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某省某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某实验室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XXXX-PF-01-2020 版 次: 第1版 / 0次修改 控制状态: ■受控 □非受控 分发编号: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 序 文 件 (Program File) 编制: 审核: 批准: - 145 - 2020-04-08 修订 2020-05-08 实施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0-2020 第 1 页 共2 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目录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日 目 录 控制代号 程序文件名称 页码 XXXX-PF-0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 XXXX-PF-02-2020 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保证程 9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0 XXXX-PF-04-2020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17 XXXX-PF-05-2020 员工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20 XXXX-PF-06-2020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24 XXXX-PF-07-2020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29 XXXX-PF-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32 XXXX-PF-09-2020 处理申述和投诉的程序 36 XXXX-PF-10-2020 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39 XXXX-PF-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43 XXXX-PF-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48 XXXX-PF-13-2020 安全作业、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53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57 XXXX-PF-15-2020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62 - 145 - XXXX-PF-16-2020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66 XXXX-PF-17-2020 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70 XXXX-PF-18-2020 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72 XXXX-PF-19-2020 方法确认程序文件 76 XXXX-PF-20-2020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81 XXXX-PF-21-2020 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87 XXXX-PF-2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90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0-2020 第 2 页 共2 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目录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目 录 控制代号 程序文件名称 页码 XXXX-PF-23-2020 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95 XXXX-PF-24-2020 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 97 XXXX-PF-25-2020 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 101 XXXX-PF-26-2020 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104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106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11 XXXX-PF-29-2020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113 XXXX-PF-30-2020 数据控制和保护程序 121 XXXX-PF-31-2020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125 XXXX-PF-32-2020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127 XXXX-PF-33-2020 事故处理程序 128 XXXX-PF-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130 - 145 - XXXX-PF-35-2020 管理评审程序 133 XXXX-PF-36-2020 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136 XXXX-PF-37-2020 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138 XXXX-PF-38-2020 档案管理程序 140 XXXX-PF-38-2020 客户服务程序 142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20 第1页 共5 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1、目的 为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及其专利权、所有权而作出的规定、要求和措施,维护客户的利益,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2.1 本程序文件包括了以下领域里的机密: 2.1.1客户提供的物品及其技术资料; 2.1.2客户的专利权; 2.1.3客户委托及送样检测结果的所有权; 2.1.4对参加能力验证检验检测机构验证结果的保密。 3、职责 公司所有人员均有义务、责任自觉保守客户和本公司的秘密。 3.1 总经理 3.1.1 落实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承诺保护委托方机密信息和专利权、所有权,审批处理意见; 3.2 质量负责人 3.2.1 对各项保密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3.2.2 批准借阅保密资料; 3.2.3 帮助解决保护客户机密信息方面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中存在的反应延迟等问题; 3.2.4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3.2.5 负责本程序的宣贯和实施,并对委托方和本公司的保密工作负责;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3 各部门负责人 3.3.1 自觉遵守并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责 3.3.2 管理、监督本部门的保密工作实施情况。 3.4 其他有关人员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20 - 145 - 第 2 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3.4.1 自觉遵守和协助做好本公司的保密工作; 3.4.2 做好在现场检测时的保密工作。 4、工作程序 质量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人员学习保密知识和规定,并对执行保密规定进行检查,所有人员应按《质量手册》的公正性声明、质量承诺和《保护委托方机密信息和专利权、所有权程序》执行。 4.1 基本保密要求 4.1.1 本公司的保密文件、记录和信息由资料管理员负责保管。本公司人员原则上不得复制、抄录与已无关的文件、记录和信息;需要复制、抄录与本部门有关的文件、记录和信息的应经质量负责人批准;需复制、抄录本公司与其无关的保密资料的应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复制、抄录保密信息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填写文件(记录)借阅复制登记表,使用人负责保密,不得丢失; 4.1.2 因工作需要,需借阅本公司保密文件、记录和信息应经授权人批准,且仅限指定地点阅读。需要携出阅读的,需经总经理批准; 4.1.3 抄录、复制、借出的保密资料需收回的,使用人应按时交还。抄录、复制的保密文件、记录由资料管理员注销后统一销毁,并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 4.1.4 凡列入保密范围的本公司文件、记录和资料一律不得外借; 4.1.5 每年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综合部有关人员对保密资料清查一次。对过期的文件和记录,由资料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检督销毁,并予登记。 4.1.6 外来人员(包括客户和上级部门、有关人员)进入检测工作区域,须经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同意,由本公司相关人员陪同,确保其他委托方的机密不致泄露。 4.1.7 本公司工作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地查看、询问与自己岗位无关的检测有关信息。 4.1.8 检测人员不得随意泄露委托方的机密信息,未经委托方允许,不得复印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不得公开检测结果。 4.1.9 与检测单位有关的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档案资料,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和委托方同意,任何个人(除原相关人员)和组织不得借用、查阅和复制,委托方有合同规定的按合同办。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20 - 145 -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2 物品和技术资料的交接 4.2.1 本公司在接受客户委托的检测任务时 ,业务受理人员/资料管理员要向客户详细询问对物品以及技术资料的保密要求,并记录客户提交的所有物品、附件、技术资料和其它随带物品,如客户有特殊保密要求,资料管理员应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安排存放技术资料和物品。 4.2.2 业务受理人员/资料管理员在与客户物品以及技术资料的登记和交接后,双方应在检测委托书上签名,此后开始直至客户取回全部物品和技术资料,本公司凡接触该物品和技术资料的人员应对此期间的保密承担责任。 4.2.3 业务受理人员/资料管理员应在需要保密的文件交接单上加注醒目的 “保密”标记。 4.2.4 分析中心主任应对需要保密的资料和物品,采取保密隔离保管措施。这些资料和物品在传递检测中,应由交接双方做好记录、签名,防止在交接中出现丢失和泄密。 4.2.5 传递中的接收人应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的保密要求和规定,保管委托检测物品及其技术资料。 4.2.6 综合部应对检测传递中的物品和技术资料进行监督,发现有违保密制度的现象应予以及时的纠正和制止,防止偏离进一步蔓延。 4.2.7 本公司应建立符合保密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落实专人负责需要保密物品和技术资料的管理。综合部公室主任应经常对这一保密设施的要求进行检查。 4.2.8 检后物品和技术资料应返回到综合部公室 或客户,由综合部公室 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处置和保存。 4.3 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 4.3.1 本公司承诺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对客户提交检测的物品、技术资料未经客户的允许不得进行物品的剖析、测绘、照相,不允许与检测无关人员参观,不得对物品资料进行复印和带离工作区域。 4.3.2 本告诉目前没有分包检测。如今后有分包检测时,本公司应对分包方提出保密责任要求,并对分包检测实施保密监督。 4.3.3 本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其所有权属客户。未经客户的同意不得公开和复制检测结果,不得引用检测数据。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1-2020 - 145 -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3.4 本公司向客户出具的检验报告的著作权属本公司。员工根据需要可借阅,借阅时必须向资料管理员提出申请,经同意后,资料阅读仅限于本公司范围内,阅读时间不够时可继续阅读,但不允许将资料带离本公司,如确因工作需要需将资料带离本公司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4.3.5 客户交足全额检测费后所获得的检验报告,除全部复印检验报告和引用全部结果外,否则本公司将视客户侵害本公司的检验报告著作权。 4.3.6 当使用企业标准 (规范中的方法 )进行其它同类产品检测时,应得到该企业的签字许可。 4.4发送检测结果的保密要求检测报告的提交方式应在检测委托单或合同中注明。 4.4.1 本公司向客户发送检测结果时,除客户自己取回外,一般应采用挂号邮寄。对有保密要求的检测结果应采取机要交换。 4.4.2 如客户要求用传真或电子信箱传送检验报告时,资料管理员应详细询问并记录对方的电话、传真、联系人、检测项目和其它检测信息,以证实发送报告的安全和可靠。 4.4.3 本公司用以检测和处理检测结果的计算机不能与互联网络相连,避免将其检测活动和检测结果通过网络向外界传播。 4.5 对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的保密 4.5.1 检验检测机构参加能力验证或比对时,提供的检测结果的所有权属于各检验检测机构。本公司应对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的结果承担保密责任。 4.5.2 负责能力验证或比对的人员,应为参加能力验证或比对的检验检测机构所提供的实物标准,检测技术文件保守秘密。相关文件和实物应登记造册,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无关人员接触。 4.5.3 在未经允许时,能力验证或比对的结果应以匿名方式发送给所有参加检验检测机构。 4.6 监督和违章处罚 4.6.1 本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自觉执行为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所制定的规定。一旦发现泄密,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 4.6.2 本公司的保密工作由质量负责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 4.6.3 本公司对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应采取纠正措施。对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行政处理或司法处理。 控制代号:XXXX-PF-01-2020 - 145 -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5、相关程序文件和附表: XXXX-MR -4.1-01-2020 《泄密处置表》 XXXX-MR -4.1-02-2020 《借阅保密资料申请单》 XXXX-MR -4.1-03-2020 《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XXXX-MR -4.3-02-2020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XXXX-MR -4.3-06B-2020 《文件销毁登记表》 XXXX-MR -4.3-05-2020 《文件归档登记表》 XXXX-MR -4.3-06-2020 《文件借阅和复印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2-2020 - 145 - 第1页 共1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保证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保证程序 1、目的 确保本公司全体员工不受任何来自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内外部压力或影响,保证本公司对检验检测结果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验检测活动 3、职责 3.1最高管理者负责发布公正性声明,对公正、诚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2全体员工按公正性声明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活动; 3.3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检验检测工作诚信度进行监督。 4、程序 4.1为了鉴别潜在的利益冲突,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特点,界定对检验检测结果公正性有影响的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制订并发布公正性声明,规定保证全公司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具体要求。 4.2最高管理者应取得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对本公司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理解和支持,并要求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出具不对本公司工作实施财务、行政或其它方面的干预,确保本公司对检验检测结果判断独立性和诚实性的公告(或声明)。 4.3全公司员工在检验检测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公正性声明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环境检验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范;采取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不参与任何可能会降低本公司技术能力、判断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检验检测诚信度的活动,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和检验检测报告不受任何可能影响其技术判断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4.4在检验检测工作日常管理、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如发现检验检测工作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公正性声明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本公司诚信度时,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情节轻重程度及时对责任人进行教育或处罚,同时质量负责人启动《不符合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5、引用文件 XXXX-PF-08-2020《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XXXX-PF-09-2020《处理申述和投诉的程序》 XXXX-PF-10-2020《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1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1、目的 质量体系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和管理活动的依据和证实性材料,为确保在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确保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了以下构成质量体系活动的所有文件: 2.1质量手册 2.2程序文件 2.3作业指导书 2.4质量记录 2.5质量计划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3.2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件的编写、审核和批准,并负责维护其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和批准第三层次文件,并维护其有效性; 3.4第四、第五层次文件由综合部或分析中心编写,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按照各自的职责批准,并维护其有效性; 3.5综合部负责体系文件的发放和保管,包括文件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作废和归档等管理; 3.6各部门负责编写和修改标准、作业指导书,并负责保管并保持现行有效; 3.7本程序由综合部根据体系运行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待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提出部门负责修订,综合部负责修订程序的发放和管理。 3.8质量负责人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层次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2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1.1第一层次为描述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体系的管理手册,由质量负责人按照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确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编制管理手册; 4.1.2第二层次为描述实施质量体系,控制各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活动、各质量活动环节的程序性文件,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手册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程序文件; 4.1.3第三层次为供检测人员使用的标准和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组人员进行编制; 4.1.4 第四层次为质量记录,由综合部和分析中心提出,其格式由综合部统一; 4.1.5第五层次为质量计划(包括:员工培训计划、人员考核计划、仪器计量校准计划、内部审核计划、管理评审计划)。质量计划由综合部和分析中心组织制定,综合部主任和分析中心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发布。 4.2 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 4.2.1质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亲自主持制订,经管理层讨论后由总经理颁布。发布后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由总经理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 4.2.2质量体系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研究确定各层次文件编写格式、内容,统一编写要求,建立各层次文件之间的衔接关系; 4.2.3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和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由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按各自的职责审核和批准; 4.2.4第三层次文件(作业指导书)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部分编制,并会同各部分主任和监督员审核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 4.2.5第四层次文件(质量记录)和第五层次文件(质量计划)由各部门组织编写并审核,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按照各自的职责批准。 4.2.6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发布的有关法规、法令、标准、规范、规程等外来文件,由综合部收集、编号、登记,经授权人确认后由综合部按规定、按需要向公司有关部门、人员传阅或发放使用;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3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2.7质量体系文件应由综合部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并编制受控文件清单,以保证其现行有效和持续适用; 4.3 文件的分发 4.3.1综合部负责建立文件和资料的目录,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均应统一编号,并有相关人员签字。 4.3.2第一层(质量手册)、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内部发放范围由总经理确定,综合部编号登记发放,受控副本同时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认证综合部门。其它层次文件只限内部发放。 4.3.3对本公司检测活动和质量体系有效运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部门都应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版本,并应方便使用。 4.3.4综合部建立保存有效的文件发放清单,防止使用失效的文件,使下发的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4 文件资料的修订和维护 4.4.1 第一层次文件应由质量负责人根据总经理的要求进行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4.2 第二层次文件应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根据总经理的要求和体系运行状况安排修订,并维护其有效性; 4.4.3第三层次文件应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要求和检测过程控制的情况组织修订并维护其有效性。 4.4.4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文件应由综合部或分析中心组织修订和审核,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并维护其有效性。 4.4.5质量体系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原文件应予修改: ⑴ 当文件的某些条款不适应质量体系的运行; ⑵ 公司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并与质量文件不一致; ⑶《质量手册》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有较大变动; ⑷ 作为手册编制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规程有较大变动; ⑸ 其它导致必须修改的情况。 4.5 文件的替换和更改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4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5.1分析中心负责对资质认定项目的标准信息、操作规程、相应的第四层次、第五层次文件进行有效性检查确认,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综合部负责对第一层次文件、第二层次文件、相应的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文件有效性进行检查确认,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保证所使用文件资料现行有效。 4.5.2需要替换或更改的技术文件由综合部负责登记发放。 4.5.3体系文件的更改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4.5.3.1 由使用部门或其他部门(人员)提出,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交原文件编制、审核、批准人审定后由综合部人员进行修改,文件的修改方式采用手改、换页或换版; ⑴手改:当文件的内容只作少量改动时,由综合部授权专人手改,并加盖标识; ⑵换页:当文件进行部分修改时,进行换页修改。新换文页的文头页应作相应修改; ⑶换版:当文件进行较大的变动时,应进行换版; 4.5.3.2修改的文件经批准后,由综合部负责首先会同资料管理员将文件正本进行修改,然后将修改的文件副本按规定的发放范围及时发放到位(对于非受控文本不作修改); 4.5.3.3综合部负责对初次、单页修改的文件的修改部分进行换页,并在被修改页原件上加盖“此页作废”章。作重大修改或两次以上修改的文件,作为文件修订处理,重新印发,并收回所有被修改的文件; 4.5.3.4所有受控文件中均须标明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综合部定期对文件修改情况进行核对,编制文件修订状态一览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4.5.3.5技术、质量记录表式的修改,由使用部门(人)提出并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技术记录格式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质量记录格式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修改后的技术、质量记录格式由综合部负责及时更换,并在使用部门的配合下收回原记录表式予以销毁。 4.5.3.6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对质量手册每五年进行一次换版; 4.5.3.7外来文件的修改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法令、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等的修改,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发布后,由综合部负责发放新文件并收回作废文件。 4.6 文件的停用和作废 4.6.1停止使用的技术文件经确认后,相关人员应及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由综合部收回注销,并作相应记录。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5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6.2综合部应及时从有关部门收回过期作废的文件资料,加盖“作废”标记,以示区别,防止误用。及时进行清理,需要销毁的文件,应执行本文件中 4.7.5 条的规定。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需要保留的作废的文件应有“参考文件”的标记。 4.7 文件的保管及归档 4.7.1质量体系文件均应保存适当的期限。保存期限将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而定。一般为6年(详见受控文件清单); 4.7.2质量体系文件的归档应同时满足《记录管理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7.3质量体系文件应安全贮存,防潮、防火、防虫、防遗失,编号登记保管; 4.7.4本公司人员借阅文件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外部人员借阅应经总经理批准; 4.7.5超过保存期的档案资料,由资料保管理员列出销毁清单,书面报告总经理领导, 批准后在监督下统一销毁。 4.8 文件的保密 4.8.1所有构成质量体系活动的原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检测记录,报告副本等资料均应为客户保密; 4.8.2需要保密的文件应由综合部设专柜保管。网络文件由资料管理员实施保密监督; 4.8.3保密文件不许上网运行,不得复制,不得个人保存; 4.8.4保密文件的借阅应向公司领导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在本公司范围内查阅,但不得带离本公司区域; 4.8.5所有受控的质量文件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总经理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外人借出,不得转抄或复印。若发生此类情况,本公司将追究责任者的责任。 4.8.6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号 4.9 文件编号说明: XXXX—□□—□□ □□□□ 文件版本号(年号) 文件序列号(按需要设置) 文件类型识别 检验检测机构识别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6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4.9.1 文件类型识别说明: QM----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 PF---- 程序文件(Program file) WI----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 SR---- 采样记录(Sampling record) ER----环境实验记录(Experimental record) QR---- 质量记录 (Quality record) MR---- 管理要求(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R---- 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QP---- 质量计划(Quality plan) FF---- 外来文件(Foreign file) XXXX--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4.9.2文件序号为了便于管理、便于查找原则上按照质量手册体系要素编号相关联,与要素序号需要相同; 4.9.3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在发放前均应由资料管理员作出标识,使其易于识别; 4.9.4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文本;受控的方式,一是对受控文本加盖受控章并编号,二是发放受控文件清单;受控文件必须确保现行有效;非受控文本无受控编号; 4.9.5质量体系文件的标识内容包括文件名称、编码、修订状态、受控状态,分发编号。 4.9.6外来文件如:标准、规范、规程的标识,由综合部收集、登记,并按需要向公司有关部门或人员传阅或发放,仅作受控状态和分发号控制; 4.9.7所有受控文件均由资料管理员编号和加盖“受控”章后发放。 4.9.8对作废文件应及时从所有使用场合收回,因特殊原因需保存的作废文件,放置应加以控制,并应作标识,如盖作废留存章后由专人保管,以防误用。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4-2020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 145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3-2020 第7页 共7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2-01-2020 《记录表单领用登记表》 XXXX-MR-4.3-01-2020 《文件一览表》 XXXX-MR-4.3-02-2020 《文件审批表》 XXXX-MR-4.3-03-2020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XXXX-MR-4.3-04-2020 《文件更改申请书》 XXXX-MR-4.3-05-2020 《文件更改登记表》 XXXX-MR-4.3-06-2020 《文件销毁登记表》 XXXX-MR-4.3-07-2020 《文件归档登记表》 XXXX-MR-4.3-08-2020 《文件借阅登记表》 XXXX-MR-4.3-09-2020 《文件复印登记表》 XXXX-MR-4.3-10-2020 《质量记录表单目录》 XXXX-MR-4.3-11-2020 《技术记录表单目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4-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检测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网络系统、计算机软件进行有效的控制,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以保护数据、信息、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行检测数据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存贮和检索,信息和文件存贮、传输或检索的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的管理。 3、 职责 3.1网络管理员负责全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软件的维护、升级和管理等技术支持工作; 3.2各部门负责网络系统、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系统管理软件的安全使用、保密和日常维护工作; 3.3综合部负责本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4、程序 4.1网络系统 4.1.1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网络管理人员同意不得进入网络服务器机房,不得擅自安装、拆卸或改变网络设备。 4.1.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联网计算机从事危害本公司数据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的活动,不得危害或侵入未授权的服务器、工作站。 4.1.3严禁在局域网上使用来历不明、引发病毒传染的软件;对于来历不明的可能引起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应使用杀毒软件检查、消毒,确保检测用软件和数据、信息、文件的完整和安全。 4.1.4局域网上必须使用合法版权的软件,维护知识产权。 4.1.5网络维护员应为每个员工设置服务器登入口令和密码,并根据人员职责设定不同的调阅权限。每个员工负责为自己的登录口令和密码保密。 4.1.6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局域网计算机上录阅、传送淫秽、色情软件,不得将服 务器上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转录、传送到本公司外。 4.1.7 对网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信息、数据、文件实施保密措施,信息资源保密等级分为: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4-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1)可向 Internet 网公开的; (2)可向有关部门或个人公开的; (3)可向省环保局系统公开的; (4)可向省质检局系统公开的; (5)可在公司内公开的; (6)仅限于本部门使用的; (7)仅限于个人使用的。 4.1.8 各部门在 Internet 网和局域网上公布的信息,须经部门负责人核准、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 4.2检测用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自动化设备 4.2.1用于检测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及自动化设备应纳入《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管 理范围。 4.2.2检测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必须符合其使用要求和检测工作要求(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监控。 4.2.3需要对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设置的,应由经培训的操作人员操作,并检查输入数据或参数设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2.4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过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检查、核对。若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采集和处理。 4.2.5应对检测数据传输装置和线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数据传输前后如需进行压缩、打包或解压缩操作时,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员进行操作,必要时应对传输前后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查。 4.2.6对计算机录入或自动化设备采集的数据,以及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和结果必须 妥善保存,及时备份。检测结果应打印或刻录光盘以便于长期保存。 4.3计算机软件 4.3.1所有计算机软件均应备份,由综合档案室妥善保存。 4.3.2通用计算机软件(如 Windows2000,office,wps 等)和商品化的数据处理工作站软件应视为合格软件,可直接投入使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4-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3自行研制或委托编制的专用计算机软件(如系统管理软件,测量或汇总软件、课题专用软件等)应由技术负责人或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功能测评、验证,并经其批准后使用,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性,数据、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保存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以形成文件。 