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双拥工作经验材料七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双拥工作经验材料七篇

‎2020年双拥工作经验材料七篇 ‎【篇一】‎ ‎**地处**半岛最东端,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自古就是海防重地。**曾组建了**最早的抗日武装,天福山起义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是四个集团军的诞生地,先后走出385位共和国将军;有12万人从军参战,60多万民工奋勇支前,2.8万优秀儿女血洒战场,涌现出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文登"烈士乡"及**"乳娘"冒着生命危险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让**这座**小城与"军"字结下了不解之情,而"拥军"的基因也随之融入了**人民的精神血脉,这里有被誉为"军民共建第一村"的文登宋家庄村,迟浩田上将曾题词"首创军民共建,利国利军利民";这里有航程超过20万海里的拥军船,风风雨雨60年,五代船长五代船,义务接送苏山岛官兵和家属10万多人次;这里有"军中的士、流动班车"的汇通拥军车队,19年为官兵军属免费服务30多万人次……近年来,我们注重传承红色基因,以典型引领为抓手,以政策扶持为导向,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全面盘活社会拥军资源,让拥军之花开遍**大地。‎ 一、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文化底蕴,让双拥共识融入发展血脉 ‎ 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双拥工作全过程,以增强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全社会双拥共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一)注重基础教育,将思想共识"凝起来"。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将双拥国防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教学课程,筑牢双拥思想基础。在全市中小学设立"军人荣誉·母校荣光"军旅学子风采栏,组织举办大学生"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国防意识、培育崇军尚武精神。定期邀请罗援少将,国防大学金一南、王宝付等专家教授,为广大师生开展专题国防教育讲座,有效激发了爱国拥军热情。‎ ‎(二)注重设施建设,把活动平台"搭起来"。建成全国首个海权文化国防教育基地,全力打造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涵盖甲午战争陈列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育儿所纪念馆等12个教学点在内的**(**)党性教育基地,打造起高水平的双拥教育平台,目前基地已累计接纳参观学习人员18万人次,被国防大学列为现地教学基地。‎ ‎(三)注重军地互动,让双拥实践"活起来"。抓住"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双拥法规宣传月、烈士公祭日等重要节点,在全市广泛举办革命故事书画展、主题征文、英雄典型宣传等活动,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国防知识,增强市民爱国拥军意识。驻威部队定期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邀请驻地中小学生、部队家属及部分驻地民众参观军营、舰艇、荣誉馆、战史室等,有效拉近部队和民众之间的距离,提高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作推出了大型红色民族舞剧《乳娘》、大型历史舞台剧《烽火》,在省市内外连续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坚持政策驱动,引领价值导向,为社会拥军注入生机活力 充分发挥政策杠杆驱动作用,统筹规划全市双拥工作,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引领社会各界主动关心双拥、支持双拥、热爱双拥,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形成全社会拥军的生动局面。‎ ‎(一)推出"一套制度"。结合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每4年出台一套规范性制度,为全市各行业有序开展双拥活动提供根本遵循。今年我市结合新时代使命任务,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拥政爱民工作的意见》,从服务部队改革、支持备战打仗、浓厚拥军氛围、加强组织领导等4个方面,对拥军优属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规范完善,制定了组织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安置、军事设施保护等32条具体措施,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探索"一个模式"。围绕打造社会化双拥平台,建立"5+1"结对共建模式,组织镇街、部门、村居、学校、医院5类单位,分别与驻威部队结对共建,定期走访慰问,对驻军单位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到哪个共建单位,就由哪个单位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带动社会各界与驻威部队结成共建对子800多个。近年来,共为驻军单位赠送电脑、图书价值400多万元,开展义诊、助学、法律援助等活动**多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6+1""X+1"等新型共建模式,为部队提供全方位、精准化、跟进式服务保障。‎ ‎(三)出台"一项政策"。抓住重点企业群体,对拥军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在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分配中予以倾斜,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一大批爱心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拥军事业。