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1历史唯物主义教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1历史唯物主义教案(全国)

专题十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登泰小鲁 点清面活☆☆☆ 点——从本专题复习看,要明确一个板块,把握两个维度,理 解三个重点,明确四项要求。(1)一个板块,即历史唯物主义。(2)两 个维度,即社会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3)三个重点,即立足唯物史 观,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明确四项要求,即立足于价值观,理解人 生的真正价值、价值观的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 现途径。 面——从整个哲学复习看,必须明确如下四对关系。(1)物质与 意识的辩证关系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关系。(2)社会意 识与意识、认识、价值观的关系。(3)社会发展规律与规律的关系。(4) 社会基本矛盾与矛盾的关系。 织筌得鱼 【即时校对】 ①前进的、上升的 ②社会物质财富 ③群众观 点 ④群众路线 ⑤在于创造价值 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⑦遵 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⑧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碧露凝珠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是社会意识 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自我明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 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二是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 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我明辨: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因此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 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自我明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 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 4.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自我明辨: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 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 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5.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自我明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自我明辨: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 7.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自我明辨: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是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而 不是得到的回报。 8.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自我明辨: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 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核心考点一 唯物史观 体验真题 慧悟高考 考向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017·江苏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 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 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花山 岩画描绘的各种人物、器物以及天体图形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古 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 存在的反映,D 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发展进程与生 产方式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 系,A、B、C 三项与题意无关。 考向 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2017·天津卷)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 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 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 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过程、社会基本矛 盾运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民法典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编纂 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 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是调整上 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的体现,也表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 展的过程,①③正确切题,故选 C。②④的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不选。 考向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017·江苏卷)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1 亿,互联 网普及率达到 5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 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 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 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的主旨是,各级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要回应网民关切。这启示 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①③正确切 题。材料并没有讲述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④与题意 不符。故选 B。 知识整合 系统把握 整合点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整合点 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整合点 3 社会历史的主体 命题探究 样题解读 命题探究一 依托传统文化,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 [样题 1]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的劝酒文化传统绝非礼仪性的, 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际功能,即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但随着社会 发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其实用价值降低,这种文化也就逐渐淡出 主流社会。这说明(  ) ①社会观念的变迁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 ②劝酒文化有一定 的社会背景 ③社会形态的转变受社会观念的巨大影响 ④社会意 识与社会发展状况并不完全一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社会发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是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发 展、人际关系趋于正常使劝酒文化逐渐淡出主流社会,这是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②当选,①说法错误;“这种文化也就逐渐淡 出主流社会”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 完全一致,④当选;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③ 不选。 正确认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全面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内容是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 精神生产。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④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全面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超前、有 时滞后、有时一致。 ②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 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 ③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 用。 全国卷考情:√’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 观点,结合热点问题考查,是高考命题的高频关注点。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遵从权威的典型;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过渡,真正体现 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从“遵从权威”到“平权开放”的 转变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 展 ②对同一社会存在可能会产生多个正确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 识会因为各实践主体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④社会存在的发展促 使人们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封建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遵从权威的典型,改革开放促 进了平权开放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④符合题意; 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①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属于真理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事物只有一个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选 D。 命题探究二 结合各类改革,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样题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 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农民承包地实行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 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材料 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②党和国家坚持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错误;“三 权分置”体现的是经济制度的改革,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④符合 题意,③不选;实行“三权分置”符合农民根本利益,坚持了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②符合题意。 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 全国卷考情: ’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依托热点时政,考查核心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 认同和政治参与水平与能力。 2017 年 2 月 7 日,辽宁省政府举行了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简政放权“成绩单”:在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工作过程中,辽宁 省坚持“减”字当头,2015 年下半年以来,省政府分 4 批取消调整 行政职权 767 项。目前,省政府保留的行政职权比党的十八大前减少 70%。对政府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 ①简政放权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 政放权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③简政放权是 自觉尊重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④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 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简政放权属于变革上层建筑,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简政放权属于 变革上层建筑,不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 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②说法错误。 命题探究三 依托政策措施或漫画,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样题 3]  右面漫画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有(  ) ①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②要将群众呼声作为验证 认识正确性的依据 ③要坚持以民意作为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④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闲谈多听百姓之言”强调要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④符合题意;实践是验证认识正确性的依据, ②表述错误;客观实际是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③表述错误。 全国卷考情:√’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健康中国建设,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很可能成为 2018 年高考的命题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此要把人民健康放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 保障人民健康。上述要求体现了(  ) ①国家坚持群众观点,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 律,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③调整社会生产方式,不断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 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体现了国家坚持群众 观点,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以更好地 保障人民权益,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本题选 A。 