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互动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其他论文之互动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互动式教学法对“两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学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两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更有效地实现“两课”教育的目的。 (一)互动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系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以自身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施教,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注重立足现实,能够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由于“两课” 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且抽象、空洞,某些章节严重重复,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及有争议的问题又尽量回避,这就易脱离现实,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互动式教学则坚持立足现实,立足社会热点、疑点问题,通过对现实科学、理性地分析,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增强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注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两课”教学抑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对内容理解少,提不出问题,既使个别学生在听课中提出问题教师也不解惑释疑,反而作为扰乱课堂秩序而加以谴责。互动式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引导,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自信心。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互动式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互动环境。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课堂情景设置,因而学生的个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审美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角色的扮演者,成为道德价值的主体,在互动交流中启迪真、善、美,从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成功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应有较高的素质。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两课” 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驾御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做到认真备课、授课,而且要把握重点、难点、知识点,做到注重教材而不惟教材,在理解教材基础上实现对内容的再认识,设计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课下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交谈、答疑,加深对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品行风貌、举止爱好的了解和掌握,使教学有的放矢,真正让“两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要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互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不断主动和自觉地改造自己的心理过程,不断实现人格的提升过程。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必须全身心投入,善用丰富的感情语言,巧妙的动作、神情去影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情绪,控制教学进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互动点上。同时,互动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鼓励、导向性语言,搭建师生之间的“同心桥”,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膜,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感情波动中明白事理,得到启发,获得知识,从而使其思想境界不断得以升华。 (三)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为高校“两课”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宽了思想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两课”教学和学生思想的特点,在学生中建立具有较强影响力、深受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网站内容,立体、互动的教育形式,及时将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思想和网络文化充实到学生思想中去,占领高校文化阵地,拓展“两课”课堂教学渠道。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使“两课”教学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三、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要和“两课”内容紧密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内容结构的设计和操作,应是形式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只追求形式上“花架子”的互动目标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互动教学目标的具体方式、方法时,要有质的追求。 (二)注意学生与环境的和谐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不是被环境(教师、教材、媒体)控制的软弱角色,也不是任其选择的自由分子,学生和所处的环境是彼此交互决定的。惟一使学生的潜能被激发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与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和谐地互动。 (三)充分认识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学生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其认知水平、行为能力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地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不完备性,注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难以实现“互动”。教师要做好课前动员,明确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特别是具有交互性的内容要拟定较详细的提纲,进行提问、讨论、启发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课前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五)及时总结经验。一是对互动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及时小结,对课堂教学及时点评,对有争论性的问题做好课后研究、探讨及辅导。二是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进行考评和测试,深层次把握教学的实际效果,切实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