4.3.4在用软件的修改须经技术负责人授权,修改后的软件要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4.4按《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规定保证检测数据、信息及文件的保密和安全。 4.5所有计算机应安装病毒防火墙软件。使用软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操作时,必须先进行病毒检查。若程序或数据已遭破坏,应用备份软件恢复。 4.6网络系统、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网络管理员。修复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计算机中存贮的程序、文件或数据失密、丢失或被修改。 5 引用文件 XXXX-PF-0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5-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培训、考核及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培训、考核及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1、目的 有计划地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并与本公司的发展相适应,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员工的岗前培训与考核和员工的在职培训。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应: 3.1.1 根据检测任务和本公司的发展前景提出培训要求,组织编写年度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有效性考核,并批准计划; 3.1.2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综合部 3.2.1 根据培训要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实施; 3.2.2 协助技术负责人实施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3.3 资料管理员 3.3.1 负责整理收集保存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4、工作程序 4.1 员工的培训 4.1.1 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以下时机提出员工的培训要求: a:调入的员工上岗前; b:仪器设备更新后或投入使用前; c:执行新标准或新方法之前; d:开展新项目之前; e:由于员工技术缺陷形成质量隐患或造成检测事故后; f:法律或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 g:新聘用的检测人员。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5-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培训、考核及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2 制定的员工培训计划中应明确培训的科目和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和对象,培训的经费,授课教师和考试方式等。 4.1.3 员工培训计划制定后应报请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部组织实施,培训结束后协助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考核。 4.1.4 员工的培训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审阅批注后交资料管理员归档存入员工个人技术档案。员工培训记录的保存进体系运行档案 -5.1《人员培训档案》。 4.1.5 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员工的培训结果适时颁发培训结果或上岗证明。对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员工,应再次安排培训和考核。 4.1.6 技术负责人应责成分析中心主任对新聘用的检测人员或辅助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培训和考核记录应交资料管理员存档。 4.1.7 技术负责人还可以以讲座、论坛、等方式不定期地向员工公告近期开展或要求培训的内容和科目,并根据这些公告的培训科目准备可以提供给员工阅读的参考资料。组织者应做好举办讲座、论坛活动的记录。 4.2 培训内容 (1) 基础知识 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质量评价,计量基础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验检测专业知识,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 (2) 实际操作技能 包括样品制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标准物质的使用、各检验检测项目测试方法及操技能作等。 (3)岗前培训 (4)有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文件、CNAL/AC01:2005 《检测和校准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等。 (5) 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教育等。 4.3 培训方法 (1)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有两种形式,一是提倡中心内部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2)其它内容培训教育采取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以业余自学为主的方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5-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培训、考核及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 考核 4.4.1 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由中心主任主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评定晋升技术职称、聘任职务以及年度奖惩的依据。 4.4.2 检验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 (1)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和中心组织的各类检验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所有检验检测岗位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上岗证由中心统一制作,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部门、上岗项目(或岗位)等,并附上岗人员1寸彩色近照、加盖中心公章。上岗项目为经考核合格、当前实际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 (3)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留下记录,考核合格证书及上岗证的复印件应进入各人技术业绩档案。 4.4.3 其它各类考核 (1)外出学习培训的职工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考核,回单位后应及时持考核成绩证明和有关证书复印件到办公室办理登记归档手续。 (2)中心内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培训主办部门组织考核或总结,并由办公室留下相关记录。 4.5 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4.5.1 人员技术业绩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人员简历(包括主要工作业绩); (2)反映业绩有关材料(包括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专利证书等); (3)授权和能力确认材料; (4)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及证书复印件; (5)上岗证复印件; (6)年度考核记录; (7)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和各种资格证书(证明)复印件; (8)各类获奖情况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5-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培训、考核及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5.2 技术业绩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人员相关情况发生变化时,技术业绩档案应及时有所反映。 4.5.3 技术业绩档案由办公室保管,技术业绩档案查阅实行审批制度,经中心主任批准方可查阅。 4.6 培训计划执行的监督 总经理应对本公司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取得联系和协商以保证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38-2020 《档案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格: XXXX-TR -5.1-00A-2020 《人员技术档案一览表》 XXXX-TR -5.1-00B-2020 《入职人员登记表》 XXXX-TR -5.1-01A-2020 《人员培训需求表》 XXXX-TR -5.1-01B-2020 《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XXXX-TR -5.1-02A-2020 《人员培训登记表(内部)》 XXXX-TR -5.1-02B-2020 《人员培训记录表》 XXXX-TR -5.1-03A-2020 《人员档案目录》 XXXX-TR -5.1-04A-2020 《新进(轮岗)人员监督记录》 XXXX-TR -5.1-04B-2020 《新进(轮岗)人员考核表》 XXXX-TR -5.1-05-2020 《操作考核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6-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1、目的 为规范对检测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符合本公司检测工作要求,防止外部服务和采购设备及消耗品的质量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对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管理作出规定,特编制本管理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来自外部检定/校准服务)和供应品(其中特别包括消耗材料、药品、化学试剂、标准物质等)的选择、购买、验收、存储及其使用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批准保大额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计划。 3.2主管经理:批准一般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计划。 3.3技术负责人 3.3.1组织制订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并进行审核;参与组织关键物资的验收; 3.3.2组织人员对本公司有影响检测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检定/校准机构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负责批准合格供应商名单; 3.4 分析中心负责人 3.4.1 按标准要求提出本公司需用仪器设备采购的质量要求,消耗品的质量要求,提出对合格服务和供应方的评价意见。 3.4.2 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的消耗品制定验收的作业指导书; 3.4.3 组织仪器设备和消耗品的验收。 3.5 综合部 3.5.1按照分析中心提出的采购需求制定仪器设备和消耗物品的采购计划; 3.5.2按照分析中心提出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要求组织仪器设备和消耗物品采购; 3.5.3对本公司采购的耗材物品进行贮存、保管和领用;参与新购仪器设备和采购耗材的验收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6-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3.5.4 负责填写《合格服务和供应方的名录》、《合格服务和供应方的评价意见》并整理归档。 3.6 使用部门 负责本部门所需外部服务和供应品需求的申请和质量要求并对其使用的评价和反馈,参与仪器设备的验收。 3.7采购人员:负责选择优质的服务供应商并实施采购 3.8质量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机构的选择 4.1.1 技术负责人应同设备管理员一起选定满足本公司本公司用仪器设备、仪表、量具要求又有检定/校准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校准,依据“国家检定系统表”的量值传递关系,对该机构提供检定的技术能力进行查实评价,收集可以提供检定/校准服务机构的资质证明文件,交资料资料管理员归档 4.1.2 分析中心负责人查明本本公司所用的仪器设备准确度等级,参与对检定/校准机构的评价。 4.2 仪器设备采购和验收 4.2.1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公司检测任务及发展的需求,提出设备采购的总体要求,并组织检测事及相关人员进行供应商评价,选择符合本公司检测标准要求的合格的仪器设备供应商,采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 4.2.2分析中心负责人根据检测的要求,提出仪器设备的型号、量程、精度及相关使用要求,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参与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及这些供应商进行评价的活动。 4.2.3综合部负责整理选定的合格供应商评价资料,填写《合格服务和供应方名录》及《合格服务和供应方的评价意见》,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归档。 4.2.4批准后的采购计划由综合部主任实施采购,并保证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 4.2.5仪器设备采购后,技术负责人应组织设备管理员、分析中心负责人对设备进行验收,发现问题设备管理员负责与供应商联系,保证采购的设备符合检测的要求。 4.3 消耗品的采购、验收和贮存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6-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1分析中心负责人应列出检测本公司用的消耗品目录和质量指标,并填写《检测用易耗品请购单》,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2批准后的采购计划由综合部主任实施采购。应保证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 4.3.3一次采购批量较多时,综合部主任除需要审查质量保证模式外,还应与供货商签立采购合同,以确保采购质量。 4.3.4购买到货的消耗品,分析中心负责人应组织验收,认真做好验收记录。 4.3.5验收合格的消耗品资料管理员应办理入库登记。不合格的消耗品由资料管理员办理退货。 4.3.6检测组应根据需要,按规定填写检测用易耗品领用记录,入库后的消耗品应遵循消耗品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贮存。对有温度、湿度要求的消耗品应建立贮存环境以及对贮存环境的监控手段和设施,必要时应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 4.3.7仪器设备和消耗品的采购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供应商。质量保证的模式通常有: (1)获得产品认证或生产许可证; (2)获得企业质量体系认证; (3)权威机构推荐品牌; (4)长期使用证明质量符合要求的。 4.3.8设备采购执行《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4.3.9消耗物品的采购执行《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4.4 采购程序 4.4.1各部门根据本室所需服务和供应品,填写《物资采购申请单》。 4.4.2对检测测质量有影响的供应品采购文件(包括采购申请表、图纸、检查方法以及表明检测结果可被接受的技术条件等信息或资料)在发出之前,其技术内容应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4.4.3采购员应优先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服务商或供应商,并保持服务商和供应商选择的稳定性。若服务商或供应商无独立质量保证时,应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对服务商或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质量相对保证的服务商或供应商。 评估的主要内容: (1)各服务方同类服务比较,各供方同类材料、仪器设备的性能比较;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6-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2)各服务方和供应方的质量保证、服务能力; (3)性价比; (4)其他用户的使用信息反馈。 4.4.4仪器设备服务商和供应商、试剂与消耗性材料供应商的评估分别由综合部和相关检验检测部门负责组织,技术负责人、有关检验检测人员参加,评估意见应记入《供应(服务)商登记表》。 4.4.5新购入的所有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供应品、试剂、消耗性材料等均由试剂管理员会同有关检验检测人员进行验收。对无质量保证的供应商供应品,应进行重点检查,必要时按相应检验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对有质量保证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也要定期抽检,以保持对其质量的监控。 4.4.6试剂管理员应建立健全入库试剂、消耗性材料台帐,检验检测人员领用材料须登记,领用剧毒品须经部门主管批准。 4.4.7常用的试剂、消耗性材料应保持一定量的储备,对易挥发或不宜久放的试剂、材料,尽可能做到随用随买。 4.4.8试剂、消耗性材料应贮存于固定的场所(仓库),严禁烟火,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保持存放场所的适宜环境条件,并配备通风、防火、防盗等设施。液体试剂仓库应安装防爆灯。固体试剂、液体试剂及气瓶等应分类存放。剧毒品存放在保险柜内,钥匙由两人保管。 4.4.9过期、变质、损坏的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由试剂管理员提出报废清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各检验检测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凡有毒有害物品按《检验检测机构管理程序》4.3.3 条款处置。 4.4.10办公室应保存所购服务和供应品的记录、服务和供应商的评价记录、获批准的服务和供应商名单。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PF-13-2020 《安全作业、环境保护和内务管理程序》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XXXX-PF-15-2020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6-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5 -01 -2020 《物资服务采购申请单》 XXXX-MR-4.5-02-2020 《采购物资服务验证表》 XXXX-MR-4.5-03-2020 《供应商服务商评价表》 XXXX-MR-4.5-04-2020 《合格供应商服务商名录》 XXXX-MR-4.5-05-2020 《物资领用登记表》 XXXX-MR-4.5-06-2020 《物资管理台帐》 XXXX-TR-5.4-02A-2020 《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 XXXX-TR-5.4-02A-2020 《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 XXXX-TR-5.4-03A-2020 《标准物质采购申请单》 XXXX-TR-5.4-03B-2020 《标准物质采购验收单》 XXXX-TR-5.4-11A-2020 《标准物质管理台帐》 XXXX-TR-5.4-11B-2020 《标准物质领用登记表》 XXXX-TR-5.4-11C-2020 《标准物质作废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7-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1、 目的 为了建立及维护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保证客户提出的质量要求及其他要求合理要求,并使客户的这些要求、标书和合同及时得到评审和满足。 2、适用范围 2.1客户与本公司签定的任何形式的技术服务合同书(委托书、协议); 2.2为履行合同书(委托书、协议)本公司安排的评审; 2.3合同履行期间客户提出的必要的修改。 3、职责 3.1检验检测机构主管经理组织对非常规合同的评审和签订,组织起草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程序文件及相关作业指导书,协调解决执行合同本公司必要的人力、信息和物质等资源。 3.2技术负责人组织为履行合同本公司实施的一切验证活动。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履行合同安排的相关的技术培训。 3.3业务部负责客户接待、业务洽谈和常规合同的评审和签订 3.4资料管理员应保存与合同签立、履行有关的一切文件和记录。 3.5监督员负责对检测全过程实施监督。 3.6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本公司签立的检测合同等要求开展检测和验证,并编制记录和检验报告。 4、合同评审政策 4.1当客户向本公司提出常规检测要求时,由业务部主任与客户进行合同评审,并在授权范围之内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 4.2对于新的(第一次)、复杂的重要的或需采用先进技术的检测任务,则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保存合同签立、评审、执行的记录。 5、工作程序 5.1当客户向本公司提出常规检测要求时,业务部主任应与客户就有关检测要求进行评审,要求客户明确委托样品执行的检测标准或方法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报告传递方式、提供样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填写“检测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之内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签立后的合同,按照检测工作程序向分析中心下达检测任务。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7-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2当客户向本公司提出非常规的、新的、复杂的、需采用先进技术的、大宗的、特殊要求的检测要求时,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客户了解要求,并记录客户有关检测的依据、检测地点、目的、时间、数量、结果等细节要求,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 5.3当进行非常规的检测时,技术负责人应就客户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起草检验细则,阐明客户的要求,拟订检测方法。在拟订检测方法时(包括本公司涉及到的抽样方法),应首选国际、国内已经公布的现行标准,专业权威技术杂志,教科书等推荐的方法。当需要由本公司制定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参照上述现行标准制定本公司推荐的方法。拟订的检测方法应当由双方确认。但这种方法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 5.4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公司相关人员对合同进行评审,评审应当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a)社会效应与法律责任要素; (b)利益和风险; (c)技术能力要素; (d)财务要素; (e)合同交付要素; (f)检测物品要素(样品的采取、制备、储存、处置等); (g)客户保密和保护本公司利益要素; (h)放弃权利和要求的声明; (i)检验报告格式要求; (j)传送检测结果的要求; (k)根据检测结果提供评价意见和建议的要求; (l)合同变更或偏离时的要求; (m)其他要求等。 5.5对于首次实施的检测方法,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测人员实施检测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验证按本公司管理手册 5.3.2 的规定实施。验证后的结果可作为与客户签立正式检测合同的依据之一。 5.6当客户表示可以接受本公司合同评审的最终结果时,技术负责人授权与客户正式签署检测合同,合同中应阐明与客户要求相一致的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与本程序5.3条有关的内容。并在合同生效后认真组织实施。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7-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7合同执行中如遇到对合同要求的任何偏离时,检验人员应及时地向技术负责人和客户进行通报,以保证能得到客户的理解或更改要求。 5.8合同签立后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提出需要修改合同时,技术负责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通知相关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防止偏离后给双方的利益造成损失。 5.9如修改后的合同涉及到重大的变化,则技术负责人应重新组织有关人员对变更后的合同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应作为检测合同的批注或附件并由双方授权人签字。技术负责人应将修改后的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防止出现工作差错给双方造成损失。 5.10全部合同和合同修改件应与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副本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并归档。 6、委托编号 □—□□□□—□□□□ 流水码:0001-9999 年号月份:年/月 类别:E-环境样品委托(Environment) 7、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23-2020 《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8、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6-01-2020 《检测协议书》 XXXX-MR-4.6-02-2020 《合同登记表》 XXXX-MR-4.6-03-2020 《合同评审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8-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质量体系活动未按程序规定进行检测,结果出现差错等不符合工作,实现质量体系对认可准则的符合性,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2、适用范围 2.1质量体系活动中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2.2检测技术活动中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控制技术活动中的不符合项,对差错的严重性和可接受性作出评估和决定;必要时决定暂停检测工作和扣发检测报告并通知客户;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批准恢复工作。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控制质量体系活动中的不符合项;对偏离或违反方针、目标、政策、程序可能造成的责任和风险的严重性和可接受性作出评估,决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开展专项内审,确认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3.3监督员和分析中心主任识别对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技术要求的偏离和差错并视其严重性向技术负责人(必要时同时向质量负责人)直至总经理报告,并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后分析中心主任组织实施。 3.4内审员和综合部主任负责识别与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管理要求的偏离并视其严重性向质量负责人(必要时同时向技术负责人)直至总经理报告,并提出纠正或纠正措施,经质量负责人确认后综合部组织实施。必要时增加专项审核。 3.5本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权力向技术或质量负责人直至总经理报告任何偏离和差错并提出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建议。 4、工作程序 4.1不符合分类 4.1.1 按不符合的影响和严重性,不符合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 a.一般不符合:未影响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未给委托方造成损失和影响,个别、偶然或孤立发生的、性质轻微的不符合,经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后,不可能再发生。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8-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b.严重不符合:已影响到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并对委托方造成损失和影响,或同一要素多部门不符合(系统性不符合),或同一部门多要素不符合(区域性不符合),或同类问题重复发生,或体系运行的结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或检测报告严重不符合规定要求,并对委托方造成损失和影响,以及内审和外审中查出的不符合等。 4.1.2 按不符合项的性质,不符合项可分为:体系不符合、实施不符合和效果不符合。 a.体系不符合:质量手册上某要求未按准则要求描述或未描述; b.实施不符合:质量手册已覆盖准则要求,实施中未按文件要求去做; c.效果不符合:质量手册已覆盖准则要求,实施中也按文件要求做了,但效果不行。 4.2 不符合的识别 4.2.1 本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执行人员应从以下场合和环节中来识别检测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其工作程序或导致不符合客户同意的要求: (1)人员操作差错; (2)样品的采集、处置(制备、准备)的差错; (3)方法和方法确认的缺陷; (4)环境条件不符合; (5)仪器设备的缺陷; (6)消耗材料的缺陷; (7)检定/校准溯源失控; (8)原始记录差错; (9)数据处理差错(计算方法、计算工具); (10)报告差错; (1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 (12)管理评审结果; (13)客户的投诉; (14)与外部检验检测机构的比对; (15)外部审核结果; (16) 内部质量控制结果; (17 ) 监督员的监督记录。 4.2.2 潜在不符合项的识别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8-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各部门通过日常检测工作、内审、管理评审、检督检查以及内、外部的交流与沟通等活动中寻找和发现薄弱环节,识别潜在不符合项。 4.2.3 潜在不符合项原因的分析 由综合部组织有关人员对识别出的潜在的不符合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必要时成立专门的调查研究小组开展工作,确定潜在不符合项发生的根本原因,衡量不符合项发生的风险性。质量负责人在必要时协助综合部开展调查研究。 4.3 不符合的处置 当任何人发现或识别检测活动偏离程序和不符合工作或可能发生已经形成时,应当立即向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报告事实的真相,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4.3.1判断和评价偏离或差错的严重性; 4.3.2立即采取纠正活动(包括责令操作人员中止偏离活动、暂停工作、扣发检测报告等); 4.3.3视偏离的程度和不符合工作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以及是否可能还会继续发生,及时向技术负责人 (必要时同时向质量负责人)直至总经理报告,同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执行《纠正、预防和改进控制措施程序》; 4.3.4必要时由综合部通知客户取消检测工作; 4.3.5对于一般性的偏离,只要检验程序文件没有缺陷,则只需实施中止检测或实施纠正偏离,监督员只需记录偏离现象并监督实施纠正活动; 4.3.6技术负责人判断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时,应制定纠正措施实施计划,责成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并规定执行人和完成时间。实施预防措施应执行《纠正、预防和改进控制措施程序》; 4.3.7技术负责人审批纠正活动、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有效性的验证结果。 4.4 内审员和监督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活动不符合规定程序或管理制度时应采取如下行动: 4.4.1判定和评价偏离或差错的严重性; 4.4.2视偏离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及时向质量负责人(必要时同时向技术负责人)直至总经理报告,同时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表》并执行《纠正、预防和改进控制措施程序》; 4.4.3质量负责人判断不符合活动可能再度发生时,应责成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并规定整改执行人员和完成时间;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8-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4质量负责人审批纠正和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施有效性的验证结果。 4.5 在日常工作中各级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执行人员在质量体系活动和技术工作活动的各个场合和各个环节识别出的不符合项,应视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及时向发生不符合的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收到此类报告后应按照 4.3 和 4.4的要求及时采取行动,必要时应填写《纠正、预防、改进措施表》并执行《纠正、预防和改进控制措施程序》。 5、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36-2020 《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XXXX-PF-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6/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4.8-01B-2020 《不合格项报告及纠正措施实施表》 XXXX-MR-4.8-02-2020 《不符合项观察项记录表》 XXXX-MR-4.8-03-2020 《纠正措施处理单》 XXXX-MR-4.8-04-2020 《预防措施处理单》 XXXX-MR-4.8-05-2020 《改进计划》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9-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服务持续满足客户的要求,防止由于本公司的诸种原因造成客户利益的损害,维护本公司的公正立场,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对客户申述和投诉的处理程序及对质量体系相关部分的审核。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来自资源配置、重大质量事故引起的责任和赔偿等方面的抱怨与申诉的处理。 3.2 质量负责人: 3.2.1组织实施对客户申述和投诉的处理; 3.2.2组织对客户有关质量体系方面申述和投诉事项的调查,并按照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3.2.3必要时组织质量体系的审核; 3.2.4负责本文件的有效性。 3.3综合部负责客户申述和投诉的受理登记、协助质量负责人对业务接待、样品管理、报告管理等服务方面申述和投诉事项开展调查;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检测过程中技术与质量方面申述和投诉事项开展调查,并按照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3.5内审员参与质量负责人组织的质量体系审核。 3.6资料管理员应: 3.6.1保存客户申述和投诉的信函; 3.6.2保存本公司处理申述和投诉的文件; 3.6.3保存质量体系审核的文件。 4、工作程序 4.1申述和投诉的受理 4.1.1本公司全体员工均有义务和责任主动、真诚、热情地收集客户对 本公司的各种意见和抱怨。 4.1.2本公司接收到有关客户投诉的信息后,综合部应用书面方式记录详细的投诉情况,记录后的文件交质量负责人处理。遇重大投诉时,质量负责人应将记录报总经理处理。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9-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3质量负责人应根据投诉的内容分别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组织对申述和投诉的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处理申述和投诉答复客户的方式。 4.1.4当投诉涉及到检测报告和数据时,质量负责人应和技术负责人共同组织核查。核查应执行《数据控制和保护程序》。 4.1.5当客户的申述和投诉涉及到本公司检测工作质量时,技术负责人应按照《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 4.1.6当申述和投诉涉及到人员职责或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要素的有效性时,质量负责人应及时制定内审计划,按照《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开展对本公司有关人员职责或质量工作的审核。 4.1.7如内审问题涉及到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或质量体系的结构时,质量负责人应尽快将内审结果报告总经理,由总经理实施对质量体系的评审。管理评审应执行《管理评审程序》。 4.2 申述和投诉的答复 4.2.1本公司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在完成了对客户申述和投诉的调查及处理后,综合部应起草一份复函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正式答复客户。 4.2.2遇重大申述和投诉的处理时,起草后的复函应由总经理审核或签发。 4.2.3当客户抱怨或投诉涉及到检测有效性时,技术负责人应与客户沟通并进行检测过程的核查。如客户坚持其要求时,技术负责人应与客户达成以下处置协议: a.对保留物品进行再次检测; b.必要时安排重新抽样和检测; c.由第三方进行仲裁检测。 4.2.4申述和投诉处理过程中,涉及检测报告的申述和投诉处理材料,与报告一起归档;其余申述和投诉记录交资料管理员归档保存。 4.3 申述和投诉的处理 4.3.1 当客户的抱怨或投诉涉及到本公司员工行为违背质量体系要求、质量方针、服务规范时,质量负责人应按照《质量手册》和本公司的行为准则政策,对相关人员的不良行为实施纠正、进行教育或批评直至换岗辞退,对侵害客户利益的人员应责成其赔礼道歉。对由于个人行为所致的不良后果,由质量负责人作出善后处理。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09-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2如抱怨或申诉涉及到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体系的结构、人员职责和本公司的程序时,针对性的内审,审核中应对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相关政策和工作程序安排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将内审结果报告总经理,由总经理实施对质量负责人应及时制定内审计划,按照《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进行量体系的管理评审。 4.3.3当客户申述和投诉涉及到或可能涉及到客户利益损害时,作如下处理: (1)对未按照国家和省市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标准收取检验费,除向用户道歉外,退回多收费用并按多收费用的一倍赔偿。 (2)对出具的检验数据不准确、结论不正确的,按收取检验费的 1.5∽3 倍赔偿。 (3)在检验活动中如发生侵害客户知识产权、专利权和所有权,造成客户利益损害,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XXXX-PF-09-2020 《处理申述和投诉的程序》 XXXX-PF-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XXXX-PF-35-2020 《管理评审程序》 XXXX-PF-30-2020 《数据控制和保护程序》 6、 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4.8-01B-2020 《不合格项报告及纠正措施实施表》 XXXX-MR-4.8-02-2020 《不符合项观察项记录表》 XXXX-MR-4.8-03-2020 《纠正措施处理单》 XXXX-MR-4.8-04-2020 《预防措施处理单》 XXXX-MR-4.8-05-2020 《改进计划》 XXXX-MR-4.8-07A-2020 《客户申述、投诉登记表》 XXXX-MR-4.8-07B-2020 《客户申述、投诉处理意见记录表》 XXXX-MR-4.8-08-2020 《申述、投诉处理报告表》 XXXX-MR-4.8-09-2020 《申述、投诉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0-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采取有效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消除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偏离、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负责识别质量体系运行、检验活动的不符合工作,并努力查找本公司存在的不合格原因,制订所需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对实施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2综合部和分析中心负责人组织实施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本公司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督促、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给予必要的资源和时间保障。 3.4监督员应参与对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监督。 3.5全体执行人员应按照制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开展质量活动。 3.6综合部应负责保存一切与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有关的文件和记录。 4、 工作程序 4.1 纠正措施 4.1.1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从客户反馈信息、内外工作评审、检验质量分、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结果、不合格工作的控制、人员知识水平考核、质量记录、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以及质量体系运行等诸多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质量信息,从而发现本公司质量体系或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偏离和不合格现象。 4.1.2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识别(鉴别)并确定发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查找潜在的不符合存在根源,根据已经发生或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分清轻重缓急,进而确定纠正措施。 4.1.3对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偏离或不符合现象,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当及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必要时停止检测,扣发检验报告,立即通知已经收到检测报告和正在使用检测报告的所有客户或人员,以防止不符合的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0-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4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在确认必须实施纠正时,责成相关人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描述已经发生或潜在的偏离和不合格事实,经直接责任部门负责人确认后,由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对其不合格的严重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所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4.1.5当不合格原因涉及到本公司质量体系的管理要素内容时,应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价,并监督组织实施,同时对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和验证,并在《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签署意见。 4.1.6当不合格原因涉及到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技术要素内容时,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价,并监督组织实施,同时对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和验证,并在《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签署意见。 4.1.7纠正措施的制定应考虑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同时兼顾全面、有效、经济、快捷、合理的原则。 4.1.8纠正措施的实施应指定负责人和参加人,限定完成时间,落实必要的资源和纠正活动的验证人员。 4.1.9当纠正措施实施中涉及对质量体系文件的任何修改或变更,应按照《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修改后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履行审批程序后颁布实施。 4.1.10当发现偏离和不合格的性质可能影响到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法律责任、不良社会影响以及本公司的员工职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时,质量负责人应尽快组织对相关活动区域进行一次附加的审核,以确定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1.11改进、纠正措施实施的相关记录交综合部存档。 4.2 预防措施 4.2.1 预防措施制定 (1)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正确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2)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应当从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能力验证结果、质量记录、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设备的溯源、客户意见等记录中识别潜在的不合格现象和事实,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3)预防措施的制定应考虑轻重缓急着眼于从根本上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同时兼顾全面、有效、经济、快捷、合理的原则。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0-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2 预防措施实施 (1)预防措施的实施应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参加,限定完成时间,落实必要的资源和预防活动的验证人员。 (2)当预防措施实施中涉及对质量体系文件的任何修改或变更,应按照《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修改后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履行审批程序后颁布实施。 4.2.3 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1)当潜在的不合格涉及到本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要素的内容时,质量负责人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预防措施,责成相关部门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并负责组织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 (2)当潜在的不合格涉及到本公司质量体系技术要素的内容时,技术负责人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预防措施,责成相关部门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并负责组织预防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 (3)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应督促预防措施的实施,对实施中出现的资源要求、时间要求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支持请求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协作,对预防措施实施的延迟给予有效的监督。对逾期没有完成的,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应当查找原因,由直接责任部门或人员报告未完成的原因或理由。情节严重的应报告总经理。 (4)预防措施实施之后,应由技术或质量负责人组织部门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对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给予验证和评审,并在《不符合项报告及纠正措施表》签署验证和评审意见。 4.3 文件修改 当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涉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需要修改完善时,文件编制部门应及时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进行修订、变更,并予以贯彻执行。 4.4 附加审核 如果不符合项经确认性质严重,导致对公司检测工作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有怀疑,或对检测业务有危害,或怀疑是否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时,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质量检督员或内审员)对相关活动区域按照《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进行一次附加审核,以确定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0-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5 记录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相关记录交综合部存档;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和结果以及附加审核情况由质量负责人输入当年管理评审,以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XXXX-PF-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6、相关程序文件和附表: XXXX-MR-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4.8-01B-2020 《不合格项报告及纠正措施实施表》 XXXX-MR-4.8-02-2020 《不符合项 观察项记录表》 XXXX-MR-4.8-03-2020 《纠正措施处理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1-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对检测活动的复现、验证和追溯,确保记录(档案)的安全,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各种质量活动和检测记录的控制及档案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 3.1.1负责组织建立本公司质量管理相关的记录和档案; 3.1.2批准质量管理相关的记录和档案的借阅; 3.2 技术负责人 3.2.1负责组织建立本公司技术性记录和档案; 3.2.2批准技术性记录和档案的借阅。 3.3 资料管理员 3.3.1归口管理和保存管理性与技术性文件、档案及记录; 3.3.2管理和保存检验报告副本、检测委托书等技术性资料 3.3.3按照分类要求实施记录、档案的管理和安全存放; 3.3.4办理借阅手续,监督和收集有关记录; 3.3.5对各类文件、档案及记录进行存档归卷。 3.4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负责全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软件的维护、升级和管理等技术支持工作 3.5全体员工 在质量活动中认真按要求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数据; 3.6质量负责人应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文档的类型 4.1.1 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文件;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1-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2有关认证和质量检测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文件; 4.1.3委托人有关检测要求的信函; 4.1.4本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 4.1.4.1质量手册 4.1.4.2程序文件 4.1.4.3各类作业指导书 4.1.4.4各种质量计划和记录: 4.2 记录的分类 4.2.1 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 (1)质量监督记录; (2)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3)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4)投诉处理记录; (5)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 (6)服务和供应商记录; (7)合同评审记录; (8)分包记录。 4.2.2 检验检测技术运作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 (1)方法确认记录; (2)新项目评审记录; (3)各类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包括采样记录); (4)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 (5)质量控制及其评审记录; (6)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运行检查和自校记录; (7)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 (8)检验检测报告副本。 4.3记录要求 4.3.1记录应使用钢笔或不褪色笔填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晰。 4.3.2应在各类活动中及时、真实填写原始记录,不得凭追忆事后补填或抄填。 4.3.3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标准方法、规范中规定的信息,包括检验检测条件、检验检测过程、计算公式、数据处理、检验检测结果、质控记录以及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确保检验检测过程的可复现性。记录中还应包括检验检测人员和校对人员的签名。对于记录表式中无内容可填的空白栏,应用“/”标记。 4.3.4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一横线(不得覆盖原有记录的可见程度),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右上方。对所有的改动应有更改人签名或盖章。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1-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5对于检验检测过程中的特异情况和有必要说明的问题,应记录在备注栏内或记录表边旁。 4.4 检测记录数据处理 4.4.1 记录测量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检验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误差表方式应符合有关误差理论的规定。 4.4.2数值修约按国标 GB/T8170-2008《数字修约规则》进行。 4.4.3检验检测人员应根据标准方法、规范要求对原始记录作必要的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发现异常数据不可轻易剔除,应报告项目负责人或部门主任,必要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进行研究后决定取舍。 4.4.4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4.4.4.1对同一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 (a)检验检测测试结果方差中异常值用科克伦(Cochran)最大方差检验方法; (b)检验检测机构内重复或平行测定结果中的异常值用格拉布斯(Grubbs)法或狄克逊(Dixon)法; (c)检验多个检验检测机构平均值中的异常值用格拉布斯(Grubbs)法。 4.4.4.2环境及污染源检验检测中不同的时空分布出现的异常值,应从该测点周围当时的具体情况(气象、水文因素变化、局部阵发性污染源情况等)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用统计检验方法来决定舍取。 4.4.5 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记录应转换成法定计量单位的表达,并记录换算过程。 4.5 检测记录的校对和整理 4.5.1检验检测人员填写原始记录后,应由有上岗资格的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计算、数字修约和判定进行校对,并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4.5.2检验检测和校对工作结束后,检验检测人员负责对所有原始记录进行整理、装订并交检验检测报告编制人作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唯一依据。对需跨室交接的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交接前应由部门主任校核并签名。 4.6 记录编目 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应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要求的方式进行分类编目。 4.7 记录的收集与保存 4.7.1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相关记录、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记录、投诉处理记录、分包记录、方法确认记录由综合部收集。 4.7.2采样、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副本由综合部收集。 4.7.3检验检测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的培训和考核、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文件控制记录等记录综合部收集。 4.7.4仪器设备采购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原件等由综合部收集。 4.7.5仪器设备运行检查记录、自校记录、使用和维护记录由综合部收集。 4.7.6合同评审记录由综合部收集。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1-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7所有记录均由综合部按《档案管理程序》归档。仪器设备档案有关记录、技术人员技术业绩档案为长期保存、检验检测报告副本保存 6 年,其余记录保存期均为6年。 4.8 记录的管理 4.8.1 记录经收集、整理后,应及时交综合部资料管理员存档,并认真履行交接手续。 4.8.2存档的记录未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更改、查阅。 4.8.3存放记录的场所应干燥整洁,具有防盗、防火设施,室内严禁吸烟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4.8.4资料管理员应及时登记存档记录,以方便检索查阅。 4.9 记录的借阅和复制 4.9.1本站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记录须经资料管理员同意,复制记录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 4.9.2外单位人员一般不得借阅和复制记录,确因需要须经中心主任批准。 4.9.3借阅、复制记录应办理登记手续,借阅人不得泄密和转移借阅,不得在记录上涂改、划线等,阅后及时交还资料管理员,并办理注销手续。 4.10 记录的保密 4.10.1记录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并采取保密措施。 4.10.2借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将记录带离指定场所,不得查阅其他无关记录。 4.11 记录的销毁 保存的记录如超过保存期,由资料管理员提出销毁申请,经中心管理层批准后,由资料管理员执行销毁。 4.12 记录格式 4.12.1各类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 4.12.2技术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批准。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批准。 4.12.3记录格式需要更改时,执行《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 4.13 存储在电子媒体中的记录除执行本程序外,还应执行《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04-2020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XXXX-PF-23-2020 《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XXXX-PF-38-2020 《档案管理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1-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3-07-2020 《文件归档登记表》 XXXX-MR-4.3-08-2020 《文件借阅登记表》 XXXX-MR-4.3-09-2020 《文件复印登记表》 XXXX-MR-4.3-06-2020 《文件销毁登记表》 XXXX-MR-4.3-10-2020 《质量记录表单目录》 XXXX-MR-4.3-11-2020 《技术记录表单目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2-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加以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固定设施内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提出检验检测环境条件要求,负责检测区域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识别,好环境条件控制、维护和记录工作,并负责本检验检测机构的内务管理; 3.2 技术负责人 3.2.1 负责审核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3.2.2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3 总经理批准检测设施和环境设施的采购计划。 3.4 综合部 3.4.1 负责设施的配备和采购 4、工作程序 4.1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识别和设立 4.1.1 技术负责人根据标准 / 技术规范和综合部门的要求和检测工作的需要,策划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需求 ,并编制书面计划,报总经理审核批准 ,交综合部配备和采购。 4.1.1 综合部按总经理批准的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照明、通风、防尘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设施,保证检测工作能正常实施。设施的采购执行《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4.1.2 分析中心负责根据相关检测标准和方法、受检样品、所使用的设备的要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识别和设定检测环境要求并对其加以监控和记录,保证检测环境条件不对检测结果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或使结果无效。 4.1.3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检验检测标准、规范等技术文件,对影响检验检测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网电压、水压、通风、噪声、振动、防尘、无菌等)提出书面的控制要求,交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检验检测机构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部组织实施对设定的检测环境要求形成文件,必要时编制作业指导书。 4.2 检测环境条件的检验检测、控制和记录 4.2.1 当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方法和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或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有影响的检测项目和区域,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施并加以检验检测、控制保证有效,检测人员应根据要求,客观的在相关的记录表内记录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2-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2 一旦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时,检测人员有权立即停止工作,如实记录现场条件,并报告分析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查找原因,直到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分析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评审以前的检测结果,必要时重新检测。 4.3 实验环境的基本要求 4.3.1 化学分析检验检测机构的环境为一般清洁环境,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需要洁净度较高。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级下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菌种处理、微生物鉴别和阳性对照室在环境洁净度 C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检定室环境洁净度 C 级下区域内进行。 4.3.2 检验检测机构的设计或改造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的功能和用途,综合考虑净化过滤系统、通风排风、排水、加热、照明、空调等,合理布局降低能耗。 4.3.3 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震动等 )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 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实验过程有强噪声产生,应采取减噪声或隔声措施;有废气、 废液等产生,应配有合适的排放系统;有效控制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热、辐射、废气、噪声、强酸碱、(剧 )毒试剂等造成人员健康损害和公司财产损失。 4.3.4 检验检测机构的设计必须与生产要求相适应,有足够空间和隔离措施,有效控制检验检测机构环境导致的检测样品间混淆和交叉污染。制定检验操作规程时,在不影响方法准确度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和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域间的不利影响。 4.3.5 测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二氧化硫、氟化物(电极法)等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控制适宜温度,并在分析原始记录表中记录测定时的环境温度。检验检测机构温湿度应受控等级(温度 15℃至 28℃、相对湿度 45%至 75%)。 4.3.6 对光有要求的光学仪器分析(如风光光度计、原子吸收等)应避免阳光直射到试验台和检测仪器应加装避光窗帘。 4.3.7 检验检测机构布局应按产品检测项目的流程和空间设计,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排队等候和 走动,提高工作效率。 4.3.8 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的布局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良好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操作规范和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的要求。用于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洁净操作室应配有属于 “人流净化”的更衣室及属于“物流净化”的缓冲间或传递窗(柜),配备防尘、消毒灭菌以及其他防止污染 的设施,使进入洁净操作室的实验人员和试验物品分别经适当净化后进入实验操作间。 4.3.9 特殊场所还应设有 “实验重地,限制进入”的标识牌。 4.3.10检验检测机构整体应具有方便舒适性和美观性,工作环境和办公场所引起的振动、辐射、 废气、废水、噪声的干扰降到最低,检验检测机构内应加装排气扇和舒适性空调保证一定的换气次数。人体学(前后左右工作空间)、设备与工作者操作空间范围的协调搭配体现了科学化、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2-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 不兼容活动的隔离 对不兼容活动的相邻检测区域存在相互干扰时,应加以隔离,或停止其中一类活动,防止交叉污染。主要功能间及设施设备见下表一《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隔离要求》、表二《化学检验检测机构隔离要求》: 表一《微生物检验检测机构隔离要求》 辅助区 更衣区(室)、杂物间、办公区 样品室或区域(接受、发放、暂存、回收剩余样品储存) 清洗整理间或区域(含晾瓶架、干燥区) 实验准备间或区域 灭菌室或区域 培养室(含样品观察区) 辅助设施:通风柜、器皿柜、一般试剂柜、对照品(液)储存冰 柜、菌种保存低温冰箱、生物实验台(带水池)、洗眼器、喷淋器。 其他设施布局:消防通道、灭火器 表二《化学检验检测机构隔离要求》 办公生活区 综合部、杂物间、培训室(会议室)、茶水间(会客间) 更衣区(室)(进出检验检测机构人员主动更换工作服、) 样品室或区域(接受、发放、暂存、回收剩余样品储存) 清洗整理间或区域(含晾瓶架、干燥区) 天平室(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实 精密仪器室(气相色谱仪、紫外吸收分光光度仪、红外分光光度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仪) 验 气体柜或室(气象色谱用氮气、原子吸收用乙炔等实验气体) 热源室(马弗炉、干燥烘箱) 区 前处理区(配制试液、样品前处理) 比色间(分光光度计) 一般实验区(一般理化检测) 辅助设施:通风柜、器皿柜、一般试剂柜、易燃品储存柜、对照 品(液)储存冰柜、化学实验台(带水池)、洗眼器。 其他设施布局:消防通道、灭火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2-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 检验检测机构的卫生管理 4.4.1 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清洁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检测机构干净整洁、无污染。每日下班前整理操作台面和清洁仪器,每周五进行彻底大清洁。 4.4.2 检验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进入检验检测机构前应先洗手、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如涉及有毒气体的操作,需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橱内进行。检验检测机构内禁止吸烟、用餐(工作需要除外)、煮食(实验需要除外)、乱丢杂物等。 4.4.3 保证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和周围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4.4.4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卫生管理按照区域划分到各检测室,各检测室内部落实到人。每人负责自己所辖卫生区的日常 5S 管理,注意保持环境整洁。试验操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要求,在试验结束后应自觉清理使用台面或仪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4.4.5 检验检测机构产生的垃圾分类管理,普通无害垃圾送到指定的收集点;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废液、固体废物、微生物污染物等)按照《检验检测机构危险废弃物的管理规程》执行。 4.5 检验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控 4.5.1精密仪器室、天平室、留样室等关键区域应进行温湿度监控,每日记录温湿度数据。出现超标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有记录。 4.5.2检验检测机构药品、试剂存放要保持通风良好,分类存放。对其储存环境进行必要监控,保证使用安全。 4.5.3储存菌种、对照品冰柜每日进行监控,每日记录温湿度数据。对有环境要求的样品,应保存在特定的环境,并进行监控。 4.6检测区域的准入规定 4.6.1检测区域与非检测区域应严格分离,检测区域应有警示标志,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分析中心,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使用检测区域; 4.6.2 本公司客户或外来人员进入检测现场必须有合同规定或经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批准,并指定本公司人员进行陪同方可进入检测区域。检测现场应有警示标志和进入该区的防范须知。本公司规定与检测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检测区域。非该区域的检测人员使用该检测区域应经技术负责人或该区域负责人同意,并遵守上述规定。 4.6.3限制区域:计算机房、药品库、样品管理间、贵重大型仪器间、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工作区域等可划为特殊区域,公司内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4.7监督及管理 4.7.1质量负责人组织对检验检测环境实施监督。若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质量负责人应责成相关部门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其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 4.7.2 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验检测结果时,检验检测人员应终止检验检测并报告部门主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有效进行,同时对此期间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有效性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2-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3 各部门负责空调、去湿机等各种保证环境条件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设施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 5、相关文件和附表 XXXX-PF -13-2020 《安全作业、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XXXX-PF -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 -5.2-01A-2020 《检测环境件监控记录表 (现场)》 XXXX-TR -5.2-01B-2020 《检测环境件监控记录表 (检验检测机构)》 XXXX-TR -5.2-02-2020 《冰箱温控记录表》 XXXX-TR -5.2-03-2020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检查记录》 XXXX-TR -5.2-05-2020 《内务情况检查记录》 XXXX-TR -5.2-06-2020 《废液处理申请表》 XXXX-TR -5.2-07-2020 《废液处置登记表》 XXXX-TR -5.2-08-2020 《危废处置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3-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1、 目的 在检测中贯彻安全和环保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工作中所产生的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及固体废物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搞好本公司检验检测机构内务管理,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及各项实验的顺利进,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检验检测机构员工安全作业、检测环境保护、内务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 组织建立员工安全作业、检测环境保护的措施,并督促实施; 3.1.2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综合部 3.2.1 定期对员工安全作业、检验检测机构内务管理措施实施监督检查。 3.2.2 如发现有违反本管理规程,按违反程度对其责任人及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3.3 分析中心 3.3.1 贯彻执行员工安全作业、检测环境保护的措施; 3.3.1 按要求做好检测中所产生废液的处理。 3.4 安全监督员 负责对检测室(采样现场)相应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安全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向综合部安全监督员汇报。 3.5 检测人员 检验检测人员应遵守本规程要求,自觉做好检验检测机构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工作; 4、工作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3-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 安全作业 4.1.1 技术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建立检测过程中对人员、设备设施和检测物品的各项安全措施。 4.1.2 在进行现场检测或抽样时,应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佩带相应的安全设施; 4.1.3 对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使用保管,应严格按照本公司的规定执行; 4.1.4 有毒物品、易燃品、药品的购买、保管、使用和处理应遵循《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的规定。 4.1.5 电路、电器维修应由电工或专业维修人员操作; 4.1.6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的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气瓶不得放置在有明火的房间; 4.1.7 综合部应与供电供水部门建立沟通制度,对突然停电和停水应采取应急措施; 4.1.8 离开检验检测机构时应对电源、水源、空调、门窗进行检查并关闭。 4.1.9 综合部应负责维护检测区域内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对安全防护要求的实施进行监督,必要时应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有权利中止一切违反安全的工作。 4.1.10 全体员工应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本检验检测机构的安全、环境制度与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应立即报告总经理,并有责任实施救助。 4.2 环境保护 4.2.1 所有人员均应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执行保护环境的相关要求。 4.2.2 对检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应按环保要求妥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2.3 检测工作中所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气味的项目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2.4 综合部负责处理检测中产生的废物,并考虑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有害废弃物应交专业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4.3 内务管理 4.3.1 综合部负责建立本公司的内务卫生管理制度。