命题探究四 依托重大时政问题,综合考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 问题 [样题 4] 文艺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社 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 本价值。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自觉以最广大 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在人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 创造。生动展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 挞丑恶、抵制低俗,给人民信心和力量。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对 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等的期盼,创作生产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 的优秀作品,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文艺工作者应坚 持怎样的创作导向。 答案 ①我国文艺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我国文艺工作者应坚持充分发挥 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通过作品引导 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③我国文艺工作者 的文艺创作应该坚持真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标 准和价值追求。 解析 首先要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然后围绕材料的主旨——社 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调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即可。 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 (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这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 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另外,应与时俱进,使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跟 上时代的步伐。 全国卷考情:√’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以制度自信为背景考查中国政治改革的方向,符合高 考命题趋势。 中国制度的构建有自己的逻辑:就国家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所面 临的基础和任务来看,西方面临的是如何使高度的分散性整合为内在 的一体化,而中国面临的是如何使传统的大一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 延续为一体化的现代国家。仅此一点就足以决定中国的国家转型与现 代制度建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只能在中国内部寻找,无论如何不 能照搬西方的逻辑,而必须充分把握中国自己的逻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 法只能在中国内部寻找。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 样的社会意识。我国面临的问题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进行西方式的改革, 而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②上层建筑要符合经济基础,我国国家转型 与现代国家建构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基础,如果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就 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我国问题的方法需要从内部寻找。③社 会主义社会里,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不是彻 底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通过改革促进国家转 型与现代国家建构。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中国与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从 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符合社会发 展规律的,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将知识和材料结合作答即可。 核心考点二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体验真题 慧悟高考 考向 1 价值观 1.(2017·全国卷Ⅱ)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发 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 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 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 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 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①错误,价值观并不能决定 真理观。②错误,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不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唯一 条件。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马克思 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这说明遵循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 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这 说明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D。 考向 2 人生价值 2.(2017·全国卷Ⅲ)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 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 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把理想信念看作“政 治灵魂”,是因为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看作“安身立命 的根本”是因为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①②正确,故 选 A。③错误,因为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遵循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④夸大了 文化水平高低对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作用。 3.(2017·北京卷) 上面为某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的有(  ) 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的把握 ②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③同学们的成功体 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作用 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 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近 2 000 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鸡是同学们在对市场动 态把握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产品,所以在鸡年庙会上格外 受欢迎,①符合题意;学生们在北京传统庙会上玩创意、做公益,在 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 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个 人成长的积极作用,③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知识整合 系统把握 整合点 1 价值观 整合点 2 人生价值 命题探究 样题解读 命题探究一 依托具体事例或漫画,考查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 [样题 1] 常言道:朽木不可雕也。但在艺术家的手中,一个个 腐朽破败的木杆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一件件精美艺术品, 令人惊叹不已。这主要说明(  )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发挥主观能动 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③事物有无价值在于其能否满足主体的 需要 ④事物属性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朽木在普通人与艺术家手中的不同表现,艺术家 能够更好地展现朽木的价值,②③符合题意;题意强调价值的实现而 不是价值判断,①排除;④强调事物的客观属性,与题意无关。 如何分清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 注意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这是人的价值 与一般物的价值的最根本区别。 全国卷考情: ’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了价值观 引领作用,以漫画进行考查,符合高考要求。 “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爱因斯坦 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结 合漫画,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 ①在人生中追求价值与奉献的平衡统一 ②不以善小而不为,注 重价值的积累 ③秉承价值观因人而异的度量方法 ④人生的长度 更多的在于奉献而非索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 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 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启示我们在人生中追求 价值与奉献的平衡统一,人生的长度更多的在于奉献而非索取,①④ 符合题意;②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均不符 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 命题探究二 以具体问题或观点做法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 向作用 [样题 2] 针对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 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有人认为,这束缚了网约车的发展,不方便人 们出行;也有人认为,网约车市场良莠不齐,需要国家采取措施进行 有效监管。出现这些不同认识是因为(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认 识主体的立场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 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人们对网约车的不同认识,是因为认识具有主体差 异性,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同时也是因为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 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③④符合题意,故选 D。认识属于主观 范畴,①表述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但这并不是人们对网约车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②与题意无关。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全国卷考情: ’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文艺工作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以此为背景 考查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符合高考考查方向。 文艺工作者要创作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能触及人的灵魂、 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要求文 艺工作者(  ) ①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②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 ③坚定理想信 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创作的源泉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坚持了正确的价值 观,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 调理想信念的作用,③与题意不符;创作的源泉是实践,④错误。 命题探究三 依托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考查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 [样题 3]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在可物化的指标之外,也要追求健 康、安全、个性、闲暇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从哲学角度看,材料 体现了(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提出新的目标,表明正确 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 会历史性,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 异性,②排除;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④表述错误。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全国卷考情:√’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此问题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经济起飞阶段,“只生一个好”是不二选择。二孩政策则是经 济发展新阶段适应性的改革。全面放开二孩,要让人敢生能生,同时 保障独生子女权益,要使政策的宣传、法律的完善和相应的公共服务 能够跟得上。材料告诉我们(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要作出和别人不同的价 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与时 俱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要消除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 发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也不一 定要作出和别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不选。从材料可以看 出,在经济起飞阶段,“只生一个好”是正确的选择,当下二孩政策 也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 性,②正确。③中“消除”的说法错误。从“二孩政策则是经济发展 新阶段适应性的改革”可知,④说法符合题意。 