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转变评价理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地理论文之转变评价理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陕西千阳南寨中学 李瑞麒 摘要:有效教学是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中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评价目的、评价重心、评价形式、评价主体四个方面谈一谈怎样转变评价理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鉴定性的水平评价 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 多元主体 地理学科的评价是地理有效教学实验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只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不进行学习评价的改革,穿 “新鞋”走 “老路”,用旧 “标准”来衡量新成果,很有可能将有效教学改革引入误区。因此,切实做好地理有效教学的的评价工作,对正确把握地理有效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认为要做好地理学习评价应做以下四方面的变化 (一)、评价的目的:从鉴定性的水平评价走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对初中地理不中考的现实,面对人们心中的“副科”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验者,先要明确地理学习评价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地理学习评价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目前地理学习的评价现状来看,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甄别、选拔性评价,如高考所采用的评价,其目的是淘汰和选拔;二是鉴定性的水平评价,如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期中、期末考试就是鉴定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三是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初中地理普遍采用是鉴定性的水平评价,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首先要通过“三单”设计反思教师教和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其次,要实施差异评价。在一个班级群体中,学生个体之间在地理学习的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软化 “班级参照”,强化 “自我参照”。对学习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让他们永不满足;对学习水平低一点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此外,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变 “纠错”为 “觅优” ,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学习地理的动机,促使所有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走向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由于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在于应试成绩,从而导致了地理教学评价的重心只能侧重于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即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的评价。这种 “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显然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必然导致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僵化,学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枯燥乏味的记忆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荡然无存,地理学科的地位也与日俱降。因此,地理有效教学是倡导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结合,要求既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 从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学生学地理都不能离开 “用” 字。这种学习更强调的是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地理空间的想象能力,形成环保观念,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有效教学共同探究阶段,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能力情况。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问题生成单中,对课堂重难点问题及自己存在问题理解情况如何。应了解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地图及课本文字、图表、图片、图解等现有地理资源,能否通过视屏与新闻材料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课堂重难点问题及自己存在问题的质量,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利用,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运用。 (三)评价的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中,为了达到评价的鉴定性的水平评价功能,考试就成了唯一的评价形式。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其结果较片面,不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准;同时,由于过分注重分数、等级、注重量化,强调相对评价,一考定终身,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有效教学明确指出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要根据需要让学生采取访谈、自我报告、轶事记录、作业、作品展示、小论文写作等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内容上的狭窄和片面,将会对地理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并影响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地理有效教学的推进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它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自主探究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究性的学习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形式必须从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克服其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的缺点,避免以结果为主,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倾向。评价中:一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地理能力时,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图解能力。二要注意评价方法的综合。尽量淡化量化和客观化评价,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把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甄别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是对学生“纠错”、“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弊端在于: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使评价失去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很淡漠,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 “碴”,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常常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教师的挑战。三是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失去了原动力。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往往持一种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试想,这样的评价,怎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因此,在有效教学的实验中,教学评价要求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改变单独由地理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变评价主体单一化为多元主体参与。这种多元主体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地理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主学习、共同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有关自己地理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总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评价思想。教师要善于各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考试周刊》2011年第63期,《关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看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