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公司检验检测机构内务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环境条件和内务管理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3.2 各部门负责人应做好本部门所辖范围内的内务卫生管理。 4.3.3 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能进入检测试验现场。 4.3.4 本公司禁止一切与检测无关的物品进入试验区使用、摆放和储存。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3-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 危险品管理 4.4.1 本公司使用的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化学物品及高压气瓶等。 4.4.2 危险品的申购、领用按《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执行。各检验检测部门应对领用的危险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4.4.3 危险品试剂不能放在敞开式实验架上,应置于隔离室或隔离柜内。剧毒品必须保存于保险柜内,两人共管。 4.4.4 高压气瓶应按不同性质气体隔离,于指定地点靠墙直立固定存放,氢气、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瓶不能存放在易燃化学物品附近,与明火和加热设备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要求,切忌日光直射,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4.5“三废”处理 4.5.1“三废”是指检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液和废弃物。 4.5.2 各检验检测部门负责对“三废”的日常处理,不得随意擅自排放和丢弃未经处理的“三废”。 4.5.3“三废”处理应有专用的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处理日期、“三废”名称、处理数量、处理方法、处理人和部门主任签字等。 4.5.4 废液及废弃物处理:凡能回收利用的废液如实验用后的氯仿、四氯化碳、含银的废液等,应尽量回收利用;酸碱类废液应适当集中后用氢氧化钠或硫酸中和至近中性后用水稀释排放;含氰化物的废液应单独处理,在碱性条件下加漂白粉使其分解,再清洗排放;实验用后的四氯汞钾、农药、含砷废液须倒入专用具盖废液桶;接触过剧毒品的手套、滤纸等废弃物应用专用具盖桶收集,集中处理。 4.5.5 废气处理:样品消化、萃取等过程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光度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测汞仪等仪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应抽至室外稀释排放。 4.5.6 本公司无法处理的测试废液和废弃物用具盖专桶收集后,由综合部定期送具有资质的处理单位统一处理。 4.6 仪器设备安全接地、防触电贵重仪器设备及用电负荷大的仪器设备应安全接地或屏蔽接地,应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3-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防盗 人员离开检验检测机构时,及时关闭门窗。重要检验检测机构和保管贵重物品、剧毒品、危险品的库房应有安全防盗措施(如加防盗门窗、保险柜等),并由专人保管。 4.8 意外事故的一般处理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应设置卫生急救箱,配备常用急救器具及急救药瓶,专人负责,有条件负责人需经培训上岗。 4.8.1 当员工在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时,本公司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事故程度立即实施救助措施。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公司领导。 4.8.2 当出现诸如火灾、水灾时,本公司员工应呼救人员帮助救助,同时设法通知公司领导。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施救措施。 4.8.3 当出现仪器设备或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继续蔓延,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分析中心主任,同时做好记录。 4.8.4 当检测中出现停电等影响检测的情况时,检验人员应首先对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实施保护措施,防止仪器设备和物品损坏,同时做好现场记录,并向分析中心主任报告。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 -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PF -33-2020 《事故处理程序》 6、相关记录: XXXX-TR-5.2-03-2020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检查记录》 XXXX-TR-5.2-06-2020 《废液处理申请表》 XXXX-TR-5.2-07-2020 《废液处置登记表》 XXXX-TR-5.2-08-2020 《危废处置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4-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的良状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所有用于检测、数据处理的设备(包含测量软件)、量具、器具(包括固定和固定控制之外)的采购、验收、使用与维护保养、修理、降级与报废以及仪器设备的标识和档案管理。 3、 职责 3.1 总经理批准仪器设备采购、报废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 3.2.1 审核仪器设备采购、报废计划、批准仪器设备的维修、降级计划; 3.2.2 组织仪器仪器设备的验收 3.2.3 批准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的作业指导书; 3.2.4 发现仪器设备存在缺陷时负责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2.5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3 分析中心负责仪器设备采购的相关事宜和日常管理工作。 3.4 分析中心主任: 3.4.1 协助技术责任提出仪器设备的采购需求和使用要求; 3.4.2 参与仪器设备的验收; 3.4.3 制定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3.4.4 组织编写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检查的作业指导书; 3.4.5 提出仪器设备降级与报废的处理意见。 3.5 检验检测人员: 3.5.1 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 3.5.2 按照仪器设备维护、检查的要求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3.5.3 做好仪器设备使用时的各种记录。 3.6 设备管理员应: 3.6.1 负责制定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总体确认要求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4-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3.6.2 负责将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送往具有资质且符合要求的机构进行检定/校准,无法送往的应联系来本公司现场检定/校准; 3.6.3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3.6.4 负责仪器设备标识及日常的管理。 3.6.5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实施情况; 4、工作程序 4.1 仪器设备的配置与采购 4.1.1 技术负责人和分析中心主任应根据检测项目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提出仪器设备的配置和采购要求。配置和采购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a)仪器设备的测量参数范围要求; (b)仪器设备的测量参数准确度要求; (c)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差相适应:(计量仪器的检定误差 : U ≤ (1/3 ∽ 1/10 )T 其中 T ——被检参数允差;) (d)仪器设备的测量稳定性要求; (e)仪器设备的分辨力(或灵敏阈)要求; (f)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与灵敏阈应满足所执行的标准要求: (g)仪器设备的自动化要求; (h)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性要求; (i)仪器设备的价格和维护要求; (j)对供货厂商的售后服务与培训要求; (k)其它要求。 4.1.2分析中心主任应根据技术负责人和分析中心主任提出的要求选择多家供货商进行比较,经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确认后,向供货商索取采购合同,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4.1.3采购仪器设备时应考虑法律和法规对产品的要求。 4.1.4采购的仪器设备应由供货商负责安装调试,调试正常后由技术负责人、分析中心主任和设备管理员一起验收。验收应依据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并留下相应的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否投入使用。 4.1.5如经验收达不到要求的应由分析中心主任与供货商联系办理包换包退。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4-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 仪器设备的使用 4.2.1 如验收达到要求后应由设备管理员及时制定检定/校准计划,检定/校准执行《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4.2.2 如检定/校准达不到要求的应由分析中心主任与供货商联系办理包修、包换、包退。 4.2.3 经检定/校准合格后的仪器设备,分析中心主任应组织编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包括: (a)为保证仪器设备安全、有效使用的操作步骤; (b)使用限制条件(如环境条件等); (c)仪器设备的期间检测方法和记录格式; (d)仪器设备的验证方法(如无法溯源时); (e)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记录; (f)仪器设备的档案要求; (g)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 4.2.4 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应安排操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应执行《员工培训与考核程序》。 4.2.5 经制定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3 仪器设备的档案和标志管理 4.3.1 设备管理员应对本公司的各种仪器设备建立档案。仪器设备的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设备及其软件的类型; (b)制造商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对设备是否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 (d)存放地点; (e)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 (f)所有检定/校准证书,检定/校准的有效期和下次检定 /校准日期; (g)设备申购单、接收 /启用日期、验收准则和验收记录; (h)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 4.3.2 对无法建立档案的量具、器具,设备管理员应负责建立 “ 计量器具帐目”。帐目应包括: (a)量具的名称; (b)编号; (c)目前使用和存放位置; (d)详细的技术指标; (e)检定/校准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检定 /校准的日期。 4.3.3 设备管理员应对所有检测配置的仪器设备、量具实施“绿、黄、红”三色标志管理。绿、黄、红三色标志的使用及定义如下: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4-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a)绿色标志:经检定/校准后达到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量具。 (b)黄色标志:某一功能或某一指标达不到仪器本身要求,但其他功能能满足检测要求,又可以限制使用的。 (c) 红色标志:仪器设备损坏,经检定 /校准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超过检定/校准/验证周期的,怀疑仪器设备有失准问题的,封存备用的。 4.3.3 设备管理编号的识别 XXXX—YQ— □□□□□ 仪器序列号(种类000/数量00) 仪器识别 检验检测机构识别 仪器类型识别说明: YQ —公司仪器设备 XXXX—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4.4 仪器设备故障的处理 4.4.1 当仪器设备经检定 /校准后确认部分指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但仍满足检测要求时,分析中心主任应向技术负责人提出设备降级处理的书面申请。经技术负责人和分析中心主任共同确认后可批准降级限用。降级限用的仪器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张贴黄色标识以示限制使用。 4.4.2 当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 ,操作人员应及时向分析中心主任报告。分析中心主任应及时核查故障原因,并提出修理意见报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对故障设备粘贴红色标识防止误用,如由可能的话应将故障仪器实施隔离存放。 4.4.3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 4.4.1 和 4.4.2 二种情况下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追溯核查。当核查发现由于设备问题已经给检测结果造成了影响时,技术负责人应责成分析中心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保存检测报告和使用检测结果的客户。如检测报告和检测结果确存在问题,技术负责人应责成检测组进行追溯,如涉及到报告的更改,应按本公司管理手册 5.8 要素的规定进行。 4.4.4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由分析中心主任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分析中心主任负责联系厂家安排修理日程和相关事宜。 4.4.5 对于修好的仪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验收,并通过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使用要求后,方可投入检测工作。当确认仪器设备无法修复时,技术负责人应向总经理报告,由总经理批准其报废,设备管理员负责办理报废手续,退出质量体系。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4-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 -PF-05-2020《员工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XXXX -PF-12-2020《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 -PF-16-2020《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XXXX -PF-17-2020《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 -TR-5.4 -01A-2020 《仪器设备(台账)一览表》 XXXX -TR-5.4 -02A-2020 《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 XXXX -TR-5.4 -02B-2020 《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单》 XXXX -TR-5.4 -02C-2020 《购入仪器设备验收登记表》 XXXX -TR-5.4 -05-2020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 XXXX -TR-5.4 -06A-2020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XXXX -TR-5.4 -06B-2020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XXXX -TR-5.4 -06C-2020 《纯水机使用记录表》 XXXX -TR-5.4 -06D-2020 《现场采样仪器使用记录》 XXXX -TR-5.4 -07A-2020 《仪器设备借用登记表》 XXXX -TR-5.4 -07B-2020 《仪器设备借用申请表》 XXXX -TR-5.4 -07C-2020 《仪器设备借用验证记录》 XXXX -TR-5.4 -09B-2020 《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 XXXX -TR-5.4 -09A-2020 《仪器设备停用降级报废申请单》 XXXX -TR-5.5 -01-2020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的总体计划》 XXXX -TR-5.5 -02-2020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XXXX -TR-5.5 -03A-2020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表》 XXXX -TR-5.5 -03B-2020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校准报告收阅确认单》 XXXX -TR-5.5 -04-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表》 XXXX -TR-5.5 -05-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5-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2.2.1 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 2.2.2 入库与保管 2.2.3 验证与使用 2.2.4 标识与档案管理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 3.1.1 审批标准物质的采购计划和降级与报废申请; 3.1.2 组织对标准物质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记录及合格供应名录交资料管理员存档; 3.1.3 发现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1.4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分析中心主任: 3.2.1 制定标准物质的采购计划,填写《检测用易耗品、办公用品请购单》; 3.2.2 提出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使用、降级、报废的详细要求; 3.2.3 组织标准物质的验收。 3.2.4 负责标准物质的使用与管理。 3.3 检验人员: 3.3.1 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进行保管、使用标准物质; 3.3.2 做好标准物质使用时的记录。 3.4 试剂管理员应: 3.4.1 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 3.4.2 建立标准物质管理档案; 3.4.3 督促检查标准物质的贮存环境和标识的管理。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5-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工作程序 4.1 标准物质的采购 4.1.1年初由检测测人员提出标准物质申购需求,试剂管理员编制申购计划,申购计划应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定值范围、成份、用途等。 4.1.2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制定本部门检测所用标准物质的采购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批; 4.1.3主管经理批准后的采购计划由综合部实施采购,并应努力保证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采购时优先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标准物质。质量保证的模式通常有: (a)获得国家标准物质生产许可证; (b)有计量部门出具证书证明其级别和不确定度; (c)出厂期不超过一年;(或保质期内的) (d)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的实物标准。 4.1.4一次采购批量较多时,除需要审查质量保证模式外,还应与供货商签立采购合同。 4.2 标准物质的验收 4.2.1购买到货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管理人员应组织分析中心、现场 (采样 )部进行对购置的标准物质有效证明、品种、数量、有效期进行验收。 4.2.2验收可采用新购与在用标准物质的比对方式,若新购标准物质与在用标准物质的误差在有效范围之内,则新购标准物质可以被批准投入使用。 4.2.3验收合格者登记入库,对不合格的标准物质,采取退货或索赔措施,严禁不合格标准物质入库。验收人员应认真做好验收记录,交资料管理员存档,所有标准物质均应有证书,试剂管理员负责证书的管理工作。 4.2.4进口标准物质应遵循本程序文件第4.2.2条的要求,先定值后使用。 4.3 标准物质的贮存与定值 4.3.1 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试剂管理员在包装容器上粘贴“绿色合格”标识,按照国家等级分类办理入库登记。不合格的标准物质由试剂管理员办理退货。 4.3.2 入库后的标准物质应遵循标准物质说明书中的要求和保存规定进行贮存。标准物质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专用房间或专用橱柜内,避光保存,严防污染或损坏,易变化的标准物质最好存放在冷藏柜内。对有危害的标准物质应实施安全隔离。要求贮存环境条件较高的标准物质,其贮存环境应建立监控手段和设施,必要时应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5-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3 超过检定有效期或保质期的标准物质,试剂管理员应及时从检测现场请理出来并粘贴“红色停用”标识,防止误用。 4.4 标准物质的更新替换 4.4.1 标准物质更新替换时应将二者进行比对,若证明比对误差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则应由质量负责人给予批准更新使用。 4.4.2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将比对结果交试剂管理员存档。 4.5 标准溶液的配置 4.5.1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根据检测要求,按程序文件规定办理标准物质领用手续。 4.5.2 检测人员应按使用要求配置标准溶液。 4.5.3 配置标准溶液所用的玻璃量器一定要经过计量校准且出具带有修正数值的校准证书。 4.5.4 配置好的标准溶液一定要注明配置日期及有效期、配置人员、溶液名称和溶液的技术参数,并放置在避光、通风处保管,对有特殊要求的标准溶液应当存放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 4.5.5 标准溶液的存放期不得超过保质期。对超过保质期限的标准溶液应当进行有效性验证,不符合有效性的应当作废。 4.6 标准物质的管理台帐 试剂管理员应建立本公司在用标准物质的管理台帐。标准物质的管理台帐其内容应包含: (a)标准物质的名称、编号及数量; (b)生产制造商; (c)制造和购买时间; (d)标准物质的等级; (e)标准物质的量值和准确度; (f)标准物质的最低库存量; (g)标准物质的有效期; (h)领用人和领用量登记; (i)标准物质更新替换时的验证和比对记录; (j)其他使用信息。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5-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 自配标准溶液 4.7.1自配标准溶液必须严格按标准方法配置,在配制和标定过程中应有专人复核每个数据,并贴有显著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及浓度、配置日期、有效期、配制和标定人员姓名等。 4.7.2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详见 GB/T 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4.7.3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原始记录应交试剂管理员统一保管。 4.7.4现场检验检测工作中需使用标准物质时,应在标准物质的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损坏。 4.8标准物质的核查 制定作业指导书《标准物质的核查》每年两次对库存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变色、变质、破损和超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按不合格标准物质处理,停止使用、办理报废手续,并在报废的标准物质证书上加盖“废止”章。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06-2020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XXXX-PF -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4-01B-2020 《标准物质(台账)一览表》 XXXX-TR-5.4-03A-2020 《标准物质采购申请单》 XXXX-TR-5.4-04B-2020 《物资采购验收单》 XXXX-TR-5.4-11A-2020 《标准物质管理台帐》 XXXX-TR-5.4-11B-2020 《标准物质领用登记表》 XXXX-TR-5.4-11C-2020 《标准物质作废登记表》 XXXX-TR-5.4-11D-2020 《标准配置登记表》 XXXX-TR-5.5-06-2020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评价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6-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进行有效控制,使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溯源性,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 2.2本公司新购置的、在用的、改装或修理后的、自制的、停用时间超过检定/校准周期所用的仪器设备、量具的量值溯源。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 审核批准仪器设备确认总体要求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溯源计划 3.1.2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负责人: 3.2.1督促设备管理员制定仪器设备确认的总体要求、检定/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 3.2.3协助设备管理员做好检定/校准工作并组织实施仪器设备的验证 3.2.4督促本室人员按检定/校准结果使用; 3.2.5做好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 3.3设备设备管理员应: 3.3.1在室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仪器设备确认的总体要求和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3.3.2联络检定/校准事宜,并组织送检/校; 3.3.3负责仪器设备档案和标识的管理; 3.3.4保证仪器设备溯源结果及时提供给检测人员; 3.3.5汇总本公司年度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督促计划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制定溯源总体要求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6-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1设备管理员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检定/校准情况,制定本公司仪器设备检/校准确认的总体要求,在总体要求中应明确仪器设备检定 /校准、维护保养、使用、确认、期间核查等,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用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检定 /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4.1.2适用时,设备管理员应会同相关人员绘制量值溯源方框图,如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时,技术负责人应采取设备比对、能力验证、实验间比对、两次校准之间的核查等方式,来证明所用仪器设备满足检测要求。 4.2 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4.1 每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编制仪器设备检定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检定计划应进行动态管理,如仪器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新购置、停用、重新启用、报废等),检定计划应进行相应更改,检定计划的更改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2.2 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检定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联系,送检或现场检定的日期提前5天通知有关检测业务部门。检测业务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并协助送检或现场检定。仪器设备管理员在仪器设备检定后及时在《检定计划及实施记录表》中记录,并将检定结果和证书归档。 4.2.3外部计量检定服务机构必须是能出具相应的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机构或授权机构。综合部档案应保存其相应的资质证明。 4.2.4 对于无检定规程、标准、相关技术资料,或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内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可通过自校或检验检测机构间验证比对试验,证明其符合要求。自校仪器设备应由检测业务部门技术人员编写自校规程,部门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4.2.5 仪器设备自校及检测过程中,应首先使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的具有有效证书的标准物质,保证能溯源到国家基准;当无此类标准物质时,应采用能保证质量、行业认同的标准物质,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 4.2.6 仪器设备使用时,必须具有有效的检定(校准、比对)证书(报告)。如发现使用未经检定(校准),或检定(校准)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立即停止检测,并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有效性作出相应评价。对于因特殊情况需使用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必须执行《例外允许偏离程序》,填写《允许偏离申请表》,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待检测活动结束后立即组织检定,同时评价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6-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 不能溯源的仪器 4.2.1不能溯源的量值,分析中心主任应组织编写量值验证/比对的作业指导书。技术负责人组织应对此类作业指导书评审与批准。 4.2.2分析中心主任负责不能溯源的仪器设备量值验证/比对的实施。 4.3 校准结果的确认 4.3.1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对校准后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结果进行确认,以保证校准后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确认是溯源活动的第二阶段工作,该项工作包括对校准证书所载明的有效信息、校准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确认。 4.3.2校准(验证/比对)结果获得确认后,设备管理员粘贴“绿色”校准状态标志,表明校准结果符合承检能力的要求。经校准、验证 /比对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粘贴“红色”校准状态标志,表示停用。经校准、验证 /比对证明性能下降,但仍可以使用的,应粘贴“黄色”校准状态标志,表明限制使用,粘贴“黄色”标志的仪器应当在作业指导书中给出限用警示说明。仪器设备和量具的管理见《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4.4 期间检查 4.4.1为保证测量仪器的校准状态,分析中心主任应根据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特性、使用频度使用环境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在计划中应规定使用的核查标准,核查量值校准状态偏离与否的方法,核查周期,核查人员、核查记录、量值失准等的报告形式。 4.4.2核查应尽可能使用统计技术方法观察核查数据的变化趋势。 4.4.3当检测人员发现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状态的变化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报告分析中心主任和监督员,查找原因,必要时应追溯用该仪器设备检测的数据及检测报告。期间核查的检查效果应进行记录,并报设备管理员存档。 4.5新购置、改装、修理后仪器设备、量具、启用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设备,均应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履行量值的溯源,以充分保证检测量值的准确和有效。 4.6监督 4.6.1 设备管理员、分析中心主任和监督员应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标志,以维护仪器设备使用的有效性。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6-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量值溯源图 国家标准 检测结果 国家标准物质 国家标准物质 省计量院 省计量院 6、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6-2020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XXXX-PF-06-2020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XXXX-PF-15-2020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XXXX-PF-31-2020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XXXX-PF-21-2020 《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7、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5-01-2020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的总体计划》 XXXX-TR-5.5-02-2020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XXXX-TR-5.5-03-2020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表》 XXXX-TR-5.5-04-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表》 XXXX-TR-5.5-05-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XXXX-TR-5.5-06-2020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评价表》 XXXX-TR-5.7-04-2020 《年度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XXXX-TR-5.7-05-2020 《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实施计划》 XXXX-TR-5.7-05-2020 《比对结果分析和评价表》 其他:采样(检测)设备的校准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7-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仪器重点是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差和关键的检验仪器设备(包括计量器具)在其检定或校准的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检验设备处于检定或校准状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外检/外校的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差和关键的仪器设备在其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的管理。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审核和批准期间核查计划,批准期间检查方法; 3.1.2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 3.2.1 根据本公司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差和关键检验仪器设备的情况编制期间核查计划; 3.2.2 按计划组织开展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 3.3 监督员负责期间核查的监督工作; 3.4 设备管理员负责保存期间核查工作的所有记录。 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管理 4.1凡外检/外校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差和关键检验仪器设备在其检定或校验周期内,由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编制期间核查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2检测人员编制“期间核查方法”由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负责审核; 4.3“期间核查方法”经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期间核查资料交设备管理员归档; 4.4期间核查的周期确定:每年作一次期间核查,原则上在二次检定或校准时间的中间进行; 4.5期间核查工作具体实施由负责操作仪器设备的技术人员承担,必要时,可会同仪器设备管理员一起进行; 4.6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进行期间核查时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并按核查记录出具期间核查报告,由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负责审查;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7-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经审查过的期间核查报告和原始记录一起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并交设备管理员归档; 4.8期间核查发现计量性能异常的应立即报修,修复后应重新检定/校准。 4.9如期间核查结果不合格,应立即按《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规定办理停用手续。同时对期间核查前发出的有关检验检测报告进行追溯分析,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委托方,具体按《不符合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5、其它规定 5.1对所有检验仪器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后均应作运行状态的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不得用于检验和出具数据; 5.2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期间核查和状态检查工作由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负责组织。 6、记录表式 实施期间核查的相关人员,应编制期间核查的质量记录表式,报管理组备案进行使用,并作为期间核查方法的附件。 7、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XXXX-PF-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8、相关记录: XXXX-TR-5.5-01-2020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的总体计划》 XXXX-TR-5.5-04-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表》 XXXX-TR-5.5-05-2020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XXXX-MR-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4.8-01B-2020 《不合格项报告及纠正措施实施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8-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正确使用检测方法,对检测方法进行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检测方法的选用及管理。