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威高集团,与501舰结对共建,大力开展兴舰强军、科技拥军、互访联谊等活动,每年赠送慰问物资数十万元,妥善接收和安置退役军人600余人,并成立威高集团武装部和威高民兵组织,成为一支坚强的国防后备力量。‎ 三、固化奖惩机制,形成常态长效,将拥军行为纳入活动日常 为扩大拥军活动的参与度,将社会化自发拥军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我市积极推行奖惩激励机制,树立奖优罚劣的导向,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拥军的热潮。 ‎ ‎(一)奖励先进典型。以每届我市双拥模范城总结表彰为契机,评选表彰一批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通过评选,深度挖掘双拥先进事迹;通过表彰,培树先进典型,给予他们高度的政治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坚定他们继续做好双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全市广大军民做好双拥工作的热情,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双拥。‎ ‎(二)惩戒不良行为。针对目前偶尔出现的落实拥军政策不到位、破坏军事设施、传播抹黑诋毁革命先烈和军队英模言论等影响军民团结等不良现象,强化考核督导,建立惩戒机制。多渠道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网站等,接收办理监督举报事项,采取电话问询、发函问询、实地查看等形式,了解具体情况,对双拥工作落实不力甚至问题突出的,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追责问责。‎ ‎(三)鼓励社会大众。我市以**市为试点,自**年起推行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每个社会法人和自然人都有"信用账户",累计一定积分可享受水电费减免、就医优惠等63项守信激励政策,"信用有价"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社会化拥军与征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居民参加拥军优属公益活动予以信用加分,极大调动了全民参与拥军的热情,近两年有7000人次因为参与拥军活动获得信用加分。**试点取得突破进展后,我市将结合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适时在全市范围推行,进一步形成人人主动参与拥军工作的生动局面。‎ ‎【篇二】‎ 近年来,**军供站始终坚持"为部队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不断强化"用心服务、真情服务、高效服务、创新服务"意识,打造"温馨驿站·军人港湾"**军供服务品牌。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省军供站正规化建设考核评比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军供站、**市五一劳动奖状、"三八"红旗集体、"青年文明号"、精神文明单位等30多项荣誉。‎ 一、用心服务,为部队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站领导及相关科室岗位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军供保障工作,健全完善保障预案;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要求,增强全站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为过往官兵提供集结、休息、就餐等保障服务。二是搞好资金供应。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将部队伙食补贴与军供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仅伙食补贴一项人均补贴标准就超过10元,并根据保障标准搭配副食,确保过往部队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三是完善基础设施。近几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对站内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投入120万元新建军供餐厅600平方米,餐厅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院内集结广场**平方米、军供站台集结广场600平方米,方便部队使用。餐厅开通暖气,同时配备了四台共40匹的大功率空调,实现了"一年四季可供应""冬暖夏凉舒适就餐"。分别投入25万元、15万元建设的官兵浴室和室外健身活动场地已投入使用,投资30多万元改建了两个厕所,方便官兵大批量进站时使用。添置了增压泵房,可同时满足厨房洗刷、官兵洗漱、淋浴等大水量需求。站内种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1000平方米,初步建成花园式庭院。‎ 二、真情服务,把过往官兵视为亲人 一是倾心尽力保障。部队官兵备战打仗非常辛苦,军供站就是他们长途行军中的"家"。**军供站干部职工有很多是退役军人,有的职工子女正在部队服役,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工作中,全站干部职工始终将过往官兵视为亲人,真心相待,真情服务。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军供任务,大家都能一声令下为过往部队服务,保障他们吃上热饭。今年的新兵运输保障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车次频繁,保障形式多样。全站干部职工提前做好多套应对方案并进行演练,最后一天连续工作18个小时,完成了新兵运输保障任务,**军代处军代表现场督导时给予表扬。二是科学搭配食谱。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口,精心研究采购菜品,满足多种方式供餐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配制了15元、20元、25元、30元等四种标准食谱,实现主副食品供应多样、荤素搭配适当、营养结构合理。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官兵生活习惯、早中晚膳食结构、有无病号和少数民族官兵等情况,推出适合大批量供应的菜品,并按季节变化随时调整,共制定6种标准、12套菜谱,确保供餐冬保温、夏保鲜,四季营养均衡。