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心得)之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几点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几点认识

化学论文之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几点认识 ‎ ‎  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依靠听觉获取信息仍然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就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的,我们常对学生说要会听课,要在听讲中紧跟老师的思路,要抓住重点,要课前预习,要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听讲目的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然而,这些都是对学生而言,其实,在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方面,除了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外,还要注意在教师的讲授上下些功夫。在化学学科方面,具体说来,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  1、教师的讲授要有情感性,与文科不同,化学科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不多,然而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中学生,他们充满朝气,情感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对所授内容精心设计,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情感,就会使他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响、同情、激励、喜悦、惊奇等。在这种以情激情的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增高。例如,当涉及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表等凝聚着前人智慧的知识结晶时,介绍科学家执著追求真理,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又如,在卤素一节中介绍氟的性质时,用充满情感的语调向学生展示元素发现史的一幅悲壮画卷:“氟的制取是化学元素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参加的化学家人数最多、危险性最大的一次历程,前后经历了七十年,不少化学家为之损害了健康,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直至19世纪80年代,化学家用尽了化学方法、电解方法,仍未成功。不是实验时经常爆炸,就是电极材料腐蚀严重,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很多人退却了。然而,自学成才的法国青年莫瓦桑面对前人留下的难题,暗暗下决心要攻克这一难关。历经多年艰辛,他终于用低温电解法收集到化学家梦寐以求的氟气。二十年后,他为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令世人遗憾的是,获奖的第二年,莫瓦桑病逝,终年55岁。在去世前,这位从不关心自己健康的科学家不得不承认:‘氟夺走了我十年的生命!’”上述悲壮的史实,既能强化对氟的异常化学活性的认识,又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影响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再如,讲到石灰石的性质时,将石灰石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与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融为一体,教师动情地背诵这首古诗,让学生根据诗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穿插介绍各地溶洞的秀丽景色,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2、在授课语言上要多多锤炼。‎ ‎  课本知识是抽象、深刻的,因为科学上的一些概念、原理,往往用精确的、肯定的、果断的、扼要的、逻辑的语言来表达。为了使学生易懂乐学,除了控制语言的速度,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外,还要尽可能的在确保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的前提下使学术性的语言转化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妙趣横生、有“形”有情的语言,具有形象性的语言无疑能更好的保证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  例如,讲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的固体,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说法虽然严谨,但显得呆板,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如用符合事实的生动语言去表述,则是另一番情趣了:“二氧化碳加压冷却可以变成雪花状的固体,它像冰一样可以做致冷剂,但比冰要好得多:冷却时没有水残留,加热时全变成气体,干干净净,故称‘干冰’。电影里和舞台上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七仙女在云中袅娜多姿的幻影,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原来,这都是干冰吸热升华造成的。”生动、诙谐的语言,既结合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又隐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极易使学生在情趣横生的气氛中顿悟到问题的关键。‎ ‎  锤炼语言是件很辛苦的工作,有时也可以到民间听一听呼声,比如有一次在讲完“饱和”这一概念后,在课下,我听到一个学生解释饱和就是“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人多得连车门也不能关上”,另一个同学反驳说“不,这还不算,只有当后门挤上来一个人,前门马上被挤下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饱和’呢!”‎ ‎。当时我听了之后觉得挺有趣,后来在上课时还举了这个例子。‎ ‎  3、要使学生乐听,教师还要善于设疑,巧妙提问 ‎  施教之功,在于诱导。我们知道,一节课45分钟,学生保持兴奋状态一般只有20-30分钟,要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兴趣有很大关系。只有精心设计问题,问得巧,问的妙,才能达到和学生的思维发生共振的效果。过去,教师传授知识重结果,轻过程。相比之下,新课程标准则更重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科学方法的体验,科学习惯的培养,科学思想的熏染。‎ ‎  比如讲述Cl2的漂白杀菌作用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 ‎  ①夏天的自来水为什么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味,其中混入了什么气体?‎ ‎  ②通入Cl2为什么能消毒?‎ ‎  ③久置的自来水特殊的气味为什么会消失?‎ ‎  由于问题来源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很贴切,学生了解答案的心情就极为迫切,这样,避免了原来的平铺直叙,变学生“要我听”为“我要听”,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  再如讲硫酸一节时,就可以根据社会上的一起起毁容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共鸣。①泼向受害人脸部的是什么物质?②‎ 脸上被泼硫酸之后,迅速用水冲洗,这种做法对吗?此时,再出示一张受害人的新闻图片,学生此时会变得异常兴奋,纷纷议论,这时教师就要抓住兴奋点,趁热打铁。‎ ‎  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本身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其目的就是在于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之后仍然有善于依靠听觉,获取自然界和社会界的信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好习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