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标准/规范的正确选定、有效性的确认,批准检测细则; 3.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制定方法的评审和验证; 3.3资料管理员负责检测标准/规范的收集、登记和发放; 3.4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负责检测标准/规范有效性的查询和确认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检测细则; 3.5检测人员正确使用检测方法,参与检测细则的编写。 3.6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在用检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4、工作程序 4.1 标准检测方法 4.1.1 本公司申请资质认定检测能力依据以下标准确定: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4.1.2 本公司在申请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检测,无需对本公司的检测方法进行评审。 4.1.3 执行资质认定范围内的委托检测,由综合部授权人员和客户确认检测方法,签字即可生效。 4.2 检测细则的制定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8-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1 当标准/规范中未明确规定检测方法或所规定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或当检测标准方法中有可选择的步骤时 ,或客户提出特殊需求时,为防止检测随意性可能给检测造成危害,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参照执行的检测标准,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检测细则。 4.2.2 检测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适用范围; (b)引用标准规范; (c)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需要时); (d)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变化范围; (e)检测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准确度、分辨力; (f)检测系统框图; (g)检测前后,对被测物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h)对测量用仪器及安装要求; (i)对环境条件的检查及从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的角度出发,规定的允许变化范围; (j)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k)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办法; (l)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m)检测结果判断方法(需要时)。 4.2.3 当采样作为检验检测方法的一部分时,则同时执行《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程序》,加强对样品的管理。 4.2.4 检测细则由检测人员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经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2.5 对于非标准方法,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质量手册》第五章 5.3 检测方法5.3.5 条款进行选择。 4.3 检测标准的收集和保存 4.3.1 资料管理员应积极主动收集检测标准。收集到的检测标准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资料管理员依据《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编号、登记、发放。 4.3.2 在用检测标准,应每个季度由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查新确认一次,以保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4.3.3 如检测标准发生了变更,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对新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8-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旧标准进行对照,列出标准/规范变动之处。当新标准对检测资源(包括设备、环境、人员)配置有较大的变化,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新标准开展宣贯,提出配置要求,必要时应执行《新项目评审程序》,对本公司执行新标准的能力进行评审。 4.3.4 当需配置新的检测设备和环境条件时,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提出申请,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综合部负责实施。设备采购应执行《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环境条件的配置应执行《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4.3.5 当检测方法发生变化时,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应提出对人员培训的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综合部负责实施。人员培训应执行《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4.3.6 当检测标准发生上述变化时,技术负责人应会同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及时做好标准变更工作,并向省局申报,办理变更手续。 4.4 检测方法的应用 4.4.1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必须配备有与检测活动有关的全部检测标准和检测细则,并确保其现行有效和方便使用。 4.4.2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检测标准和检测细则。 4.4.3 检测活动必须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规范和检测细则进行,不准随意变更或增删项目。 4.5 检测中涉及的数据处理规定 4.5.1 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校核 4.5.1.1 检测数据的读取必须准确,记录必须正确、清晰,不能涂改,应具有可追溯性。检测数据必须经过复核人员的仔细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4.5.2 数据的有效位数 4.5.2.1 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0”补齐,使二者有效位数相等,检测数据的保留位数应与标准要求相一致。 4.5.3 数值修约 4.5.3.1 检测方法标准有数字修约规定的按该标准实施; 4.5.3.2 检测方法标准没有数字修约的规定则按 GB8170 -2008 标准的规定执行; 4.5.3.3 临界数据、极限数值的判定应参照 GB8170 -2008 标准的相关要求。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8-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 F -0 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 -04-2020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XXXX-PF -05-2020 《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XXXX-PF -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PF -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XXXX-PF -19-2020 《方法确认程序》 XXXX-PF -20-2020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XXXX-PF -2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3-01-2020 《更新检测标准审批表》 XXXX-TR-5.3-0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申请表》 XXXX-TR-5.3-03-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评审表》 XXXX-TR-5.3-04-2020 《标准规范清单》 XXXX-TR-5.3-05-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XXXX-TR-5.3-06-2020 《方法确认报告(复合)》 XXXX-TR-5.3-07-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XXXX-TR-5.3-08-2020 《标准查新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9-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方法确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方法确认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检验检测活动中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并且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制定和确认的全过程。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职责 3.1.1负责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新标准,对检验检测机构所采用的标准进行更新。在引入新的自制方法或者修改现有步骤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并且确保:新方法、步骤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相应的性能参数是明确的,以便进行方法验证; 3.1.2对开展新方法申请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制定新方法开展计划;根据方法更新和扩展的要求,提出方法验证计划; 3.1.3审查方法验证结果,对方法确认评价进行审核; 3.1.4必要时,对检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以及对评定结果的审核。 3.2 主管经理职责 3.2.1 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能够为检测方法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和有能力的人员; 3.2.2组织实施方法验证; 3.2.3对方法验证评价结果进行批准处理。 3.3 质量负责人职责 3.3.1对方法验证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监督方法验证的实施; 3.3.2定期将方法验证的资料归档管理。 3.4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职责 3.4.1提出开展新方法申请,并且制定新方法开展计划; 3.4.2编写标准方法的作业指导书,并且对员工进行新方法和作业指导书的培训; 3.4.3实施方法验证和确认,确保从事这项工作的检测人员能够胜任,可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验证的结果进行审查。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9-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方法确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3.5 检测人员职责 在建立方法或者验证方法时确认应用于方法性能参数测定的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工作正常并在校准期间,按照记录的要求记录方法验证过程中的原始记录。 4、程序 4.1 方法选择 4.1.1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依据为国内或是地方标准检测方法,如中国国家标准(GB)、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HJ 等标准方法。技术负责人负责检索最新的标准等以保持其有效性,检验检测机构人员随时可以阅览这些标准实验方法。 4.1.2本公司不主动采用企业标准; 4.1.3当检测人员对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或操作等困难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验检测机构编写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必要时应进行培训。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经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签字确认,以保持该文件的有效性。当需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同样应履行批准手续; 4.1.4当实施客户指定的检测标准在认可的能力范围之内时,检测前一般无须再对公司的承检能力与客户的要求进行评审,只需与客户签定检测合同/协议即可; 4.1.5当客户未指定或委托公司确定检测方法时,与客户签定合同的人员应首先推荐公司认可能力范围内的检测方法。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推荐其它检测方法。所推荐的方法应获得客户的认可。 4.2 自建立的检测方法 4.2.1当需要本公司建立检测方法时,应由技术负责人编写实施计划。该计划应当充分考虑以下的要求: (a)对每个研究阶段制定阶段计划,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 (b)适合于每个研究阶段的评审和验证活动; (c)方法建立者职责。 4.2.2建立方法时应确定以下要素: (a)客户明示的和潜在的要求;检测方法的目的;对新方法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适用于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类似的方法研究可提供借鉴的信息;研究新方法所必需的其它要求等。 (b)技术负责人应确保要素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方法要素应当完整、清楚,并避免相互矛盾。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9-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方法确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3方法建立后要保证以下要素: 满足方法建立的有关要求;给出供应品采购和实现检测的适当和足够的信息;给出验收或确认新方法的准则;给出新方法的安全使用措施以及正常使用新方法时所具有的性能与指标;使用新方法有效与否的判定规则;新方法所需记录的数据及其分析与表达方式;新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等。 4.2.4对建立的的方法进行评审应满足:所建方法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4.2.5参加评审的人员应包括与所评审的研究的各阶段的有关人员的代表。技术负责人应将评审的实施形成文件并保存评审结果以及任何必要改进措施的记录。 4.2.6为确保建立的的方法满足要求,应依据计划对所建立的方法安排必要的验证。验证应由质量主管组织有关检测人员进行,并保存有关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改进措施的记录。 4.2.7技术负责人应当将建立方法过程所形成的文件,由其进行确认和批准。 4.2.8当需要对研究的方法进行更改时,应由技术负责人作出安排。如需重新验证、评审和确认时,技术负责人应按照上述程序组织有关人员实施。更改的评审和验证结果以及必要的改进措施应予以记录保存。 4.2.9新建立的方法以及更改后的方法应使所有执行人员均知晓。必要时,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培训和研讨,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 4.2.10在新方法的建立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对其进行定期评审,以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客户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4.3 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4.3.1为防止由于检测的随意性给检测造成危害,分析中心主任应针对检测执行的标准/方法或合同规定的标准/方法制定检测实施细则、步骤和相关职责; 4.3.2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应着重考虑样品对检测活动程序的要求: (a)检测样品的安全性,代表性以及检测中的不可重复测量性; (b)样品各个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c)时间和能源; (d)人力资源的配备; (e)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与限制; (f)仪器设备的调配与限制; (g)发生检测中断等其它影响因素时的处置预案等。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9-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方法确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3 制定后的作业指导书应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核查;由总经理或者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使用。 4.4 开展新方法的申请 4.4.1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部经理根据市场和技术储备的需要,提出申请开展新方法,同时要制定新方法开展计划;技术负责人对申请开展的新方法和开展计划进行审核与批准; 4.4.2新方法必须按照开展计划,经过确认和验证,技术负责人对验证结果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检测/检验检测方法投入使用。 4.5 方法的确认 4.5.1本公司要求对非标准方法、自建立的方法、超出预期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在经过确认并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能满足客户要求的结论后方可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4.5.2确认应包括详细地说明有关要求(被确认的方法应满足某一些具体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其中包括满足客户的要求);确定检测方法的特性;使用该方法能否满足有关要求的核查结果;核查有效性的声明;检测成本与风险的平衡关系等信息; 4.5.3方法的确认应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应记录确认所获得的结果、使用确认的程序和确认对方法是否适合于预期用途的声明。必要时,确认活动应包含样品准备和储存等环节; 4.5.4确认的方法应使用以下五种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 (a)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校准; (b)与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c)与其他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比对; (d)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的评审; (e)根据对方法的原理和实际使用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4.5.5确认应当依据客户要求按照预期用途来进行评价,并将确认方法的过程所得到的测量值范围和准确度与客户预期的要求进行比较。这些测得值应尽量包括以下诸值: (a)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b)方法的检出限、选择性和线性范围; (c)方法的准确度,加标回收率试验; (d)方法的重复性和复现性;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19-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方法确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e)抵抗外来影响的适应性; (f)抵抗来自样品的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 4.5.6 当需要对非标准方法或自研究的方法做出某些改动时,应将改动形成文件,适当时需要做重新的确认。任何新的变动和新的确认均应经审核和授权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4.6 检测标准/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4.6.1当客户提出增加、减少或改变已确定的检测标准或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与客户签定补充协议,对变动部分进行书面约定,或由客户单方面提出书面请求; 4.6.2技术负责人应对客户要求变更的检测标准/方法安排必要的评审,以发现本公司可能存在的能力不足和潜在风险。必要时,技术负责人应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对变更或偏离的方法安排重新确认,以确定变更或偏离是否可行; 4.6.3当检测中确定需要偏离已确定的标准/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以书面方式向客户反映偏离的原由,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征得客户的书面认可; 4.6.4对标准/方法的任何改变或偏离,技术负责人均应制定成文件并通知的到执行该标准或方法的所有人员。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2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XXXX-PF-18-2020 《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3-0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申请表》 XXXX-TR-5.3-03-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评审表》 XXXX-TR-5.3-05-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XXXX-TR-5.3-06-2020 《方法确认报告(复合)》 XXXX-TR-5.3-07-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1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目的 为合理表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给出合理统一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和步骤,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来源的管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职责 3.1质量监督员组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质量负责人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确认; 3.3检验检测人员提供采样、测量过程中有关不确定度信息,并实施本程序; 3.4仪器设备管理员提供测量仪器特性的不确定度信息。 4、程序 4.1检验检测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有以下主要来源,具体由检验检测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1)采样代表性不够; (2)样品均匀性; (3)测量过程中环境条件不完善; (4)测量仪器分辨率、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5)分析测试方法和检验检测过程的偏差(主要指反应效率、分析空白、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度分量); (6)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7)试剂纯度; (8)数据处理和修约; (9)操作人员素质因素。 4.2测量不确定度由质量监督员组织评定计算。 4.3测量不确定度分类 测量不确定度分类见图 1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2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类标准不确定度UA(ui) UA(ui) Ure1(k=2) Ure2(k=3) Ure195 Ure199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UCre1 B 类相对不确定度 UBre1 A 类相对不确定度 UAre1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相对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类标准不确定度UB(ui) 扩展不确定度 U(k=2) U(k=3) U95 U99 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 图1 测量不确定度分类 4.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4.4.1建模:建立测量结果的数学模型,明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来源,被测量Y 常取决于其它量 Xi;i=1,2,…,N,即 Y=f(X1,X2,…,XN)。 X1,X2……XN 的最佳值 x1,x2……xN 可得到 Y 的最佳值 y,则 y =f(x1,x2……xN)。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3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Y 的标准不确定度 uc(Y)取决于 Xi 的标准不确定度: uc(Y) = ψ ( u ( X1 ),u( X2 ),…,u( XN ) ) 4.4.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以评定模型为基础,分析有哪些不确定度分量、各个不确定度分量构成和不确定度分量的性质(A 类或 B 类)。应层次分明、归类正确。 4.4.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A 类不确定度评定 用对观察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 A类评定。A 类不确定度评定采用贝塞尔法,最佳值平均值 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2)B 类确定度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度度,称为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获得 B 类标准不确定度信息来源有: a.倍数 如 xj 取自仪器使用说明书、校准证书、手册和其它来源,且给出的不确定度 U(xj)为标准偏差的 kj 倍,则标准不确定度 u ( xj) = U(xj)/kj。 b.正态分布 如给出不确定度 U ( xj)对应的置信水平 p 为 0.95,0.99,0.997 时 k=1.96,2.58,3,即可得标准不确定度: u ( xj) = U(xj)/kj。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4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c. 均匀分布 当 Xi 在[xj-a,xj +a]区间内,各处出现的机会相等,而在区间外不出现,则 xj 服从均匀分布。xj 的标准不确定度 u(x j ) =a/√3 当B 类评定分量无任何信息,仅知它在某一区间内变化时,经常采用均匀分布。 4.4.4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引入标准不确度分量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完全相关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 y) = åui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无相关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 y) = åui 2 4.4.5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乘以包含因子 k,扩展不确定度为 U = kuc (1)一般情况下,k=2~3 (2)测定次数较少时,由置信概率查 t 分布表得出 k 值,包含因子 k = ta (v) ta (v) ——置信系数a ——显著水平 v ——自由度 自由度 v = n -1(n 测定次数) 4.5 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技术文献、参考资料或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评定已给出的不确定度值,经质量监督员确认后,可予以采用。 4.6 测量结果报告 4.6.1 若仅有不确定度时,用下列形式: U=*** 自由度n= *** 置信水平 P = *** 4.6.2 若有测量结果时,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 U = *** v = *** P = *** (1) x = *** - (2) x±U v = *** P = ***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5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 不确定度报告 4.7.1要给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多到可以复现。 4.7.2可以用绝对形式也可用相对形式。 4.7.3通常情况下用扩展不确定度。 4.7.4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最多只能取两位,计算中间过程可多取一位。 4.7.5不确定度是有单位的,与最佳值的单位一致。 4.7.6报告测量结果时,其中最佳值的最末位数数量级与不确定度末位数的数量级相等。 4.7.7 遇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提供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 (1)客户有要求时; (2)不确定度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 (3)不确定度对满足某标准、规范极限有影响时。 4.8 检测检验检测机构不确定度估算方法的简化 4.8.1 对检测检验检测机构,有些检测 A 类评定分量占主导地位,B 类评定分类可以忽略不计。 4.8.2 进行不确定度估算时: (1)可以不给自由度; (2)合成时,可以不考虑相关性; (3)k 可以统一取 2。 4.8.3 对于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在检验检测机构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测量结果报告要求的情况下,即可认为符合要求。 4.8.9 图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见附件)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24-2020 《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 XXXX-PF-26-2020 《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XXXX-PF-29-2020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0-2020 第6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附件: 建立数学模型 确定被测量 Y 与输入量 X1,X…XN 关系 求最佳值 由 Xi 最佳值 xi 得 Y 最佳值 y 列不确定度式 分析由测量所有可能不确定度来源按不确定度传播律列不确定度式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B类评定 A类评定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是否完成 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算扩展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报告 图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1-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1、目的 为了避免本公司质量活动偏离质量体系或偏离规定的检验过程,使可能发生的偏离程度减至最低,对偏离事件的例外许可作出规定,确保质量体系运行和检验工作开展的持续有效性。 在不影响检测质量,不危害公正性和委托方利益的限度内,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改进过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允许在例外情况下偏离规定的政策、程序、标准和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偏离事件的识别及偏离事件例外许可的申请、审核和批准。 3、职责 3.1有关部门提出例外许可申请, 并陈述充分理由。 3.2检验检测机构主任负责例外许可的审核, 综合部负责复审。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偏离事件的审批;涉及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时应报总经理批准。 3.4综合部组织实施,并对活动进行记录、归档。 3.5分析中心具体实施。 3.6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有效性。 4、偏离事件例外许可情况 4.1在特定情况下,检测工作可能出现不能完全按现行的检验标准、规程执行或不能执行现行的检验标准(规范)时,可按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处理。例如: 4.1.1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委托公司开展质量检督检测,操作步骤或判定规则与现行标准不一致时。 4.1.2需要由客户(或客户委托的人员)参加检验; 4.1.3需要使用客户提供的设备或其他单位的检验设备; 4.1.4需要使用客户的试验物资或向其他单位借用试验物资; 4.1.5客户要求或检验使用的检验方法与现行标准、规范有所偏离; 4.1.6现场检验的环境与标准、规范所要求有所偏离; 4.1.7检验对象不完全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1.8无标准新项目的检测时。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1-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例外许可的申请、审批和批准 当上述偏离事件出现时,由分析中心主任提出,填写偏离事件例外许可申请表,说明偏离的内容、原因和控制要求及控制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必要时征得客户的同意后由技术负责人审批(涉及到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时应报总经理批准)。 6、例外许可的控制要求 6.1不允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允许降低检测结果的质量;不允许损害委托方利益; 6.2确保本公司能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任何例外许可均不得违反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3有利于提高本公司检测能力和工作质量,可以在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尚未修改的情况下,允许偏离原有的质量方针、程序、规定,采用新的作业技术或措施; 6.4偏离标准、规范应是有限的,并均在本公司资质认定范围内,偏离应可追溯并处于受控状态; 6.5使用客户或借用其他单位的设备,其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按照《仪器设备的控制和管理程序》4.4.4 和 4.4.5 的要求实施控制; 6.6当检验方法与标准、规范有所偏离时,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应在该偏离已形成书面文件,经技术判断、授权和委托方同意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分析中心主任应编写检验细则,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7、允许偏离的确认和实施 7.1检测人员在检测活动中出现特殊情况, 需偏离已确认的方法时,必须填写《检测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申请表》,检测人员应在表中填写产生偏离的情况、原因并陈述偏离理由。 7.2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对检测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进行审核。 7.3综合部负责复审,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偏离的方法进行技术判断(即经过技术分析、论证、验证、评审和确认等)。 7.4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检测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 7.5若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来不及执行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程序时,需征得技术负责人或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实施,事后补办偏离的允许手续。 7.6需要对检测规范方法发生偏离时,由部门提交偏离申请;综合部应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并形成书面协议后,方可使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1-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偏离事件例外许可审批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7.7例外许可的检测应如实做好记录,有关偏离的程度和细节应在原始记录中注明,必要时还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7.8分析中心主任应将例外许可的申请、审核和批准记录,综合部资料管理员负责《检测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申请表》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检测报告一并归档。 8、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18-2020 《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XXXX-PF-19-2020 《方法确认程序》 9、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3-09-2020 《检测方法偏离的例外许可申请表》 XXXX-TR-5.3-06-2020 《方法确认报告(复合)》 XXXX-TR-5.3-07-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2-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1、目的 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检测服务能力,通过对公司开展新增检测项目进行评审验收,使其满足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保证新增检测项目有足够的资源,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和有效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了以下领域里的工作: 2.1 按照客户要求和本公司的规划按照新标准开展检测新项目。 3、 职责 3.1 总经理批准正式开展新项目的检测,负责开展新增检测项目所需人力和仪器设备等资源的配置。 3.2 技术负责人 3.2.1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条件的可能,提出开展新增检测项目的发展规划,经总经理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3.2.2 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开展新项目实施前的评审活动; 3.2.3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3 质量负责人主持相关要素和部门的审核。 3.4 综合部和各部分负责各自范围内工作并相互配合。 3.5 分析中心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新工作评审的有关工作,并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3.6 综合部负责实施人员培训计划的实施 ,并组织考核。 3.7 资料管理员 3.7 1 对新项目准备中形成的文件进行编号控制; 3.7.2 归档保存评审的记录。 4、工作程序 4.1 计划的编制 4.1.1 技术负责人制定新增检测项目的发展规划 4.1.2 各部门根据规划制定新工作评审及实施计划。