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狭隘 洋溢 自缢 B.糯米 濡湿 儒家 C.汲取 岌岌 极限 D.累赘 累积 累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汉语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狭隘(ài) 洋溢(yì) 自缢(yì)‎ B项,糯(nuò)米 濡(rú)湿 儒(rú)家 C项,汲(jí)取 岌(jí)岌 极(jí)限 D项,累(léi)赘 累(lěi)积 累(lěi)卵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妩 不屑 抖擞 昂首阔步 B.残酷 结帐 辞退 各抒己见 C 幻觉 哄笑 垦切 举足轻重 D.默契 清馨 鼓噪 藕断丝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A项,“安妩”应为“安抚”;‎ B项,“结帐”应为“结账”;‎ C项,“垦切”应为“恳切”;‎ D项,没有错别字。‎ 故选D。‎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语,意思不全相反的一项是( )‎ A.天然——人工 精致——粗糙 聚精会神——心无二用 B.颠簸——平稳 俯瞰——仰视 自始至终——有头无尾 C.喧嚣——宁寂 高亢——低沉 言之成理——妄下雌黄 D.限制——放纵 信赖——怀疑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能力。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解答时注意要从词语意义轻重、意义侧重点、感情色彩和语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A项,“聚精会神”与“心无二用”表达的意思相近,互相不构成反义词。‎ 故选A。‎ ‎【点睛】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据词定义法。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一下用哪个意思最合适。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3.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 ‎4.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原来的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有的人只想着守株待兔,而不去努力进取,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D.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他们表演的节目漏洞百出,遭到学校领导的批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用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答题时,要结合词语所处语境,分析有无特殊用法,特殊含义,进而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 A项,“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在本句语境中,指的是这些不努力进取却想取得成功的人,贬义色彩。‎ B项,“狡猾”本是贬义词,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这里用来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童心,是指“调皮、机灵”的意思,感情色彩已发生了变化,贬义词用作了褒义词。‎ C项,“苍黄”指灰暗的黄色,运用这个词语描绘出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衬托出作者心情的悲凉,不属于褒义词。‎ D项,“漏洞”是指(说话、做事、办法等)不周密的地方;“批评”是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语境是表演的节目出现了很多问题,收到了批评,两个词语都不是褒义词。‎ 故选B。‎ ‎【点睛】很多词语富含感情色彩,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固定的,带什么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描写在日本的清国留学生盘着长发辫浪费时日的丑态时写道:“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本指姿态、容貌的美丽,而在文中应理解为“丑恶、令人作呕”,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深恶痛绝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需要大家冷静分析,认真阅读文段。平时还要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5.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处,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汁液流淌,诗意芬芳。散文( )没有一点诗意,( )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 )缺乏灵动性,( )没有感召力。‎ A.如果 就 既 也 B.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C.即使 也 不但 而且 D.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熟练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知识。例如关联词语的搭配、关联词语的关系,关联词语如何运用等。此处是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首先判断前后两句关系,前句“散文没有一点诗意”和后一句“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假设情况,属于假设关系,因此选择带有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再分析后两句的关系,“缺乏灵动性”和“没有感召力”应该是两种并列的结果,后两空表示并列关系,因此应选择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既……也……”。‎ 故选A。‎ ‎【点睛】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四、不要滥用关联词。‎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歌曲“向往神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大众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A项,“是……”“还是……”这样的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不用分号。‎ B项,“向往神鹰”是歌曲名,应把引号改为书名号。‎ C项,“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属于插入语,前后都有所言,其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7.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 A.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 ‎(水程是一出好戏。)‎ B.嶙峋的石头,焦渴的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处倾斜。‎ ‎(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倾斜。)‎ C.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我感到了一种庄严与崇高。)‎ 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孔乙己看着人,显出神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成分知识。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解答此题,考生要有一定的语法常识,会区分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尤其要注意保留原意。‎ B项,“我的坐骑和我自己”缩句后的主语错误,主语应该是并列成分“石头,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 故选B。‎ ‎8.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些学生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爱摆谱。(排比)‎ B.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夸张)‎ C.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比喻)‎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 C项,“探出半个身子”“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是拟人,不是比喻。‎ 故选C。‎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是很熟悉的。‎ B.我们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C.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项,不合逻辑主客倒置,应改为“中国人民对于白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 C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错在“切忌不要”,改为“切忌要”。‎ 故选D。‎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0.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曹操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记忆文学常识时,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外国作家要记清国籍)、作品、风格特点、文学流派、文学主张等都要记忆清楚,不可张冠李 戴。