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③财政支出加大会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生产扩大 ④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有助于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调低财政赤字率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而增加财政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①②项说法正确;财政支出加大会增加社会总需求而非总供给,③项说法错误;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12.(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将研究制定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通过对技术工人、农民、中小创业者、科研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体等的精准激励,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 )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体制 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题思路】①说法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错误,针对重点群体的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属于初次分配,而财政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题目中,这一激励政策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体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13.(2019届河北衡水中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决定,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对享受免征购置税的乘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分别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对国家实施这些举措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 ②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改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③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企业税负减轻→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增加 ④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①正确;改善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未必能扩大企业生产规模,②不选;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针对的是消费者,并不能使新能源汽车企业税负减轻,③不选;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可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精准预测题 14.(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201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述政策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合理的是( ) ①实体经济研发投入增加 ②降低实体经济增值税起征点 ③实体经济竞争力增强 ④产品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A.①→③→④ B.②→①→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解题思路】我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有利于企业提高科研水平的政策,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可使实体经济研发投入增加,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产品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实体经济竞争力增强,①→④→③的传导顺序正确;降低实体经济增值税起征点,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与题干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不符,②排除。本题选C。 【答案】C 15.(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农业补贴的对象、额度、细则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可以( ) 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②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提高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对农业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①③适合题意;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说法错误,排除②;对农业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说法错误,排除④;故选B。 【答案】B 16.(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③项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属于初次分配政策,①项与题意不符;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激励人们学技术,提能力,但不能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17.(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此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 某省政府工作根据报告精神,在开展工作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缩小城乡差距;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某省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通过哪些措施更合理的增加农民收入。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设问指向某省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通过哪些措施更合理的增加农民收入,实际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主要从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答案】①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城乡、区域相协调),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规范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④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社会公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