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2-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3 编制后的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总经理批准,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4.2 评审程序 4.2.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调研论证,并提交可行性调研论证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a.新增检测项目的名称; b.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c.新增检测项目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d.检测所需要的技术标准规范; e.公司现有条件和资源状况; f.对策与预算等。 4.2.2 由总经理主持,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对新增检测项目的调研论证报告进行评审,对新增检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评审结果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3 实施的分工 4.3.1 技术负责人 (a)组织制定和审核相关文件; (b)落实新项目检测的资源准备; (c)批准技术文件; (d)进行准备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e)准备提交评审的所有文件; (f)受权主持新工作评审。 4.3.2 质量负责人 (a)调整、补充、完善质量体系的文件; (b)组织对与新工作相关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 4.3.3 分析中心根据质量策划编制开展检测新项目的实施计划和人员培训计划,协助完成计划的实施. 4.3.4 综合部主任 (a)负责组织人员培训计划的实施 ,并组织人员培训有效性的考核。 (b)负责组织实施仪器设备和消耗材料的采购计划; 4.3.5 分析中心主任 (a) 提出实施新工作的方案,包括目的、范围和所需的资源;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2-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b)编制所需仪器设备和消耗品控制目录并提出采购申请; (c)提出人员的培训计划; (d)制定环境设施的控制标准(当有要求时); (e)组织起草必要的作业文件和记录格式; (f)设计检验报告; (g)选定分包检验检测机构(如果需要); 4.3.6 资料管理员 (a)建立仪器设备的补充档案; (b)负责新旧文件的替换。 4.3.7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 /校准。 4.3.8 检测人员 (a)参加培训; (b)参加检验检测机构间/人员间的人员的比对; (c)熟悉检测指导文件,掌握检测的方法; (d)正确、清晰地出具检验结果。 4.3.9 监督员 (a)熟悉、了解、掌握新项目检测的全过程。 (b)对新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4.4 开展熟练检测 4.4.1 技术负责人应选定检测样品或对象,与分析中心主任和承检人员一同开展新项目的检测活动。对检测准备、执行标准或方法的理解、样品制备、仪器设备的操作、环境控制、检测记录的内容、计算评价检测结果、出具检验报告等检测过程和环节进行考核。 4.4.2 技术负责人应对不同人员的检测熟练性安排比对检测,针对不同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异,组织制定新的培训方案并加以实施。 4.4.3 对有可能的检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设法在相同检测类型的检验检测机构之间开展比对检测活动。 4.4.4 技术负责人应指导和要求检测人员全部熟练、准确地掌握新项目的检测过程。 4.5 熟练检测的评审 4.5.1 技术负责人应将新项目检测准备的全部结果向总经理进行汇报。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2-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5.2总经理应(或授权负责人)按照《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组织对新项目检测准备结果进行评审。 4.5.3 评审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检测目的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符合性; (b)检测标准/方法和作业文件,是否齐全、规范、符合公司《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的规定; (c)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 /校准结果,是否满足检测工作要求、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和《量值溯源管理程序》的规定; (d)检测消耗品的来源及其质量,是否符合《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的规定; (e)检测环境和设施与后勤保障,是否符合《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的规定; (f)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是否符《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的规定; (g)熟练检测和比对的结果; (h)相关活动的内审结果; (i)其他相关活动的结果和要求。 4.6批准和申请资质认定 4.6.1 总经理在确认检测准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和目的后,应亲自批准新增检测项目。 4.6.2 新增检测项目评审验收通过后,总经理亲自或授权技术负责人向江苏省质量技术检督局申请新增的检测项目的资质认定的申请。 4.6.3 当资质认定项目批准后,总经理可宣布正式对社会开展新项目的检测。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 -05-2020 《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XXXX-PF -06-2020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XXXX-PF -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PF -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XXXX-PF -15-2020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XXXX-PF -18-2020《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XXXX-PF -19-2020《方法确认程序》 XXXX-PF -27-2020《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 -35-2020《管理评审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2-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新开展检测项目的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3-02-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申请表》 XXXX-TR-5.3-03-2020 《新开展检测项目评审表》 XXXX-TR-5.3-05-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XXXX-TR-5.3-06-2020 《方法确认报告(复合)》 XXXX-TR-5.3-07-2020 《非标检测方法评审确认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3-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1、目的 选择合格分包方,对分包项目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向客户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测报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包检测项目的控制。 3、职责 3.1业务部门会同检测部门负责提出分包需求和分包可行性方案、分包协议起草,并使用分包检验检测机构;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分包需求批准,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分包方能力评审; 3.3业务部负责分包协议的签订和分包使用登记; 3.4行政综合部室负责分包档案管理。 4、程序 4.1下列情况下可将部分检测项目分包: 4.1.1检测项目所需仪器设备昂贵、且使用频次较低; 4.1.2特殊的检测项目; 4.1.3暂时的未预料原因(如工作量突然增加、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检测需要更多专业技术配合、暂时不具备能力等)。 4.2 应选择遵守 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认可准则》标准、并具有相应检测能力(通过计量认证的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分包。 4.3分包批准程序 4.3.1业务部门或各检测部门根据检测工作需要提出书面分包申请,包括分包项目、分包理由、分包检验检测机构选择、分包可行性等内容;向相关分包方索取有关证明材料,起草分包协议。 4.3.2质量负责人组织内审员和相关检测人员对分包方的能力进行评审,并填写《分包方能力评审表》,如结果符合要求,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与分包方签订分包协议。 4.3.3分包协议内容包括: (1)分包项目名称和执行的检测依据; (2)分包项目检测费用; (3)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 (4)违约责任; (5)分包有效期限。 4.4分包的终止和变更 4.4.1分包协议履行过程中,应对分包方进行定期评审,若发现分包方的能力发生变化,不能满足本公司要求时,应立即终止分包协议。 4.4.2分包协议的终止由相关检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材料,交质量负责人审核,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实施。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3-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3应在原分包协议终止后,再进行分包方的变更。分包方变更程序见本程序 4.3 条款。 4.5分包项目应在检测工作实施前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 4.6检测报告中分包方的检测结果必须以“××项目由×××检验检测机构分包”字样明确标识。分包方提供的检测报告连同本站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副本一起存档。 4.7办公室负责保存有关分包的所有记录(如能力评审记录、分包协议、分包方能力证明材料等)。 5 、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4-01-2020 《分包服务商名录》 XXXX-MR-4.4-02-2020 《分包方能力评审表》 XXXX-MR-4.4-03-2020 《分包征求意见表》 XXXX-MR-4.4-04-2020 《分包申请表》 XXXX-MR-4.4-05-2020《分包协议书》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4-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采样及样品的交接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采样及样品的交接 1、 目的 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确保采取样品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以及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制,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分析、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3、定义 样品:由委托方提供或由本公司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实施采样所得的样品。 4、职责 4.1 样品管理员 4.1.1负责委托方送检样品的确认、接收、登记及编号。 4.1.2负责接收现场部采集的样品的接收和保存。 4.1.3负责将委托方送检样品交与分析中心测试分析。 4.1.4负责样品的留存和有效期的管理。 4.2 业务部 4.2.1负责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定采样方案并下达采样任务给现场部。 4.2.2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业务部主任应与客户协商,确定采样方案。 4.2.3负责客户送样检测委托书签订,协助样品管理员做好样品的确认、接收、登记及编号。 4.3 现场(采样)部 4.3.1负责协助业务部门制定采样方案,接受业务部下达的采样任务。 4.3.2采样(检测)人员按标准/规范规定实施采样或检测,样品应及时编号并填写采样记录表,执行采样纪律。 4.3.3当接到临时性检测任务时于业务部领取任务单号。 4.3.4负责样品的运输,和交接。 4.4分析中心 4.4.1负责样品的测试和分析。 4.4.2负责分析期间的样品的保存。 4.4.3负责已检并超过留样期限的样品处理 4.5质量监督员负责采样及现场检测的质量监督;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4-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采样及样品的交接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工作程序内容 5.1采样方案的制定 5.1.1本公司采样活动采取计量采样和计数采样两种方案。当计量采样和计数采样两种方案不适合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采样方案,必要时应纳入合同评审活动,对其所制定的采样方案进行评审; 5.1.2例行检验检测采样点位必须进行优化,并经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对优化后的最佳测点数、站位、覆盖范围进行定期复验,当发现环境条件和周边污染状况有较大变化时,应作适当调整并报批。 5.1.3完全按照标准采样方法、采样规范的简单的检验检测任务,不必编制采样方案。 5.1.4其他检验检测任务的布点、采样应根据检验检测目的,确定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频次、间隔时段和采样方法,使样品在数量上、时空分布上能正确反映被测物质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保证所采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订检验检测方案,方案应包含有布点、采样内容,检验检测方案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必要时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1.5现场(采样)部主任应根据下达的检测任务选择适宜的采样方案,任务执行需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向业务部提出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按新方案实施; 5.2 采样方案的批准 5.2.1 技术负责人对业务部现场部确定的采样方案进行审查、确认和批准,采样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实施采样。 5.3 采样的实施 5.3.1例行检验检测、验收检验检测采样点位必须进行优化,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对优化后的最佳测点数、站位、覆盖范围进行定期复验,当发现环境条件和周边污染状况有较大变化时,应作适当调整并报批。 5.3.2完全按照标准采样方法、采样规范的简单的检测任务,不必编制采样方案。 5.3.3其他检测任务的布点、采样应根据检测目的,确定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频次、间隔时段和采样方法,使样品在数量上、时空分布上能正确反映被测物质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保证所采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订检测方案,方案应包含有布点、采样内容,检测方案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必要时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3.4采样工作主要由现场采样部承担,每个点位应由两人协同采样,至少有 1 人参加过同类采样工作。 5.3.5采样人员应提前做好采样设备、器具、物资等准备工作,如大气和废气采样设备的流量校准、采样管的清洗与干燥,噪声测量仪的声级校准,水和废水采样器具和盛样容器的清洗、固定剂的配制等。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4-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采样及样品的交接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3.6按标准、规范和检测方案要求实施采样。需加固定剂保存的水质样品,由采样人员在现场加入。采样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不准吸烟。每个样品采完后及时在包装容器上贴好标签、作好标识,并在采样记录表上做好详细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方法、环境条件、采样点位说明及相关图示、采样人签名等)。 5.3.7防止采样过程中样品被污染,环境检测采样时尽可能采集现场空白样,现场空白和检验检测机构空白两种试验结果之间应无明显不合理差异。 5.3.8采集好的样品应尽快送检验检测机构。样品运输前,由采样人员清点样品数量,避免漏采。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样品污染、变质,防止盛样容器破损。 5.3.9样品交接过程中如发现缺样、样品渗漏、污染、破损等情况,按《样品管理程序》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3.10水质采样中,清、污采样器具不得混淆。在水质采样准备间内环境水质采样瓶与污染源废水采样瓶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5.3.11质量监督员经常对本部门的采样工作实施监督。 5.3.12检测人员应熟悉和了解本专业范围内样品的采集程序和方法。对每位新参加采样人员应进行采样前的培训。 5.4 采样纪律 5.4.1 采样人员必须向被采单位出示工作证和采样通知书,按照采样要求实施采样; 5.4.2 采样人员必须秉公办事,执行采样期间,不得参与和采样工作无关的活动; 5.4.3 采样人员应详细填写采样记录表 5.4.4 采样必须两人以上。 5.5 样品移交 5.5.1检测人员根据采样方案实施采样后,应将样品移交给行政综合部; 5.5.2行政综合部样品管理员将样品登记后发放给分析中心。 6 、样品标识 6.1样品编制规范,标识卡规范: 6.1.1样品编码编制规范: 6.2样品状态标识: 6.2.1样品测试状态标识分为“待检”、“已检”和“留样” 3 种。样品初始测试状态“待检”由样品管理员标识;留样样品标识中应含有保留期限的信息。 □—□□□□—□—□ 流水码:“点位”-“频次”(1-1) 年号月份:月/日 类别:S-水、Q-气、T-土、S-噪声、W-污泥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4-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采样及样品的交接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7、采样/样品标签示例: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样品编号 委托编号 检测状态 □待检 □已检 8、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25-2020 《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 9、相关记录表单: XXXX-SR-5.6-2020 采样记录相关表单(略 详见记录目录) XXXX-MR-5.6-01-2020 《现场采样(检测)任务单》 XXXX-MR-5.6-02A-2020 《样品交接登记表》 XXXX-MR-5.6-02B-2020 《样品接收登记表》 XXXX-MR-5.6-03-2020 《样品保存、流转、处置记录》 XXXX-MR-5.6-04-2020 《采样计划表》 XXXX-MR-5.6-2020 采样任务管理相关(略详见记录目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5-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样品的保存和处置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样品的保存和处置 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样品的采集、接收、流转、处置、存放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中样品的采集、接收、处置、识别等项管理。 3、职责 3.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收发、标识、符合性检查、贮存、移交等项管理; 3.2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样品采集、有效性确认以及检验检测过程中样品的贮存、处置、流转、标识转移等项工作,并对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样品管理状态的监督。 4、程序 4.1样品的采集 详见《采样及样品的交接程序》。 4.2样品的接收 4.2.1检测样品由样品管理员统一接收,任何人不得直接对外承接检测样品。 4.2.2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包括: (1)样品包装、标志及外观是否完好; (2)对照检验检测委托协议、采样单等检查样品的名称、采样地点、样品数量、形态性状等内容是否一致; (3)样品是否损坏、污染或已过有效期。 若检查样品有异常,或对检验检测方法规定的条件有所偏离时,样品管理员应在《自采样品登记表》或《客户自送样品登记表》中如实记录。当对样品是否适合检验检测有疑问时,应及时向委托方或采样人员询问,要求进一步说明,并由委托方或质量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样品管理员应记录有关说明及处理意见。 4.2.3样品符合性检查后,样品管理员应作好样品登记,确定样品唯一性编号,并 将样品标识固定在样品容器上。 4.3样品的标识 4.3.1样品类别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环境)空(气)、废气、生(物)等。 (1)烟尘、油烟样品序号可用滤筒编号代替。 (2)样品测试状态标识分为“待检”( )、“已检”( )和“留样”( )3 种。样品初始测试状态“待检”( )由样品管理员标识; (3)留样样品标识中应含有保留期限的信息。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5-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样品的保存和处置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2样品标识应明示在样品容器较醒目且不影响正常检验检测的位置。 4.3.3在检验检测过程中由检验检测人员及时做好分样、移样的样品标识转移,并根据样品测试状态在样品测试状态框中作相应的标记。 4.4样品有效性确认 4.4.1样品管理员进行样品符合性检查、标识和登记后,应尽快通知检验检测人员领样。 4.4.2检验检测人员领取样品后,应对样品的状态进行记录并确认,包括是否异常或是否与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正常状态有所偏离。 4.4.3如果对样品是否适用于测试有任何疑问,或者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或者对所要求的检验检测规定得不够详细时,检验检测人员应通过项目负责人或合同管理员在检验检测工作开始之前询问委托方,并要求进一步予以说明,相关过程应作好记录。 4.4.4检验检测人员在完成样品有效性确认后方能开始测试工作。 4.5样品的流转 4.5.1样品流转过程中,除样品唯一性编号需转移和样品测试状态需标识外,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更改样品唯一性编号。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应使用样品唯一性编号。 4.5.2样品在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应加以保护,避免变质、污染或受到非检验检测性损伤。 4.6样品的贮存 4.6.1水质样品变化快、时效性强,所有样品均留样保存意义不大。但对于测试结果异常或超标样品、应急检验检测和仲裁检验检测样品,应尽可能按样品保存条件要求保留到检验检测报告发出后 15 天。 4.6.2样品贮存间应置冷藏柜及样品存放柜,用于进本公司后测试前样品及留样样品的存放,两者需分区放置,以免混淆。 4.6.3样品管理员负责保持样品贮存间清洁、干燥、通风、无腐蚀的环境,并对贮存环境条件加以保持和监控。 4.6.4样品贮存间应有防火、防盗和保密措施,以保证样品安全。 4.6.5 样品保存期满后由样品管理员提出处理意见,经原项目负责人批准,安排专人处理,注意处理过程中不得污染环境。 4.7分包、流动场所、现场检验检测样品的管理 4.7.1对提供给分包检验检测机构的样品,在交付前应检查样品的完好性,对重要样品做好分样留样工作,交付分包检验检测机构的样品应有分包方的接收凭证。 4.7.2对流动场所、现场检验检测样品,检验检测人员应确保样品的真实属性,做好样品确认、标识及管理工作。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5-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样品的保存和处置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XXXX-PF-24-2020 《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 XXXX-PF-26-2020 《现场检验检测管理程序》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6、 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5.6-02A-2020 《样品交接登记表》 XXXX-MR-5.6-02B-2020 《样品接收登记表 XXXX-MR-5.6-03-2020 《样品保存、流转、处置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6-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1、目的 对现场检测的环境、样品、设备、人员等实施有效控制,以保证所有离开本公司场所的现场检测工作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要求或必须到现场进行的检测工作。 3、职责 3.1主管经理会同业务人员负责来自省环境保护局等指令性现场检测业务接洽和协调; 3.2业务员、合同管理员负责一般现场检测业务受理; 3.3授权签字人批准现场检测工作方案; 3.4现场(采样)部负责现场检测的实施和控制。 4、程序 4.1现场检测包括以下形式: 4.1.1自带仪器设备到现场、由本公司检测人员实施的检测; 4.1.2利用外单位仪器设备、由本公司检测人员到现场实施的检测。 4.2合同管理员受理现场检测业务,综合部下达检测任务。必要时,现场(采样)部应编制现场检测工作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授权签字人批准后实施。 4.3现场检测应由两名以上持证人员进行。 4.4现场检测开始前应对现场环境条件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记录,确保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4.5应检查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4.5.1对自带的仪器设备在运输途中切实做好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必要时应进行期间核查。 4.5.2使用外单位的仪器设备应确认其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并具有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验证证书。使用者应在原始记录中附该仪器设备的有效证书复印件。无法提供有效证书复印件时,应记录证书的编号、检定/校准/验证单位及最近检定/校准/验证日期。 4.5.3长期借用外单位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应由仪器管理员负责与借方签订仪器设备(租)借用协议,并纳入本公司管理体系的管理,仪器设备的有效证书复印件由本公司存档保管,在原始记录中不必附证书的复印件或相关信息。 4.6现场检测必须按标准、规范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并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检测过程中若发生异常现象,可按《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处理。 4.7检测人员应参加现场检测的全过程,不得擅离职守,应在记录检测结果后再撤离检测现场。 4.8检测结束后,由检测人员对需保存的样品安全、完整送交样品管理员妥善保存,直至样品留存期满。 4.9现场检测结束后,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编制、审批和发放检测报告。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6-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32-2020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XXXX-PF-25-2020 《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 XXXX-PF-29-2020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5.4-06D-2020 《现场采样仪器使用记录》 XXXX-TR-5.4-07B-2020 《仪器设备借用申请表》 XXXX-TR-5.4-07A-2020 《仪器设备借用登记表》 XXXX-TR-5.4-07C-2020 《仪器设备借用验证记录》 XXXX-MR-5.6-01-2020 《现场采样(检测)任务单》 XXXX-SR-5.6-2020 采样记录相关表单(略详见记录目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7-2020 第1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各类检测工作,使检测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公正、可靠,持续满足客户的要求,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开展的各类检测活动(环境质量检测、监督检测、验收检验检测和各类委托检测等)。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保证所使用的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现行有效。 3.2技术、质量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和检督实施。 3.3 检验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按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工作。 3.4质量部和质量检督员对检测全过程进行有效检督。 4、工作程序 4.1检测业务受理 4.1.1主管经理负责来自省环境保护局等指令性检测业务的接洽和协调;业务员、合同管理员负责一般检测业务受理; 4.1.3外委检测样品由样品管理员按《样品管理程序》统一接收。 4.2合同评审 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进行。 4.3检测任务下达 指令性检测任务由主管经理下达至各检测部门,一般检测业务由业务受理部门 主任分流并下达给本部门检测人员,检测人员根据检测委托协议或合同开展检测工作。 4.4采样及样品的标识 采样参照《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样品标识由样品管理员按《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进行样品标识。 4.5检测前准备 4.5.1分析中心应在样品检测前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按《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组织方法确认并征得委托方同意后执行,检测结束后,所有非标方法的来源、方法确认记录及方法等资料应连同检测报告副本和检测原始记录一并存档。 4.5.2分析人员到样品管理员处领取待检样品。 4.5.3对需采样的检测务,由业务部、现场采样部组织相关人员按《采样及样品交接 程序》进行采样。 4.6检测过程 4.6.1分析人员按《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进行样品有效性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4.6.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完好,其校准状态标识是否有效,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7-2020 第2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6.3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检测项目对环境条件有控制要求,应做好环境监控记录。 4.6.4分析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国家标准、规范或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 4.6.5分析人员应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如实记录检测原始数据或现象。检测数据须由校对人员进行校对,校对人员应具备相应项目的上岗资格。 4.6.6检测过程中发生下述情况属异常情况: (1)样品丢失或损坏; (2)仪器设备意外损坏、过载或误操作; (3)突然发生停电、停水等情况; (4)检测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5)检测结果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等。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处理,及时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发生的异常情况,并报告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当检测无效时,应报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决定处理方法。对于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样品损坏等情况应按《事故处理程序》处理。 4.6.7现场检测按《现场检测管理程序》进行。 4.6.8分包项目按《分包管理程序》进行。 4.7检测报告编制、审核与批准 4.7.1本公司授权的检测测报告编写人员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检测报告,业务部主任校核,综合部相关经授权人员审核,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 4.7.2检测测报告的管理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进行。 4.8报告的发送及保存 4.8.1经批准的报告由综合部负责加盖印章后发放,委托方凭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和委托协议、合同副本),领取检测报告。需寄发的报告由项目负责人挂号寄发,并保存寄发记录和凭证。 4.8.2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副本由综合部存档。 4.9检测后样品处理 检测后需留样保存的样品退回样品管理间,由样品管理员根据《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处理。 4.10检测文件 4.10.1为避免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可能会给检测工作带来质量风险,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检测机构有关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应符合本公司质量手册《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的规定。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7-2020 第3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作业指导书包括: a.检测实施细则; b.样品制备、管理指导书; c.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d.规章制度汇编。 (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明确检测细节,无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除外。) 4.10.2 为保证所有与检测有关的文件现行有效并方便使用,本公司规定: a.由资料管理员负责与标准情报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系并定期沟通,以便及时获得最新标准、规范版本; b.所有工作人员有责任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有关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综合综合部; c.资料管理员及时汇编最新标准、规范,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加盖“受控”章下发实施,并收回原有文件,及时更新; d.检验检测机构保管检测工作所需技术文件副本,以方便使用; e.资料管理员保存所有技术文件正本,并编目造册; f.质量部和公司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各部门所使用的技术文件的受控状态,确保其现行有效。 4.11检测工作流程 本公司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检测工作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检测工作程序,根据检测目的的不同,检测工作流程可做适当调整。本公司的检测工作流程图-见附件所示。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7-2020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XXXX-PF-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XXXX-PF-12-2020 《设施和环境条件、内务控制程序》 XXXX-PF-13-2020 《安全作业、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XXXX-PF-18-2020 《检测方法管理程序》 XXXX-PF-19-2020 《方法确认程序》 XXXX-PF-24-2020 《采样及样品交接程序》 XXXX-PF-25-2020 《样品的保存及处置程序》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XXXX-PF-29-2020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XXXX-PF-30-2020 《数据控制和保护程序》 XXXX-PF-32-2020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XXXX-PF-33-2020 《事故处理程序》 XXXX-PF-38-2020 《档案管理程序》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7-2020 第4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2-01B-2020 《检测环境件监控记录表》 XXXX-TR-5.2-03-2020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检查记录》 XXXX-TR-5.2-05-2020 《内务情况检查记录》 XXXX-TR-5.4-06A-2020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XXXX-TR-5.7-01-2020 《质量控制计划》 XXXX-TR-5.7-02-2020 《事故记录表》 XXXX-TR-5.7-07-2020 《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表》 XXXX-TR-5.7-0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报告单》 XXXX-ER -4.9-2020 实验记录(略详见记录目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7-2020 第5页 共5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附件: 检测流程图 综合部 委托单位申请检测 委托单及相关资料 采样或送样,样品员验收样品,编制样品编码 样品送至检验检测机构 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 异议 按相关标准及作业 指导书进行检测 记录原始数据 原始记录审核 分析确定 处理方案 出具检测报告 审核人员签字 不合格上报 报告组发放报告 正确 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 有误 质量负责人 副本归档 质量监督部 委托单位 检测报告补充 更改报告书 有反馈信息、异议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8-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 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对技术校核方法的选择、计划的编制、实施和结果的评审及能力验证的实施作了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结果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公司内部的质量控制以及与其他检验检测机构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 3、职责 3.1总经理 应结合宣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手册,加强对确保检测质量重要性的教育,提高本公司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配备相应的质量监督员,对检测活动的每一质量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 3.2 技术负责人 根据本公司环境质量检测的特点和流程,策划、提出年度能力比对/检验检测机构比对及检测过程监控的总体要求: a.