在军供餐厅显著位置设立了监督台,让部队官兵对保障设施、服务环境及饭菜质量进行评议,以此促进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提供贴心服务。注重改进细节,在服务台配备针线包、小药箱等,以备过往官兵之需;在餐厅设置集中充电区,可满足80名官兵同时充电;设置温馨舒适的贵宾间,为看望官兵的亲属提供方便;制作了文明餐桌、清真席、病号席,满足特殊要求。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夏季免费绿豆汤、每餐必上本地名吃**扒鸡。同时,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官兵下车到就餐、结算、上车等各个环节,全部由专人负责引领,让官兵切实感受到**军供人周到、细致、暖心的服务保障。‎ 三、高效服务,多措并举促进能力提升 俗话说:兵贵神速。对军队来说,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胜利。一是优化供应设备功能。改造现代厨具,操作间配备的大灶、小灶、蒸柜、切菜机都有备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随时更替,供水实现铁路供水和城市自来水双回路。配备1000人的餐桌、座椅,有效缩短制餐供餐时间,确保了高效快捷。投资50万元购置物资采购车和保温送餐车,配备全套保温设备,配齐野外厨房用具,可同时远程为500名官兵送餐,为100名官兵现场制餐,实现100公里范围内有效供应。二是打造保障人才团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年组织骨干人员到**蓝翔参加厨师培训,定期开展军供保障演练,随时保证设施设备运行良好,职工队伍精神饱满,打造了思想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服务一流的军供保障队伍。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关键岗位的骨干人员到省内**、兖州、聊城及省外兄弟单位学习军供站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先进经验,多个兄弟单位来我站切磋交流,通过对标学习,实现了在交流中促学习,在学习中促提升,有效提高了全站军供保障服务能力。三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全站人员微信工作群,接收任务马上通知明确,确保任务及时下达。确定保障服务协作单位,实行定点采购、限时送货。接到任务后,人员集结的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定点单位,将所需食材送货到位。制作过程中,与军代处和车站调度室随时联系,不见军列不上菜,列车停站15分钟后饭菜全部上齐,官兵下车进餐厅即可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四、创新服务,培树一心为兵优质品牌 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流程再造,一心为兵,全力保障,**军供站创树的"温馨驿站o军人港湾荣获好评。一是创新保障理念。强化现代管理服务意识,健全完善工作预案,在传统站内就餐、送餐等保障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拓展代为采购、转站服务、送餐上车等多种保障方式,实现了各种形式的保障任务应保尽保,展示了"温馨驿站o军人港湾"的**军供形象。特别是针对途径**临时停靠几分钟的"过路"部队,严格军供食品采购、制膳、化验、分装、送餐时间,提前沟通联系,及时开好票据,精确计算停车位置,明确接餐地点,多车门同时送餐,确保从送餐到结算,全程用时控制在3分钟之内。二是创新票据结算。顺应现代化网络支付发展形势,在传统现金结算的基础上,开通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现代支付方式,开票结算由手工开票改为机打票,便于部队选择便捷的支付方式。三是打造军供文化。注重以文化建设引领服务提升,在办公区域、院落、餐厅、站台广场等场所,增设形象墙、宣传图版、标语、电子屏、宣传画、军事名人简介等,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军供文化氛围。投资20万元率先在全国建成军供文化展厅,现已成为部队参观、同行观摩和**城区青少年红色传统教育基地;拍摄军供文化宣传专题片,印制了军供宣传画册,详细记录了**70多年来的军供文化发展史,有力提升了"温馨驿站·军人港湾"服务品牌的内涵品位。‎ ‎【篇三】‎ ‎**是重要的驻军大市、兵员大市、优抚安置大市,具有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把解决好军人"三后"问题作为服务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的政治责任,把军人军属当亲人,采取有力举措,切实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实现了部队、军人、军属"三满意"。‎ 一、强化责任担当,千方百计为军人保障"后路"‎ 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情况复杂,是**市安置工作的主要特点。面对繁重的安置任务,全市各级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提要求,克服困难,高质量落实了各项安置政策。‎ 一是拓宽渠道,不断提高安置质量。每年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安置任务,以两办名义下达安置计划,把军转安置岗位落实到每个单位,市直机关、各区县均衡承担安置任务,对承担重点任务和新建的单位重点安置,对编制未满或有增员计划的单位优先安置,对专业性强的事业单位尽量对口安置。计划分配军转干部80%安置到公务员或参公岗位,197名团职干部按政策落实职务,170多名功臣模范、特殊岗位军转干部得到从优安置。深入挖掘退役士兵安置潜力,**年以来,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40%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其余全部安置到市属以上国有企业,确保每一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年,退役士兵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比例达到51.5%,为历年来最高。‎ 二是公开透明,健全完善安置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安置原则,坚决维护退役军人安置政策、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强化政府指令性安置工作力度。建立"四公开一监督"阳光安置模式,与部队职能部门联合进行考核工作,公开档案考核量化分数;严格规范组织军转考试,严肃考场纪律,公开考试成绩;组织公开选岗,现场公布安置去向;邀请部队有关部门对安置工作全程监督。