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2020《国家监察》党员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最新2020《国家监察》党员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1】 治理基层腐败,要坚决铲除“苍蝇”栖息的场所,对基层“蝇贪”不能有一丝一毫地纵容。不让“离群众最近的人”危害群众,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着力破除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方面,广大基层干部要有清官为民的思想觉悟。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既然担任公职,就应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牢牢守住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另一方面,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 基层反腐是治理腐败的“最后一公里”。治理基层腐败是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腐败的治理是反腐败漫漫征程中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公里’,是决定反腐败能否赢得民心的‘一公里’,也是决定反腐能否最终取得胜利的‘一公里’。”基层腐败是最基层的贪腐泛滥,若不能杜绝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微腐败”就会一步一步酿成“大祸害”。因此要抓好基层腐败“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发扬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2】 近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国家监察》正式播出,让我们纪检监察人看到了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集中披露的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海案。郭海案因体制机制原因停滞不前三年之久,而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便解决了。这充分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过去监察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组干部须着力增强政治意识、表率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 识,提高日常监督、执纪审查、依法调查的质量和效果,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3】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近日热播,成为现象级的社会话题。 从《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到如今的《国家监察》,“纪委出品,必属精品”已成共识。为何反映纪检监察成效的专题片能够获得如此关注,真实与震撼,大抵是个中秘钥。“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的王晓光,“吃不好、睡不好,觉得自己跑不了”的艾文礼……鲜活案例可谓直击人心、发人深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反腐宣传往往侧重“以理服人”,贪官劣迹也多半以抽象的罪名与数字体现。但中纪委专题片却“猛料”迭出。“两亿赃款堆于家”之类画面异常震撼。另外,内容编排上也注重“过程感”,通过“大老虎”自述其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出“没有人天生是贪官,作风问题常起于毫末、积于忽微”这一朴素道理。这样的反腐故事,也让观众深感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 当然,“拍蝇打虎”只是手段,作风建设更重要的是扎牢制度笼子。针对这一点,《国家监察》在真实揭示贪官丑态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监察制度改革的成果做了通俗易懂的描述。在监察体制改革前,在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从事管理的人员,掌管着公共资源、行使着公权力,大多数不属于行政监察范畴,非党员也不在纪委管辖范围,这就出现了监督的空白。比如原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张国志,他是非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同时又不是党员。纪委在接到问题线索后就感觉到比较为难,没有约束权,没有查处权。如今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监察法》明确了六类监察对象,只要依法履行公职,行使公权力,都被纳入监察范围。密不透风的制度体系也让“凡有越轨,必受其咎”的法律导向扎实落地,可谓巩固反腐成果的治本之策。 “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真实的贪官案例,透明的制度监管,《国家监察》见证了反腐利剑高悬。全 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元年,纪委监委还会有哪些动作,依然值得期待。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4】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近日,安定段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国家监察》专题教育片。在新一年的开端,提醒所有干部绷紧心中之弦,牢记担当使命。 影片《国家监察》全景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和案例背后鲜为人知的大量细节,生动的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具有极强的警示教育意义。 观看结束后,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观看《国家监察》专题片很受教育,要把教育片作为以案为鉴的警示教育资料,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职尽责,增强工作实效,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路人!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5】 自1月12日开始,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在央视综合频道晚八点黄金档播出。 到现在为止,《国家监察》已经播出了四集,可以说是集集爆款,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也上了热搜。有人不禁问,《国家监察》为啥这么火? 我们先从纪录片里一些引发公众关注的细节来看,比如,“贵州贪官往下水道倒茅台倒不尽”、“两亿赃款堆家中不敢花”、“贫困乡为刷白墙竟花799万”和“贪官家中搜出674张购物卡”等。这里每一个事,都刷新着人们对贪污的认知, 更严重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现实底线。而且,也都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刺痛了人民群众的心。如此,自然能“收割”受众的注意力。 不仅如此,片中还曝出很多“惊心动魄”的情节,且都是首次披露的。王晓光与他人约好暗号接头密谈、经销商为讨好袁仁国送黄金打造的“仁国鼎”、艾文礼带着三个箱子去自首、秦光荣16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等。这些情节真让人惊掉下巴,可能连电影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既然比电影电视剧都要精彩,那吸引着观众,便不足为奇。 也要认识到,电影电视剧毕竟大多是虚构的,是艺术的加工和想象,可《国家监察》播出的这些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情况。就凭“真实性”这一条,便可以“鹤立鸡群”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性的东西,还能一五一十呈现给世人,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真实性和具体呈现,也是自带流量的。 当然,就吸引力而言,再怎么精彩的题材和过程细节,也比不上最终的结果。那些曾身居高位的贪官,当初再怎么猖狂,也终究难逃“被抓被查”的命运,都成了《国家监察》中的负面典型。 带着这样的已知结果去看这部纪录片,更有大快人心之感。也能切实感受到从严治党和反腐败的现实重要性,感受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更能切实明白,全面从严治党,事关每一个人的切实利益,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上的一个个点赞留言,也源自于每一个网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拥护,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期许。 《国家监察》这部专题片,对于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堂警示课,而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也是一堂教育课。除了能明晰从严治党和反腐败的重要性外,更能认识到监察体制改革的前瞻性和必要性。 当下,“谁动群众的扶贫奶酪,纪委监委就动谁”已经成为现实最嘹亮的号角,追求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也正在稳步推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