审核批准各部门选择的监控方式、记录方式及实施计划; b.负责组织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c.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3 质量负责人 3.3.1 制订年度质量检控计划、能力验证、比对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检督。 3.3.2负责能力验证和比对,审批能力验证、比对计划,组织检验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参加能力验证和实施比对。 3.4 分析中心/现场采样部主任 3.4.1按要求编制年度能力比对/检验检测机构比对及检测过程监控的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 3.4.2组织实施监控方案做好相应记录。 3.4.3参加监控有效性评审。 3.5 质量检督员 3.5.1 负责日常检督,对现场采样与检测、检验检测机构分析数据、检测报告等的工作质量实施检督。 3.5.2 及时反馈发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6 检测人员 3.6.1 实施检测项目监控方案,认真如实做好记录 3.6.2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室主任。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8-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3.7 资料管理员:负责收集并保存各项目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4、工作程序 4.1 质量控制 4.1.1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订 4.1.1.1 每年年初,综合部编制当年度的质量检控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由综合部下发实施; 4.1.1.2 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年度质量检控的目的、要求、内容、时间、责任人等; (b)质量检督员日常检督检查的工作内容、检查要求及检查记录的要求; (c)质量负责人定期组织开展质量检督检查的时间、部门、内容和记录; (d)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其他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e)参加各级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计划。 4.1.1.3 各检测部门主任也可根据检测工作情况,提出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监督方法和记录格式,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 质量控制选用的监控技术可以是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积极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或主管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检验检测机构间的比对试验; (b) 开展检验检测机构间同一台设备、同一件样品,不同人员的操作比对;同一件样品、同一人员、不同设备的比对; (c)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反复进行检测; (d)对保留的样品进行再检验; (e)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f)定期采用统计技术对检测过程监督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4.1.2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1.2.1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本部门质控计划的实施。 4.1.2.2质量检督员负责日常检督检查,负责质控计划实施情况检督。 4.1.2.3质量负责人在日常检督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相关文件组织开展定期质控检督检查。 4.1.2.4质量检督员在检控过程中发现结果异常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1.2.5检测人员负责组织对实验空白值、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等参数做质控图。当质控图中的质控点出现接近、达到警告限时,检测人员应立即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加以避免,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4.1.3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情况的评审 每年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公司质控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审,并向每年的管理评审汇报,以利不断改进提高。 4.2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以下简称比对)或能力验证 4.2.1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8-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1.1质量负责人年初制订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年度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1.2综合部负责组织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制定工作方案,确认项目、数量、标准物质的购置、发放、质控要求、考核结果的整理上报和日程安排等具体工作。 4.2.1.3质量负责人审查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方案。 4.2.1.4各检测室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试验日期、完成日期、试验人员、设施、试验材料、质量控制方法及试验报告格式等,该方案报综合部审核。 4.2.1.5 比对的方式 a.用统计技术对部分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b.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案进行检查、考核; c.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测,考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d.对保留样品的再次检验,考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e. 用不同仪器设备,相同的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考核仪器设备的一致性; f. 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的相关性;g.其他认为有效的技术核查办法。 4.2.1.6 公司应对以上这些“比对方法”有效性定期加以评审,并提出分析报告。 4.2.2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实施 4.2.2.1综合部根据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年度计划开设任务单。 4.2.2.2检验检测机构按任务单要求,组织本部门人员完成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 4.2.2.3 检验检测机构按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方案要求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综合部,进行三级审核,经授权签字人签字后由综合部向外发送,并负责所有相关资料的归档。 4.2.3当在能力验证活动中出现不满意的结果(结果离群)时,由综合部会同检验检测机构立即分析出现离群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整改活动,并提交详细的整改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后及时上报认可机构。 4.2.4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审: 4.2.4.1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评审,以确定检测能力和检测质量水平。 4.2.4.2当发现存在可疑或异常时,应做好记录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具体按《不符合项控制与纠正预防措施程序》,需要时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和相关方,并追回过去的检测报告。 4.2.4.3总经理批准比对或能力验证试验分析报告。 4.3监督员应对检测结果质量实施控制,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4.4检测人员: 4.4.1按计划实施质量控制,做好记录; 4.4.2参加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编写报告;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8-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5如发现检测结果的质量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分析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直至验证证明检测结果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受控为止。 4.6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每年至少一次)对监控有效性的评审。 4.6.1评审应包括:监控方案的可操作性,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监控结果能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监控方案及记录方式能否证实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和能否发现测量系统或结果质量存在的潜在问题。 4.7资料管理员应收集保存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记录与报告。 4.8所有的质量控制、比对或能力验证的记录、报告等资料交综合部资料管理员归档。质量控制、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及评审情况由质量负责人输入当年管理评审。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XXXX-PF-05-2020 《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35-2020 《管理评审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7-01-2020 《质量控制计划》 XXXX-TR-5.7-02-2020 《质量监督记录表》 XXXX-TR-5.7-03-2020 《事故记录表》 XXXX-TR-5.7-04-2020 《年度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XXXX-TR-5.7-05-2020 《比对能力验证实施计划》 XXXX-TR-5.7-06-2020 《比对结果分析和评价表》 XXXX-TR-5.7-07-2020 《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表》 XXXX-TR-5.7-07-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报告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1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检测报告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验结果的全部信息 ,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批,对报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分包检验的表述,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 /补充。 3、职责 3.1 检测报告编制人员按照检验原始记录编制报告; 3.2 校核人员根据检验要求校核报告; 3.3 授权签字人负责审批签发授权领域内的检验报告; 3.4 检测报告中意见和解释权归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3.5 资料资料管理员负责报告的登记、盖章、存放; 3.6 业务部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 3.7 检验报告调阅、修改由技术负责人批准; 3.8 质量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 检验报告编制要求 4.1.1 委托检测报告的编号定义: XXXX -WT -(□□□□□□)-□□□- □□ 报告序号 合同号 年月代号 报告类别 识别符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2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2 验收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号定义: XXXX -YS -(□□□□□□)-□□□- □□ 报告序号 合同号 年月代号 报告类别 识别符 4.1.3 检验报告的格式 4.1.3.1 本公司的检测报告应能够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或每一系列的检验结果,并符合检验方法中规定的要求。检验报告的标准格式由综合部统一设计,若有特殊要求,检验报告的格式由检验室主任根据承检产品的要求设计,报综合部备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使用; 4.1.3.2 经过计量认证的检验项目,在报告的左上角加计量认证的标志; 4.1.4 检验报告的内容 4.1.4.1 本公司的检验报告,不管采用标准格式还是根据客户要求自行设计的格式,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并应尽量减少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a)检验报告的标题; (b)本公司的名称与地址; (c)检验报告的唯一编号标识和每页数及总页数,以确保可以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即“仅对来样负责或以下空白”的字样; (d)客户的信息载体(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编); (e)检验依据的标准代号和名称或客户提供的技术条件 /图纸要求、合同要求; (f)检验物品状态的描述以及样品数量和样品来源; (g)检验样品的抽样/送样日期和检验日期; (h)如不能完全依据标准抽样检测时,本公司应制定检验细则进行抽样、检验和判定; (i)检验结果且应用法定计量单位; (j)检验人员、校准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的签名; (k)送检样品所出具的报告结论是仅对该样品的判定,抽样检验所出具的报告结论是对该批产品的判定; (l)当有分包项时,在报告中应描述,并将分包方出具的报告附于原始记录中。(本公司目前没有分包项目) 4.1.5 当需要对检验结果作出解释时,检验报告中增加附页,其解释可包括下列内容: a.对检验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验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作出说明; b.适用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当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c.对抽样方法的说明;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3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1.6 当报告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则意见和解释应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提出,必要时须报总经理批准。 4.1.7 因客户有特殊要求重新设计后的检验报告格式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使用,并报综合部备案。 4.2 检测报告的编制、校核、审批 4.2.1 检测报告编制人员按检验原始记录编制并打印检验报告,在报告的编制人及原始记录的检验人栏中签名。 4.2.2 校核人员根据检验要求校核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数据和结论的正确性,以及格式的符合性,在报告和原始记录的校核人栏中签名。 4.2.3 授权签字人在授权领域内依据现行标准对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的符合性、有效性及检验报告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在审批栏中签名。 4.2.4 当检测报告中所有检验检测项目均已通过计量认证或检验检测机构认可,并在计量认证或检验检测机构认可有效期内的情况下,应在检测报告封面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 CMA 标志,标志应清晰可辨。在加盖认证或认可标志的检测报告中如包含个别认证、认可范围以外的项目或分包项目,应加以明显标注或说明。 4.2.5 业务部应将评审无误且签字的报告连同原始记录交资料资料管理员进行登记。 4.2.6 资料资料管理员将审批签发后的检验报告盖上本公司检验专用报告章待发。检验报告的各页应加盖“骑缝章”,以表示报告各页的相连。留存的报告副本同检验原始记录一并存档保管。 4.3 对可疑结果的处理 4.3.1 当本公司怀疑、发现、得知有关于报告数据有误的信息后,分析中心主任应填写《检测报告修改/补充申请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从资料管理员处调出原检验报告档案,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中的可疑数据或遗漏部分进行核查。 4.3.2 在核查中对已发报告的数据和结论产生怀疑或发现问题时,资料管理员应立即通知所有检验报告的持有人,要求暂停使用编号为:××××的检测报告,声明待查实报告的数据和结论后再以书面文件告之。 4.3.3 通知发出的同时,分析中心主任应按照《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认真组织实施检验数据的核查,并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检测委托书检查是否有遗漏项目。 4.3.4 分析中心主任在检查结束发现有问题时,即填写《检测报告修改/补充申请单》,写明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或补充检验报告的要求。 4.3.5 如果需要补充检验,则分析中心主任应提出补充检验的可行方案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3.6 批准后的补充检验方案,由分析中心主任组织实施。 4.3.7 检测人员根据补充检验结果,重新出具报告,标明复检 /复查字样,将报告和《检测报告修改/补充申请单》交至技术负责人审核。 4.3.8 技术负责人应对检测人员转来的《检测报告修改/补充申请单》和检验报告内容以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4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及发生检验问题的追溯情况进行分析核对。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转交资料管理员盖章待发。 4.3.9 资料管理员通知所有检验报告持有人将原报告返回本公司后,发放新出具的报告。 4.4.10 修改后的检验报告的发放应执行本程序。 4.5 对已发检验报告的修改 /补充 4.5.1 对已发检验报告的修改 /补充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 a.修改/补充文件的识别;(报告 /文件) b.本公司的名称和地址; c.报告/文件唯一编号标识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d.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 e.检验物品(对象)的名称和特征; f.检验日期; g.检验执行标准或方法; h.原报告的编号; i.原报告的修改之处; j.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对照; k.更改原因的说明; l.关于本“检验报告的修改 /补充通知书”的使用和发放范围的声明; m.修改/补充文件的编制人、校核人、审批的签字; n.修改/补充文件的签发日期。 4.5.2 由客户(或业务员)向业务部提出书面要求,技术负责人批准后通知原报告编制人进行更改。其它情况由报告更改申请人填写《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意后,由原报告编写人员负责更改。 4.5.3 更改后报告的编号在原报告编号后加大写字母G,以区别原报告。更改报告还需在报告备注栏中声明:“本报告为××××号检测报告的更改报告,原报告作废”。如因 4.5.6 条款引起更改的还应说明更改原因。 4.5.4 更改报告按本程序 4.2 条款的规定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和签章发放,更改报告的签发日期为实际签发日期。更改报告应在原报告收回后发放。 4.5.5 如仅涉及检测报告中个别文字或个别数据的更改,可不再编制更改报告,由原报告编制人填写《编号×××检测报告的修改单》按本程序 4.2、4.3、4.4条款审核、批准和签章发放。 4.5.6 原报告作为更改报告的原始凭据,连同《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或《编号×××检测报告的修改单》一并交行政综合部归档。 4.5.7 由于本公司原因引起对检测报告或检测报告的更改报告所给出的结果有效性产生怀疑时,业务部以书面形式告之委托方。对发出的检测报告或检测报告的更改报告作出的任何更改,也由业务部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报告用户。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5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6 检验报告修正/补充文件的存档 4.6.1 本公司留存的“检验报告的修改 /补充文件”应由资料管理员同原检验报告一并存档保管。 4.7 检验报告的归档 4.7.1 留存的检验报告副本应连同检测委托书、原始记录、客户修改检验方案的书面请求、以及分包检验和批准的例外允许申请等有关的文件一并归档保存,保存期为×年。 4.7.2 档案的管理应执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4.8 检验报告的发送程序和方式 4.8.1 资料管理员应将待发的检验报告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发放,如需函寄的应根据委托书和抽样单上的地址用挂号信寄出,本地客户可用电话通知领取报告。 4.8.2 当客户提出保密要求,则应通过机要部门或通过邮局按照保密挂号邮寄。 4.8.3 如客户提出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发送报告,则资料管理员应详细询问客户的姓名、电话、传真号码 (电子信箱)、收件人姓名,并认真仔细地核对检测委托书中的记录内容。 4.8.4 当客户提出索要检测报告的磁盘文件时,本公司向客户申明:检测报告的磁盘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结果仅供参考。 4.8.5 资料管理员应如实填写发送报告的有关信息。报告发送登记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a)发送报告的编号; b)受检单位签名;(如有可能) c)发送(或领取)日期; d)接收电子信箱(如客户要求) e)接收传真号码(如客户要求); f)磁盘拷贝数量及编号(如客户要求); g)经办人签字。 4.9 发送检验报告的保密要求 4.9.1 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应通过机要部门或通过邮局(快递公司)按照保密文件邮寄。 4.9.2 本公司的任何人员在未经批准的前提下,不准发布、公布、评价检验结果,也不准通过任何通讯方式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检验数据和结果。 4.9.3 除非客户要求,本公司禁止使用图文传真和电子网络发布传送检验报告。 4.9.4 通过委托代理人领取的检测报告,应凭有效的检测委托书签字领取。 4.9.5 发送检验报告的保密要求应遵循《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10 质量负责人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已发出检测报告的副本及原始记录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确保检测报告质量。 4.11 检测报告的销毁处理 检测报告副本保存期限为6年。每年年底资料管理员应对检测报告进行清理,对超过保存期的检测报告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由综合部主任审核,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作销毁处理,并做好销毁登记。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29-2020 第6页 共6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报告的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0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XXXX-PF -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 -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XXXX-PF -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8-01-2020《检测报告》 XXXX-TR-5.8-02-2020《检测报告登记表》 XXXX-TR-5.8-03-2020《检测报告发放登记表》 XXXX-TR-5.8-04-2020《检测报告修改申请表》 XXXX-TR-5.8-05-2020《检测报告修改通知书》 XXXX-TR-5.8-06-2020《检测报告修改登记表》 XXXX-MR-4.3-06A-2020 《文件销毁申请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0-2020 第1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1、目的 为保证检测数据采集、计算、处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的准确、可靠、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2.1 检测数据的采集; 2.2 临界数据的处理; 2.3 检测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2.4 数据的修约; 2.5 数据的判定; 2.6 数据的转移; 2.7 错误数据的更正; 2.8 可疑数据的处理; 2.9 计算机、自动设备以及数据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组织编制、修订和批准检测数据从采集、处理到形成报告以及数据管理全过程的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并组织对自动测量软件的验证; 3.1.2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分析中心主任 3.2.1规定本部门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记录与计算处理的方法; 3.3 监督员 3.3.1对检测人员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形成报告的过程实施监督; 3.3.2对可疑数据提出验证的要求。 3.4 检测人员 3.4.1认真采集和记录原始数据; 3.4.2按规范计算和处理数据,编制检验报告。 4、工作程序 4.1 数据的采集 4.1.1分析中心主任应按照所承检项目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规定出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数据记录格式。 4.1.2如采用自动设备采集或打印原始数据,则分析中心主任应对采集数据所用的相关测量系统实施验证和控制。如出现采集数据不一致时,其控制方法参见本程序第4.4.4 条。 4.1.3 采集后的原始数据应当进行适当的修约或截尾,遵循先修约后运算的运算原则,最终给出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当等同标准的规定。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0-2020 第2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2 临界数据的处理 4.2.1当测得值接近临界控制值时,检测人员应当增加测量次数,以观测测量结果的发散趋势。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平稳或收敛,则可以按照数据处理的规定或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或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后进行判定。 4.2.2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发散,则应查找发散原因,以判断是检测仪器问题还是被测试件的问题。当肯定是被测试件的内在质量问题时,则应按照标准的规定给出试件的质量判定。 4.2.3临界数据、极限数值的判定应参照 GB/T 817 0 -200 8 标准的相关要求。 4.2.4当仪表指在某一区间摆动时,检测人员应根据小风险的原则或读取最大值,或读取最小值。 4.3 数据的处理 4.3.1检测人员应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应首先确认使用的物理常数、数表、计算公式、图表和曲线等。数据计算时应遵循先修约,后计算的原则。 4.3.2 数据的修约应执行 GB/T 81 70 -200 8 标准的规定。 4.4 数据的判定 4.4.1 极限数据是指测量得到值已接近或可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值。对此类数据的判定应考虑到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从而判定临界数据合格与否。 4.4.2 极限数值的判定依据 GB/T 81 70 -200 8 标准的规定。 4.4.3 可疑数据是指偏离约定值或估计值的测量结果,此时可采取以下步骤来确定或排除测量的可疑因素: a.使用核查标准来检查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b.检查检测结果的监控结果(参见《确保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c.检查测试方法和步骤; d.对已测试件进行重复测试; e.检查环境和消耗品的影响。 4.4.4 检测数据的不一致是指二次测量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分析中心主任和监督员应协助检测人员从以下方面查找引起检测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a.检测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检测细节; b.仪器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细节; c.对环境和影响量的控制; d.原始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的细节; e.数据的修约和判定的细节; f.其它有效的方法。 4.4.5 如能用以上排除方法找到原因,则分析中心主任和监督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向技术负责人提出纠正的建议。 4.5 数据的转移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0-2020 第3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5.1 数据的转移应本着 “ 文件相关 ”的原则,即:保存转移前的原始数据凭证以便核实查证。 4.5.2 数据在转移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修约、计算、变更。 4.6 数据的更正 4.6.1 数据的更正是指由于记录错误引起的对数据的更正。在原始记录中如发生记录错误需要对错误数据进行更正时,应遵循在错误数据上划一条水平横线后,再在错误数据右上角填写正确数据的更正方法。更正数据的操作人员应对更正后的数据进行签字确认并负责。 4.6.2 如需对客户手中保存数据的更正,则更正人应以书面形式向技术负责人提出要求,详细说明原因后,再由技术负责人签发一份书面通知,正式向需要更正数据的所有用户提出更正数据的申明。检验报告的更正应符合本公司管理手册中 5. 8 要素中的相关规定。 4.7 自动化测量设备的管理 4.7.1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本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的计算机、自动化设备、文档打印的自动化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所用的软件和网络文件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 4.7.2 测量软件的验证 4.7.2.1测量软件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其使用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4.7.2.2经验证合格的测量用软件和在网络上发布使用的网络文件应形成书面文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资料管理员编号后控制使用。 4.7.2.3经安装调试合格后的测量软件和网络文件,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加密码锁,实施文件控制管理。未经技术负责人的批准或授权不得随意调整、变动测量软件和网络文件。调整测量软件应执行《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4.7.2.4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分析中心主任制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对设备规定使用和维护要求。 4.7.3 计算机软件的保存和变动 4.7.3.1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应备份保存。备份保存的磁盘文件应考虑以下安全性: a.防止磁场对磁盘数据的破坏; b.防止因操作系统或硬件配置的升级使磁盘文件不能兼容和继续使用; c.防止未经授权改动磁盘文件; d.防止磁盘丢失和未经批准使用; e.储藏文件的环境条件。 4.7.3.2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文件的变动应由指定的人员实施,未经指定的人员一律不得变动计算机文件。 4.7.3.3如操作人员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文件变动时,应向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申请变动软件文件应执行《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4.7.3.4 获准变动的计算机软件,应由技术负责人指定的人员负责删除旧的文件,安装新的文件,经验证合格后方可运行使用,不允许新旧文件同在一台机器上运行。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0-2020 第4页 共4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3.5 计算机中不得保存保密文件,如确有需要,保存人应实施密码封锁。 4.7.3.6 上网公布文件应有技术负责人负责把关。涉及检测结果、客户和本公司的保密信息的文件不得在网上运行和保存。 4.7.4 计算机设备及其软件保管的环境 4.7.4.1 计算机及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应能保证在相对干燥、人体能适应的温度、无烟尘、无强大磁场干扰、防止静电和相对安静的条件下。 4.7.4.2计算机软件的保管应参照4.7.3.1 条款的要求。防止霉变和数据的丢失。 4.7.4.3 读取外部磁盘文件时应首先检查磁盘病毒,在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并保证能够安全运行后,再读取磁盘文件。 4.7.4.4 非专用报告打印计算机不得保存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 4.7.5 商业软件的使用 4.7.5.1 本公司用于检测用的各类商业软件必须采购正版,或随机配带的装机软件,这些软件验证合格后直接使用。此类软件应当作为受控文件归档保管。 4.7.5.2 上述装机软件必须随仪器附件或随机文件妥善保管,并经常检查装机软件在仪器上的运行状况。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 -PF -0 3 -201 5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 -PF -0 4 -201 5 《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控制程序》 XXXX -PF -2 7 -201 5 《检测工作程序》 XXXX -PF -2 8 -201 5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表单: 暂无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1-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1、目的 保证和维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增强对检验检测结果的信任,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部组织的或由本公司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施,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评定或评价; 3.2各检验检测部门负责实施验证比对计划; 3.3技术负责人负责上报外部组织的验证比对结果; 3.4综合部负责内外部验证比对相关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4、程序 4.1验证比对分类 4.1.1国家认可委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验证比对。 4.1.2省合格评定协会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验证比对。 4.1.3本公司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 4.1.4本公司组织的内部比对。 4.2外部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验证比对 4.2.1积极参加国家认可委或省合格评定协会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验证比对试验。 4.2.2收到外部验证比对通知后,如质量负责人认为需要,会同相关检验检测部门主任制定具体的验证比对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验证比对目的、参加验证比对项目及人员、时间安排及经费预算等。 4.2.3检验检测部门主任及时组织参加验证比对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组织者要求和本公司工作程序进行验证比对工作。验证比对结果由技术负责人及时反馈给组织者。 4.2.4收到组织者验证比对总结报告后,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主任对参加的验证比对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编制本次验证比对总体分析评价报告。 4.3本公司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或内部比对 4.3.1必要时本公司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省内各级检验检测机构间进行比对,或内部比对。 4.3.2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本公司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或内部比对计划,并组织实施。计划内容应包括:比对目的、比对项目及邀请参加单位、参加人员、时间安排及经费预算等。 4.3.3相关检验检测部门主任组织有关人员按计划参加比对活动。 4.3.4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比对结果分析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4.3.5技术负责人负责将本公司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评价报告发往有关参加比对的外部检验检测机构。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1-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4有关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评价报告及其原始记录资料等交办公室归档保存。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27-2020 《检测工作程序》 XXXX-PF-28-2020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XXXX-PF-36-2020 《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TR-5.7-01-2020 《年度质量控制计划》 XXXX-TR-5.7-04-2020 《年度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XXXX-TR-5.7-05-2020 《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实施计划》 XXXX-TR-5.7-06-2020 《比对结果分析和评价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2-2020 第1页 共1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1、目的 正确、合理处理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检测过程中发生下述情况时的处理: 2.1.1样品丢失或损坏,检测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2.1.2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意外损坏; 2.1.3突然发生停水、停电、误操作或其它干扰; 2.1.4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1.5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2.1.6检测结果的离散性太大等。 