将安置主动权交到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手中,让安置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安置工作"零失误""零投诉"。‎ 三是提升能力,全面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分专业、分系统、条块结合,统一组织,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岗前培训,对军转干部进行优秀评选,对授课教师进行课后评估,将军转干部的培训论文结集印发各用人单位,展示培训成果,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理论实践互补的培训内容,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提供择业辅导、就业指导、创业引导,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实行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学一门技术、找一条出路、增一份保障"的培训就业服务平台,确保每位参训退役军人掌握一门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100%推荐就业。**年以来,投入资金7800余万元,累计培训各类退役军人3.1万余人次,得到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二、健全工作机制,全力以赴为军人照顾"后院"‎ 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关系官兵切身利益,关系部队战斗力建设,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先后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助力就业工程实施方案、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贴发放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全力破解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安置难、未就业家属生活难、军属社会就业不充分等难题。‎ 一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随军家属安置长效机制。自**年起,每年拿出50个机关事业单位名额,定向调配安置随军家属。每年定期召开全市接收安置随军家属协调会议、工作部署会议,对接收安置的原则方法、程序步骤等进行规范,明确组织、人社、机构编制等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坚持专业对口原则,根据随军家属自身素质、知识结构和个人专长,将其安置到合适的岗位。截至目前,已接收安置机关事业单位随军家属526人。同时,努力为军转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按照"行业对口、专业对口、就近安置、就好安置、特殊照顾、分级承担"六项原则,通盘考虑随调家属家庭住址、工种和专长进行安排。**年以来,为54名随迁随调家属提供安置服务,做到与军转干部"同时接收、同时安排、同时报到"。‎ 二是建立社会化就业助推机制。将未就业随军家属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军地联培联训,打好帮扶组合拳,综合运用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就业援助等政策,拓宽创业扶持范围,提高创业补贴标准。目前,我市未就业随军家属最高可享受到每人**元的创业补贴,创业贷款额度也由10万元提升至20万元,对我市十大千亿级项目贷款额度可提高至30万元。不断拓宽随军家属就业渠道,市、区县两级双拥办会同军地有关部门,每年至少举办2次专场招聘会,为随军家属提供就业支持。**年以来,举办专场招聘会32次,组织近百家省市企业提供岗位5000余个,332名军属达成就业意向。‎ 三是建立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随军家属待岗期间,按照当年度**市失业保险金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标准逐年定期增长,**年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37元,所需资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按照2:1 比例分担。同时,规范个人申请、部队初审、区县审核审批、人社及市场监管部门比对、部队公示、汇总上报、下拨资金、区县发放的工作流程。目前,全市每年享受补助的随军家属达1000余人,年发放补助费1200余万元,补助标准和投入力度走在全省前列。‎ 三、彰显尊崇优待,倾心尽力为军人看护"后代"‎ 始终把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将保障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作为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彰显社会尊崇的重要一环。‎ 一是更加注重政策保障。对军人子女报考高中给予加分照顾。对所有现役军人子女中考成绩照顾9分;对因公牺牲、一至四级残疾等6类军人子女中考成绩照顾18分;对烈士,航天、涉核等4类军人子女中考成绩最高加到26分,帮助军人子女考取理想的学校。**年以来,共有700名军人子女享受到中考加分优待。‎ 二是更加注重资源倾斜。采取实际措施为军人子女入园入托入学提供便利条件。按照军人子女优先的工作思路,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军人子女倾斜,市、区县中小学校均优先安置驻地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年以来,妥善为5908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园入托入学问题。‎ 三是更加注重关心关爱。广泛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教育拥军的切实举措。在各校选聘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军人子女的校园家长和成长导师,努力做到思想上多帮助、学习上多辅导、才能上多培养、生活上多关心,对军人子女成长投注更多关怀。