这道题很简单,只是考查识记中国古代重要诗人与其诗句的对应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在记忆诗人及其诗歌时要记得准确。‎ B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二、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11.下列对原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B.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C.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派,让 B.说:通“悦”,喜欢 C.好:好人 D.逃:逃跑 ‎【答案】11.D 12.C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此句大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仓库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根据结构和句意分:此文段陈述事件是“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主谓宾完整,独立句子,所以中间不需停顿,排除B和C选项,“廪食”是偏正短语,意思是“仓库的粮食”,之间不必停顿,所以排除C选项。‎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能力。这类题大多为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含义。换言之,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还要联系到文言文中词的活用现象。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导致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颇感费解的原因之一。还有通假字的考查也很重要。题干要求“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项,“好”解释为“好人”错误。根据文意,“好”,动词性,是“喜欢”之意。此句大意“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 故选C。‎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二)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3.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14.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1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16.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B.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需要它。‎ C.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D.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答案】13.D 14.C 15.C 16.B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一一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再做出正确选择。‎ D项,“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错,原文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原文意思是“1000微克以上”不安全。‎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判断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熟悉各类说明方法,结合原文和题干,按要求作答。第五段中画线句子中的“20——‎40”‎“20——‎30”‎主要是采用列数字说明方法,此外将我国食盐含碘量低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进行作比较。‎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仔细分析个选项语句表述的要点,阅读全文,理解内容,找到相关的信息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C项,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 B项,错在“其他国家都不需要它”,原文“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这就表明其他国家也需要它。‎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眼神 ‎⑴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⑵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⑶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而且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⑷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⑸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 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⑹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⑺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⑻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⑼“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⑽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⑾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捏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⑿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⒀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⒁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 ‎⒂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的《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这样,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和颜悦色—— ( ) 潮湿——( ) 放纵——( )‎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4段中画线的句子。‎ ‎19.第6段画线句子使用了( )和( )的人物描写方法。‎ ‎20.第15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2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2.“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父亲的眼神为什么会让我不忘?‎ ‎【答案】17.(1).勃然大怒 (2).干燥 (3).抑制 ‎ ‎18.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汗水沾在身上的难受,干农活的辛苦。 ‎ ‎19.(1).动作描写 (2).心理描写 ‎ ‎20.描写、记叙 21.结构上总领全文;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的影响之大。 ‎ ‎22.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能力。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如: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原文第四段说“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勃然大怒:指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故“和颜悦色”的反义词是“勃然大怒”。‎ 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原文第五段说“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分(水分或其他溶剂)气化,并利用气流或真空带走气化了的湿分,从而获得干燥物料的操作。故“潮湿”的反义词是“干燥”。‎ 放纵:指纵容;不加约束;不守规矩;没有礼貌。原文最后一段说“父亲的眼神不这样,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抑制:意思是约束,压制;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化,导致抑制,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故“放纵”的反义词是“抑制”。‎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汗水比喻成虫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汗水沾在身上的难受,表达了干农活的辛苦,体现出农民的艰辛。‎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人物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这两句话中,“我拿起锄头就走”,运用了动作描写,“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运用的是心理描写。‎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首先应对所考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常考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和记叙的手法,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之大,以及我对父亲的深沉的爱。