3、职责 3.1凡不危及人身安全、未造成仪器设备和样品损坏、可安排重新检测的异常情况由各相关检测部门负责处理; 3.2对造成无法恢复的检测异常情况,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处理; 3.3凡造成人员伤亡、仪器设备损坏、或给用户带来损失的异常情况,由主管经理负责主持处理。 4、程序 4.1异常情况发生时,检测人员应首先尽力保证人员、仪器设备、样品的安全,并确定是否需要停止检测工作。 4.2如已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 4.3确认人身安全未遭受危害情况下,应确认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样品是否遭受损坏,如有仪器设备异常或样品损坏的可能,应立即停止检测并保存已有的数据。 4.4在确认仪器、样品均正常后应对保存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若有效可继续进行检测;若无效,对于可恢复的检测过程应重新安排检测,并报室主任备查。 4.5对于无法恢复的检测过程,检测人员应报告室主任及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分析研究后提出处理意见。 4.6对造成人身伤亡或仪器设备损坏或给用户带来损失的异常情况,应按《事故处理程序》运行,并填写《事故记录表》。 4.7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不论检测数据取舍与否,都应在原始记录中如实记录。 5、 引用文件 XXXX-PF-33-2020 《事故处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2020《事故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3-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事故处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事故处理程序 1、目的 及时处理对检验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各类事故,使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并通过总结教训、采取纠正措施达到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检验检测工作中所发生事故的报告、分析和处理工作。 3、职责 3.1事故当事人、在场者或发生事故部门主任负责事故报告; 3.2技术负责人负责事故调查、分析和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3.3主管经理负责事故处理意见批准。 4、程序 4.1事故的认定 4.1.1检验检测工作事故包括: a.在样品的运输、分析等过程中发生样品损坏、丢失; b.由于保管、操作不当或意外情况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 c.已发往委托方的检验检测报告有严重错误; d.检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泄密; e.检验检测人员玩忽职守,伪造、篡改检验检测数据,仿冒他人签字或私盖公章等; f.由于工作疏忽或受不正当的商务、财务等因素影响,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 4.2事故报告与分析 4.2.1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并报告责任部门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事态严重时,同时报告中心主任。 4.2.2事故责任部门尽快在《事故记录表》中记录事故的全过程(包括经过、原因、后果或影响、直接或间接责任者等)。 4.2.3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调查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后在《事故记录表》中记录,内容包括: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处理意见建议。 4.2.4技术负责人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并报中心主任审批。 4.3事故的处理 4.3.1按事故造成的损失、产生的后果以及当事人态度给予处理。 4.3.2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4.3.3事故影响直接涉及委托方的,应由当事人、责任部门作出书面或口头致歉,并协商解决办法。由于管理体系原因造成的事故,按《内部审核程序》由质量负责人组织附加审核。 4.3.4事故处理完毕后,有关事故记录、资料等交办公室归档。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3-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事故处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引用文件 XXXX-PF-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XXXX-PF-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6、相关记录 XXXX---2020《事故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4-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1、目的 为验证本公司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应依据《评审准则》、质量体系文件和相应法律法规,对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定期审核,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文件仅包括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要求,不包括其他形式的审核和检查; 3、职责 3.1总经理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3.2质量负责人 3.2.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内审计划; 3.2.2 策划和编制质量体系审核年度计划、实施计划和所需的资源; 3.2.3 负责组建内审组,确定内审员和指派内审组长; 3.2.4 组织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后的验证; 3.2.5 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3.2.6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3内审组长 3.3.1负责制定内审实施计划(现场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内审; 3.4内审员 3.4.1 按照审核计划编制检查表,实施和报告审核工作; 3.4.2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开具不合格项报告; 3.4.3 对上次审核时的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3.4.4 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5受审核部门应积极配合内审员完成相关的审核工作,负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其他有关人员应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进行全面的配合。 4、工作程序 4.1编制审核计划 4.1.1 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根据上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情况以及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本公司年度审核计划表,年度审核计划应经总经理批准。 4.1.2 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组成员、审核频次及时间安排。 4.1.3 内部审核每年至少一次,要求覆盖质量体系涉及的所有要素、部门和承检类别,也可对几项要素或部门临时进行重点审核。 4.1.4 出现下列情况时质量负责人应及时组织附加审核: a.出现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重大投诉。 b.内部检督连续发现质量问题。 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其他相关标准、文件有重大修改后。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4-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d.近期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并且涉及范围较大时。 e.客户申诉及公司内外质量信息反馈显示某些质量要素问题严重。 f.为满足社会需要,本公司质量体系有较大变动时。 4.2 审核前准备 4.2.1 审核前,应成立审核组,组长由质量负责人指定(或担任)。审核组成员应包括内审员和技术专家(需要时)。内审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资格。组长负责对内审员进行分工。在分工时,应注意不得安排审核人员审核自己的工作,尽可能不审核本部门与之有关的工作。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人员(包括外聘人员)进行专项审核。 4.2.2 审核组长编制当次现场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日程安排和审核组分工等,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并提前 3-5 天通知确切的审核日期和审核要素以便受审核部门作好准备。 4.2.3 审核组长组织受委派的内审员在实施审核前熟悉并准备相关审核文件,如评审准则、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及内审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等表式。 4.2.4内审员根据分工编制内审检查表,经审核组长审核后供现场审核使用。 4.3审核的实施 4.3.1参加内审工作的内审员应在审核实施前研究有关的文件,并应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文件; 4.3.2 内审员应根据内审实施计划所确定的审核要素,编制内审检查表。 4.3.3 审核的目的是寻找质量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的客观证据。不应在任何发现的问题中加入个人责备。 4.4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4.1 在现场审核完成后,审核组成员应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就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 4.4.2 开具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4.4.3 内审员应在不符合报告表中填写不合格项的事实描述(不填写纠正措施栏); 4.4.4 审核的总结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写,并在审核组内进行沟通; 4.4.5 审核总结报告和不符合项报告应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并发给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4.5 对审核所发现问题的反映 4.5.1 相关部门对每一份不符合项报告表必须在 5 个工作日之内作出书面反应,详细说明建议采用的纠正措施和完成的期限,不符合项整改报告应包括采取的纠正措施,必要时还应采取预防措施; 4.5.2 对不符合报告表没有作出反应时,质量负责人应追查,并责令其纠正; 4.5.3 如果对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后的有效性方面存在疑义,质量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证。 4.6 跟踪 4.6.1 当纠正措施预定的完成日期已到,或当质量负责人已接到完成的通知,质量负责人应委派一名内审员去验证其完成情况。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4-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6.2 承担验证的内审员应检查纠正措施已被采纳并实施的有效性,并在不符合报告表中的“验证”栏中签字确认。 4.6.3 对于上次审核中有关部门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员应对其实施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加以验证,如相同的不符合再次出现,则应再次开具不符合报告,要求说明原因,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6.4 如在协议的期限内未能完成一项已同意的纠正措施,质量负责人应对此进行跟踪。如无正当理由或未能规定出可接受的纠正期限,该问题应向总经理报告。 4.7 记录的保存 4.7.1 内审结束后,内审组长应将内审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检查表以及内审过程中的所有纪录交资料管理员存档。 4.7.2 上述记录保存期限为 6 年。 5、 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XXXX-PF-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XXXX-PF-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10-01-2020 《内部审核年度计划》 XXXX-MR-4.10-02-2020 《内审现场审核计划》 XXXX-MR-4.10-03-2020 《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XXXX-MR-4.10-04-2020 《内审首次会议记录表》 XXXX-MR-4.10-05-2020 《内审检查表格》 XXXX-MR-4.10-06-2020 《内审现场审核记录》 XXXX-MR-4.10-07-2020 《内审末次会议记录表》 XXXX-MR-4.10-08-2020 《内审报告》 XXXX-MR-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4.8-03-2020 《纠正措施处理单》 XXXX-MR-4.8-04-2020 《预防措施处理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5-2020 第1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管理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 保持本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对质量体系作出正式的评价,本公司应有计划的开展管理评审,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仅限于管理评审,不包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监督检查领域里的工作。 3、职责 3.1 主管经理 3.1.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每年度至少组织一次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的评审,一般在年底组织评审; 3.1.2对拟定改进的措施跟踪实现。 3.2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 3.2.1参加管理评审,并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客户的要求和内审结果; 3.2.2对拟定改进的措施负责组织实施 ,并跟踪实现。 3.3 资料管理员 3.3.1归档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 3.4 质量负责人应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管理评审的时机 4.1.1总经理应每年度内根据以下需要和时机对质量体系进行管理评审: a.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b.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c.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d.纠正和预防措施; e.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结果; f.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g.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h.申诉、投诉及客户的反馈意见; i.改进的建议; j.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情况等。 4. 2 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 4.2.1 总经理应根据质量体系运行的结果,每年定期组织管理评审。质量负责人协助总经理管理评审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 4.2.2 制定后的管理评审计划应由综合部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2.3 与会者应根据管理评审的内容和分工要求认真准备书面报告,报告评审情况。 4.2.4 管理评审由总经理(或授权有关人员)主持,综合部负责做评审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5-2020 第2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管理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3 评审准备 4.3.1评审会议前3天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将有关评审文件发至参加评审人员。 4.3.2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 (1)ISO/IEC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检验检测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CNAL/AC01 : 2005《检测和校准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认可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管理评审计划; (3)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4)近期内部审核结果; (5)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状况; (7)客户反馈和投诉记录; (8)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 (9)质量控制情况及监控方法有效性分析; (10)资源保证充分性分析; (11)检验检测报告质量分析; (12)人员、业务量和业务类型的变化情况,新技术的应用; (13)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报告; (14)法律、法规、认可标准的变化; (15)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16)改进的建议; (17)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战略。 4.4 评审实施 4.4.1评审会议由中心主任主持,一般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不定期评 审由组织者决定参加人员。质量负责人报告近期内审结果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技术负责人报告与技术运作相关的输入资料; 4.4.2 参加评审人员应进行适当分工,评审方式为召开评审会议和查阅有关资料,按评审计划及评审内容逐项评审,展开分析、讨论并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作出评价,确定改进目标,对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4.4.3评审组应对评审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由质量负责人编制评审报告。 4.4.4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 a.评审日期、地点、主持人; b.评审组成员; c.评审目的; d.评审内容; e.评审意见和结论;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5-2020 第3页 共3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管理评审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f.采取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体系文件中需修正调整的内容。 4.4.5评审报告由主管经理批准。 4.5 整改决定与跟踪实现 4.5.1 质量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的结果应输入到本公司计划系统作为明年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制定的依据。 4.5.2 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部门。 4.5.3 相关部门负责人按评审决议进行质量改进,制定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填写《质量改进措施表》,明确整改要求,规定整改期限。 4.5.4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整改措施的检查、督促和验收工作。 4.5.5 当改进措施涉及到文件更改时,应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进行。 4.5.6 当确认整改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后即可关闭整改活动。 4.5.7 管理评审报告和有关记录由资料管理员收集、整理、归档,保存期限为 6年。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 -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 -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XXXX-PF -08-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XXXX-PF -09-2020 《处理申述和投诉的程序》 XXXX-PF -10-2020 《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控制程序》 XXXX-PF -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 -4.11-01-2020 《管理评审计划》 XXXX-MR -4.11-02-2020 《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 XXXX-MR -4.11-03-2020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 XXXX-MR -4.11-04-2020 《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XXXX-MR -4.11-05-2020 《管理评审报告》 XXXX-MR -4.8-05-2020 《改进计划》 XXXX-MR -4.8-06-2020 《改进实施情况一览表》 XXXX-MR -4.8-01A-2020 《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表》 XXXX-MR -4.8-03-2020 《纠正措施处理单》 XXXX-MR -4.8-04-2020 《预防措施处理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6-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1、目的 对检测人员包括在培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足够的监督,解决过程控制中的弊病,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检测质量有关的监督工作。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检测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管理; 3.2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 (或主管项目)的监督工作。 4 、程序 4.1监督的内容 4.1.1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4.1.2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工作状态; 4.1.3检测工作环境受控状况; 4.1.4标准、技术规范、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4.1.5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 4.1.6质量监督员认定影响工作质量的其它事项。 4.2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监督 4.2.1验证比对试验时; 4.2.2新项目开展、新设备投入使用时; 4.2.3发生用户投诉时; 4.2.4检测数据有异议或数据处于临界状态时; 4.2.5执行纠正措施时; 4.2.6关键岗位的检测; 4.2.7应急检测或仲裁检测时; 4.2.8新工作人员上岗时; 4.2.9样品情况比较特殊时。 4.3质量监督员由本公司发文聘任。 4.4质量监督员由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检测工作目的以及能正确评定检测结果的人员担任。 4.5 质量监督员在质量负责人的指导下,在所在部门(或主管项目)内实施连续的、不定期的、足够的监督工作。 4.6 质量监督员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有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问题时,有权要求暂停检测工作,立即纠正。情况较严重或现场无法立即纠正的,由质量监督员填写《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说明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检测人员在未实施纠正或落实纠正措施前,不得继续类似的检测工作。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6-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7 质量监督员在实施质量监督过程中与被监督人员发生争议且无法确认时,应记录相关情况,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由质量负责人裁定争议。 4.8 质量监督员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纠正情况进行验证,当证明不合格已消除时,检测人员可以继续检测工作。 4.9 质量监督员应将完整的质量监督过程和结果填入《质量监督记录表》中,经室主任审核后将记录交质量负责人。 4.10 质量监督员应对发现问题的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同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监督和控制。 4.11必要时质量负责人可对监督过程中发现较多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内部审核。 4.12质量监督记录由行政综合部存档。 5 、引用文件 XXXX-PF -34-2020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6 、相关记录 XXXX-TR -5.7-01-2020 《质量监督计划》 XXXX-TR -5.7-02-2020 《质量监督记录表》 XXXX-MR -4.8-01A-2020《不符合检测工作记录》 XXXX-TR -5.7-07-2020 《质量监督检查记录表》 XXXX-MR -4.8-02-2020 《不符合项 观察项记录》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7-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1、目的 快速、有序地实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检验检测,为事故处置提供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 、适用范围 来自环保主管部门通知的、社会和群众举报的、除核污染以外由本公司直接实施检验检测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3 、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批准检验检测报告; 3.2技术负责人提供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有关特性、控制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防护措施、处置技术等信息资料,审核检验检测报告; 3.3相关业务部负责现场调查,制定检验检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测试和检验检测机构分析,编制检验检测报告; 3.4综合部负责应急检验检测的运输、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4 、程序 4.1 接报 正常上班期间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接报,节假日和下班期间由值班人员负责接报;接报人员应作好详细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经理。 4.2决策 主管经理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对办法和要求,并对应急检验检测工作进行统一调度。 4.3应急检验检测的准备 技术负责人、相关业务部和综合部在接到通知后 1~2 小时内,保证完成以下工作: 4.3.1技术负责人将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的有关特性、控制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防护措施、处置技术等信息资料提交给主管经理和相关业务部。 4.3.2业务部完成现场采样测试的仪器、试剂、器皿、防护器具和记录等准备工作,现场检验检测人员整装待发,检验检测机构进入开机待测状态。 4.3.3综合部保证检验检测车和必要的物资到位。 4.4 应急检验检测的实施 4.4.1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有关人员到达现场,立即展开调查踏勘,确定应急检验检测方案(包括检验检测对象、布点方法与范围、检验检测项目、采样方式、采样频次等内容),对事故的严重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将现场情况和应急检验检测方案反馈给主管经理,由主管经理作出决策。 4.4.2技术负责人应及时提供业务部所需的技术支持,对于不具备检验检测能力的项目,应迅速安排好样品的委托分析事宜。 4.4.3按照检验检测方案,相关业务部立即安排现场采样测试工作,检验检测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做好现场记录,并尽可能地协助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警戒区域范围及应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7-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应急检验检测工作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急防范措施。 4.4.4综合部应及时安排好人员、样品的接送以及物资供应。 4.4.5检验检测机构应保证样品随到随检,迅速提交数据;剩余样品应按保存条件的要求保留到污染事故处置妥当之时。 4.4.6检验检测期间,有关人员间应保持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和畅通。 4.4.7应急检验检测过程中的仪器设备的校准、质控要求、样品的标识和管理等可以简化,非标方法的确认和设备使用登记可以事后补遗,但采样测试记录和检验检测机构分析记录仍应按有关程序执行。 4.4.8应急检验检测如与其它工作发生冲突,应优先安排进行应急检验检测。 4.5 应急检验检测报告 4.5.1应急检验检测报告应及时、迅速,可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通过电话、传真、局域网报告;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出的书面报告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经理批准。 4.5.2对事故发生后可能长期滞留在水体、土壤、作物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应定期跟踪检验检测,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4.5.3应急检验检测所形成的各种记录、报告应按《记录控制程序》和《档案管理程序》予以保存。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XXXX-PF-38-2020 《档案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SR-5.6-42-2020 《应急检验检测原始记录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8-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档案管理程序 1 、目的 建立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符合档案法要求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各类记录、资料的保密要求和方便检索,为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工作运行情况提供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文件、检验检测科研资料、记录、仪器设备档案、人员技术业绩档案的管理。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本室各类文件、检验检测科研资料、记录、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等的收集保管工作,并按时交办公室归档; 3.2行政综合部负责各类文件、记录、资料档案的管理。 4、程序 4.1各部门应将各类文件、记录、资料及时归档,这些文件、记录、资料包括: 4.1.1质量手册; 4.1.2程序文件; 4.1.3技术性文件、资料(包括各类作业指导书、标准、技术规范等); 4.1.4仪器设备档案资料; 4.1.5人员技术业绩档案资料; 4.1.6检测报告副本及其检测原始记录; 4.1.7合同评审记录; 4.1.8各类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详见《记录控制程序》; 4.1.9计量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认可合格证书及附表; 4.1.10行政文件(包括中心内文件和外部文件); 4.1.11本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发展规划等; 4.1.12科技项目(包括科研、技改)档案资料; 4.1.13财务凭证等资料; 4.1.14其它需归档的文件资料。 4.2各部门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收集整理需归档的文件、记录和资料后,交办公室档案管理员统一归档。资料管理员应检查提交归档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签收符合要求的资料,有权拒收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责成相关部门重新整理,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3资料管理员应对接收的资料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整理。建立台帐,必要时编制检索卡片。 4.4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尘、防盗、防火、防虫等措施保证档案贮存环境条件的符合性。 4.5档案存放地应有明显的标识,资料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保存情况,对损坏的档案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8-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档案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4.6档案不允许外借。档案查阅应由查阅人提出申请,经中心主任(外单位人员查阅)或部门主任(中心内部人员查阅)批准后,由资料管理员办理查阅手续。需复印档案时,由复印要求人提出档案复印申请,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由资料管理员复印后将复印件交给需求者并登记。 4.7资料管理员负责档案的保密工作。 4.8超过存档期限的档案,由资料管理员填写《文件档案销毁记录表》,由中心领导、相关技术人员、资料管理员成立鉴定小组,经鉴定同意后由两人以上人员实施销毁。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3-2020 《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 XXXX-PF-05-2020 《员工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XXXX-PF-11-2020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XXXX-PF-14-2020 《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3-03-2020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XXXX-MR-4.3-07-2020 《文件归档登记表》 XXXX-MR-4.3-08-2020 《文件借阅登记表》 XXXX-MR-4.3-09-2020 《文件复印登记表》 XXXX-MR-4.3-06-2020 《文件销毁登记表》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9-2020 第1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客户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服务客户程序 1、目的 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向客户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和沟通,广泛收集客户意见,使本公司检测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向客户提供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对客户服务要求的处理。 3、职责 3.1综合管理部、业务部负责人负责与客户沟通,安排接待客户对本中心(本项目相关)的参观; 3.2技术负责人负责解释客户提出的技术问题; 3.3质量负责人负责解答客户提出的有关工作质量问题 4、程序 4.1与客户的沟通 4.1.1 综合管理部、业务部负责人在与客户接洽时,应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在确保其它客户和自身机密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 4.1.2 在合同评审中,对使用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方式和经费、分包以及需要客户配合的工作等内容都应与客户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当检测工作出现延误和较大偏离时,应及时通知客户。 4.1.3在接受客户送检的样品时,应主动向客户询问样品的来源和特性,仔细查验和记录样品的状态;当客户需要留样复检时,应在样品的有效保存期内满足客户要求; 4.1.4分析中心在检测过程中应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和合作,提供客户直接监视与其工作有关的检测操作的机会。经主管经理同意,可安排客户进入与其委托业务有关的检验检测机构或现场的有关区域进行观察,但应注意保护其他客户和本公司的机密。 4.1.5当客户需要时,检测报告编写人员在检测报告中对检测结果作出必要的、恰当的意见和解释,授权签字人对意见和解释的适宜性负责。 4.2采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等形式主动向客户征求反馈意见,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必须收集记录,对客户的投诉及时按《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处理,使用和分析这些意见、抱怨,用于改进管理体系和检测工作。 4.3服务客户贯穿整个检测工作过程,本公司以服务客户为宗旨,与客户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赢得客户的信赖。 某省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代号:XXXX-PF-39-2020 第2页 共2页 程序文件 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主题:服务客户程序 发布日期:2020 年4月30日 - 145 - 5、相关程序文件 XXXX-PF-01-2020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XXXX-PF-09-2020 《处理申述和投诉程序》 XXXX-PF-23-2020 《检测工作的分包程序》 XXXX-PF-24-2020 《采样及样品的交接程序》 6、相关记录表单 XXXX-MR-4.7-01-2020《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XXXX-MR-4.1-01-2020《泄密处置表》 XXXX-MR-4.1-03-2020《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XXXX-MR-5.6-02B-2020《样品接收登记表》 - 14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