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利用国庆、"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文艺汇演、知识竞赛、观看军事题材影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尊崇理念,使军人子女获得更多幸福感、自豪感。‎ ‎【篇四】‎ 投资100多万元为部队援建军营文化图书室、阅览室、军营网吧,举办军地双拥文化演出15场,惠及军民8万余人。‎ 实施"关怀退伍军人正确择业工程",共接收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1554人,自谋职业547人,发放自谋职业补助费260万元,安置率达85%以上。‎ 健全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制度,近年来共有1214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双证"获取率达90%以上。‎ ‎……‎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的第一支红军正规军红二十四军的诞生地,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党委、政府、各级机关单位和普通群众一直怀揣着那份拥军情怀,驻地部队官兵的爱民本色从未改变、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不断涌现。‎ 聚焦实现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拥军服务体系,创新拥军载体途径,打造拥军特色亮点,扎实巩**有创建成果,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努力做到"标准更高、特色更优、品牌更亮"。截至目前,**市已经连续荣获八届"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标准更高 多年来,**市党政军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凝聚共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总要求,将双拥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和驻地部队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责任目标管理,确保**市双拥工作得到充分重视、摆在重要位置。‎ 结合机构改革,**市调整了双拥工作领导组,每年专门召开全市双拥工作扩大会议,定期召开议军会议、军政联席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特别是今年以来,对双拥机构进行了重新优化整合,全市按期组建了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构建了开展双拥、支持双拥、落实双拥的机构体系。由市双拥工作领导组牵头,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特点和行业优势,从国防教育、拥军优属、窗口服务、拥政爱民、军警民联防等方面全线开展双拥工作,可以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军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和行业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网络体系。‎ 在**,全市5个县(区)、42个市直单位、多个驻地部队及所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均共同参与双拥工作,推进我市双拥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标准迈进。比如,打造矿区段南沟社区创新运用"145"双拥工作法(即一站:鸿雁驿站;四化:专业化、动态化、常态化、精细化;五服务:政策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心理服务),不仅为社区的兵妈妈、军嫂和军人子女提供优质的服务,更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了双拥工作基础,提升了双拥服务水平,全面增强了军人、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全市社区双拥工作典范。‎ 为确保双拥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到位,**市不断纵深推进双拥工作制度化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关于加强双拥工作的具体意见》《**市双拥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军地互访制度》《双拥信息交流制度》《军民共建制度》《双拥工作领导组成员职责分工制度》和《**市双拥联络员工作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建立和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大事项和年度工作报告、驻地部队双拥工作季度例会、军地协调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过"军事日"、"双拥月"宣传等制度,推动双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高效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此外,**市委、市政府站在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稳定大局的高度,研究制定了《**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奖励办法》,探索出了政策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科技拥军、司法拥军、社会拥军、行业拥军、物质拥军"八种拥军优属方法",充分调动全市各领域参与双拥、支持部队建设的积极性。**年以来,全市安排双拥资金2.64亿元。‎ 特色更优 今年,**百名老兵向祖国敬礼摄影巡回展举办,展出了60余幅作品,充分激发起大家"热爱老兵、拥护军人"的深厚感情。这成为**市"双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一次创新实践和成功探索。‎ ‎**市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从市区到县区,从乡镇(街道)到农村(社区),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双拥活动。