命题探究四 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载体,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样题 4]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 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 飞行器的三分之一。他说:“反正国家需要你到哪里,就到哪里。交 给任务,就把工作做好。”这告诉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人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③满足国家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和基础 ④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③说 法错误。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④说法错误。① ②正确切题,故选 A。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除上述三点之外,还会常用如下知识: ①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看,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需要坚持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导。 ②从客观规律看,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 历史的必由之路。 ③从正确立场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 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全国卷考情: ’17 ’16 ’15 √’14 √’13 押题指数:★★★★☆ 押题依据:“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年度热点,以此为背景考查 人生价值观是常考模式。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梁益建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除了 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 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他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一曲青春凯歌。他的 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 需要靠个人的顽强奋斗 ③个人应该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要把个人理想与人类幸福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梁益建的行为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是 个人与社会统一的体现,是个人理想追求与他人幸福相结合的体现,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的劳动、顽强奋斗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①②不选。选 D。 Error! 学好《生活与哲学》模块,要从体系上把握整个模块的结构,既 有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又有微观知识。下面从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四个角度阐释用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 问题的一般方法。 一、辩证唯物论 (一)结构 (二)怎样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材料提出的问题或分析材料体现的辩 证唯物论道理是近几年政治试题经常选用的设问方式。回答此类问题 首先应明白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逐一分析 即可。 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是客观规 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可用下图来把握: 例 1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以屠呦呦教授为代表的新中国建设时期医药科技工作者所表现 出来的精神品质,被概括为“青蒿素”精神:国家使命,责任担当; 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益求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材料 广东省罗浮山制药厂于 2000 年改制组建为“广东罗浮山 药业有限公司”,于 2009 年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改制组建为“广东罗浮 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罗浮山国药)。四十多年来,罗浮山国 药不断挖掘和继承古代医药精华,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研制 出的产品以确切的疗效赢得了各地医生、患者的一致信赖和好评,系 列颇具特色的独家品种、中药保护品种畅销国内外。以“树立新形象, 创建知名品牌”为理念,罗浮山国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产 品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积极开展专利管理各项工作,为自己发 明创新的药物申请了专利,成为广东省医药企业里仅有的四家被列为 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之一。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罗浮山国药案例 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解 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唯物论知识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 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 ①罗浮山国药的改制充分考虑了自身条件,并利用当地丰 富的中草药资源研制产品,这启示企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罗浮山国药以“树立新形象,创建知名品牌”为理念,科学制定方 案,从而走向成功,这启示企业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中的能动作用。③罗浮山国药遵循市场规律,成功改制,实现转型 升级创新发展,这启示企业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 合。 二、认识论 (一)结构 (二)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或分析材料 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高考命题经常采用的方式。由于新课标教材和高 考大纲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知识是唯物论、哪些知识是辩证法、哪些 知识是认识论,导致许多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不知道用哪些知识去回答。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首先要明白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哪些内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现行 课标版教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实践的基本 特征,包括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 史性;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 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真理,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认识的辩证发展 过程,包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和认识的上升性。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并不是以上原理都 要用到,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哪一个原理或哪些原理,然后把材料与原理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 可。 例 2 早在 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 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三位一体”的总 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 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 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从“三位一体” 到“五位一体”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调整为背景,考查认识论 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认识论包括哪些知识,然后结合 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党根据不同 历史阶段实践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战略布局,用于指导实践,接受 实践的检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 体”,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党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一)结构 (二)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唯物辩证法 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政治考试命题时经常采用的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首先应明白唯物辩证 法包括哪些原理。 (1)联系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 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2)发展观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等。 (3)矛盾观点,包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 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4)辩证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 看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若题 目限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问 题,答题时就要注意对应的知识范围。 例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 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理 论突破和实践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有重大指导意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 发展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基础,坚持创新发展要遵循问题 导向和目标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创新发展 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理论依据。 解析 分析创新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理论依据,既要 考虑创新体现的哲学道理,又要考虑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体现的哲学道 理。创新体现的哲学道理包括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 的革命和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体现的哲学道理 主要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注重培 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若答“辩 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亦可)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 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创新 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对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新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突破,是发展的重点。③创新推动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 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结构 (二)怎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行课标 版教材,《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属于历史 唯物主义的范畴,其主要包括以下原理: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 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③社会 发展的趋势和动力,包括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⑤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价值判断、价值选 择;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可结合材料,从以 上原理中选择恰当原理逐一分析。分析时注意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例 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双十一”日本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 奶粉再次被海淘哄抢。 材料二 2015 年 12 月 18—21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 盾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实现更高 水平的良性发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把材料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起来进行 分析。以前是国家消费能力不够,现在是供给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 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 改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答案要点应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改革,因此答案要点应包括 我国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供给侧改革是基于我国市场供 给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和不协调等 现状提出的。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供给与需求的不 平衡、不协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等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搭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有利于 实现经济良性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