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浮士德》个人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浮士德》个人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浮士德》个人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浮士德》个人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多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第一部1773年开始写,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临死前才完成,死后才出版。中间跨越六十年,花费其毕生心血。 《浮士德》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花了我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仅读了个大概。 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是伟大诗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历史书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术、炼金术。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现了一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生活的发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魔鬼之间,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的理想,会上升到灵的境界;如果他贪图享乐,胸无大志,庸碌无为,且执迷其中不能醒悟,将坠入魔道,走向堕落。歌德认为,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对等,他的神性要强过魔性,他本质的、主导性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这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并不因此看轻魔性在浮士德追求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歌德首先承认魔性只能被暂时克服,却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话其实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奋斗,失误免不了。歌德同样看到,魔性与神性相对相生,因此是绝对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斗争的过程。他奋发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内在动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够吸取教训,不断克服魔障。正是在这种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内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获得了满足,也准备享受这满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灵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带到了天堂,因为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终能救,正可谓天道酬勤,上帝嘉许之。既然如此,为什么《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剧呢?这主要是因为,歌德相信人类追求至善是没有止境的,但个体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浮士德获得了两次生命,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达到终极的目标。他探索的五个阶段,远没有穷尽人类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贪图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来催人惊醒、奋进。魔鬼对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个引诱者,他也发挥着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说自己老想作恶却总是把善促成,我便是这种力量的一部分,发挥的就是这一层意思。他主观上在引诱浮士德走向堕落,客观上却起到了推动浮士德前进的作用。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个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说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构成人类天性的双重性,乃至上帝的两面性。总之,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克,才使造化臻于完形。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时,其实我们已经变成了天使。 篇二: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品质。 篇三: 《浮士德》追求中所涉及的社会现实只是一个方面,其中还有另一个重要内容即人的主题。浮士德不断追求的动因不是来 自社会矛盾的召唤,也不是有些文章认为的来自魔鬼的诱惑,而是来自浮士德内心的不平衡,是他的内心痛苦促使他不断追求。他的痛苦不是源自他对外界与物质的不满足,而是源自他对自身状况的不满足,他想改变自己生存方式中的各种缺憾,追求更符合人性、更为理想与健全的人格。只有从人的主题看 《浮士德》,才能还《浮士德》以完整性;只有从人的主题人手,才是找到了打开《浮士德》的钥匙。 浮士德的每一次追求都是不了了之的,因为他不是为了寻求社会矛盾的解决,而是追求一种健全而完美的人格。他否定了不完美人格的各个阶段,最后找到了最健全、最完美人格状态的生存方式。人的主题,是18世纪德国美学所探讨的主题,也体现了歌德本人的美学思想。如果说现实的内容在 《浮士德》中是零散的、被分割的,那么人的主题则是一贯的、整体性的,这才是《浮士德》作为一个整体的统一所在。它也极符合歌德本人的创作思想。歌德曾指出,艺术家应该通过整体向世界说话,而这一整体他在自然中是找不到的,而是他自己心灵的产物。根据这段话,我们认为浮士德的活动可以被划分,现实可以被分割和组合,但歌德要表达的思想应该是统一的,浮士德形象应该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符合歌德对人的看法的。他曾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如果我们仍然说,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应该说,这只说出了浮士德形象的象征意义。其本来意义,即对完美人性、理想人格的追求,如果回到《浮士德》本文的话,将会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 浮士德出场时是一位老博士,他已精通了当时的哲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大学科。学识渊博,声望在所有的博士、硕士、法律家和教士之上可谓功成名就,炫世耀人。老博士应当心满意足。可事实恰恰相反,浮士德出场,时值深夜,他中宵倚案、烦恼齐天。他不是对家庭不幸和自然灾祸的烦恼,他的烦恼是他灵魂痛苦的外显。精神劳动这一生存方式的种种缺憾造成了学人理性发达,而感性生活贫乏,使学人遭受了全面人性被片面化的痛苦。浮士德的诸多痛苦是从事精神劳动的人与生俱来的,是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不能超脱的深层苦难。浮士德的痛苦与追求,常有精神劳动者的普遍特征,甚至扩展为即使对全人类也具有普遍意义。难怪郭沫若先生慧眼独具,称《浮士德》是一部关于人类灵魂的历史。 篇四: 《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文章充满着悲剧色彩。以浮士德的思想为线索,围绕浮士德引发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剧。这篇诗剧中,魔鬼魔菲斯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浮士德确实为核心,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魔菲斯特。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认为人类是无法满足的。他们最终必会堕落于他们的贪婪。而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途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得到真理.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与魔鬼魔菲斯特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则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满足了,那么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 于是魔鬼用自己的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爱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地说,自己已经得到满足.就这样,魔鬼收走了他的灵魂,可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就是大体的情节。 魔菲斯特,书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虽然为本文主人公,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性格上的特点却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鲜明。 因为是魔鬼。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坏品质。我认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将人们内心的邪恶表现在了脸上。而人们只是将其掩藏在心中罢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可以真正的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他一个魔鬼应有的损人利己行为。 他喜欢突然邪邪地笑,扬起嘴角,造出一个魔菲斯特式的笑容这个专有名词;他喜欢一本正经地整人,不留一丝痕迹;他能见死不救,无论你是官大或权重;他能杀人不眨眼,居高临下的瞥你一眼,让你尊严尽丧。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个魔鬼,又能说明什么呢?他邪恶?他坏? 他可以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思考别人的事,他能为了自己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轻蔑地对人类说:造孽的不是人类自己吗?他能在别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跑出来逗他开心。 真是个奇怪的魔鬼,奇怪到让你禁不住要爱他一下,相比之下表面上善良、可爱、无私,高尚的人类和上帝却原形毕露。 野心、政权、阵风麦芒。贪婪财宝,恶狗扑食。表面称兄道弟,暗地互相猜忌。表面谦和礼让,暗地私打算盘。遇到苦活累活,推给别人,嘴里还嚷着要给别人锻炼。遇到困难杂事推给别人,嘴里还嚷着要给别人邀功请赏。 所以,我认为浮士德虽未主人公。但这篇诗剧成功之处在于魔鬼,在于魔鬼个性的鲜明。在于魔鬼邪恶,在于魔鬼跃然纸上,直触心底黑暗的嘴角一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