比如,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开展教育、文化、法律、政策、科技、健康卫生"六进军营"活动,解决驻地部队的实际需求,助力部队提升打赢能力;发起"红心向党·荣耀军魂--寻访**最美退役军人系列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推荐身边的"最美退役军人";举办**市"军民共筑梦·翰墨颂双拥"书画展,展示了58家双拥共建成员单位提供的共计130余幅优秀书画作品,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成果、新面貌。‎ 在此基础上,**市坚持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资源,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国防知识普及、先进典型报道。特别抓好重要节点宣传,"八一"前夕,在市级媒体开设《山城老兵故事》《寻访最美退役军人》等栏目,在高速口启用大型摩天固定双拥宣传牌,在市区主要街道和繁华地段设立楼宇电视广告,在市文化中心、广场、公园、加油站、医院、车站悬挂双拥宣传标语,组织三届党政军"双拥杯"联谊赛,启动了"爱军爱民爱**"双拥微信平台,建立了市双拥网站。同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借助"两微一端"平台,编辑双拥信息"美篇",真正使双拥工作做到了"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刊有文章、活动有简报、网络有新闻"。‎ 走进**市各学校,你会发现每个学校都增设了国防教育课,编写了国防教育教材,积极开展新生入校军训,成立了少年军校,由部队派出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进行辅导,在国防兴趣培养、国防知识普及、国防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推进国防教育全覆盖,根据不同群体的年龄差异、文化素质和职业特点,**市构建了三个国防教育层次。第一个层次以中小学生为主,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做到进课表、进课堂、进教材,从小培养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第二个层次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为主,将国防教育作为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国防法律法规、国防义务、国防常识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第三个层次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积极邀请军地领导或专家学者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由市党政军领导带队,组织缅怀革命先烈,走访慰问军烈属和驻地部队,提升教育质量。‎ 品牌更亮 ‎**市城区有一座占地面积为17600平方米的公园,以双拥主题元素为主,有军民携手共建的立体双拥造型雕塑,还有军民共建双拥林、双拥广场、双拥长廊、老兵风采等双拥元素景观。周边学校的师生、社区居民来到这里,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双拥知识、接受国防教育,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这座集国防教育、双拥活动、休闲娱乐和游览于一体的公园是**省首家双拥主题公园,已经成为**市双拥工作品牌之一。‎ 近年来,**市不断创新思维,推陈出新,着力打造具有**地域风情的双拥共建工作品牌。全市建立了红色经典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民爱军习武基地、军民联欢活动基地、双拥文化宣传基地,建设了"双拥路",种植了"双拥林",命名了1个双拥教育阵地、5个双拥教育基地。‎ ‎**市博物馆是由市双拥工作领导组命名的一家"**市双拥教育基地"。今年2月24日正式开馆后,专门在百年巨变展厅设置了红色沃土单元,展示了近代以来发生在**大地上的红色革命印记,内有石评梅和高君宇启迪民智、倡导革命的早期革命活动,红二十四军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介绍,军民齐抗战、七亘大捷、百团大战以及中共第一城的建立等历史,让人们充分感受**作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的光辉荣耀。‎ 此外,在**市委、**市政府、**军分区的重视和支持下,**日报社、**人民武装部、**县委宣传部在**这个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成立的地方联合建成《红星照耀北国》--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纪念馆。该馆分历史背景、平定起义、**建军、阜平立政、陕北扎根、追寻之旅6个部分,通过大量详实图文资料,再现了红二十四军从成立到失败的那段峥嵘历史,是全国首个全面纪录红二十四军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矿区段南沟社区则是**市社区双拥工作的典范。该社区创建了"鸿雁军人军属服务驿站"特色服务活动,创新运用"145"双拥工作法(一站即:鸿雁驿站;四化即:宣讲十九大精神专业化;及时了解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烈属的生活工作动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常态化;慰问部队官兵、光荣家属、烈属、退役军人,解决安置就业、家庭困难精细化。五服务即:政策服务,培训服务,心理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下一步,**市将进一步加强双拥阵地建设,每个县打造一个双拥主题公园,每个区打造一条"双拥街",全市打造3个双拥社区。‎ 在**这片热土,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书写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品牌。驻地部队官兵认真完成战备、训练等任务的同时,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共建内容亮点频现,共建领域不断拓展。比如,注重发挥部队优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驻地部队官兵累计投入近200万元帮扶6个贫困村,使500余名群众受益。