‎ ‎【21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一般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段话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的影响之大,正是这个“背影”、这个“眼神”,成就了以后的我。‎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重要情节的作用。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答题前需要熟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具体作答。本题考查“‘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父亲的眼神为什么会让我不忘?”需要从内容上进行分析。‎ ‎“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结合上文“我不想上学”的经历,作者是在害怕自己没有理想,害怕会放弃追求;“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怕愧对父亲,怕自己做的不合格对不起父亲。‎ ‎【点睛】有关小说情节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三、作文(3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把握那许许多多的一刻吧,你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份份,又上了一个个人生的新台阶!努力把握吧,努力把握那些令人兴奋、激动的一刻吧,你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 请以“把握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把握那一刻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在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 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 阳春三月的夜晚,独自坐在院子里,一起欣赏着流行的飞逝,昙花的怒放,落叶的飘零,就在那一瞬……要把握好。‎ 流星划过的瞬间是幸福的一刹那。寂静的夜晚,只见一丝笼着银白的星光的细线划过,在那一瞬,我紧握双手,许出我的愿望,在那一瞬它拖着无数的星光划过苍穹,在那一瞬,他似乎已被所有人,所注定,把握好那--瞬,让那一瞬铭记在你心中。‎ 把握好那一瞬,瞬间即为懂得。‎ 灼热的夏夜,随着一声“看昙花啦”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看:在海带状的绿叶间,一枝娇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颤动。筒裙似的花托,笼不住丰腴的白玉般的花苞渐渐的裂开,雪白的花瓣从花托中间轻轻的探了出来,接着成束成束的米黄色的花蕊徐徐绽出,悄悄的散发清香。在那一瞬我看到了昙花的坚持,也许就是因为坚持,它才能在百花中脱颖而出。把握好那一瞬间,去倾听更美的声音。刹那的美丽,一瞬间即为永恒。‎ 凉爽的午后,来到院子里,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几片树叶从那干枯的树枝上飘落下来,落叶归根在深秋,一片树叶也许是因为恋恋不舍,它告别了树枝,在风中漂流了很久,才把最后一吻献给大地。在那一瞬我明白了什么是分离……把握好那一瞬间,去感受离别的辛酸。‎ 瞬间的懂得,瞬间的美丽,一瞬间即为永恒,把握好那一瞬间。丰富你的美丽人生吧。‎ 例文2‎ 把握那一刻 被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 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 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题记 ‎2012年2月29日‎,“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北京举行了个人首张EP《伟所欲为》媒体见面会。看!他来了,身着精致的灰色礼服,简约而又优雅。瞧!他自信地走到钢琴前,坐在特制的琴凳上,安静地脱鞋,抬脚 ,轻盈地移动脚尖,原创钢琴曲《希望》的旋律从他的脚尖潺潺流淌出来……那一刻,刘伟为梦想而执著追求的琴声打动了所有人的心灵,让在场的人都叹服他无可挑剔的实力与气场。于是,大家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对刘伟的敬意。‎ 那一刻,他的生命粲然绽放。‎ 和很多身残志坚的人一样,刘伟的经历非同寻常,10岁因意外失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可命运似乎在和他开玩笑,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不可以再剧烈运动,他只能放弃2008年的残奥会。16岁学习打字,6年后他大胆挑战吉尼斯纪录,以每分钟打出251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19岁时,刘伟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了用脚弹钢琴,一年后就达到专业7级水平。终于在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那一刻,他用双脚征服了世界。‎ ‎2012年初,刘伟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之一,称号是“隐形翅膀”。面对媒体的镜头时,他说:“我至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是啊,命运之神关上一扇门,但同时为他打开一扇窗。门内是不幸挫折,痛苦孤独;窗外是碧空白云,遍地阳光。生命属于他自己,他没有在痛苦中度日,而是扬起信念的风帆,与命运抗争,最终取得了令世人惊羡的成功。‎ 与刘伟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 ,所以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 也不要感叹自己有多么倒霉,而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像刘伟写的歌词那样,“打开未来动力, 去创造奇迹 ,我们越过放弃”,战胜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难,获得最后的胜利!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你才能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审题】本题要求以“把握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细读导语部分会发现,里面告诉我们人生的经历中会有许许多的的一刻,有的令人兴奋,有的让人激动,但不管是怎样的,只要你把握好它,都会丰富你的人生阅历,为你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写作时可围绕“这一刻会让你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突出“那一刻”在你人生经历中的重要性。从题目上分析,“那一刻”,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性质。“把握”一词则说明这个节点很重要,需要认真对待。‎ 参考立意:‎ ‎1.坚持的人生 ‎2.醒悟的人生 ‎3.那一刻,世界很美好 ‎4.懂得感恩 ‎5.接受挑战 行文结构:(例文2)这是一篇内涵深刻的散文,首先以“断臂钢琴师”刘伟在首张EP《伟所欲为》媒体见面会上演奏的“那一刻”,抒写对刘伟成功的认识与感悟,表现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写到了刘伟把握住了自己的“那一刻”,从而延伸到自己或生活中的其他人,告诫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战胜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难,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收束全文。‎ 素材:‎ ‎1.人抓不住永恒,就像抓不住风,任凭它从身旁吹过,拼命去追寻,只会落得一无所有, 只得在孤立与萧索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在指尖流逝的,那瞬间,却能掌握。潮起潮落,阴晴圆缺,记住那一瞬,把握那一刻,总会有一丝感动。‎ ‎2.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没有抓住这一刻的瞬间,就会在下一秒哀伤地叹息,注定了一场风花雪月的葬礼。回忆,忆到失落,忆到惆怅,忆到彷徨忆到忘却了自己,只得在这一刻瞬间里,伤心着上一个没能抓住的瞬间,经历着一次次漫长的永恒。‎ ‎3.柴门被轻轻推开,归家的游子与母亲的视线重叠。庭院里美丽的花瓣飞舞在半空。尽情凋零着这一刻的美丽。游子上前,生怕错过了这一瞬,就再也抓不到。他抱住了母亲,紧紧相拥着的这一刻,一如花开的永恒一般美丽。‎ ‎4.生活中,有太多难忘的“那一刻”,让我们怦然心动: 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张可爱的笑脸、一支动听的乐曲、一个注视的眼神……这些小小的“珍珠”,传送着阳光的温暖,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展现着世间的至善至美。‎ ‎5.我常常想长大是什么?长大是去年的裤子穿上短了,长大是声音变得不再稚嫩了,长大是走路不再蹦蹦跳跳了。我想,长大,就是在那动人的瞬间,在那难忘的一刻。‎ ‎6.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每当我遇到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点睛】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词语,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类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 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题为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审题时,还要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给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