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得)之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心得)之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生物论文之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 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 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 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 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 倍效果。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 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 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 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 组成不过是 20 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 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敷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 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 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这样的一个知 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 据。2、 挫折教育渗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 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 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 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 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 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 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 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 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 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 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 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 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3、 人文关怀渗透“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 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 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 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 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 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 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 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 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 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 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 ……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 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 谐整体。二、关注时事,在热点中寻求德育共鸣点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 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正面的熏陶,也有消极负面的 影响。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关 注社会时事,并在有关知识点讲授时将热点人物和事件插入课堂,组织 学生进行的讨论和反思,去伪存真,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优良道 德品质的形成。1、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 成长过程中他们理所应当的享受着来自父母和社会的一切无私给予,然 而,在他们的字典里很少有“感恩”一词,在高二下册遗传病类型介绍 中有一种伴 X 隐性遗传病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 种病的症状,并且建立“感恩”意识,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则图文资 料:黄舸,今年 18 岁,7 岁时诊断出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医学专 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记录仅为 18 岁。在成长过程中黄舸受到全 国各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他和父亲将这些好心人的姓名和地址一一记 录在笔记本上,2003 年,15 岁的黄舸不顾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跟父亲说希望在生命结束之前能找到这些好心人当面向他们道谢,为了 满足儿子的这个愿望,从 2003 年 5 月开始父亲黄小勇带着早已失去行 走能力的儿子骑着人力三轮车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感恩之旅,三年来,他 们走过了 82 个城市,行程 13000 多公里,向帮助过他的人们当面致谢, 在人情淡薄的今天,黄舸父子俩将“感恩”两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并 因此成为 2006《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借用晚会的颁奖辞:“黄舸就 像一截被人抛弃的蜡烛,好心的人点亮它,它便藏起眼泪,照亮和温暖 整个世界!”在资料播放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沉浸在黄 舸带来的这份感动中,于是我趁热打铁:“感恩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 它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 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所有帮助过你的人,我们的世界才 会变得越来越美好。”2、诚实守信 2005 年底,韩国“黄禹锡造假事件” 闹得沸沸扬扬: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于 2005 年 5 月,在 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 细胞的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轰动了全世界,韩国政府授予其“韩国最 高科学家”荣誉。但是,好景不长,2005 年年底有人指出他论文中有造 假成分,首尔大学随即展开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 2004 年发表在美国 《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与其 2005 年发表的论文同属造假, 2006 年 1 月,韩国政府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 担任的一切公职。黄禹锡一下从民族英雄沦落为人所不齿的骗子,“黄 禹锡神话”从此破灭。联系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一知识点,我将该事件 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对这一事件发表看法,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白 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事先 学做人,只有恪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标准,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成绩才 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尊重。 3 、 敬业奉献 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学 校教育有义务有必要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介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 的劳动价值取向。例如 2006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小麦育种专家 李振声院士,在教学中我结合杂交育种这一知识点,就李振声院士的事 迹给学生做了资料展示:50 年代初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 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 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经过 20 多年潜心研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 碍,终于培养出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使我国的小 麦产量年增长数百亿公斤,极大程度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与“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起被人们尊称为“南袁北李” 。“6 月正午的太 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 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整 整一上午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同行用这段文 字描述的李振声,已近八十之龄! “社会培养了我,我应该向社会做出 回报”——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支持着李振声在 55 年的科学生涯中 为中国人民“吃粮”问题而奔忙。李振声的“小麦人生” ,沉甸甸, 亮闪闪。通过这段资料描写李振声一心为民的精神让学生们肃然起敬, 也在他们年轻的心里播种下“敬业奉献”的种子。三、润物无声,在教 学中树立德育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楷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站在热 爱教育事业这一基点上,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具备优良的道德品 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真诚 一个具有感染力 和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给学生少一些“正确的废话”, 多一些真诚的人文关怀,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 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公平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 学习自信的前提,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 互信任中,体味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主动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智慧,获 得学习的成就感。宽容 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 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对成长的期待,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 魅力,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不恭,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学生 的幼稚,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对别人的宽容。严谨 教 学中教师课前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授课中语言表达完整、精练、正确, 板书有条不紊,书写规范;课后积极反思,细致批改作业,以自己的言 行时时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体会到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深钻细研的科 学态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