在捐资助学方面,驻地部队官兵与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自愿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寒暑假等时机,为地方学生举办革命传统教育和军事知识讲座,给学生上国防教育课。在"五城联创"中,驻地部队长期与所在街镇村社结成共建对子,坚持军民联防联治,为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五】‎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三星分局与**工业园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赛城集团就政税企三维共建双拥工作正式签约。‎ 签约活动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市税务局“双拥联盟服务中心”也正式成立,该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税越三部”的“军转干部事业部”平台,强化结对联盟功效,探索“政税企”三维共建,开启双拥联盟新服务时代。该中心一手抓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一手抓退役军人实事帮扶服务,深入推进双拥工作。‎ 该中心致力于打造“退役回乡第一站”“咨询解惑第一中心”“助力创业第一窗”,协同**工业园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孵化模式带领退役军人创业,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遇到的难题。通过三维共建牵线搭桥,税务干部与园区退役军人企业家建立一对一挂钩机制,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增加退役军人就业机会,共同帮扶困难退役军人。‎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中心还建立了退役军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创业指导平台、帮扶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中心成立以后,退役军人回到家乡,如果在税收业务、培训学习、创业项目选择方面需要请教时,或者需要创业成功人士指点的话,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答案。”**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军转干部事业部部长陈虎斌介绍道。‎ 对于“双拥联盟服务中心”的建立,企业家们也纷纷表示支持,**赛城集团朱经理称:“我们将持续与税务部门交流沟通,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增加退役军人的就业机会。”‎ 接下来,该局还将不断创新双拥思路,拓展双拥领域,丰富双拥内容,搞活双拥形式,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感情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教育为先导,以机制为保障的双拥新路。‎ ‎【篇六】‎ ‎**省**市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叶挺独立团诞生地。近年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推进双拥安心、暖心、遂心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现役官兵"三后"安心 ‎**有职数先考虑转业军人、有编制先安排随军家属、有学位先关心驻军子女,高站位解决驻军官兵、家属、子女的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 军转干部除自愿外100%安置公务员岗位,任职满5年的正、副团职领导干部分别任正、副调研员(套改前);不满5年的正团职领导干部任副处级领导实职,进入单位领导班子。在县(市、区)安置的正营职干部任副科级领导实职。符合政府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除自愿外100%安排财政供给编制岗位。‎ 随军家属选择实岗安置的不论之前是否编制内人员,100%安排财政供给编制岗位,通过考试排序选岗;选择货币安置的,一次性领取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4倍的安置金;暂时不想安置的,可先领取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直至实岗或货币安置,按当地最低工资的80%标准发放。‎ 驻肇官兵子女不论户籍是否迁入**,从幼儿园直至初中都能在**自主选择学校,考高中可加30分。‎ 二、退役军人服务暖心 ‎**年底,**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党委政府的关怀直通退役军人家门口、心坎上。《人民日报·专刊》、民政部先后刊发、转发了**相关做法。今年,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建立健全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市、县、镇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均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县级服务中心均定级副科;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事业编制人员共452名,市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0名,县级服务中心、镇级服务站按服务对象数量分别定编6-15名和3-5名,镇级服务站站长落实公务员专干担任,各级服务保障工作人员由市组织到镇、县组织到村进行培训。市、县、镇服务中心(站)办公场所分别达到300、100、50平方米以上,均设立服务厅、办公室、档案室、荣誉室(荣誉墙)、党建室和接待室,全市统一规范各项工作制度。村级服务站单设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专门服务窗口,由1名"两委"干部负责。市、县、镇、村服务中心(站)每年工作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分别安排不少于50万、30万、5万、1万元。‎ 建立健全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五方面帮扶制度。全市各级财政每年预算3000多万元,其中市1040万元,主要划拨到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由乡镇(街道)统筹使用,专项用于退役军人走访联系和帮扶解困。