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党员干部对公众讲话经典样本三篇稿合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党员干部对公众讲话经典样本三篇稿合编

‎2020年党员干部对公众讲话经典样本三篇稿合编 精选篇一 ‎  当前,中国正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假以时日,必将打赢这场艰苦卓绝又惊心动魄的阻击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胜利,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的贡献,世界获益。‎ ‎  中国胜利了,意味着把“魔鬼”关在了家里。“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这是决心信心,也是责任担当。在突如其来、气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背水一战,想尽了一切办法,作出了极大努力。公正公道而不带成见偏见的人都能看到,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措施远远超出《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世界是个大家庭,大家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一片天空下,是命运的共同体。中国的努力不仅是在保护本国人民的健康,也是在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 ‎  中国战“疫”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做法,为世界提供了借鉴、参考和样板。在这场始料不及、异乎寻常的战“疫”中,中国在斗争中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党的强有力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医务人员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一面面飘扬的党旗成了主心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神州大地迅速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降“魔”天罗地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利用体制制度优势办急事、难事和大事,等等。中国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贡献,世界共享。‎ ‎  疫情是全人类的敌人。这次疫情是个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事情,正如国际友人所言:“病毒性疾病没有种族或民族特征。”应该说,病毒发生有国别,但病毒传染没国界,它既不“认人”,又不“分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人民都处在同一条船上,得同舟共济、抱团取暖。患难见真情。事实上,自中国暴发疫情以来,许多国家都以不同方式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工作的肯定与赞许,有些国家和国际机构还积极地提供不少支持和帮助,让人感动感恩。但也出现一些针对中国不友善、不厚道的杂音噪音,令人遗憾、痛心和失望。疫情是一面镜子,公道自在人心。‎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曾豪迈地提出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而今,中国已经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理应也有资格和条件为世界多作贡献,让世界人民从中得到实惠、获得好处。‎ 精选篇二 ‎ ‎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一名“90后”女医生,为了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在没有公共交通支持的情况下,骑了4天3夜自行车,行程300多公里,一路上忍饥挨饿、风雨兼程,最终返岗参战。多么英勇无畏、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凭着心中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绽放迎难而上、奋勇担当的夺目风采。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激励了无数人。‎ ‎  时势造英雄,凡人出壮举。大疫当前不言退,在疫情防控期间恪尽职守、默默奉献、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人与事,可谓不胜枚举。把一些可圈可点的生动故事、卓有成效的经验办法,特别是那些可歌可泣的凡人壮举说出来、讲出去,可以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抗疫的众志成城和英勇奋战,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向前。‎ ‎  真理在事实面前不言自明,歪理在真相面前不攻自破。讲故事是让人易于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和方法。千百年来那些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思想观点、价值信仰和伦理道德,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故事传播开来并留存下来的。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加大新闻舆论工作力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讲中国故事、善于讲中国抗疫故事。‎ ‎  会讲故事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更加深入而生动的解读,可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借助一个个鲜活故事,可以更好告诉世人: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了怎样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一批批军地医护人员、一个个科研人员、一拨拨志愿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如何不畏艰险、赴汤蹈火,敢于担当、英勇奋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武汉及湖北人民如何识大体、顾大局,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等等。多到抗疫一线发现好故事,让故事来说话,才能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抗疫故事能不能走进人的内心、拨动人的心弦,入脑入心、同频共振,取决于讲的立场态度和方式方法。实事求是去讲,才能让人愿听。抗疫故事,真实是它的生命,得说真话、讲真相、道真情。带着感情去讲,才能让人想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把抗疫故事的感人之处讲出来,首先讲故事的人得自己动感情、带感情,只有打动自己才有可能打动他人,只有自己动情才有可能以情动人。生动活泼去讲,才能让人爱听。讲故事不是作报告,得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去讲,用群众语言、讲大白话。‎ ‎  抗疫故事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注入了更为丰富厚重、生动深刻的内涵。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不仅可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可以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讲出新时代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 精选篇三 ‎ ‎ ‎  人生之歌要想悦耳动听,得把青春这段“序曲”谱写扎实,开好头、起好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力比知识重要,品德比能力重要。青春最大的成色和最亮的底色在品德,未来的路能不能行得稳、走得远、飞得高,就在于此。‎ ‎  近段时间以来,“扶贫天使”黄文秀、“纪检打铁人”李夏等新青年,用青春点亮自己的人生,也照亮无数人的心灵。5个平均年龄才29岁的中国年轻人,走在5G技术、光子芯片等世界科技的最前沿,正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还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开始挑大梁、担主角,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每每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  青春是用来追梦的。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吹过肥皂泡,一串串大大小小的气泡在阳光下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追着气泡一路奔跑。青春就好比追气泡,到阳光下放飞,满世界追逐。曾几何时,在那火红的年代里,有的年轻人为追求光明和真理而义无反顾地跟旧家庭决裂;有的为建设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牺牲小我;有的为“中华崛起”“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然而,现在一些年轻人有时似乎缺少了那个年代那代人身上所洋溢的理想与激情,往往缺少志向和抱负,甚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成了所谓“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曾有人感叹,我唯一害怕年轻人“他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了,心中就没有方向和方位,就没有理想和追求。毛泽东当年17岁走出韶山冲时,曾写下一首《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人是要有点梦想的,特别是年轻人,青春的一个别名就叫梦想,倘若青春没了梦想,那就不叫青春了。‎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有梦想,还得实干来托底。不去一砖一瓦地筑梦,就无法圆梦;不去撸起袖子加油干,梦想就只能是幻想。奋斗是对青春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深情的告白。但是,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人奋斗意识淡薄了、奋斗能力退化了,常常吃不起苦、受不了罪,娇生惯养、贪图享乐,习惯于养尊处优地生活,或者只知道追星,或者整天玩游戏成“低头族”,或者成了“拜金族”“啃老族”“月光族”,有的整天“宅”着、“蜗”着,不见阳光、不沐风雨,处于“巨婴”式生长,成了所谓“抱大的一代”。青春稍纵即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是最美的播种季。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上不会掉馅饼,青春不该轻飘飘,要想有所收获,就得辛勤耕耘,甚至吃大苦、流大汗。人生出彩还是出局,关键取决于汗水的付出。‎ ‎  青春是用来歌唱的。青春是首歌,唯铿锵的节奏和飞扬的音符,才能让青春之歌悠扬而深沉。不过,有的人的“青春之歌”却显得有些低落跑调、萎靡稀拉,有的一味做“吃瓜者”作壁上观,只会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戾气重,成了所谓“愤青族”和“失落的一代”;有的对社会不关心、对他人少爱心、对父母缺孝心,成了所谓“失望的一代”;还有的年轻人不靠谱不踏实,让人不放心、难放手。青春只有一次,不可复制,无法再生,得有敬畏之心,不可以虚度,不能够荒芜。保尔•柯察金说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生之歌要想悦耳动听,得把青春这段“序曲”谱写扎实,开好头、起好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能力比知识重要,品德比能力重要。青春最大的成色和最亮的底色在品德,未来的路能不能行得稳、走得远、飞得高,就在于此。‎ ‎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曾经深情地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青春更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无惧风雨、不负韶华,让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追梦、奋斗中更加嘹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