落实对优抚对象春节八一座谈、每月一见面或一电话和"六必访"(退役返乡、立功受奖、英模典型、重要节日、遇到困难、重大变故必访)等走访联系。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生活困难、患长期慢性门诊病种、患重病致困的,每年给予500至10000元不等的救助。城区住房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先享受公(廉)租住房,租金优惠;农村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住房困难的在优先享受政府政策和社会捐助等支持外再资助10000元启动住房新建。优抚对象子女从幼儿园直至大学享受优先优惠和困难资助,保障不因贫辍学。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能享受政府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等优先优惠。全市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伍兵每年由政府购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 建立健全了市(市直)、县(县直)、镇领导干部结对联系走访帮扶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制度。每名领导干部结对3至8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八一、春节期间必须上门走访,及时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化解矛盾、解决困难、疏导思想,实现了全市11900多名重点和困难优抚对象领导干部结对走访联系帮扶全覆盖。**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物资5000多万元,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多件(项)。‎ 三、退役军人就业遂心 ‎**市把帮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提升退役军人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深化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专业选择,实施校企联合的订单式教育培训,建立了就业个人信息台帐、就业推荐QQ微信群、就业跟踪档案、就业回访登记等制度,实现了退役士兵退伍即入学、毕业即就业,昔日精兵报国、今朝强技富家。近年来,全市退役士兵参训率和"双证"获取率等指标均达到和超过省要求。‎ 优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年出台了《复退军人创业就业贷款政府贴息实施办法》,由各县(市、区)联系银行落实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贷款和承担贷款的利息,近年贴息贷款办法不断优化,放贷银行增至8家、贷款额度增至30万元。市、县每年分别开展两场以上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今年,全市已举办就业招聘会21场,1344人达成了就业意向。年龄相对较大、就业能力较弱的困难退役军人由各级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再就业。‎ 强化先富群体示范辐射作用。全市创建城乡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100多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贾东亮创建的八一农场等带动了成千上万农村退役军人种养致富,端州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军创园**年创建以来,已帮助120多名退役军人成功创办企业。全市退役军人以贾东亮等为榜样,创业建业蔚然成风。‎ ‎【篇七】‎ 自**年11月“**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作为、牵头沟通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工作。‎ 组织一次到部队体验生活。**年以来,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及中小学生等85批次5000余人到“钢八连”参观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和训练生活设施。今年以来,驻澳部队基地共派出官兵20余人次,帮助市直机关、驻**高校、中小学等单位进行军训,受训达3000余人。‎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航展。**年11月7日,组织驻岛优秀官兵实地观看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让官兵实地感受航展,近距离领略航天科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操,受到官兵及所在部队一致好评。‎ 举办一场民兵应急演练。在**警备区举行市直属民兵应急营暨功能区民兵应急分队点验授旗大会。‎ 配发一本《战士成长册》。**年6月起,**市双拥办为驻珠军警部队官兵制作《战士成长册》5500本,届时配发至每一名官兵,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地图以及港珠澳大桥等**十大标志性照片等内容,记录每一名官兵军旅生涯及成长历程,加深对**市情的认识,引导官兵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 制定一套鼓励大学生入伍政策措施。**年6月5日,市政府、**警备区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征兵优待政策的实施意见》(珠府〔**〕35号),对全市征兵优待政策予以调整,明确自**年秋季开始,从**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奖励金1万元/人提高至2万元/人。‎ 开展一次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年6月22日,**市双拥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团市委开展“幸福双拥·情定南粤”军地青年联谊活动,驻珠部队优秀青年官兵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女青年积极参加,反响热烈,效果良好,探索建立联谊长效机制,共同搭建军地互动多方平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